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立沙島:強化全天候應急體系建設,有急能應

2020-12-23 瀟湘晨報

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區。 劉淞菱 攝

救援演練。 劉淞菱 攝

隊員通過洗消帳篷去除防護服上殘留的危化品。 劉淞菱 攝

人民網東莞11月27日電(劉淞菱)油罐高聳,管道縱橫,倉庫連片……這是華南地區重要的油氣化工倉儲集散和生產基地——東莞立沙島。

立沙島位於珠江出海航道要衝,擁有8.1公裡優良海岸線。11月26日,人民網跟隨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走進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區,了解安全監管情況。

立沙島應急救援基地內,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專職隊正在開展一場演練:高壓水霧騰空而起,形成一道「水晶防禦牆」,有效稀釋洩露揮發物;偵檢查明事故情況後,救援隊決定帶壓堵漏;成功處置後,隊員再通過洗消帳篷去除防護服上殘留的危化品。

整個演練過程,救援人員動作規範、反應迅速,展現出較強的實戰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顯示了立沙島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的成果。

2016年掛牌成立以來,立沙島應急救援基地已構建了園區、企業二級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初步具備園區內危險化學品堵漏、偵測、人員搜救、物料傳輸等科目應急能力。

「園區危化品儲量大,油罐車進出量大,時刻存在風險,要求我們24小時待命。」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專職隊隊長布敬駒說,隊伍定期和園區企業開展聯合演練,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共同守護園區安全。

據了解,自2007年第一批石化倉儲及碼頭項目投產以來,經十餘年發展建設,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區現有獲批化工品儲罐831座,總罐容約363萬立方米;危化品倉庫52棟,約8.1萬平方米;獲批可儲存危險物品約649種;園區平均每天化工品存量約130萬噸。

面對巨大的監管壓力,東莞市應急管理局立沙島分局負責人甄亮亮介紹,園區加強全方位安全保障,陸域實施封閉式管理,水域建設沿海岸線共享視頻監控指揮系統,空域配置無人機幹擾系統。

此外,園區完善全環節監管管理,優化規劃準入,嚴格危化品風險管控,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持續優化園區安全秩序。同時,強化全天候應急體系建設,有急能應,全力以赴打造安全立沙。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能建總承包建設東莞立沙島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建成投產
    9月9日13時18分,由中國能建總承包建設的中電新能源東莞市虎門港立沙島2×200兆瓦級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第二套機組,通過72+24小時可靠性運行,兩套機組全面建成投產。該項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區,是國內首個電廠搬遷EPC總承包項目,被列為廣東省重大建設項目。本期建設2臺200兆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機組,建成投運後,年發電量將超過20億千瓦時,年供熱量達245萬吉焦,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重要能源供給。
  • 東莞沙田「國字頭」項目將為大灣區供能
    近日,由中國能建總承包建設的中電新能源東莞市虎門港立沙島2×200兆瓦級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第二套機組,通過72+24小時可靠性運行,兩套機組全面建成投產。一張熱網服務整個園區。據悉,該項目生產的能源,主要將供應給沙田的立沙島園區內的企業。除了提供電能之外,還可為園區內數十家企業提供集中供熱、供冷服務。項目共分二期規劃建設,一期項目規劃建設2臺200兆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機組,一期項目兩套機組全部建成投運後,年發電量將超20億千瓦時,年供熱量可達245萬吉焦,可有效滿足立沙島及周邊區域冷、熱負荷需求。
  • 「東莞應急管理之變」系列報導③|東莞持續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事實上,自2019年1月組建以來,市應急管理局圍繞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做了大量工作,東莞的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也由此也進一步提升。持續提升監管能力「成型機上未有漏電開關,起重機的掛鈎沒有裝安全扣……這些隱患問題需要留意,同時要馬上落實整改!」
  • 2020第二屆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論壇在今天東莞舉行,運用「科技+管理...
    為繼續引領並持續推動全國基層應急體系建設,提升廣東省在全國應急能力建設中排頭兵地位,今天(12月29日),第二屆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論壇在東莞市松山湖舉行。近20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東莞,結合東莞經驗,深度探討研究運用「科技+管理」支撐基層應急能力建設的經驗。
  • 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幫扶企業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幫扶企業提升應急救援能力——懷來縣應急管理局到我縣開發區企業進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督導檢查近日,縣應急管理局派出督導組到東花園鎮開發區河北英維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現場督導,在督導中發現該企業存在預案之間缺乏銜接,體系不健全,應急裝備落後,救援能力有限等問題。
  • 聚焦「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六大工程①|東莞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邁上...
    去年1月的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上提出,東莞將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發展空間拓展、產業體系升級、基層基礎強化、民生福祉增進、重點改革突破「六大工程」。製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競爭力所在,作為「六大工程」的核心工程之一,實施產業體系升級工程提出的具體路徑有: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精準招商和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大力扶持企業發展,全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等。
  • 東莞沙田:創新港城建設再提速 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16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將落戶東莞沙田,意向總投資額超過900億元;加快推進「一站點兩岸線」規劃建設,港灣新城建設提速;GDP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排列東莞全市第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沙田經濟實現逆勢增長。
  • 安吉縣「四個到位」強化應急救援隊伍
    一是制度到位,強化管理。完善隊伍管理制度,明確隊伍人員職責,規範人員和設施設備的管理;建立健全培訓和演練制度,制訂統一的培訓計劃;建立健全聯動機制,各隊伍之間建立聯動機制,通過預案聯動、隊伍聯動、資源聯動、信息聯動,實現互相支援、互為補充。
  • 構建全天候立體化監獄安全體系
    原標題:構建全天候立體化監獄安全體系   四川監獄兩級應急指揮平臺以「全省監獄
  • 召之即來戰之能勝,珠海市強化應急志願服務隊伍建設顯實效
    召之即來戰之能勝,珠海市強化應急志願服務隊伍建設顯實效 2020-10-12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臺縣西平鎮:構建農村區域應急保障體系 打通應急服務「最後一...
    為做實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西平鎮利用閒置資產建設農村片區應急保障服務站,按照「中心+片區」模式加強鎮村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促進閒置資產再利用、應急響應再提速、公共服務再優化、基層治理再升級。資源再配置、陣地再延伸,推動應急響應再提速西平鎮依託閒置村級活動陣地,實施農村區域應急保障服務站建設,奮力打造基層應急「前沿陣地」。
  • 重慶:政企共建推進住建領域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重慶:政企共建推進住建領域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慧聰消防網訊     歐普消防智能疏散經典案例    有關企業、有關區縣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及市房屋市政工程應急救援隊隊員參加會議。     會議通報了市房屋市政工程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器材)儲備庫建設方案,部署了「1+3+40」(1個市級應急救援隊伍,萬州、黔江、永川3個片區級應急救援隊伍,40個區縣級應急救援隊伍)的隊伍體系和裝備(器材)儲備體系建設工作任務。
  • 戰疫中的「聯勤保障員」,從沙田貢獻看東莞擔當!
    而位於沙田立沙島的金鑫實業倉庫累計輸出消毒液約67.8噸。 其中,東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用不到10天完成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噴布專用料的研發,推動熔噴布粒料迅速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企業創造的「東莞速度」、「沙田速度」,正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生產保障。
  • ...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記者安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將緊緊圍繞打造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全力推動相關工作落實。
  • 莞事論壇第五期⑤∣東莞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
    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陳樹仰也作出回應,目前東莞全市飲用水水源對應的水廠,處理後的出水均達《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要求,能夠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市人大代表陳軍,也是水務集團供水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作為供水行業的人大代表,她提交了多份關於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的建議,其中有一個就是關於飲用水水源的保護。
  • 保安全 應大急 護穩定
    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  2019年,市應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社會發展大局,緊貼「全災種、大應急」任務要求,創新思路,攻堅克難,實現了應急管理從單一向系統、從分散向整合、從無序向規範的跨越式發展,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
  • 福州:緊盯「大應急」多舉措提升救援能力
    今年以來,福州市按照實戰化標準,已經先後開展全市防汛防澇綜合大演練、應急通信保障演練、模擬地震引發房屋坍塌災難等一系列全市應急綜合大演練,不斷強化應急響應和救援能力,為高效應對各類突發情況、提升應急救援打下良好基礎。
  • 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內容...
    一、工作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內涵建設為核心、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推動建立體系健全、權責清晰、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現代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