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顯微手足外科yiy康復案例:疼痛難纏的肩周炎,該如何是好?

2020-12-15 骨科新編

病例:

陳先生,六十六歲,2個月前肩膀輕微疼痛,沒有在意。一周前右肩關節疼痛突然加劇,右肩關節不敢活動,疼痛難忍,夜間無法入睡,遂前往成都顯微手足外科醫院就診。

經過劉新主任仔細檢查,最終診斷患者為肩周炎

治療方法:三氧離子修復治療+小針刀松解治療

術後經過科學的康復理療(針灸、推拿、燻蒸拔罐、中頻等),陳先生的肩關節又恢復了正常活動。

治療前
治療後

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又稱漏肩風、凍結肩,它是一種肩關節周圍組織的無菌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肩痛和肩關節運動障礙。多發於 50 歲左右,所以又稱「五十肩」。

因為在這個年齡段,體內鈣質流失較多,加之激素水平降低,所以易發此症,女性發病率略高男性。在頸椎病、糖尿病及偏癱患者中肩周炎的發病率較高。

肩周炎是具有自愈傾向的自限性疾病,經過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炎症可逐漸消退,症狀得到緩解。

肩周炎有什麼症狀?

01

肩周炎前期

多發現為肩部疼痛、發涼,活動不便,有的患者牽涉到整個上肢部,疼痛的部位多不固定,尤以夜間疼痛突出,常常因疼痛不能安睡。

02

肩周炎後期

表現為肩關節粘連,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特別是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患者活動自然受限,尤其不能做背手、梳頭等動作,肩部肌肉有僵硬緊張、肌肉萎縮現象,肩關節周圍有明顯壓痛感。

03

肩周炎康復期

一般情況下,發病後約7~12個月,炎症逐漸消退,疼痛逐漸減輕,肩部粘連緩慢性、進行性松解,活動度逐漸增加。

肩周炎雖然有自愈傾向,但其自然病程長達半年至3年之久,可影響穿、脫上衣,洗漱,梳頭髮,系褲帶、皮帶、胸衣,使用衛生紙等日常生活活動,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一旦確診為此病,要及時治療。

得了肩周炎該怎麼辦?

對於肩痛的治療,首先一定要明確診斷,排除其他肩部疾病。因為不同原因引起的肩痛,治療計劃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切不可自行想當然認為是肩周炎,盲目治療。

肩周炎是慢性疾病,目前有許多治療手段和選擇,例如針灸、三氧、神經阻滯、小針刀、衝擊波等等都有不錯的效果,具體由專科醫生來制定治療方案。

肩周炎的治療中,物理康復鍛鍊應為基礎的手段。可採用輕微活動肩關節的物理鍛鍊,側身爬牆、肩內收、肩外展、甩手畫圈等運動都是不錯的鍛鍊方式。

成都顯微手足外科醫院

西部疼痛病醫學研究院

專注於頸椎病、頸肩症候群、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肩周炎、網球肘、跟痛症、股骨頭壞死、各類型關節炎等病的治療,創新開展多元微創治療,如:小針刀、撥針刀、巨鉤針、火針、微創射頻治療、椎間孔鏡等。

秉承我院「能保守不微創,能微創不手術」的醫療方針,開展純綠色物理療法。堅持「以人為本,醫養結合」的發展思路,以「醫院是我家,病人是親人,態度是良藥,質量是生命」為服務宗旨,重視治療,亦重視養護,提倡「三分治、七分養」的長遠健康理念,為廣大骨病患者提供強大的醫療保障體系。

相關焦點

  • 工人三根手指被軋斷,看成都手足外科如何奇蹟復活
    冰冷的車床 軋斷三根手指一個月前,成都市武侯區的張先生被同事匆匆送到成都顯微手足外科醫院。當天下午,他在工作中不小心被衝床軋斷了3根手指。經過醫護人員的緊急手術,深夜十點,張先生的斷指終於被接上。手足顯微外科何亞傑醫生介紹,患者的三根斷指汙染嚴重,其中兩根手指的血管神經已經抽出裸露在外。他們見狀,一邊迅速組織為張先生拍片檢查,一邊開通綠色通道,立即通知手術室準備手術。深夜手術 急速四小時張先生是一家工廠的工人,當天下午加班趕工時不慎被衝床壓斷3根手指。當時他一下子蒙了,不知所措。
  • 【初露鋒芒,世界的舞臺有我們的身影】我院手足外科醫師在國際超級顯微外科會議上晉級決賽並榮獲三等獎
    2018年10月12日-14日國際超級顯微外科會議在濟南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我院手足顯微外科醫師孫法威、楊振海作為參賽選手,受邀出席此次大會,與來自國內外42名同道交手PK,順利進入決賽,並在決賽中取得三等獎的好成績。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專家詳解:手指意外離斷該怎麼處理好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手指離斷往往讓患者及家屬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下面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手指再造中心的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手指意外離斷該如何處理。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再造團隊經過多年實踐已經放棄了這種「足趾搬家」式的粗放形手術,推出「3D全形手指再造技術」。  3D全形手指再造是在高倍顯微鏡的輔助下,從自體的腳趾及其他部位部分取材,配合3D列印輔助技術,精確組裝再造指體,再與缺損處的血管重新吻合,徹底清創,進行骨、神經、肌腱及皮膚的整復術,術後進行各方面的綜合治療。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怎麼樣?用專業技術促進患者健康
    近日,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接到的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黃院長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今天就來跟著黃院長了解下如何解決找醫院的問題。  先說說專科醫院VS綜合醫院  不知道專科到底怎麼樣?有沒有傳說中的好?專科醫院其優勢就是技術比常規綜合醫院更精通,醫師專業水平更高,因此治療疾病治癒率則會更高。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楊光詩(左三)團隊查看患者病情治癒5個月疼痛,僅留下5毫米「微疤痕」35歲的曲先生在工作中扭傷了左手腕,疼痛5個月後無法進行工作,無奈之下,他便自己使用外用膏藥進行治療,但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被病痛反覆折磨的曲先生來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進行就診。
  • 腳踏實地做患者「手護神」——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1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與患者「手足」情深,伴患者「針線」飛舞。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治癒5個月疼痛,僅留下5毫米「微疤痕」35歲的曲先生在工作中扭傷了左手腕,疼痛5個月後無法進行工作,無奈之下,他便自己使用外用膏藥進行治療,但情況並沒有明顯得好轉。被病痛反覆折磨的曲先生來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進行就診。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黃威論文在《中華顯微外科雜誌》成功發表
    ——序言  十月是大自然收穫的季節,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又迎來高光的時刻。黃威教授撰寫的《3D列印技術在拇指及手指全形再造中心的應用》論文在2020年10月的《中華顯微外科雜誌》中榮譽刊登。     據了解,該期刊創刊於1978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局批准正式發行的我國唯一的顯微外科專業性刊物,也是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的學術性期刊,全面反映了我國顯微外科水平和發展方向。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
  • 肩膀疼痛一直不見好,就是肩周炎?也可能是這些病,勸你早了解
    肩膀有疼痛的感覺,而且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有的時候抬胳膊都很疼,日常的活動會受到限制,睡覺都睡不安穩。出現如此情況,大多數人都會自認為是肩周炎。有的人在通過相關調理之後,會有所緩解,就更加確定自己是出現肩周炎。
  • 渭南手足外科醫院劉林峰院長帶領團隊奮戰18個小時成功再植斷成七...
    為了保住他的右手,渭南手足外科醫院業務院長劉林峰帶領團隊爭分奪秒,連續奮戰18個小時,終於為患者成功地進行斷指、斷掌再植。手術難度之大實屬國內罕見。經過一周的危險期,再植的手指、斷掌全部成活,說起一周前發生的那一幕,他至今還心有餘悸。他當時正在果園裡用油鋸鋸柴,手滑了一下,頃刻間,右手鮮血淋淋,被電鋸堅堅實實地鋸到,四個手指以及半個手掌都被鋸斷。
  • 【康復特色】被誤解的「肩周炎」
    常見的誘發肩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肩周炎、肩袖損傷、頸椎病、膽囊炎、心絞痛、肩部腫瘤等,所以肩膀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肩周炎雖然具有自限性,但是如果康復鍛鍊不當,常會遺留功能障礙。所以肩痛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專科檢查,確定是否為肩周炎,再進行針對治療。03肩周炎該如何治療?肩周炎的治療主要有兩個目的:緩解疼痛和恢復關節活動度。
  • 數十名國內頂尖外科專家齊聚嘉佑健康城交流新技術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梁加均報導:9月15日是「全國科普日」,由中國康復醫學會主持,《中國市縣鄉康復發展論壇》組委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南昌曙光手足外科醫院院士工作站、南昌曙光手足外科醫院手顯微外科科技服務站主辦的2018康復中國萬裡行·江西站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第九屆手外科康復與手外科新技術學習班在南昌曙光手足外科醫院新院嘉佑健康城隆重開幕
  • 【技術精湛】蘭州手足外科醫院精湛的顯微外科技術幫助農民伯伯保住雙腿
    根據手術顯微鏡下手術操作的特點,在顯微外科技術訓練過程中,應按以下要求去做:1.先應將手術顯微鏡安放妥當,調整目鏡與術者瞳孔之間的距離,消除復視,達到手術野的物像清晰,有立體感。2.訓練手的動作要輕柔、穩健,動作幅度小,避免越出視野範圍的抖動。要求對顯微鏡下看到的組織位置感覺準確,能夠很快從視野外抵達視野內的手術部位。
  • 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嗎?專家教你這樣處理
    但實際上,引起肩關節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肩周炎、肩袖損傷、肩峰下撞擊症候群等等,肩周炎的比例只有20%~30%左右。肩周炎作為誤診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醫學上叫「粘連性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病發機率較高。那麼,該如何區分自己是不是肩周炎呢?
  • 「肩」負重任——肩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
    肩關節疼痛在中老年人當中很常見,不過實際上,真正的肩周炎病人在所有肩痛病人中所佔比例只不過十之一二。在此先提醒肩痛患者,千萬不要盲目的治療與鍛鍊,因為你所做的很可能是無效的,甚至起反作用的。引起肩膀痛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是以下幾種疾病:肩峰撞擊症、肩袖損傷、肩峰下滑囊炎、肱二頭肌長頭腱炎、「肩周炎」(即粘連性關節囊炎)甚至頸椎病。
  • 顯微外科領域專家匯聚深圳,聚焦顯微外科「最前沿」
    此次會議旨在為促進廣東省顯微外科學科發展建設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邀請了省內外知名專家進行精彩專題講座,分享顯微外科領域前沿及最新進展。來自廣東省內外顯微外科領域的200多名專家、醫師等參加會議,大會由深圳華僑醫院手外科主任王利主持。
  • 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65歲肩袖損傷患者終於手術
    這是申女士今年7月第一次到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就診時的最大疑問。然而,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濤介紹說:「患者自認為是肩周炎,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肩周炎的學名,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或者凍結肩,只佔很少的一部分,有文獻報導不足10%。經過仔細檢查,我們對這位患者所做出的具體診斷是1.右肩袖損傷,2.肩峰撞擊症候群,3.肱二頭肌長頭腱肌腱炎。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黃波濤:與時俱進才能不辜負患者的期望
    越是簡單樸素的道理,越能鍛鍊出黃波濤紮實的基本功,也越能證明他在手足外科領域深厚的積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黃波濤說,對於他而言,愛上手足外科的理由就在於:在他看來,手足外科「能夠最大限度接近醫學的本質,就是儘可能地恢復身體本來的樣子」。正是因為對於手足顯微外科專業的熱愛,才有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
  • 渭南手足外科醫院讓蒲城男子被切掉的手指,一周後「長」出來
    瞬間撕心裂肺的疼痛充斥著大腦,只見他的右手大拇指已經往外冒血。雖然很疼,他還是看清楚了,右手大拇指指尖被削掉了。簡單包紮後,他被家人送到了渭南手足外科醫院,被切掉的部分,因為現場太亂已經無法找到。所以他到醫院最初想法是縫合一下就可以了,手指短了就短了,那也沒有辦法彌補。
  • 肩周炎vs肩袖損傷,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肩袖損傷是外科常見病,是引起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表現為肩部疼痛、持續壓痛、活動受限或肌肉萎縮、撕裂,好發於使用肩部頻繁的人群。肩袖損傷主要分為急性損傷及慢性損傷,90%的肩袖損傷為慢性損傷,多因肩關節肌肉力量薄弱引起。而另外10%為急性損傷,多為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