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虎媽鄧亞萍,沒收兒子手機,不讓他學最愛的籃球

2020-09-03 桌球網

桌球女皇也是普通媽,鄧亞萍為了兒子,禁其手機,改其愛好

可憐天下父母心,桌球女皇鄧亞萍也是「普通人」:沒收兒子的手機;硬性改變兒子的興趣愛好,強制他學桌球。

天下的「虎媽」,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卻真能體會到嗎?

一、兒子與手機的故事】:

林瀚銘9歲開始打桌球,最好成績是北京青少年組第2名。去年年暑假,鄧亞萍決定把他送入河南省隊進行短期的專業集訓。

火車上,小林在用手機看比賽視頻,是自己喜歡的籃球(此處有伏筆)。

到了河南省隊宿舍,鄧亞萍像個天下的普通媽媽一樣,給兒子鋪床疊被,拜託教練下午就安排正常訓練。

她還用河南話交代兒子:到時候手機,今天完了咱就拿走。

手機這個東西包羅萬象,特別是一些短視頻、小笑話之類的,十幾秒就可以收穫一次歡笑。機器推薦方法,又總是把你喜歡的東西推到你的面前,時間一晃,幾個小時就沒了。能夠抵擋手機誘惑的,別說大人了,小孩當中估計得萬裡挑一。

《一代宗師》裡有一句名言:功夫,就是時間。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鄧亞萍和一個普通媽媽一樣,對於孩子使用手機,是有限制的。

二、媽媽的遺憾,兒子來幫忙圓夢】:

跟拍的女記者問鄧亞萍:您原來也在這裡練習嗎?

鄧亞萍:我那時候都進不來(哈哈大笑),這是河南省隊,河南最高殿堂。真的,那時候特別羨慕他們,那館子~那條件~。

鄧亞萍說到這裡還搖了搖頭,神色黯然下來。回想起往事,她似乎還帶著心酸和遺憾。

鄧亞萍把兒子送進河南隊,也算是圓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吧。

三、為什麼不讓兒子打籃球?媽媽吃過的虧太大,不想兒子走彎路】:

他自己喜歡籃球。確實是你希望他幹什麼,我覺得他籃球沒戲,我就打籃球根本不行。就是根本不行,身體條件不行,就因為這樣。記者,如果犧牲掉童年快樂的時光,您覺得也是值得的嗎?我覺得他已經有快樂的童年了,九歲才開始練球。你看看其他這些孩子。今天你們看的這些隊員。基本上都是56歲開始打球,很正常的了,我們那時候五歲開始打球是吧。他比別人多玩了四年了。已經有童年了。

鄧亞萍九歲就獲得全國業餘體校桌球賽的冠軍。見過她在隊中,技術意識均屬上乘。優秀運動隊來挑選運動員,鄧亞萍總是因為個子小而落選,她練得比誰都苦,終於把自己的劣勢轉化成了優勢。她的打法給對手一種心理優勢;這是和一個不惜命的亡命之徒在玩命啊,毫無取勝的希望。

林瀚銘身高不低,但也只是普通人的身高。搞體育的媽媽當然知道,打籃球的話,兒子身體條件太差。

小林在火車上,看著心愛的籃球。青春不能追夢揮汗,這一幕雖然有點令人難受,但鄧亞萍是正確的。

興趣是興趣,不能不顧現實的條件。事業是事業,謀定而後動。

人生的選擇,可能就那麼幾個關鍵點。鄧亞萍為兒子做出的抉擇,看似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興趣,其實她真是一位負責任的媽媽。

不久前的國乒奧運模擬賽,我們看到鄧亞萍作為解說嘉賓,神採奕奕、妙語如珠。沒想到臺下,她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媽媽,為了兒子的成長,操碎了心。

可能要等到林瀚銘自己當父親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媽媽鄧亞萍此時的心情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情深似海。可嘆兒女讀懂時,父母大多已經老了

桌球網 胡清源

相關焦點

  • 鄧亞萍逼迫、劉國梁期許,博爾特讓其自己選
    強硬的她卻對喜愛籃球的兒子說他的身體素質不行,並不適合這項運動,並且主動給兒子選擇了桌球,讓他節假日乃至寒暑假都在球館裡練球。不允許出去甚至手機都沒收。有次甚至因為母子意見不合扇了兒子一巴掌。但是鄧亞萍兒子林瀚銘卻對桌球不是很感興趣,在電視節目中甚至坦言他跟母親相比相差很多
  • 鄧亞萍逼兒子打桌球,想讓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
    鄧亞萍談及兒子時表示他喜歡打籃球,可是鄧亞萍堅稱兒子的身體素質不行,根本不適合打籃球,所以為他選擇了桌球。當記者談及他兒子的歲數之後詢問鄧亞萍這樣犧牲兒子的童年讓他去練球值得嗎?對此鄧亞萍舉了隊裡一些年輕運動員的例子,別人的孩子五六歲就已經開始練球了,而她讓孩子有了美好的童年在九歲才讓他開始練球已經算是很寵愛了。
  • 母帶詐騙兒自首: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兒行千裡母擔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人用很多很多的詩詞,來歌頌父母之愛。都說父母可以為孩子做一切,甚至可以為孩子擋刀。但是今天我卻看到了一位母親,親手將兒子送進監獄。警察帶走兒子後,這位母親跪地痛哭,讓人心中不忍。具體情況,咱們下面詳細了解一下。
  •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出自哪裡?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點擊標題下方「凌洲業話」藍色字體、添加關注昨天跟您各位聊起了「教子胡同」的故事,不由得想起一句話,叫「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凡關於父母愛孩子、為孩子付出的事兒,人們多半會想起這句話,感嘆子女有時不能理解父母的愛,甚至誤會父母的苦心,而父母仍然義無反顧的愛著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由此可見父母愛子之心頗為可憐。您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裡嗎?其實它就誕生於北京:在東城區有條錫拉胡同,是王府井步行街的一條支路,西至黃城根、東連八面槽、南鄰東安門大街,北有支巷通韶九胡同。
  • 品詩|父親節翻到「可憐天下父母心」詩句,沒想到居然是她寫的!
    父親節到了,不知道上個母親節大家又是怎麼表達自己的愛意呢?今天喬稀飯要和大家一起品讀的便是有著著名詩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這首《祝母壽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此真情誠摯的詩句是誰寫的呢?
  • 老是聽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那你知道這句詩的作者是誰嗎?
    有人說,世間所有的愛有千萬種,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唯有一種愛,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最終的離別,那就是,父母的愛。其實,諸此種種,我們總結起來,不過就是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那是慈禧寫給母親的一首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十分淺顯易懂,意思是:子女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有時甚至誤會父母的苦心。
  • 古人寫給孩子的詩,句句肺腑,可憐天下父母心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經寫詩責子,他五十一歲時曾經有五子分別是阿束、阿宣、阿雍、阿滯、阿通。老大十六一身懶骨、四體不勤;老二十五,不繼父志、不攻書不習文;老三老四是孿生兄弟,年歲十三,目不識丁,就連十以內的加減也不會,小五九歲,只知道傻玩耍奪物。陶淵明一見這五個孩子沒一個爭氣,就寫了一首《責子詩》。
  • 9歲才送兒子練桌球,看看鄧亞萍是怎麼巧妙教育兒子的
    然而事實上,鄧亞萍是一位難得的民主媽媽,為了讓兒子練桌球她沒少動腦筋。和所有「雞」娃學藝術、體育的媽媽一樣,鄧亞萍也遇到過孩子不想學的問題。剛柔相濟,嚴慈兼施一開始,小林的興趣在籃球。小男生覺得打籃球比較酷,投入了很多精力去打籃球。眼看孩子快9歲了,還沒定性,鄧亞萍很著急。
  • 《大明風華》朱祁鎮寵信王振,與孫若微成「仇人」,可憐天下父母心!
    《大明風華》朱祁鎮寵信王振,與孫若微成「仇人」,可憐天下父母心!朱祁鎮從小就聰明,和爸爸一樣是一個明君,但這也只是他小時候。孫若微很忙,不僅要管理朝廷的事務,還要照顧兒子,隨著年紀都增長,她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朱祁鎮也被太皇太后接去撫養。
  • 大魔王鄧亞萍「佛系」育娃,送兒子學電競全因不想培養世界冠軍?
    鄧亞萍對此非常感激,因此在面對兒子時,她同樣要求自己把「尊重」擺在前面。兒子才只有2歲的時候,鄧亞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自己並不會對兒子未來的職業道路設限:「看他的選擇吧,如果他自己喜歡,會支持他。」
  • 婚戀下的妥協與責任,可憐天下父母心
    近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婚戀觀調查報告——《中國式相親父母篇》(以下稱《報告》),呈現了現代中國家長對於兒女婚戀的態度和要求,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情感以及愛意。 戀愛時,父母最看重的「條件」是什麼?
  • 愛太濃,欲速則不達
    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要有尺度和界限。早上一上班就聽見玲姐和張科在吐槽,昨天晚上陪孩子寫作業,一直到晚上11點30分才做完作業。玲姐的兒子讀小學五年級,每天放學回家就愛玩手機,磨磨蹭蹭,一直到晚上九點才拿出作業出來做,還一邊做功課一邊玩,一會兒說餓,然後吃泡麵,吃完泡麵又說渴,又開始喝牛奶,就是不想做功課。她是個脾氣火爆的人,狠狠地把兒子揍了一頓,他才老老實實地把功課做完,但已經是深夜了。這令人想起了《虎媽貓爸》,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 鄧亞萍自曝14歲兒子每天練桌球8小時,網友:冠軍兒子不容易
    關注貓眼娛樂,走在娛樂最前沿8月25日晚上,著名桌球奧運冠軍鄧亞萍在社交平臺上放出一段自己演講的短視頻。鄧亞萍兒子出生於2006年,如今才14歲,已經是北京二隊的運動員了,這離不開鄧亞萍從小對他的言傳身教。
  • 可憐天下父母心,上一句是?出自哪首古詩詞?
    譬如,你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上一句是什麼嗎?一、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依樣畫葫蘆」,亦有「依本畫葫蘆」,俗稱「照葫蘆畫瓢」,是模仿別人的意思。由於這句成語形象傳神,經常被人們引用。其出處是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二、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要可憐我.
    東北的夜雪冷得刺骨,當哥倆滑過一次夜場以後,他們就再也不提要晚上滑雪這件事了。被凍怕了,哥倆才知道每天都把滑雪服拉得嚴嚴實實。我一直是個懶媽媽,所以五分和晏仔什麼都會。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要可憐我。哥倆不僅僅能在趕著去滑雪學校的時候,穿戴完畢自己去餐廳吃早餐,還會幫我準備一杯咖啡。
  • 奧運冠軍鄧亞萍談及教育,稱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要求兒子得冠軍
    採訪中鄧亞萍被問到「會不會想讓兒子當冠軍」?鄧亞萍表示不會要求孩子必須得冠軍,但訓練孩子通向冠軍的過程是才是最重要的。鄧亞萍在生活中和兒子相處得十分有愛,不久前她還向兒子學習玩手機遊戲,兒子教媽媽怎麼玩,這樣的氛圍實在是讓人很是羨慕。從日常的全家人的照片來看,兒子和媽媽也是十分親密,這和鄧亞萍平時理解兒子喜歡的東西,並接受和兒子一起玩,有很大的關係。
  • 鄧亞萍自曝14歲兒子每天練桌球8個小時,網友:冠軍兒子不容易
    8月25日晚上,著名桌球奧運冠軍鄧亞萍在社交平臺上放出一段自己演講的短視頻。視頻中她提到她和兒子的相處故事,因為特殊原因,他們不得不在家裡進行工作學習,所以鄧亞萍更加注重孩子的桌球教育與練習。比如在這段在家的時間,鄧亞萍每天讓兒子保證練夠8小時桌球,她認為只有苦下功夫才能有成果。鄧亞萍兒子出生於2006年,如今才14歲,已經是北京二隊的運動員了,這離不開鄧亞萍從小對他的言傳身教。除了每天必備的練習桌球外,鄧亞萍對孩子的學習也很上心,不會因為體育而落下功課。
  • 可憐天下父母心!網友:看完淚奔了,想起了自己爸媽…
    因為總會出現這樣一個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在你不知道的時候,不離不棄地陪著你,愛著你。還記得那個讓網友淚目的番茄炒蛋的視頻嗎?為了及時教會兒子,母親和父親大半夜爬起來,到廚房為他錄製炒蛋教學視頻。有一個小夥伴問:中國和美國的時差是多少?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養兒方知父母恩,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一句短短的詩句,說明了養育孩子的艱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作為父母的一個終極話題。「虎媽貓爸」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孩子在家中總要怕一個人,這樣才能管住孩子,要不孩子就真的無法無天了。「虎媽貓爸」家庭指的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比較嚴厲些,爸爸相對柔和一點。
  • 【語絲】拔屌無情、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話都是誰原創的?
    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洩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所謂看女子籃球者實在就是去看大腿。說真的,不然的話,誰還去看呢?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早晨除了讀點法文以外,可以說什麼也沒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