【靜賞】看看十大篆刻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

2021-02-14 書畫大觀

毛澤東非常喜愛中國篆刻藝術。他一生使用過不少印章,大多系名家所刻,流派紛呈,風貌各異,殊為珍貴。有些還蘊藏著他與藝術家們交往的種種軼事。

1、著名書法家金石家鄧散木

鄧散木治印「毛澤東」

著名書法家金石家鄧散木(1898—1963),以壽山田黃石為毛澤東刻的這枚龍紐大印堪稱「文物極品」。

這件作品是在1963年8月贈給毛主席的。大印呈立方體,明黃色,頂部鏤空琢雙龍,因此又稱「龍紐大印」,印的一側刻有「1963年8月,敬獻毛主席,散木瑑時六十有六」。

鄧散木治印「毛澤東」

這枚印章的印文在章法上獨具匠心。

印文中,繁體「毛澤東」三字從右往左依次排列,「澤」字三點從左邊挪到了右下端,從而使詳略更為得當,結構更為嚴謹,布局更為優美。筆畫較少的「毛」字的最後一筆反向倒旋,以寓「反手掌乾坤」之意,從布局上填補了「澤」字右上端空白。這是毛澤東所有印章中創意最為大膽的一個。

這件龍紐大印原存於中南海,1990年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此印和中南海數千件毛澤東遺物回歸故裡,由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珍藏。

2、「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巨來

陳巨來治印「湘潭毛澤東」

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請陳巨來刻「湘潭毛澤東」一印。陳13歲就開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萬方,其篆刻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對「湘潭毛澤東」一印,陳巨來慎審精思,三易其稿,一反他擅長的元朱文,最終決定以白文布局,處理得雄壯渾厚,大氣磅礴。

不久,陳巨來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致謝信,大意是:陳巨來同志,主席收到你為他刻的印章十分高興,特附上三百元以作潤筆.

3、寫雨景的大師傅抱石

傅抱石治印「毛澤東印」

1959年傅抱石聽說毛澤東要為他和關山月共同創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巨幅畫題字,事先精心準備了一枚印章,便於毛澤東落款時蓋用。

此印壽山石質,取法漢印風格,剛健樸茂,平方正直,極有氣勢,南京著名印學家王本興先生評論這方印是「大氣魄,大手筆,是一件壯美無比的藝術珍品」。

毛澤東看了印拓,十分欣賞,讚嘆道:「不愧是當今藝術大師力作。」但毛澤東的書法作品一向不蓋印,這次也不打算破例。他說:「這印章請傅先生代為保存,待我退休後再取來使用。」

這枚印章一直由傅抱石精心珍藏。直到四十年後,國慶50周年,傅抱石兒子傅二石才將該印印拓公諸於世。

4、上海金石名家吳樸

吳樸治印「毛氏藏書」

這是一方毛澤東用得最多的印章,是刻的朱文「毛氏藏書」印。

毛澤東藏書不講版本,但蓋印是必不可少的。

此印是毛澤東在1963年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請上海金石名家吳樸(1922—1966)所刻。

吳樸後來解釋說:「毛主席身為國家領導人,所藏之書多不勝數。書多,蓋印也多,印面就容易磨損,上下線條又必須一致。」故選定了鐵線篆。毛澤東對這方印章非常滿意,在許多藏書上都鈐有這一藏書章。

5、「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

齊白石治印「毛澤東」

齊白石治印「潤之」

自稱「三百石印富翁」的大師齊白石,也曾為毛澤東篆刻兩方印章。

1949年,毛澤東寫信邀請齊白石參加新政協會議。齊白石欣喜之下,用一對名貴的雕有獅子滾繡球鈕的壽山石,精心鐫刻了朱文「潤之」和白文「毛澤東」印各一方。

這兩方印章法上大開大合、俯仰有致,單刀衝刻、極有氣勢。

6、著名篆刻家錢君匋

錢君匋治印「毛澤東印」

錢君匋治印「毛氏藏書」

在上海解放不久,當代著名篆刻家錢君匋1906--1998)懷著崇敬之情給毛澤東篆刻了 一方「毛澤東印」。並通過當時的文化部長沈雁冰(茅盾)轉贈給毛澤東。

後來,毛澤東又通過上海博物館找到錢君匋,請其刻了一方「毛氏藏書」朱文印。

7、「篆刻王」謝梅奴

謝梅奴治印「毛澤東印」

謝梅奴治印「潤之」

謝梅奴(1913—1991),湖南長沙市人,有「篆刻王」之稱。

謝梅奴刻治的這兩方印章分別是白文「毛澤東印」和朱文「潤之」印,毛主席特別喜歡這兩方由家鄉的篆刻大家創作的印章,使用頻率很高,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這兩方印前者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於拙,雄渾蒼勁;後者細文粗邊,結體流麗,頗具周秦璽印神韻。

據了解,謝梅奴在1948年還將毛澤東《沁園春·雪》的內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這是當時問世的第一組毛澤東詩詞篆刻作品。解放後,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給了毛主席。此套印章現收藏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8、北京金石名家劉博琴

劉博琴治印「毛氏藏書」

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劉博琴(1921-1984)受人之託,曾為毛澤東刻過一方長方形的朱文「毛氏藏書」印。

在此之前劉博琴也為毛主席治過印。

1937年七七事變後,有人曾到北平取燈胡同找到他,說是要刻一枚「潤之」印章送給遠方的朋友,他於是精心刻了這枚印章。北平解放後,他才知道「潤之」就是毛澤東。

劉博琴出身於篆刻世家,擅刻鐵線篆文,風貌穩重,功力道勁,平整中見精神,在京城琉璃廠有「博琴鐵筆」之譽。 

劉博琴所刻的這方印章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理論》等部分書籍上鈐蓋。

9、奇女子談月色

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治印「毛澤東印」

毛主席還有兩方印出自廣東順德女子之手。這位奇女子,就是曾出家為尼後還俗,以畫梅、篆刻、書法馳名於世的現代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

建國初期,柳亞子曾向毛主席熱情推薦談月色的篆刻,後來國家民政部曾通知談師為毛主席治印。談月色大師以瘦金書、園朱文入印,刻「毛澤東印」、「潤之」二印(印譜未搜集到),並刻邊款「奉潤之主席,睿見存念」。

10、十萬印樓主曹立庵

柳亞子請十萬印樓主刻「毛澤東印」

柳亞子請十萬印樓主刻「潤之」印

1945年8月8日,毛澤東赴重慶參加歷史上著名的「重慶談判」。

期間,柳亞子在送給毛澤東《贈毛潤之老友》一首七律詩後,又向毛澤東索詩,毛澤東寫了《沁園春·雪》一詞贈送柳亞子。柳亞子發現上面沒有落款和印章,便請毛澤東重寫。毛澤東寫好後,說沒帶印章。柳亞子就特請在重慶的著名篆刻家十萬印樓主曹立庵(1921-1991),選了兩塊壽山石料,刻了一方白文印「毛澤東印」 和一方朱文印 「潤之」。

柳亞子先將兩方新印鈐在毛澤東抄送他的《沁園春·雪》後,再將二印奉致毛澤東。現這一組篆刻已視為革命文物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下面是毛澤東的兩枚早期印章

毛澤東1936年使用的印章

1936年2月,毛澤東率領紅軍抗日先鋒隊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渡過黃河,東徵華北前線對日作戰,途經陝北清澗縣袁家溝一帶,適逢大雪,於是寫下氣勢磅礴、雄壯豪放的《沁園春·雪》。當時,毛澤東手書該詞後,曾於落款處鈐有一方白文「毛澤東印」。

這枚印章,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毛澤東印章,使用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這可以從很多毛澤東早期籤署的公函、命令等文件和資料中看到。

以上兩枚毛澤東的早期印章作者現在已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十大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你見過嗎?
    年委託全國****會副委員長陳叔通請上海金石名家吳樸(19221966)所刻吳樸後來解釋說:毛**身為國家**,所藏之書多不勝數書多,蓋印也多,印面就容易磨損,上下線條又必須一致故選定了鐵線篆毛澤東對這方印章非常滿意,在許多藏書上都鈐有這一藏書章5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
  • 毛澤東與篆刻有不解之緣,目前發現最早的毛澤東印章曝光,長這樣
    「壽樞」(圖10)、「菩薛(薩)戒憂媻塞員頓蒯壽樞」(圖11)和「合肥蒯氏自聞齋收藏印」(圖12),是吳昌碩為同是合肥人的蒯壽樞所刻。蒯壽樞精書畫,富收藏。這批印章石材名貴,雕刻精美。故宮藏吳昌碩篆刻作品,為研究吳昌碩生平和交遊歷程,提供了寶貴依據。
  • 夏丏尊 篆刻+篆刻印章的邊款
    文人和印章,或者準確地說,印章和文人,常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因為,文人未必個個都雅好印章,但雅好印章的,那毫無疑問,一定就應該是文人了。
  • 毛主席的私人印章背後,竟藏著這麼多故事!
    中國歷代文人按照傳統習慣,都喜歡在字畫或藏書上鈐上自己的私人印章,毛主席也不例外。他一生使用過不少印章,大多系名家所刻,流派紛呈,風貌各異,殊為珍貴,有些還蘊藏著他與藝術家們交往的軼事。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劉博琴受人之託,又為毛主席刻了一方長方形的朱文「毛氏藏書」印。這方印章曾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理論》等部分書籍上鈐蓋。
  • 看看各位名家在篆刻中的用刀方法
    學篆刻、看教程,關注:篆刻微刻,免費領取60G名家印譜和篆刻教程。
  • 【金良良】一刻千金 | 當代篆刻名家邀請展
    與其練長跑參賽相似,良良學篆刻起步較晚,還是在上師大美院首屆書法篆刻本科班求學時,我教過他刻印的基本知識。畢業後的兩三年裡他也未想著要刻印章,有一天他突然來我家,說是王偉平介紹來跟我學篆刻,我當即答應並給他講解了刀法及邊款的刻法,向他推薦了一些臨摹用的秦漢印資料,還讓他看了吳子建刻的原列印蛻,並要求他刻線條盡量不作修改等等,他以後都照著去做了。
  • 手工篆刻一枚印章,是怎樣的過程?
    今年50歲的陸明在恩平市廣播電視臺做過9年新聞主播,還是一個有著18年工作經驗的資深記者,但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其實他還是個技藝高超的「印章篆刻達人」,不少朋友專門請他篆刻各種印章。印章,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裡,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陶宗儀《輟耕錄·印章制度》有言:「古無押字,以印章為官職信令。」自古以來,印章是權力、身份的象徵,是責任、信用的體現方式,也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
  • 故宮博物院藏曆代名家篆刻概述
    如果說印章的收藏與研究,作為銘刻類重要組成內容,傳統上屬於金石學範疇,那麼以先秦古璽、兩漢魏晉印章,乃至隋唐以降官印等主體內容作為對象,似乎有著更多的關聯內容和體現。儘管先秦、兩漢魏晉以前的印章材質上已有玉質、石質、骨質、琉璃等等,印面內容已經具備儆語、圖案,制印方法採用了鑄文、鑿文,乃至於印臺邊側圖案刻紋。
  • 篆刻印章,於方寸之間顯氣象萬千
    篆刻印章簡介:篆刻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因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故稱篆刻。印章,信也,權也。古往今來,印章是權力、身份的象徵;是責任、信用的體現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愛之物。篆刻印章,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秦印、漢印為公認的篆刻藝術之源,明、清兩代出現眾多篆刻流派。
  • 廈門日報特邀書法篆刻名家賀正送祝福,願大家新年好運!
    2006年,廈門日報特邀著名篆刻家翁銘泉先生為讀者精心刻了一方「賀正」的篆刻印章。也就是從那年起,每年辭舊迎新之時,廈門日報都會邀請書法家、篆刻家為讀者賀正。今年,又是哪兩位書法名家和篆刻家給大家送祝福呢?
  • 廈門日報特邀書法篆刻名家賀正送祝福!願大家新年好運!
    2006年,廈門日報特邀著名篆刻家翁銘泉先生為讀者精心刻了一方「賀正」的篆刻印章。也就是從那年起,每年辭舊迎新之時,廈門日報都會邀請書法家、篆刻家為讀者賀正。今年,又是哪兩位書法名家和篆刻家給大家送祝福呢?金雞報曉辭舊歲,玉犬呈祥迎新春。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本報連續第十三年為讀者送上一年一度的「賀正」大禮。
  • 古印章的字體彰顯篆刻之美
    從商周時期開始,中國印章就開始伴隨我們三千多年的歷史行程,經過數千載風風雨雨,飽經滄桑,這一方方的印章就是一個個鮮活的載體,記錄著古代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 藝術|篆刻與印章藝術:歷經千年傳承,了解古人心中的三千世界
    篆刻:水墨畫中盛放的花!· 印章是一種「好玩」的藝術 · 在以石為印之前,古代文人君子便知道以青銅、象牙、牛角、金銀為印材。這些印材往往較為堅硬,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篆刻的發展。祝遂之刻 ,王傳峰韓天衡先生曾為我刻下一方印章,用鳥蟲篆雕刻,刻的是「神魚」二字,那是一塊很動人的田黃,很有意境。藝術家畫畫需要傳神,他為我刻下的「神魚」,在我的理解之中,就是畫要以神為貴,用神賜的靈感來畫魚。
  • 寫給喜愛篆刻印章好美石的你
    十年一夢白鹿洞,這些年來篆刻書寫,翻一翻印存,每一方印,因何人囑,刻時所思,皆歷歷在目。 2020年開始,基本上所有親自篆刻的印石,都堅持將治印過程,錄製下來並發布,從意構、寫稿、改稿、上石、篆刻、鈐印……為的不是別的,而是讓同學喜歡篆刻印章好美石的你,能從我這裡「去粕存精」,這樣需要耗費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好在找我篆刻的朋友並不多,以後隨著時間的更迭,也許可能會更少……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接到的兩個00後學生的囑作
  • 手工印章,方寸之間刻春秋
  • 基本篆刻是什麼樣?聽錢君匋漫談篆刻
    篆刻是以篆字為主的,雖然也可以刻隸書、草書乃至簡體字,但是,應以篆書為主。所以有志於篆刻的人,必須把篆字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明清兩代的篆刻大師,無不因為在書法上成就突出,別樹一幟,然後才在篆刻上有所突破的。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和近代的齊白石,都是如此。陸放翁教子做詩有「工夫在詩外」的說法,刻印也是這樣,可以說是「工夫在印外」。
  • 鍾南山需要印章?大師韓天衡免費刻價值30萬印章,為何遭到質疑
    為贈厚禮熬出眼疾今年二月份,一張特殊的微信朋友圈截圖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反響,截圖開頭是一段奪目的文字:「這兩天眼底出血,想想這方印是必須刻的……」文字下方是三張精美的刻印配圖,第一張配圖是印章沾染紅墨印在宣紙上的樣子,雖然是大眾不太熟悉的小篆體,但「鍾南山」三個字仍然赫然可見
  • 書癮致禍——購書超支,刻個印章警示自己
    作者 | 刀劍入夢(孔網店鋪:刀劍入夢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每日一本書# 7.24 戴山青《齊白石篆刻字典》一直莫名的喜愛那些篆刻的印章,或古樸,或俊雅,或新穎。受看過的書之「害」,一日忽然異想天開,想學學篆刻,自己印幾個章。
  • 刀尖上的舞者丨篆刻達人李守敬300枚印章的「中國夢」
    另一側則是已經篆刻完成的大大小小的印章,以及篆刻用到的工具包。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就組成了李守敬的「小型工作室」,而印在30米長卷上的那300餘枚印章,皆出自這一方小小的天地。      「在學習完十九大報告之後,心情很激動,也因此激發了我的創作熱情。」李守敬說。別看這一枚枚的印章如此精緻,其實在「打造」這些印章時,李守敬也頗費了一番周折。
  • 從趙之謙拍賣1200多萬印章的高清印面到初學者篆刻石料的選擇
    我立即想起去年篆刻界的一件大事,12月20日嘉德秋拍完成,第二天,我的朋友圈(幾乎全是篆刻、書法愛好者)被這次拍賣消息刷屏,原因是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中,清代篆刻家趙之謙刻制的青田石自用印章《為五鬥米折腰》以1050萬落槌,加上佣金最終1207.5萬元成交。趙之謙是篆刻大師,這幾乎為不同流派的篆刻後人公認,但生前整天為生計所迫的趙之謙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的這方青田石作品會拍出這樣的天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