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戰前後是各種先進武器集中爆發的時代,而發展高科技武器要數德國軍工最厲害。德國的軍事實力、工業水平可以說在世界都首屈一指,因為那個年代出現了很多逆天的黑科技,然而有些後來發展為常規的武器繼續延用,還有的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慢慢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日本南部手槍
南部十四式手槍,人送綽號"王八盒子"、" 雞腿兒擼子"。(聽這名字就覺得很沙雕)
此槍設計者為南部麒次郎大佐,外形模仿的是德國魯格P08式手槍,所以美軍喜歡叫它"東方魯格",但是在設計方面是非常失敗的,比如撞針硬度不夠且較脆,擊發無力,容易折斷,甚至連自殺也無法保證。這種手槍卡殼頻繁、穿透力極差,連厚一點的木板都無法擊穿。
不過「王八盒子」是二戰時期日軍裝備的制式手槍,也就是日軍正規部隊普遍裝備的標準手槍。以至於出現了"哪裡有日軍,哪裡就有王八盒子"的局面。正因為如此,中國軍民大都認識了這把代表著侵略與邪惡的手槍,而"王八盒子"這個稱號恰好就是他們取的。
卡爾臼炮
德國向來是崇尚重炮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造出36米長的巴黎大炮。而今天所說的卡爾臼炮是專門為了對付法國的馬其諾防線而量身打造的,然後事情往往是很出乎意料的驚人,這款大炮自問世後也沒有對卡其諾防線打過一發炮彈。主要原因是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繞過了防線,閃擊法軍,迫使法國投降。
真正讓它大展身手時是發生在德軍東線戰場上,德軍全面入侵蘇聯,在布列斯特要塞受到蘇軍的頑強抵抗,這給德軍的進攻造成了很大的被動。也是這時候卡爾臼炮大顯身手,2噸重的炮彈打出去,就輕輕鬆鬆了搞定了這場戰役。此後的幾場戰爭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過於龐大的體型需要16人才能完成一臺炮的操作,精度不高,只能利用威力來進行彌補。最後在美蘇攻陷德國時,這些大炮都被遺憾的銷毀掉了。
義大利OTO攻擊型手雷
這種義大利制手雷,除提供西班牙法西斯軍隊外也大量裝備本國軍隊。這個手雷在當時意軍中臭名昭彰,因為安全性能不良,會走火爆炸。這種手雷事故頻發,常常出現丟出去不爆炸的現象,而一旦有人走過去查看情況,又會突然爆炸。(意軍: WDNMD)但令人驚奇的是在南斯拉夫上世紀末的波赫戰爭中塞爾維亞軍隊曾有人使用這種手榴彈。
日本零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由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於1937年開始研製,後來成為日本二戰中的主力艦載戰鬥機,也是當時產量最大的戰鬥機。二戰初期,該機以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特點優於其他戰鬥機,一時間簡直風光無限。
也就是說這個戰鬥力的性能是挺不錯的,只是後來日軍一味的追求飛機的靈活性,大量使用鎂鋁合金材料,導致飛機越來越不禁打了。常常對手用幾發炮彈就能打折它的機翼。此外,鎂極易燃燒,可以說一點即著,這也使得零式戰鬥力有了"空中打火機"的稱號。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些"沙雕"武器也是有存在的價值的。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邪惡一方的武器都那麼強悍,那不知道又要多犧牲多少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