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從源頭把控成本

2020-12-17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英 通訊員韓芳)10月10日記者獲悉,大港油田陸上官頁7-3-5H井鑽井周期19.98天,創鑽井周期最短紀錄。年初以來,這個油田從源頭把控成本,各類工程設計累計降本逾億元,提質增效在生產前端釋放動能。

  不僅如此,大港油田公司陸上規模最大井叢場——港西2號也圓滿完成,56口井叢場鑽井工程設計總進尺由8.0315萬米優化至7.98萬米,42口油井完鑽井同比港西1號井叢場建井周期縮短19.47%、機械鑽速提高32.13%。這一圓滿結果,是通過複測123口老井井口、靶點優化112井次、軌跡參數優化調整4輪次、井眼軌跡優化224井次、工程設計84井次得來的。

  堅持「成本是設計出來的」「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在鑽井、試油、壓裂工程設計中注重契合經濟技術一體化思路,從鑽井施工費、鑽前工程、技術服務費、材料費、錄井作業、測井作業、射孔作業、試油作業、試油周期、試油工序費、試油材料、壓裂實施費、壓裂材料費等多方面詳細剖析定額對工程成本的影響,系統分析,通過鑽井、試油、壓裂設計優化,實現源頭控投降本。

  在鑽井工程設計上,「細」字入手,算好提質的乘法。採用地質工程協同優化,創新形成一體化井眼軌跡設計方法,減少鑽井進尺2866米,節約鑽井成本817.99萬元。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孔隙壓力誤差規律,創新氣侵風險可控的井身結構設計優化方法,結合地層孔滲特性、井控裝備能力,精細化井身結構設計,保障中深井溢流受控100%,中深井套管進尺比由1.72下降至1.62。優選提速工具、優化鑽柱結構、優選鑽頭與動力鑽具等技術措施,持續推進控壓與一趟鑽經濟性鑽井,今年累計完成鑽井工程設計優化332井次,節約鑽井成本2980萬元,平均機械鑽速同比提高10.48%,平均鑽井周期同比縮短3.32%,井身質量合格率100%,固井質量優質率同比提高1.39%,鑽井提速提質效果顯著。

  在試油設計上,「精」字為本,算好增效 法。充分發揮試油專業上承下聯作用,加強與地質、建設單位溝通,精準施策、優選工藝技術打開油氣層,高效實現地質目的縮周期。在不降低試油效果的前提下,通過優化各趟工序管柱的下入深度、精選試油三/四聯作工藝、合理確定試油求產時間,減少常規試油工序。持續完善一趟管柱多層聯作工藝,精心選取耐高溫的封層開關工具及射孔槍彈,嚴控單井材料費用。截至目前,優化各類試油方案井59口,節約試油周期170.5天,有力助推提質增效。

  在壓裂設計上,「嚴」字當頭,算好降本 法。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各項成本影響因素,嚴格工藝效益化管控,優化進液方式及壓裂管柱結構。嚴把規模精準化關卡,綜合分析壓裂實施費用影響因素。以「安全、效益、滿足後期作業」為前提,精準計算不同液量下壓裂施工費用,合理優化壓裂泵壓。嚴守材料成本底線,持續優化低成本壓裂材料。針對不同壓裂需求,以「經濟性」為先,優化設計強適應性壓裂液體系,優選低成本支撐劑,85井次通過優化壓裂設計節約壓裂工程費用8920萬元。

相關焦點

  • 塔裡木油田13項舉措實現「三控三提」
    為應對疫情和低油價的疊加挑戰,塔裡木油田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堅持目標、問題和效益導向,在去年「基礎管理年」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啟動「管理提升年」活動,通過全面推行方案設計三級審查和「三總師」會審制、提升勘探開發關鍵指標等13項舉措,確保實現控投資、控成本、控遞減,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的目標。
  • 大港油田新工藝助埕海新區效益開發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劉英 通訊員金海鋒 劉進財)大港油田埕海新區採用射孔與投產管柱一體化工藝,11月份收穫兩口百噸以上高產井。截至12月2日,兩口井產量、壓力穩定,有效詮釋了新工藝的保障能力,為埕海效益開發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 天津大港油田火炬放空系統燃燒改造工程通過驗收
    日前,由北京瀧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的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火炬放空系統燃燒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驗收。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分輸站現有火炬放空系統規模為60萬立方米/天,火炬高35米,放空燃料為淨化氣、陝幹氣、本地氣三种放空氣體,由於存在燃料熱值不同、組份不同、壓力不同、放空流量變化範圍跨度大等因素,原火炬頭在使用中存在嚴重的冒黑煙問題,由於現場不具備蒸汽消煙條件,僅通過燃燒結構改進火炬頭克服上述因素影響解決冒黑煙問題的技術難度非常大。
  •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全力突擊迎戰移機高峰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全力突擊迎戰移機高峰臨近年末,為確保服務工作效率,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港西信息站全力突擊,迎戰移機高峰。
  • 1月份以來投產井位12口 平均單井日產油9噸 大港油田交出漂亮成績...
    「我們1月份審查區塊方案有5個,高產高效井位達到20口以上,計劃投產新井26口,覆蓋5個採油廠,新增日產能力208噸;同時,一季度計劃投產60口油水井,確保2021年大港油田油氣產量高起步目標的實現。」
  •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組織「特殊危險作業安全許可管理」培訓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組織「特殊危險作業安全許可管理」培訓近日,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安全監督部舉行了「特殊危險作業安全許可管理」培訓。中心各單位(部門)涉及特殊危險作業申請、審批的人員,共計三十餘人參加了培訓。
  • 冀東油田降低鑽井成本超千萬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馬超 通訊員趙亞寧)7月22日晚8時,冀東油田鑽採院鑽井所辦公室燈火通明,員工們正在優化東升402井井身結構,從設計源頭上做好成本把控。
  •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舉辦站庫數位化模擬環境實操競賽
    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舉辦站庫數位化模擬環境實操競賽為進一步提高中心A11運維人員的技能水平,解決實際運維工作中存在的 「不敢上手」、「不能上手」、「不會上手」等問題,11月9日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工會、團委、人事科(黨委組織科)共同組織開展了站庫數位化模擬環境實操競賽
  • 中石油大港油田採油三廠多舉措並舉應對超強寒潮
    通訊員 張國輝 記者 袁立朋  連日來,一股超強寒潮襲擊華北地區,中石油大港油田百裡油區瞬間進入冰凍模式。該油田採油三廠針對冬季生產特點,從設備管理、交通安全、冬防保溫等方面入手,進一步築牢冬季安全生產防線,全面備戰冬季安全生產戰役。
  • 塔裡木油田安全責任落實拒絕「旁觀者」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和低油價帶來的嚴峻挑戰,塔裡木油田堅持一切以效益為中心、以安全為前提,樹立「安全生產就是最大的成本節約」意識,壓實領導責任、監督責任和主體責任三個責任,制定並實施《加強直接作業環節安全管理十條措施》,強化現場和承包商安全管理,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為全面決勝年3000萬噸提供堅強保障。  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 西北油田控壓鑽進技術助力TH12344CH井獲高產
    控壓鑽進技術首次在西北油田TH12344CH井應用獲得成功,並助力該井喜獲高產工業油氣流。該井7月8日投產,日產油35噸,至8月9累計產油1056噸,實現了空白區儲量動用新突破。 TH12344CH井是空白區的一口廢棄井,前期注水替油生產,低效後長期關井,2020年實施一開側鑽評價區域含油性,設計水平位移402米。
  • 最新「三桶油」人事調整,中石油六大油田「換血」!
    4月份以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迎來密集司局級人事調整,其中尤以中石油的人事變動最為頻繁,涉及旗下上市平臺,以及長慶油田、玉門油田、遼河油田、江蘇油田、大港油田和吉林油田等。中油資本:2人調職首先,中石油旗下上市公司中油資本展開人事調整。
  • 渤海鑽探鑽井技服公司自主研發新型精細控壓鑽井系統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趙燕帥 通訊員郗鳳亮)7月20日記者獲悉,渤海鑽探鑽井技術服務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精細鑽井系統在大港油田濱56-1H井成功應用。精細控壓鑽進過程中,油氣鑽遇率100%,實現了邊控壓、邊鑽進。
  • 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 大慶油田產量增成本降
    今年以來,大慶油田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持續改革創新,全力推動油田高質量振興發展。前8個月,大慶油田國內外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比計劃超產23.55萬噸和0.75億立方米,實現油氣產量「雙超」;油氣完全成本和操作成本同比分別下降2.5%和2.8%,實現成本「雙降」。
  • 天津南港輕紡園19Km2油田設施調整工程高壓電纜分支箱採購項目招標...
    項目名稱:南港輕紡園19Km2油田設施調整工程高壓電纜分支箱採購 項目編號:2014-0030417-DGYT-0000192 一.招標文件的獲取 招標文件發售開始時間:2014年09月04日 08時00分00秒 招標文件發售結束時間:2014年09月08日 18時00分00秒 1 凡投標者,請於2014年9月4日至2014年9月8日(法定節假日、公休日除外),上午8時00分至11時30分,下午14時30分至18時00分,在天津大港油田公司工程諮詢有限公司106室(天津大港油田三號院興勝道油田賓館南
  • 渤海鑽探鑽井技服控壓鑽井技術服務量逆勢增長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趙燕帥 通訊員錢晶)11月20日記者獲悉,由渤海鑽探鑽井技術服務公司提供控壓鑽井技術服務的板120×1井和板119×1井順利完井,全程「無溢流、零漏失、零複雜」。
  • 華北油田增收節支破解低成本經營難題探析
    繼連續兩個年度業績考核躋身集團公司A級企業行列後,截至8月中旬,華北油田不僅完成階段油氣生產目標,而且上市業務原油完全成本、單位操作成本分別比提質增效指標下降7%、16%,扭轉了因疫情和油價下跌造成的業績下滑勢頭。
  • 研究總院轉思路促創新,源頭降本再發力
    作為墾利6-1督辦項目的大項目組負責人,範洪軍認為,要想打贏這場增儲上產、降本提質增效攻堅戰,必須堅持「兩線並行」:一是老油田「穩中有升」,即保穩產增產,二是新油田「既穩且快」,即保效益、保投產。「2014年,我們就經歷了低油價帶來的衝擊。油價下跌,倒逼大家改變了曾有的慣性和惰性,把降本提質增效的理念深深烙在每個人心裡。
  • 天津濱海新區大港美食
    每到深秋季節,作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大港冬棗會吸引全國各地的食客前來採摘。大港地區毗鄰渤海灣,土壤適宜棗樹生長,種植棗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渤海之地有「魚、鹽、棗之饒。」2011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大港冬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1-05-00754)。大港冬棗主要分布於天津市東南部濱海新區大港地區的太平鎮、小王莊鎮、中塘鎮、海濱街的港西等地。
  • 西北油田「持續攻堅創效」成果顯著達到截至目前2,857.17 萬元
    今年,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積極引進新工藝,利用專利技術,做好油管清洗修復,為降本增效和上產做好服務,已累計清洗維修油管12679根,創效1169.4萬元,成為降本增效的主力軍。截至12月13日,該中心已在「持續攻堅創效」累計創效2857.17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