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王勃)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2021-02-19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年僅26歲。

公元675年,為慶祝滕王閣新修成,閻公於九月九日大會賓客,讓其婿吳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以「更衣」為名,憤然離席,專會人伺其下筆。

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閣

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於勃側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滕王閣序》是一篇典型的駢文,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古代中國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 。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聲律的調諧、用字的綺麗、辭彙的對偶和用典。

相關焦點

  • 國學|王勃《滕王閣序》朗讀
    作☆品☆簡☆介 1.創作背景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得名。他修建滕王閣,也是為了歌舞享樂的需要。這座江南名樓建於唐朝繁盛時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閣序》而很快出名。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名《滕王閣詩序》《宴滕王閣序》。關於《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公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憤然離席,至配室更衣,專會人伺其下筆。
  • 讀王勃《滕王閣序》有感
    下午得閒,觀王勃《滕王閣序》,不勝感慨,念今國學日衰,洋文泛濫,竟然淚下,唏噓不己。靜下心後,寫成此文,以作悼念之意。 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稱「初唐四傑」,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才華早露,《舊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楊炯《王勃集序》記:「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
  • 王勃《滕王閣序》文學地位有多大
    王勃的千古名篇,在文學史上影響巨大,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裡程碑。1.令人神往,鶴立雞群,傳奇色彩濃厚。王勃寫《滕王閣序》也是如此,少年一鳴驚人。這樣的傳奇色彩讓王勃和《滕王閣序》都被突出凸現,而更被廣為流傳了。這屬於傳播學範疇,王勃相當於唐朝的網紅,而這篇《滕王閣序》就相當於少年網紅最經典的作品。
  •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一代才子王勃的千古絕唱《滕王閣序
    不到長城非好漢,同樣,來南昌旅遊如果沒來過滕王閣那基本就等於白來。歷史上的滕王閣屢屢毀於戰火,如今的滕王閣雖然仍舊矗立在贛江之畔,但已經是歷經二十多次重建之後的新建築了,新修的滕王閣雖然只有數十年的歷史,然而他的名氣卻一點都不比那些上百年的真·古建築要低,只因滕王閣有著旁人所沒有的巨大文學加成,那就是千古名文《滕王閣序》。
  • 王勃《滕王閣序》水平如何?百年後,杜甫道出真相
    經典散文精選美文,我們一起品讀。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1400年前的南昌,李世民弟弟李元嬰修建的滕王閣上,閻都督正在為女婿孟學士「作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閻都督命書童託著筆墨、紙硯,輪流請賓客們為滕王閣作序。
  •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序都寫這麼好,那《滕王閣詩》呢?
    說起王勃,大家都會想起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說起《滕王閣序》,大都會吟唱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山難越,萍水相逢。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王勃《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連七律都不算,有沒有水平?
    如果沒有《滕王閣序》,坐落在贛江東岸的滕王閣是否還能火這麼多年?這是筆者經常在想的一個問題。當然如果我說「不能」,多半是會被江西的朋友們打的。但是,咱們不可否認的是,王勃這篇700多字的駢文,其價值遠非一座樓所能比。
  • 駢文中代表作,王勃的《滕王閣序》爭議多,抒寫方式讓人疑竇
    駢文是源於南北朝時代發展出來的一種文體,與對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就是將兩句字句數量和句體都一樣的詞句放在一起,形成一首完美的詩詞,這種詩詞對詞調的工整和用詞的搭配極為講究,極為考驗詩人的詞彙和組句能力,而《滕王閣序》就是當中的代表作。
  • 倒黴的王勃,寫出《滕王閣序》之後,沒過多久就被嚇死了
    王勃在倒黴的時候,寫出《滕王閣序》。古代的大文豪,在倒黴的時候,往往會寫出流傳千古的佳作。我今天的故事,就來說一說王勃在寫《滕王閣序》前後倒黴的事情。王勃是典型的少年得志的天才,王勃九歲的時候,就以詩文著稱於世。王勃不到20歲,就被唐高宗封為朝散郎。
  • 王勃《滕王閣序選句》
    作者: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代表著作有《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 王勃: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
  • 你只看到王勃的才華,不知《滕王閣序》的悲劇
    作者:溫伯陵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溫乎」(wenhu491001)授權發布668年,大唐發生了一件事:
  • 詩傑王勃千古名作《滕王閣序》,令明代這對父子書法家尤愛!
    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名揚千古,表達了自己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小編我最喜歡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滕王閣在哪裡呢?>》,如今王勃的真跡是找不到了。蘇東坡《滕王閣序》書法遺蹟今天多藝堂說一說明代一對父子書法家,他們尤愛《滕王閣序》美文,且都曾書寫過此文傳世,他們就是文徵明、文彭父子。
  • 用盡一生時運寫下《滕王閣序》的王勃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人,也就是今山西省河津市。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王勃聰敏好學,聰明到什麼程度呢,說他六歲能文,下筆流暢,九歲時,讀顏氏《漢書》,給顏老爺子挑出了一大籮筐的錯誤,撰寫了十卷長文,名為《漢書指瑕》。
  • 吳之章說《滕王閣序》是舊文,王勃怎樣證明文章是新文而非舊文?
    《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滕王閣詩》與《滕王閣序》同時而作,王勃,才華超眾,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該篇文章還作為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必背篇目。首聯寫空間的博大,意氣開闊,從高處落筆,高閣臨江,回到眼前,歌舞不復。
  • 王勃的沒有眼力見、不懂事,成就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修建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而得名。南昌古稱洪州,公元675年秋,當時的洪州都督姓名不詳,只知姓閻,稱為閻都督。閻都督剛剛重修了滕王閣,又適逢重陽佳節,於是在新建的滕王閣裡舉辦文學會。
  • 千古絕唱:《滕王閣序》賞析
    《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一篇駢文。  一、王勃與滕王閣序。重點講述了唐初四傑之首王勃的家世,生平,文學地位及懷才不遇的一生,重點敘述了寫《滕王閣序》前後的背景,也講述了滕王及滕王閣的來源。大家對王勃的寫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
  • 王勃的《滕王閣序》驚豔了世人,其實這篇文章後面的詩詞更為經典
    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王勃的《滕王閣序》,那篇文章華麗飄逸的文字與浪漫豪邁的風格讓我們深深迷醉。在文章的最後,王勃還寫下了一首詩,今天我就一起來重溫經典,賞析一下這首《滕王閣詩》。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本身就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著名的詩文,而單單來看這首《滕王閣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只不過天妒英才,王勃有一次在探望父親之後返程的途中不幸墜海身亡。滕王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來為文人雅士所稱道。根據史料記載,是唐朝時任洪州都督李元嬰籌建的,後歷經多次修繕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而在古代也是極為雄偉的建築。
  • 滕王閣詩——王勃(唐)
    「檻」字「江」字回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於空間的有閣、江、棟、簾、雲、雨、山、浦、潭影;屬於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 《滕王閣序》王勃
    陳駿朗誦《滕王閣序》氣貫千古的序文《滕王閣序》品讀經典之《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