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直播帶貨真的火得一塌糊塗。
前有李佳琦、薇婭這樣帶貨量上億的頭部博主,後有各路明星,網紅帶貨。
直播,儼然成為了「香餑餑」。
但最近,中消協點名批評汪涵、李佳琦、李雪琴等人,指出了直播當中的不合理「操作」。
汪涵的直播間存在著刷單的現象,李雪琴直播間人數造假。
據騰訊深網報導,李雪琴「雙11」期間,在當天結束時的311萬觀眾中,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其他觀眾人數都是花錢刷量,而評論區與李雪琴親切互動的「粉絲」評論,絕大部分也是機器刷出來的。
李佳琦的直播間是賣完產品了不讓消費者換貨。
有人還發微博控訴了李佳琦直播間。
之後,三個人都各自發表了聲明。
籤約汪涵的公司一方表示,刷單是有惡意攻擊的特徵,刷數據的行為是競爭公司的惡意操作。
李雪琴也僅僅是作為嘉賓去參加直播,並不對數據負責。
李佳琦的聲明也表示,不讓換貨其實是因為那款產品已經售罄,品牌也已退款給客戶。
這些操作,雖說似乎和他們本人並無太多關係,但關於直播帶貨這個方面的不合理現象依然是存在的。
但不得不說,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直播間中買東西,直播已經變成了我們生活當中的重要一部分。如何讓他們更好更合理地發展,確實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隨著直播帶貨的火爆,近期關於直播的一些亂象也是層出不窮,刷新了人們對於直播的認知。
有媒體調查過,直播帶貨市場當中存在著刷數據的現象。
比如可花錢改帶貨銷量,增加觀看人數、互動評論、點讚關注。
在某寶上,可以搜索到1—10元不等的直播刷數據產品。
當然,數據越好看就越能表示一個主播的帶貨能力了。
有的直播間的數據驚人,從1億,10億到50億,這銷售力看似驚人,裡面的水多深就不知道了。
點擊播放 GIF 3.5M
之前爆出的一條新聞是,商家參加楊坤的活動,交了十幾萬的坑位費參加他的直播間,直播結束後卻說要報警。
原因是當晚銷售額高達120萬,但兩天內退款115萬,留下來的銷售額只有4萬多。
港真,直播的風很大,但現實中是否真的那麼能賺錢還要持懷疑的態度。
另外,不僅僅是數據,為了銷量,有很多主播想出了奇特的營銷方式:演戲。
你平時觀看的直播小劇場,很有可能就是主播精心策劃好的劇本。
有的在鏡頭前,直接給你展現帶貨主播和品牌方的互撕。
雙方就產品的價格互懟,品牌方說價格不對,太低就要律師函起訴主播;主播說明明是你們給我們的價格。
幾番爭吵下來,女主播最終一錘定音,就賣79,老娘說了算!
點擊播放 GIF 1.9M
一場直播看下來,觀眾像看電視劇一樣看了一場撕b大戰。
看著主播努力撕品牌方,卯足了勁兒給自家粉絲薅羊毛的樣子,再怎麼樣也會給點面子下個單。
事實上,可能商品的價格早就談好了,他們只是利用觀眾的情緒在為自己獲利。
其演技的程度,不亞於可獲得一張大導演的S卡。
實際上除了和品牌方撕以外,還有家庭倫理劇。
夫妻吵架,婆媳撕b,小姑子和小姨子互鬥,這些家長裡短的事情,也被搬上了直播間。
不過這一切,都是為了帶貨的「套路」。
沒有他們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堪稱「奧斯卡級別表演」。
只是苦了那些粉絲,有的是因為同情下單,有的是因為心疼下單,但終歸是為「套路」買了單。
其實買東西下單還是一方面,最糟心的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買到了質量差的貨,甚至是假貨。
之前,快手上的第一網紅「辛巴」賣貨的消息是鬧得沸沸揚揚。
「職業打假人」王海直接在網絡上爆料,說辛巴直播間賣的即食燕窩就是糖水。
點擊播放 GIF 4.1M
剛開始辛巴沒有承認,拿出一堆證據自證清白。
但隨後王海在微博上放出了大招,直接甩出了幾份很有分量的質檢報告,內容顯示出該產品不含蛋白質和胺基酸,檢測結果唾液酸含量僅是萬分之一點四。
整個燕窩的成本不到1塊錢,卻40塊賣給粉絲,不擺明是矇騙粉絲嗎?
雖然有幾大主流媒體給出了權威解釋,因為燕窩在我國沒有強制標準,雙方都沒錯。
辛巴最後也在微博發出回應:召回全部「燕窩」,並且做出退一賠三的補償。
事情看著像是告一段落了,但這賣貨背後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值得大家的重視。
主播們帶貨賣貨,背後卻不負責商品背後的品控問題,出了事情大概率沒有售後,售後一般都是由品牌方負責。
有的主播可能拿完了坑位費就跑,並不會管產品質量如何。
但粉絲們會選擇在直播間上買東西,都是出於對主播的喜愛和信任。
如果只是為了掙快錢,那麼相信這些主播的路也走不遠。
直播上的貨品質量問題,一直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就在最近,微博上熱搜上才又爆出了一則關於直播賣假貨的新聞。
售假團夥以直播帶貨的形式,3天內賣出了1.5萬支冒牌的「大牌」口紅,市場價300多元的口紅只要49.9元。
售價團隊利用消費者撿便宜的心態,來把自己的假貨銷售出去。
不得不說,直播間的「套路」真的太多了,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還是得認真慎重地甄別,以防買到假貨。
當然,作為帶貨主播,粉絲把信任交給你,一旦消費了過多的信任,粉絲可能就會一去不復返。
錢不是那麼好賺的,粉絲不是好忽悠的。
誠然,直播帶貨真的給很多人帶來了經濟上的改變。
如今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很多貧困山區的人們,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自己的產品。
靠著直播這個模式,很多人脫離了貧困,也讓大家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更多不同人生活的模樣。
(《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 來源畢馬威、阿里研究院)
當電商用戶規模越來越大,直播這個方式就顯得更重要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主播們能夠隨意亂來,賣假貨這些亂象是遲早都要取締的。
說到底,直播賣貨也是一種商業行為。
而做得好的,都是那些誠信經營,不讓客戶失望的人。
無數事實證明,捷徑,才是人最大的心魔。
那些妄想通過直播賺快錢的人,遲早是會吃虧的。
高質量的直播,賣好貨的直播,才是未來我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