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為何只讓你背《滕王閣序》,卻不說滕王是誰,原來不好說

2021-01-11 騰訊網

「熟讀課文並背誦全文。」這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簡直是每個人學生時代的「噩夢」,最怕學完一篇課文後老師嘴裡會「蹦出」這麼一句話。關鍵背就算了,還要全文默寫,多難啊!比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全文773個字,字還特難。

背來背去也就記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但為何老師只叫我們背《滕王閣序》,卻從來不告訴我們這個「滕王」是誰?是老師不知道嗎?

其實我國一共有3處「滕王閣」,江西南昌一處、四川閬中一處,歷經風風雨雨流傳至今,但是位於山東滕州的第一代「滕王閣」為何少有人知呢?這就要說說3處「滕王閣」主人的所作所為,沒錯,都是同一個人修建的。

李元嬰,出生於630年,他的來頭可不一般,他是唐高祖李淵的第22個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年僅9歲就被封為「滕王」,封邑是山東滕州,那麼「滕王」修建的閣樓當然叫「滕王閣」,真是簡單粗暴的命名方式。

這位李元嬰從小就對帝王之術不感興趣,反倒是音樂舞蹈、建築美術深深吸引住了他,皇子當然要配最好的老師,所以李元嬰的文化藝術底蘊是相當的深厚,他畫蝴蝶可是一絕。

比如《宮詞百首》寫道:「內中數日無呼喚,搨得滕王蛺蝶圖。」明代陳文燭誇獎李元嬰:「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遊,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民間老百姓還盛傳滕王畫的蝴蝶會「飛」,後形成「滕派蝶畫」,而且滕王的蝴蝶「一紙千金不當價」,可見地位非常高。這些藝術修養為日後李元嬰修建滕王閣打下了基礎。

話說9歲的李元嬰來到了山東滕州,你別看他年紀小,他的架子可不小,最好吃最好玩最貴的,全部要送來他府上,很快他就玩膩了,準備「幹件大事」——修建滕王閣,於是勞民傷財、大興土木,還「徵收」大家收藏的寶貝,搞得雞犬不寧。

當時哥哥李世民正在施行「與民生息」,李元嬰這不是「搞事情」嗎?不過哥哥也只是訓斥一下他,並沒有做出什麼懲罰,所以李元嬰依舊過著風流瀟灑的快活日子,把他的滕王閣修得無比精美,反正天高皇帝遠。

結果李世民去世了,高宗李治上位,一看這位叔叔竟然在父親服喪期間仍然飲酒作樂,一氣之下把李元嬰貶到了蘇州,離開了呆了15年的滕州。他一走,早就一肚子怨氣的百姓才不會幫他維護滕王閣,所以歷史上第1座滕王閣就那麼毀掉了。

到了新地方的李元嬰甚是想念他心愛的滕王閣,於是選中了贛江之濱,找來大批能工巧匠,很快又修建了一座高插雲天的樓閣,它就是《滕王閣序》的那一座了,又是一番勞民傷財,沒辦法,李治又把他調走了。

679年,李元嬰改任隆州(今四川閬中)刺史,這次他更加過分,要修建一個「升級版」滕王閣,嚴格按照宮苑的格局設計,根據史料記載,他修建完了「閬苑」,又在閬中玉臺山建玉臺觀和滕王亭。這些建築也被詩聖杜甫寫過:「君王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春日鶯啼修竹裡,仙家犬吠白雲間。」可見四川滕王閣當年的氣勢多麼恢弘。

李元嬰對這次的滕王閣非常滿意,竟然在這呆了5年,快活到不想回長安了,李治對他非常不滿,可也不好說叔叔什麼。於是李元嬰就那麼快樂地活到死去。

這樣一位除了吃喝玩樂就是修房子的滕王,估計語文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介紹他,索性就不說他了,你們覺得是因為這個原因麼?

參考資料:《舊唐書》《輿地紀勝》

相關焦點

  • 老師只讓你背《滕王閣序》,為何從不主動說滕王是誰?原來不能說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寫下的《滕王閣序》也是一部千古名篇,因為全文用詞華麗對仗工整,作者王勃又在《滕王閣序》中繪聲繪色地描繪了滕王閣的寥廓壯美和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滕王閣序》也被列入中國中學生的課本。但是老師在課堂上為什麼不說滕王究竟是誰呢?
  • 千古名篇《滕王閣序》都背過,可是老師為何不願告訴你滕王是誰?
    《滕王閣序》已經背過了,但老師為什麼不肯告訴你滕王是誰?《滕王閣序》中寫道:老易莊時,寧以白初心,窮而適者,不墜青雲之志。唐代文學家王勃以登樓遠望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然而,當老師向我們介紹滕王閣時,他卻刻意避開滕王不說話,這是為什麼呢?李元英生於公元629年。他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唐高祖李世民的弟弟。然而,李元嬰與哥哥李世民不同,他在日常生活中百無禁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鬼。《新舊唐書》寫道:太宗崩,收官乃燕音歌舞,密友以養。巡省部,從百姓中借狗尋狗,橫為害,以彈民,觀其走避為樂。
  • 《滕王閣序》背後的滕王李元嬰,一個劣跡斑斑的唐代親王
    《滕王閣序》是歷史名篇,也是詩人王勃的得意之作,王勃憑此一篇文章成為初唐四傑,從此聞名古今,而主持修建滕王閣的滕王李元嬰也由此得以留名。然而李元嬰在歷史上劣跡斑斑,無論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的記載,他都是一個典型只會吃喝玩樂的公子哥,這種貪戀酒色財氣的人對於政治自然沒有任何威脅,由此不會受到懲罰,卻苦了治下的百姓。
  • 千古絕唱:《滕王閣序》賞析
    ,教室裡已經人聲鼎沸,期待主講老師的出場。  《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一篇駢文。  一、王勃與滕王閣序。重點講述了唐初四傑之首王勃的家世,生平,文學地位及懷才不遇的一生,重點敘述了寫《滕王閣序》前後的背景,也講述了滕王及滕王閣的來源。大家對王勃的寫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
  • 《滕王閣序》這文章,什麼水平?
    其文章聲名,也包括《滕王閣序》,已入歷史,不廢江河萬古流。《滕王閣序》什麼水平?聲韻鏗鏘,辭藻壯麗,文氣暢達,瑰偉俊爽。最難得的是以駢文卻寫出氣度飛揚,六朝體,盛唐聲。王勃死時不過二十六歲,這篇是現場寫的。
  • 國學|王勃《滕王閣序》朗讀
    作☆品☆簡☆介 1.創作背景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得名。他修建滕王閣,也是為了歌舞享樂的需要。這座江南名樓建於唐朝繁盛時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閣序》而很快出名。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名《滕王閣詩序》《宴滕王閣序》。關於《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公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憤然離席,至配室更衣,專會人伺其下筆。
  • 詩傑王勃千古名作《滕王閣序》,令明代這對父子書法家尤愛!
    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名揚千古,表達了自己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小編我最喜歡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滕王閣在哪裡呢?《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蘇東坡《滕王閣序》書法遺蹟今天多藝堂說一說明代一對父子書法家,他們尤愛《滕王閣序》美文,且都曾書寫過此文傳世,他們就是文徵明、文彭父子。
  • 吳之章說《滕王閣序》是舊文,王勃怎樣證明文章是新文而非舊文?
    《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滕王閣詩》與《滕王閣序》同時而作,王勃,才華超眾,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該篇文章還作為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必背篇目。首聯寫空間的博大,意氣開闊,從高處落筆,高閣臨江,回到眼前,歌舞不復。
  • 公認「最難背」的文言文,《出師表》上榜,全都能背過的是學霸!
    不知道在上學的時候,你有沒有體驗過被「文言文」支配的恐懼呢?實不相瞞,那時候的我最討厭上語文課。因為語文老師每次上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檢查學生們文言文的背誦情況。背過了自然就「萬事大吉」,如果背不下來,就等著罰寫吧。所以那時候機智的我,每次都會把頭低得很低,生怕被語文老師給點名。你一旦要是跟老師對眼了,那十有八九就會叫你~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話題是:在學生時代,公認「最難背」的幾篇文言文,《出師表》上榜,都能背下來的,那八成就是學霸無疑了。
  • 滕王閣一序傳千秋
    從此以後,一千三百多年歲月鬥轉星移,滕王閣由於戰亂水災和火患,歷經28次興廢,如今還挺立在南昌大地上,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但滕王閣真正出名的原因,應該說是由於王勃的《滕王閣序》。清代詩人尚鎔有這樣幾句詩:「自到江湖來,外人諮不休。倘非子安(王勃字子安)序,此閣成荒陬。」正是王勃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才使滕王閣名躁天下千年不衰。
  • 再讀《滕王閣序》的一些感受
    讀書時期,《滕王閣序》對我來說是嗤之以鼻的一篇古文,雖然知道它遣詞造句極度華美,對仗工整,有「第一駢文」的美譽。但是那個時候,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太長了、太多古文生僻字了,讀起來都好難,背起來簡直是痛不欲生。
  • 《滕王閣序》(王勃)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
  • @文徵明 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唐朝王勃作。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
  • 閃亮古詩詞:《滕王閣序》
    聽老鄉這樣說,我們毫不猶豫,七手八腳把從麗江買的臘肉、火腿還有十分珍貴的鹿子乾巴往下丟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紅了,興奮地大吼著撲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著,剛丟下去的東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鄉繼續命令道:「再丟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約50斤肉品又飛出了後車門,也就一袋煙的工夫,又被8隻狼分食的乾乾淨淨。吃完後8隻狼整齊地坐下,盯著後車門。
  • 王勃: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
  • 王勃的《滕王閣序》驚豔了世人,其實這篇文章後面的詩詞更為經典
    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王勃的《滕王閣序》,那篇文章華麗飄逸的文字與浪漫豪邁的風格讓我們深深迷醉。在文章的最後,王勃還寫下了一首詩,今天我就一起來重溫經典,賞析一下這首《滕王閣詩》。這首《滕王閣詩》就是王勃在宴席之間的即興之作,涵蓋了《滕王閣序》的全部內容,凝練而優美。滕王閣詩唐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 滕王閣序
    鹹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朗誦視頻: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愨意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積極進取的決心。化靜為動,以物擬人。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客觀靜止的事物寫成富有動態之感,這是《滕王閣序》的又一特點。
  • 你只看到王勃的才華,不知《滕王閣序》的悲劇
    作者:溫伯陵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溫乎」(wenhu491001)授權發布668年,大唐發生了一件事:
  • 為什麼我說《滕王閣序》算不得極品的好文章
    《滕王閣序》是好文章,但算不得極品。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滕王閣序》非常著名,幾乎大家都知道這篇文章,但真正能記得幾句話的人又著實不多,不用說整篇背誦,就是能連續背誦上百餘字的人也不多。因為它學問太大了!
  • 千古第一賦《滕王閣序》,有沒有同學能背誦全文的
    說到《滕王閣序》,你只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告訴你,這裡面它用了20多個典故,創造了30多個成語。短短一頓飯的功夫就更新了漢語詞庫,什麼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俊採星馳、勝友如雲、高朋滿座、水天一色、漁舟唱晚、天高地迥等等成,而且我跟你說,滕王閣序的創作他還有兩大難點:第一他是即興發揮的,沒有任何準備,李白很多作品也是即興的,但是最多也就100來個字,這傢伙一寫就近800個字,要是李白早就座不住了;第二他是命題作文,不能隨心所欲,跟李白的《清平調》一樣,不能跑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