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鵜鶘。新華社記者楊冠宇 攝
新華社海口2月9日電(記者嚴鈺景)2月7日是中國農曆正月初三,民俗稱為「小年朝」。這一天在海南,特別是農村地區,民眾會按傳統習俗拜祖祭神,鞭炮聲從清晨至傍晚不絕於耳。記者走進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火紅的春聯和燈籠洋溢著喜慶,走親戚串門的祝酒吆喝聲透著熱鬧,卻聽不見一絲鞭炮響。據村民介紹,這是怕驚跑從天而降的「稀客」——白鵜鶘。
美仁坡村地處有「海口之腎」美譽的羊山溼地,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一個月前的上午,村民吳海玉聽到消息「7隻『天鵝』正在你家魚塘捉魚吃,快去看看」。她又驚又喜,小跑著出了門。她的魚塘連著美仁坡村定文村小組的一片溼地,養了一塘魚和50隻鴨子,從來沒見過什麼「天鵝」。
趕到塘邊,吳海玉驚呆了。7隻比家鵝大兩倍的巨嘴「怪鳥」正在魚塘裡快活遊弋,鉛藍色尖而長的喙,下巴還吊著一個巨大的橙黃色嗉囊,密而短的白色羽毛覆蓋著胖大的身體。
白鵜鶘。新華社記者楊冠宇 攝
這群不請自來的「稀客」讓整個村莊沸騰了,村民們爭相前往觀看,越來越多的觀鳥者和攝影愛好者也聞訊湧向美仁坡村。村委會將這個消息上報至龍華區政府,經鳥類專家確認,這7隻「怪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鵜鶘。
「白鵜鶘繁殖在歐洲東南地區,越冬在非洲至亞洲西南部。在中國見於新疆天山西部,塔裡木河流域和青海湖。」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負責人盧剛對於野生白鵜鶘「光臨」海南也倍感新奇。
盧剛介紹,白鵜鶘是標誌性的溼地動物,這次4隻成年白鵜鶘帶領3隻亞成體「相中」美仁坡這個地方,應該是覺得水清魚肥適合棲息。
發現白鵜鶘後的一周,龍泉鎮政府成立了「白鵜鶘保護協調指揮部」,專門研究實施保護措施,並組建了一支聯合執法隊,確保這7隻美麗的大鳥能「落戶」美仁坡村。
「後勤、管家和保鏢都給它們配齊了,村民們熱情很高,老少齊上陣自發參與保護。」美仁坡村黨支部書記吳嶽軍介紹,已經在十幾個微信群裡發了護鳥通知,村裡也拉起了橫幅標語,全村8個村民小組都成立了「護鳥隊」,24小時交替巡邏,監測白鵜鶘的蹤跡,保護它們的安全。
「以前從沒見過這種鳥,很好看啊!像七仙女一樣從天而降,就住在我們村了。」70歲的吳嶽英老漢自發每天到魚塘邊為白鵜鶘「站崗放哨」。
白鵜鶘。新華社記者楊冠宇 攝
白鵜鶘在美仁坡村「落戶」後,每天的生活都很規律。上午飛到魚塘裡圍捕魚群,中午一起振翅高飛運動消食,下午飛到附近的水庫裡洗澡,傍晚就飛到魚塘邊的鐵塔上睡覺。「看來它們已經把這裡當成家了。」吳嶽軍欣慰地說。
7隻白鵜鶘的胃口很大,不到兩周就把魚塘裡養殖的魚群吃光了,村民們湊了2000多塊錢給吳海玉作為補償。「只要大鳥在這裡吃得好住得好,我的魚塘就是它們的食堂。」吳海玉靦腆地說。
吳嶽軍倡議並帶頭給白鵜鶘捐「夥食費」,村民們一下就捐了7000多元,村裡用這些錢買了1000多斤活魚投放到魚塘,還專門抽取地下水灌入塘中補高水位,就是想讓白鵜鶘吃好喝好,長期住下去。
海口市溼地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周緣在網上發起了「讓萌鳥在海南過好年」的公益眾籌項目,其設定的籌款總金額是9992元,短短3天捐款已超過6000元。春節本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而靜悄悄的美仁坡村卻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表達他們的「好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