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學中醫第31期: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2021-03-04 中醫林佳明

記錄|我的中醫人生(38)

2018.06.08 星期五 作者:燕子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10g,甘草6g,生薑15g,大棗4枚,蜀漆10g ,龍骨15g,牡蠣15g

 

112、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傷寒脈浮:以汗解

醫以火迫劫之:以火劫其胸中之陽,以火逼汗,亡陽中之陽(徐靈胎)。火迫使大汗出,以火助熱而又大量亡其津夜。(胡希恕)

必驚狂:用蜀漆

 

蜀漆:去心腹邪積,治重在心(徐)。袪胸中痰結(胡)。

龍骨、牡蠣:治驚癇熱氣(徐)。鎮驚悸(胡)。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10g,甘草10g,龍骨15g,牡蠣15g

 

116、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bì ,名火逆也。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路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火氣在上,則陰(水)氣獨治於下(徐)。不得汗出,則邪鬱集於體表的水分仍重於腰以下,為痺:溼病(胡)。

 

因燒針煩路躁者:更誤治,下之虛其陰,燒針又益其陽,則胸中益煩不寧矣,鎮其陰氣,散其火邪,上下同治。

 

桂枝、甘草:扶陽補中。

龍骨、牡蠣:治驚癇熱氣(徐)。鎮驚悸(胡)。

 

零基礎學中醫第30期:春夏,早起,立志,養陽

隨心

相關焦點

  • 【心陽虛驚狂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原文: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 桂枝救逆湯方證
    解讀張仲景醫學經方六經辨證第二版主編:馮世倫,張長恩桂枝救逆湯方: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牡蠣(熬)五兩,蜀漆(洗,去腥)三兩,龍骨四兩。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 JT叔叔慢慢教-238-桂枝救逆湯方 半夏麻黃丸方
    《金匱要略》【16.12】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桂枝救逆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牡蠣五兩(熬) 龍骨四兩 大棗十二枚 蜀漆三兩(洗去腥) 右為末,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 《傷寒論》中的常用藥對---龍骨牡蠣
    平素自己出診,龍骨牡蠣所用不少,特別是《傷寒論》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更是常用,效果良好。龍骨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言「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洩利,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
  •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證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去皮)一兩,甘草(炙)二兩,牡蠣(熬)二兩,龍骨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 《傷寒論》: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傷寒論》第 31 篇文章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中醫方劑名。解表劑-辛溫解表,出自《傷寒論》。
  • 神奇的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含麻黃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甘草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去棗)。合方加知母治肢節浮腫,煩熱。倪海廈醫師在講《金匱要略》的時候,重點說到了他使用此方的臨床經驗:①專門治療膝蓋的風溼痛,基本上是一劑知。
  • JT叔叔偷偷教-156-桂枝龍骨牡蠣湯&天雄散
    8.4.2 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龍骨三兩 牡蠣三兩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相反的,我們在臨床用桂枝龍牡湯,中醫也發現一件事情,就是說桂枝龍骨牡蠣湯是一帖你很不好加減的方,像是黃芪五物湯、小建中湯你要加味都是可以加到幅度很大的,基本結構只要不跑掉很好加味,可是桂枝龍牡湯很難加味。
  • 全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四逆散
    仲景書中以柴胡為主要的配方共八首,其中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柴胡桂枝湯,柴胡龍骨牡蠣湯四者,皆屬小柴胡湯的加減方,茲所討論者,為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四逆散等四主方依次述之於下。
  • 傷寒雜病論類方之桂枝湯類方,另一種方法學傷寒!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者,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服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溫針者,四逆湯主之。問曰:太陽病,其證備,按桂枝湯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煩躁,吐逆,譫語者,其故何也?師曰:此為陽旦證,不可攻也。
  •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35)聊聊續命湯的麻黃與桂枝
    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一名龍沙。生晉地。在麻黃湯,續命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頭湯,麻黃多用於治療肢體不用,身體痛,肢節煩疼表現。麻黃在續命湯的重要功能:開風邪所致的衛表鬱閉,使氣機內通外透,達到氣血升降流通恢復正常的作用。
  • 劉渡舟 | 桂枝湯加減,我是這樣應用的
    中醫書友會第2030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 胡希恕論中醫及經方(二十)
    方解:皂莢辛溫,有通竅排痰作用,加此味於桂枝去芍藥湯,故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痰涎多者。        【有關仲景書中的論治】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附方(四):《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  甘草二兩(炙) 龍骨二兩  牡蠣二兩(熬)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參三兩。   再接下來,九十一條。九十一條它到底是發生什麼事啊?我們都已經搞不清楚了!為什麼搞不清楚啊?
  •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及胡希恕講課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就接著上邊的氣分,這個對的。為什麼呢?因為心下堅大如盤是另一段的,是枳朮湯,是底下那段,所以這個書錯的地方也很多。       不過這段文章倒好解釋,這種治療的辦法,你把文章擱在一起看就很清楚,那麼我們怎麼理解呢,我們根據藥物來分析,這個藥是兩個方子合起來的,一個是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去芍藥湯是治氣上衝,所以上實下虛,胸滿、脈促嘛,這個腹滿脅鳴說明有衝氣啊,營衛不利用桂枝去芍藥湯是很對的。
  • 方劑選萃: 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辛通苦洩法)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 嶽美中談龍骨牡蠣的配伍
    談談龍骨牡蠣的配伍    龍骨牡蠣,能攝納飛越之陽氣,能戢斂簸搖之陰氣,較赭石,鐵落等鎮墜之品為優。    龍骨牡蠣黃連同治煩躁,但部位各有所主,黃連主羶中,龍骨主臍下,牡蠣主胸腹。    龍骨牡蠣連用之症,除煩躁外,更治驚狂、煩驚。
  • 《傷寒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之後,復以前方改湯劑為散劑,每次10g,日分3服,治療半年。隨訪2年,心動過緩未再復發。按語:根據心悸,氣短乏力辨為心氣虛,再根據手足不溫,苔薄白辨為陽虛,又因煩躁辨為心神躁動,以此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溫補心陽,加附子溫壯心陽,紅參補益心氣。方藥相互為用,以治療心動過緩。二、心悸(劉渡舟醫案):宋先生與餘同住一院,時常交談中醫學術。
  • 傷寒論29: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湯.
    條辨一六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柴胡桂枝湯方柴胡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劈,生薑一兩半切。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 第27節 大小柴胡湯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那柴胡桂枝湯治療的就是哦,非常直直的皮下有淋巴經過的地方,或者我上次說的一個叫做脂膜,就是人有脂肪的地方的病變,就是這個西醫的病,脂膜也,我根本不知道中醫叫什麼病,只是臨床上的報導有說脂膜,要用柴胡桂枝湯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