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演員張麗靜勝出

2020-12-15 今晚報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曲苑繁花——首屆「魚龍百戲杯」全國曲藝人才電視展演收官之戰,昨晚在天視文藝頻道《魚龍百戲》播出。經過激烈比拼,最終進入4選1對決的四組選手中,來自河北省石家莊的西河大鼓演員張麗靜勝出,與西安曲藝團籤約。

  昨晚的4選1終極對決中,四組尋師人分別是來自天津的「白派」京韻大鼓演員蘇繼華、快板書演員劉默巖、天津職業藝術學院學生劉芃劉神組成的相聲「芃神組合」,以及來自河北省石家莊的西河大鼓演員張麗靜。擔任收官之戰監考官的是西安相聲名家苗阜、王聲,戲曲曲藝專家魏以剛,特邀《魚龍百戲》首任主持人、天津人藝演員劇團團長張豔秋。

  演員演得精彩,觀眾看得盡興,監考官點評得一針見血。節目中,4個網紅曲藝人時唯、管新成、周旭、薛英傑從二現場來到了節目現場,為大家即興演出了精彩節目。苗阜、王聲更是在現場送上一段相聲表演。

相關焦點

  • 西河大鼓在山東
    ,至今在德州和惠民等地還有木板大鼓,後來逐步接受馬三峰等人改革後的形式,但是老派兒的還有保留。以至於今天很多人為的去分門別類,甚至誤認為「梨花大鼓」(山東大鼓)也是其支脈。原因就是當西河大鼓進入山東之後,很多山東大鼓的藝人逐漸放棄的山東大鼓而演唱西河大鼓。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西河大鼓衝擊了山東大鼓。
  • 「西河大鼓」中「西河」指的是哪條河?
    鼓曲類別極為豐富,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湖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滑稽大鼓等等類別(滑稽大鼓為京韻大鼓之分支,放在此處為給不熟悉的讀者提醒),其中有一類別叫「西河大鼓」,曾有人對這個名字很感興趣:「西河」是不是條河?是哪條河呢?
  • 第七屆河間西河大鼓書會開幕
    11月6日,曲藝演員李立山(右)、王文水錶演數來寶《心心相印》。  當日,第七屆河間西河大鼓書會在河北省河間市李多奎大劇院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曲藝演員匯聚一堂,為觀眾們送上了視聽盛宴。
  • 運河文史|王永東: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河大鼓伴奏...
    王永東,1970年生,山東德州人,系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西河大鼓名家胡常棣先生入室弟子,多年來致力於保護、傳承、改良西河大鼓伴奏銅板製作技藝。為更好地傳承西河大鼓伴奏銅板製作技藝,王永東開門收徒。2019年5月,王永東被評為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攝影:趙祜昊
  • 第七屆河間西河大鼓書會長篇書場開唱
    10月25日下午,第七屆河間西河大鼓書會長篇書場活動在李多奎大劇院廣場舉行開幕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河大鼓」,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廣泛流傳,深受群眾喜愛,本次活動以落實「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活動為指導思想,繁榮文藝創作,活躍群眾文藝生活,加快「文化河間」建設,為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西河大鼓的傳承、傳播、繁榮增添活力,為打造文化古城濃厚的藝術氛圍貢獻力量。
  • 鼓板一打響連天,西河大鼓助力抗疫情
    西河大鼓《萬眾一心抗疫情》作者:王秀蘭鼓板一打響連天父老鄉親聽我言新春到來正歡慶新聞報導多麼突然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疫情蔓延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賽猛虎病情傳染不一般黨中央號召下全國人民齊動員全國上下一條心
  • 劉寶全、白雲鵬、駱玉笙……回顧京韻大鼓名家名段
    我童年時代最喜歡聽劉寶全演唱京韻大鼓《大西廂》。當時家裡有一架留聲機,是老式的搖把上弦,膠版唱片,七十八轉的,同時有一套鼓界大王劉寶全唱的全本《大西廂》唱片,講的是紅娘、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生動的故事情節,動聽的旋律,劉寶全脆亮的嗓音,深深地吸引著我。
  • 安徽大鼓傳承人說唱防疫「書」
    安徽大鼓傳承人張桂銀用一段膾炙人口的大鼓告訴你!張桂銀,安徽蒙城人,國家一級著名大鼓演員,安徽大鼓主要傳承人,國家級演員,國家曲藝協會會員。張派唱腔創始人。他的唱腔優美,字正腔圓。多次獲得全國曲藝大賽金獎。與著名評書演員劉蘭芳老師有過藝術合作。一面鼓、一副板,這就是安徽大鼓傳承人張桂銀的家當。
  • 大鼓造句和解釋_大鼓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大鼓(dà gǔ)。打擊樂器。大型鼓類的俗稱。常指我國民間吹打樂、鑼鼓樂、秧歌和戲曲音樂中使用的大堂鼓。鼓框四周有銅環,平懸於鼓架。大鼓在教材中的例句:1、轟隆隆!轟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
  • 江南派京東大鼓
    江南派京東大鼓江南派京東大鼓是密集擊節型京東大鼓的一個流派,由上海雨冬江南文藝工作室獨立原創音樂人高雨冬始創。風格一改京東大鼓間奏擊鼓,演唱鼓詞時停止擊鼓的傳統風格,甚至在一些曲目中直接使用架子鼓和電鼓代替傳統鼓板為伴奏。
  • 【明星璀璨】靳派樂亭大鼓創始人——靳文然
    那時的唐山小山書館林立,群芳鬥豔,演員各展其才,名家循環登場,計時收費,各領風騷。聽眾們姚黃魏紫各有喜好,唯獨每次靳文然登場,整個書館擠得水洩不通。靳文然的演唱,聲圓情切,婉轉柔美,曲調千變萬化。他情於聲中,戲在臉上,聲情並茂,如《鬧天宮》《糜氏託孤》《合缽》《單刀會》……天上地下,有文有武,有聲有色,直唱得小山兒聽眾如潮。
  • 漫談 | 「梅花鼓王」金萬昌和名震京津的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產生於清代道光、鹹豐年間,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創始人為滿族人玉祥、玉瑞。因玉祥別號「梅花館主」,時稱其所唱曲調為「梅花調」。初為清票客串演唱,故也稱「清口大鼓」。又因其流行於北京北城,亦稱「北板大鼓」。清末,北板大鼓自北城逐漸傳播至南城,首位演唱成名的是文玉森老先生。文玉森把北板大鼓唱響之後,學唱的人越來越多。
  • 西河.西河郡.西河堂略考---毛姓族譜堂號「西河堂」淺析
    從一些歷史史料中可得知,一、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二、古代的西河是個地名。夏朝都城所在地,即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東南。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將西河定位於以上地址的理由應該從黃河數次改道說起,據中國古代地理文獻記載,西周之前的黃河下遊是流經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
  • 民風民俗文化探源—諸城大鼓
    諸城大鼓是由「東口大鼓」(簡稱「小東口」)演變而來。早在清朝末年,東口大鼓便在諸城流行。其演唱形式是:一般採用大鼓(支在三腳架上的扁鼓)和鋼板(浮板為月牙形、底板為長方形)伴奏,演唱者邊擊鼓、板,邊說唱,唱詞為韻文,兼以散文念白,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 難忘西河大集
    當時西河屬於孝婦鄉,可見在1618年之時,西河集尚未形成。據康熙九年的(1670年)的《顏神鎮志》的記載,「西河,每月二七日,中集,窯市」。由此可見,西河集的形成時間是在1618-1670年之間。此時的西河集是一個專賣市場,主要交易陶瓷。
  • 西河還有沒有未來?
    第一次去西河是7年前,好友邀約去吃迎三江火鍋兔。資格的蒼蠅館子,每逢晚飯飯點,在冷清的西河街頭只有它永遠熱火朝天,甚至還要排位。朋友戲稱,這家店是西河的支柱產業。彼時的西河非常的原生態,夾在十陵和洛帶之間的它,既沒有前者那樣更靠近主城區的地緣優勢,也沒有後者那般的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