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德國準備吃掉歐洲的時候,美國就早有情報,而且美國插手是肯定的,並非是因為心善或者說一時興起而選擇與英國和法國站在一起的,當時歐洲戰場打的如火如荼,東亞南亞及太平洋的戰場也是打的不可開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珍珠港事件,還是美德之間宣戰,皆為此時日德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為何會這麼巧呢?那要從當時美國所布設的大局來說起。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美國就嗅到了商機
歐洲的南斯拉夫一直是個火藥桶,當被點燃的那一刻,歐洲徹底亂了,不過那時候,也算是一件好事,否則當時我國可就慘了,畢竟這幫打群架的人,可都是一群清末入侵我國的老牌帝國,美國?在當時軍閥的眼中,還不及日本實力的一半,只是一個不入流的西方國家。
殊不知此時的美國已經在醞釀著成為世界大國的一系列條條道道,但是此時的美國真的混得不怎麼樣,但是還好,有一顆低調發展,韜光養晦的心。
瞅瞅當時的美國,要敵人沒有敵人,無論是從戰略位置,還是經濟發展,都是佔了很大的優勢,尤其是經濟發展,一戰給它帶來的紅利,已經顯而易見。
一戰沒趕上趟,那二戰我們可是有準備的
一戰之後,老牌帝國都已經時落日黃昏,雖然說曾經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在勝利的行列,但是一場戰爭,將其拖的倒退了幾步,海外的一些殖民地的控制出現了縫隙,我們從後來800壯士守四行當中不難看出,當時蘇州河另一邊的英國人已經嚇壞了,因為他們知道,此時的日本已經不是當初的日本了,將抓捕的國民將士不由分說的送給了日本。單從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看出當時的英國已經不是曾經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了。
雖然說當年美國的獨立戰爭,就是和英國打的,不過再打,也是曾經的宗主國,只是存在利益關係,否則的話,當年二戰英國逼急了,也不會拉下臉輕易找美國借錢借武器的。而那時的美國和當初的蘇聯一眼,眼看著鄰居打仗,他們一邊觀看,一邊還往前湊一湊,順點東西,佔點戰略位置,畢竟嘛,最起碼準備還是有的,因為他們也知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好處。
大爆發
先是德國扛不住了,那時候德國戰爭資源嚴重匱乏,首先是石油,沒有石油戰爭機器就啟動不了,雖然佔了歐洲部分油田,但是還遠遠不夠,最後他們不得不將目光放在蘇聯西面的油田上,所以巴巴羅薩戰爭開始了。
一開始戰爭很順利,直到推到史達林格勒附近,戰爭發生焦灼的時候,東方的珍珠港事件爆發,德國樂了,你知道嗎?當你和別人掐架的時候,別人的遠房親戚手裡拎著棍子盯著你,渾身很不舒服的,再說了,當時的日本可是自己的盟友,得幫,而此時德國向美國宣戰,實則他們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的,順便還可以來個順手人情,和日本鞏固一下關係。
這好,英國找來美國,借幾個錢,兄弟們沒有吃的了,美國說,借錢可以,我知道你打完仗也沒錢還,何不如海外的市場交給我,而且交易全都是用美元,你還我錢的時候也是美元。
就這樣,英國在全世界經營起來的海外家產直接交給了美國,被宣戰了,美國也坐不住,別人借你錢了,被打敗的話,沒人還你了,所以美國兩邊開啟了戰爭,一個太平洋,一個歐洲,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的。
當看完這些事情大概之後,我相信大家也會明白,二戰美日之間的戰爭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德日心中都明白,美國在想什麼,偷襲一下,還可以佔大便宜,不偷襲?以後沒機會了,將更難打,果然前期美國吃了很大苦頭。
小結:美國的發家史其實就是從二戰開始的,毋庸置疑,這是一盤大棋子,只是德國在對弈當中輸了,比逼到那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