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宿州涉故臺,2200年前中國第一次農民起義,實地令人感到惋惜

2020-12-23 騰訊網

宿州雖是皖北地區一個三線小城,在國內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是這是一個人文歷史深厚的城市。但是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的加快,隱藏在宿州城內各個角落的古蹟、古建築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有的被加以保護,供遊人參觀;有的則慘遭拆除,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中。只有深入到這個城市的腹地,才能夠發現那些依稀尚存的古村,至今還殘留著這個城市的歷史,大澤鄉之於宿州就是這樣的存在。

說到大澤鄉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確實這是一個在皖北地區非常普通的小村子。但是要說到陳勝、吳廣起義,或許很多人都還能記得一二,畢竟這件事多次出現在我們課本中。大澤鄉鎮,是安徽省宿州市下轄的一個鎮,當年陳勝吳廣帶領的農民起義就是發生在這裡,所以這個村子也有兩千多年歷史了。

當年起義的涉故臺保留至今,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很多遊客在閒暇之餘都會過來參觀。秦末第一次農民起義舊址,涉故臺又名射鼓臺、涉鹿臺。該臺由當年起義時,起義軍所築。當時築造這個臺據說有三種用處:一是築臺盟誓,誅伐暴秦;二是點將演武,擊鼓之臺;三是大澤鄉系低洼沼澤,築臺屯兵,共72臺,古稱72連營,涉故臺最大。

陳勝、吳廣起義大型浮雕像,雕像通高9米雕像外形為火炬形,象徵著他們是第一個農民起義,熊熊烈火有燎原之勢。陳勝右手持劍,左手振臂呼喚起義軍,吳廣怒目舉棒,首衝在前。雕工細膩,栩栩如生。

原來的臺上還有後人會紀念陳勝吳廣起義建造的樓、臺、寺並鑄鐘一口,蓋鐘樓一座。幾方古碑,風雨磨洗,字跡已不再清晰,可還記得立碑者心中深深的用意?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出了幾千年來百姓心中的真實願望,對人性的開放和追求人的自由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涉故臺的不遠處還有一口水井,據說也是當年起義的農民挖掘的,用於在此處生活所用。現在水井依然保存完好,並刻有名字「龍眼井」。還有一棵柘龍樹,考古專家們經考察、論證,此樹是陳勝、吳廣起義時期栽種的,算下來也有2000多年歷史了,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古樹了。當年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參觀涉故臺時,曾在《宿州涉故臺龍柘樹記》的散文這樣描述柘柘樹,「摸之,光膩如玻璃,用石頭敲敲,叮叮價響,石頭已敲碎,虎口震麻,樹上竟不留一點痕跡……」

但是每一位前來的遊客,都為這裡感到惋惜。旅遊時代已經到來,而且大澤鄉起義更是家喻戶曉的故事。這樣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地方,卻沒有很好的開發出來,著實讓人感到遺憾。那麼你知道大澤鄉起義這個故事嗎?對於大澤鄉這個地方你是否去過?對於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地方卻沒有很好的開發,您都有哪些建議,歡迎在評論處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說起農民起義大家可以想到很多,幾乎每個朝代更替時期都有這種事情發生,可為什麼其他人起義就被稱之為謀反,但是農民起義的鼻祖陳勝吳廣起義卻被稱為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呢?陳勝領導的起義是歷史上第一次以農民為主導起義的事件,所以這次起義在歷史上的影響很深遠,尤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言流傳。可為什麼作為農民的陳勝和吳廣要一起反了秦朝的統治呢?
  • 歷代農民起義都聲勢浩大,為什麼最終成功的寥寥無幾?
    農民起義從秦末到清末成功的就只有兩個人,嚴格意義上來說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朱元璋。很多的農民起義都中途夭折或者被統治者鎮壓了,就算能夠形成不錯的發展趨勢,大多數也會慢慢衰落,那麼為什麼農民起義大多沒有成功呢,其實跟歷史的大環境有很大關係。
  •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農民起義口號有何玄機?
    縱觀二千多年來成千上萬次的農民起義,他們無不是在起義之初就提出了十分響亮的口號。儘管這些口號雖然千差萬別,但是這些口號也無不反映那個時代的特徵,以及農民們的強烈要求和願望,因而牢牢地打上了「中國農民」的烙印。下面列舉的中國歷史上十大農民起義口號,就足可見中國農民起義的特色。  一、夏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 當你真正讀懂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背後邏輯,才會感到心酸
    人們一提起陳勝吳廣起義,總會不由自主地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這在政治層面上來說確實沒有毛病。在此之前,一個國家的上層建築是百分之百地完全由貴族佔領著,正是因為大澤鄉起義,平民階層開始第一次參與到改變歷史進程的序列之中。光憑這一點,就足以彪炳史冊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更深入了解這次起義的來龍去脈和深層邏輯,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理解「農民起義」這塊招牌背後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血淚與無奈。 01、大澤鄉起義是怎麼回事?
  • 陳勝吳廣起義真的是農民起義嗎?
    中國歷史歷來以秦朝為分界線,秦朝之前的社會稱為奴隸制社會,秦朝及之後的社會稱為封建社會,根本原因就在於秦朝建立了真正的大一統王朝
  • 中國最後一次農民起義
    然而就在這年,中華大地上爆發了一次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規模在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並不算特別大,知名度在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也並不算特別高,這場農民起義沉默的悲壯著,但卻是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白朗起義。白朗落草公元1912年,農曆壬子年,大清宣統四年,中華民國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年,北洋政府統治的第一年。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農民起義
    然而就在這年,中華大地上爆發了一次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規模在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並不算特別大,知名度在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也並不算特別高,這場農民起義沉默的悲壯著,但卻是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白朗起義。
  • 中國史上最霸氣的五大農民起義的口號,各有千秋,你更喜歡哪個?
    中華數千年的歷史,其中不乏那些依靠農民起義得來的皇位。那麼這些人起義肯定有自己獨特的口號。但是很可惜,農民起義成功的並不多,今天就和大家來看一下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五句起義口號,哪個口號讓你刻骨銘心,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句話!
  • 中國歷史上不存在所謂「農民起義」
    一、史學界對「農民起義」的定性和評價一直存在分歧絕大多數人對「農民起義」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對陳勝、劉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也耳熟能詳。1949年後的中國通史中有關「農民起義」「農民革命」的內容,曾長期佔據很大篇幅,且一致持高度評價。
  • 「農民起義我一個不寫」,易中天為何對農民起義如此厭惡?
    在中國的封建王權統治史上,出現過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才,這些人有著一顆不服輸不信命的決心,並且決定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掌握封建的王權統治,這些人,就是中國歷史政治史上重要環節的組成者——起義農民。按理說,這些農民揭竿起義,理應得到關注和尊重,但是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學家、百家講壇的主講人的易中天卻對這些農民極度排斥,甚至放出「農民起義我一個不寫」的狠話,這又是為什麼呢?
  • 八十年前的安徽宿州,彩色版宿州老照片
    80年前的宿州老照片,出自於《華北交通寫真》,原為黑白照片,AI技術處理為彩色版。護城河外遠望宿州古城,城牆上有城門樓、魁星閣、廟宇等。從地面上城垛的影子來看,此照片應是在宿州城牆上拍攝。宿州城內房屋壁書。宿州火車站站牌,上書:「宿縣」,但在宿縣下標註「南宿州」,因宿州古代和徐州讀音相近,故稱南宿(xu)州,在清朝末年,宿州火車站建成,站名就叫「南宿州」,滿清滅亡後,廢府州,宿州改稱宿縣,南宿州火車站因而改名宿縣站。宿州火車站前的宣傳牌。
  • 宋朝農民起義居歷朝之冠,為何卻沒有亡於農民起義?
    中國歷史有無數的王朝,這些王朝各有各的強勢,也各有各的弊病,但無一例外,都會因為土地兼併而使農民生存空間越發狹窄,最終農民忍受不了被迫起義,在農民起義軍和北方異族的打擊下,王朝滅亡。秦朝亡於陳勝吳廣起義,漢朝雖不是亡於黃巾起義,但黃巾起義深深動搖了漢朝的根基,隋亡於農民起義,唐亡於黃巢起義,明亡於闖王,清末有太平天國。
  • 宋朝為何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
    文/寂寞的紅酒農民起義,是我國古代困擾中原王朝的一個大問題。歷代中原王朝都對農民起義非常頭疼,因為在古代農民起義是常有的事。幾乎每個封建王朝都會爆發農民起義,而且很多都是全國性的農民起義,很多王朝就是被這種全國性的農民起義推翻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宋朝時期,我國境內農民起義數量非常頻繁、但起義的規模卻很小,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更是幾乎沒有。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宋朝為何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首先,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宋朝人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高的。
  • 農民起義的領袖都不是農民?真相超出你的認知!
    如范文瀾之《中國通史》認為:「地主成為農民面前唯一的大敵對階級,從陳勝吳廣開始,歷史上不斷地發生農民反抗地主壓迫的大小起義。」翦伯贊之《中國史綱要》則說:「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轉戰南北,推動了各地農民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中國史綱要》至今還是很多高校歷史專業的必用教材。但在民國時期,通史中卻很少有關於所謂「農民起義」的內容,在提及時多有貶義。
  • 連綿不斷的各地農民起義
    從康熙末年起,全國各地農民起義就接連不斷地發生儘管這些起義還不是大規模的,但是也遠遠超出了民變的範圍。康熙五十年(171年)福建泉州等地人民反富戶屯糧的起義起義的人民搶奪食物奔入山中初只數百人,繼而增至幾千人他們豎旗放炮抵抗官兵康熙六十年(1721年)山東曲阜孔府佃戶參加鹽民暴動。100餘家佃戶百餘人參加了鹽民暴動雍正二年(1724年)貴州苗族為反抗清軍騷擾發動起義。
  • 古代眾多農民起義中,口號喊得最霸氣的是哪一句?
    陳勝吳廣兩人便是普通農民中的一員,但他們不甘於貧窮困苦的人生,便發起大澤鄉起義,同時也表示自己絕對不相信命。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農民公開表示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於是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了,也成功了,雖然成功是短暫的,但這次起義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當時的《禮儀書》居然規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飛過桌子」。某宮廷規矩有這一條:「每一個人,無論是誰,白天黑夜,餐前餐後或就餐期間,都不能在走廊裡、居室內、樓梯上、石階上隨地大小便」。
  • 太平天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做不到改朝換代根本排不上
    提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一般人印象中排名前三的是唐末黃巢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和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