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時的4大偶然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乘勝追擊?

2020-12-12 史海記載

都說歷史的發生是必然的。但是必然中又透露著偶然。人在戰爭中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作為人的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規模最為之大的第2次世界大戰,其中的各項損失不計其數,難以統計,是世界各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那麼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戰爭之中,有哪些偶然的事件最終或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戰爭的進程呢?我們來看一下以下的分析。

二戰可以分為兩個主戰場,一個是歐洲戰場。其代表戰便是德國和蘇聯之死磕。第2個則是亞洲太平洋戰場,代表戰有美國和日本的海戰多次交鋒以及中國的抗日戰爭。在歐洲戰場上,希特勒曾經的一個決定,可能會成為他們在二戰戰場上的一大敗筆之一。

當時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候,這個頭目曾經下發停止追擊敵軍的命令。這樣一紙命令。在當時讓人感到摸不著頭腦,即使放眼現代也是有眾多的說法,總之這樣的一個決定挽救了幾十萬盟軍的寶貴性命,為幾年之後他們的反撲存下了重要的有生力量。

甚至有歷史學家認為:當時德軍停止進攻盟軍,讓對方實現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為其日後的戰敗打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伏筆。而在日美之間的戰場上也有一些偶然的事件則對日後的戰局產生深遠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偷襲珍珠港戰役中日本算是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但是日軍並沒有乘勝追擊,對美國的港口進行第三番轟炸,在日後被很多的歷史迷評為一大敗筆。這使得美軍順利的保住了港內的大多數的燃料儲備,為之後一系列的返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在當時,南雲忠一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支撐他不對美軍進行第3輪空襲。如果他們能夠借著士氣徹底消滅珍珠港內的全部燃料儲備,也許日後的太平洋戰場將會出現更多的美日苦戰。美軍將會遇到更大的困難。

讀者朋友們或多或少都聽說或在二戰的過程中,德國曾在早期也對於研製核武器十分的重視。但是當時著名的科學家海森堡在計算的過程中犯下了一個低級錯誤直接導致了德國對於臨界物質出現了非常錯誤的誇大的估算。

在1945年的8月之初,海森堡為首的那些科學家在得知了美國在戰場上使用了原子彈後,個個都相當的震驚!他們當時依然認為,盟軍的技術手段難以研製出這樣超強的可怕的武器。因為他們還在用錯誤的公式計算。假設一下,海森堡等科學家如果成功的研製出了這樣的武器,那麼後來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最後要來說一下蘇聯與宿敵德國、日本之間的一件事。眾所周知,德國和日本雖然是一個陣營,但是在對於進攻蘇聯的問題上,兩個國家始終未能達成統一的觀點。蘇聯沒有遭到德國日本同時進攻,腹背受敵這樣尷尬的情況,這一切首先要歸功於諾門坎之戰!

蘇聯在這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中獲得了大捷,假如在這一場慘烈的戰鬥中他們輸掉,那麼日本是很有可能會緊接著對蘇聯進行進一步的進攻。那麼屆時他們是否能頂住德日從兩線同時向自己的腹地發動攻擊?我們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歷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法西斯國家最終失敗的結局不在於偶然,而是失道寡助!即使歷史重演一遍,相信最終還是正義獲勝!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1941年11月,在日本天皇出席的御前會議上,這項行動被正式批准。為了完美執行偷襲計劃,山本率領聯合艦隊在與珍珠港相似的鹿兒島灣進行秘密訓練,為偷襲做最後準備。1941年12月7日凌晨4時,珍珠港以北250海裡,東方的水線已經泛白,拂曉前的寧靜卻突然被打破。
  • 珍珠港事件的背後:是誰把日本的「宣戰」變成了「偷襲」?
    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海軍軍事基地,美國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太平洋戰役隨之正式爆發。珍珠港事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轉折性戰役,一直被後人所銘記。美國一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以紀念珍珠港事件對美國造成的巨大影響。對於這次著名的偷襲事件,時至今日依然眾說紛紜。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正目的是啥?為啥是日本最後最好的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當時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以偷襲的方式對美國在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發動了襲擊,隨後這場戰爭迅速把美國拖入二戰,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人非常「魯莽且愚蠢」的一次進攻,對於美國發動攻擊,簡直是加速日本的失敗。
  • 二戰往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我們知道二戰對全世界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二戰的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波及範圍廣,更更加讓人懷疑人生的就是二戰中使用的武器都是特別厲害的,先拋開國家之間的損害,就對大自然來說傷害都特別大了。因為在此期間美國以及日本等國家都使用了核武器,隨著科技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們知道核武器對人以及野生動物的危害都是特別大的,會使生物變異等,而且重金屬也汙染土地,水資源。之後人們食用水的話就會中毒或產生其他的症狀。
  • 明知挑戰美國自不量力,為何日本還要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美國正式介入二戰,如今很多人都認為日本此舉是極為愚蠢的一步,先不說讓自己的軍事劇增,而且就論國力來說,美國在一戰後就已經超過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日本挑戰美國完全是自不量力,實際上日本高層也都知道這點,那為何日本還要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呢?真的是因為自大的原因嗎?
  • 二戰若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會摻和二戰嗎?
    美國從德國準備吃掉歐洲的時候,美國就早有情報,而且美國插手是肯定的,並非是因為心善或者說一時興起而選擇與英國和法國站在一起的,當時歐洲戰場打的如火如荼,東亞南亞及太平洋的戰場也是打的不可開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珍珠港事件,還是美德之間宣戰,皆為此時日德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為何會這麼巧呢
  • 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具體藏哪了?龐大航母艦隊美軍為何找不到
    【話說軍世】在海軍的戰艦序列中,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上上武器裝備平臺,現代航母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在二戰時代,剛剛成為海戰核心的航母,還沒有正式在「體格」上超過戰列艦,但是航母出動時,加上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是一直龐大艦隊,為何,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4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美軍找不到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到如今才知道其中緣由
    距離我們最近的大型戰爭,應該就是有61國家參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了,雖說這場世界級大戰已經過去了有七十幾年的時間了,但一直都是人們討論最多的一場戰爭,畢竟帶給我們的傷痛是最多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主角就是日本。
  • 偷襲珍珠港解讀
    轉載:國際應急【編者按】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襲擊事件,日本聯合艦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宣告大艦巨炮終結的一戰
    78年前的這天,日本帝國海軍的6艘大型航空母艦在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3艘大型潛艇的護衛下,悄悄抵達距離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夏威夷不遠的海域。當地時間早上7時,183架日本飛機突然飛臨珍珠港,並對港內的美國海軍艦隊發動了突然襲擊。猝不及防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滅,而日本海軍則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大大的奇蹟,這就是著名的「偷襲珍珠港」。
  • 為何日本偷襲珍珠港,除了德國所有國家都在歡慶,連美國都很高興
    大家都知道,在二戰的時候,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事件,加速了二戰的結束進程,那是在1941年的時候,日本的海軍偷襲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的駐地,珍珠港,開闢了二戰的太平洋戰場。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然也不會被原子彈襲擊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然也不會被原子彈襲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全球半個世界都捲入進來。這次戰爭,是由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個主要軸心國發起的戰爭。最後德國義大利先後投降,日本一直到8月15日才選擇投降。
  • 二戰最愚蠢的決策,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一為續命二為翻身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推到自己的對立面,真是因為愚蠢嗎?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到了自己面前。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二戰中最愚蠢的一次戰略決策,加速了自身覆滅。
  • 日本偷襲珍珠港公然挑釁美國,為何卻在太平洋戰場上慘敗?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公然挑釁美國。美國總統羅斯福當即發布聲明,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拉開帷幕。日本敢偷襲珍珠港公然挑釁美國,必然是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可日本為何卻在太平洋戰場中慘敗?
  • 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 為何不佔領珍珠港?真相是什麼?
    而當時的日本沒有過多的大型運輸機。無法大規模空投。所以它投了就是投多少死多少。而海運更不可能。美國當時有不少戰艦都外出訓練。隨時能阻截來襲船隻。 日本佔領一個珍珠港沒有必要。他是太平洋上一個小島。不可否認珍珠港是一個優良的海港,但是戰略價值對於二戰來說不高;珍珠港離日本本土太遠。那麼長的補給線處處都可以阻擊補給船。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如何?
    偷襲珍珠港偷襲珍珠港就是日本舉國上下的豪賭,拿日本未來的國運在賭。我們來看一下偷襲珍珠港時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大家就明白日本這場豪賭有多麼瘋狂,完全是自殺式偷襲啊。而日本在九一八前鋼鐵產量還不到200萬噸,在佔領東北後,大肆掠奪東北的鐵礦,緊趕慢趕,在偷襲珍珠港前日本的鋼鐵產量也只有580萬噸,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同樣重要的煤炭產量,美國也是日本的七倍。至於石油產量,大家都知道日本幾乎是沒有,而當時的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用於戰爭的汽車生產,美國更是日本的八十多倍,這是讓人絕望的對比啊。
  • 二戰時,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南雲忠一,最後是什麼下場?
    1941年12月初,戴笠所領導的軍統已經提前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事情,並且通知了美國,但美國並未重視,12月7日,日本名將南雲忠一指揮著海軍偷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
  • 明知差距很大,日本當年為什麼還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日本作為點燃亞洲地區戰火的罪魁禍首,幾乎將整個亞洲的國家都帶進了戰爭的漩渦之中,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日本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才會感到物資匱乏,甚至為了從美國手中重新奪回物資補給線,還轟炸了美國的珍珠港。
  • 二戰時期,明明日本打不過美國,可為什麼還要偷襲珍珠港?
    世界對於日本敢於對美國出手,進行偷襲的行為可以說是十分震驚,偷襲珍珠港不僅僅是對美國海軍基地的行動,同時也是美國被激怒,直接參戰的導火線,也是一個引子,引發了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件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這次的勝利使日本軍方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 日本不知道自己與美國的差距嗎?當初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二戰時期,讓世界震驚的大事接連發生,但要是說哪一件事情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揭開謎團,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絕對是榜上有名,關於這件事歷史上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於日軍這種近似於飛蛾撲火的獻祭行為,很多人都不明白,難道日本在二戰時期真的膨脹到了這個地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