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4.7%和36.0%!統籌抵禦14輪強降雨和「鸚鵡」「海高斯」「浪卡」等影響東莞市的颱風,森林防滅火工作保持「零傷亡」。
這是今年前11個月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成績單」。「成績單」上的幾組數據,充分體現了東莞持續推進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取得的實效。
事實上,自2019年1月組建以來,市應急管理局圍繞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做了大量工作,東莞的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也由此也進一步提升。
持續提升監管能力
「成型機上未有漏電開關,起重機的掛鈎沒有裝安全扣……這些隱患問題需要留意,同時要馬上落實整改!」
11月中旬,高埗鎮專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以下簡稱「專職安全員」)在凌屋村某企業檢查中發現了多項安全隱患,於是當場便向企業有關負責人反饋,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同時,專職安全員還將隱患逐一登記在冊,並拍照存檔。
東莞2018年起就開始組建專職安全員隊伍建設。如今說起這支有近3000人的隊伍,東莞的群眾不會覺得陌生。這群「紅馬甲」是東莞基層安全治理的重要力量,如今每天都會在基層一線奔走忙碌,用「火眼金睛」和專業知識來排查安全隱患問題,用腳步來織密扎牢基層的安全防範網。
事實上,組建專職安全員隊伍,是東莞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為了用好這支應急管理隊伍,2018年7月,市政府就印發《東莞市推進安全生產監管檢查(巡查)全覆蓋工作方案》,要求各園區、鎮(街道)要保質保量完成專職安全員隊伍建設。
2019年,市應急管理局組建後,立足於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際需要,又對專職安全員隊伍進行了整合優化,通過建章立制、系統培訓,持續推動專職安全員隊伍的應急能力提升。
在兩年多的努力下,東莞的專職安全員隊伍在日常巡查、隱患排查、協助執法、配合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信息收集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讓東莞安全監管的觸角得到進一步延伸,同時還為東莞基層的應急管理工作開展「賦能」。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市專職安全員隊伍立足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到基層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化身成為轄區流動人員的排查員、企業應急物資的聯絡員、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宣傳員,為東莞的城市公共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除了持續補強應急隊伍力量外,市應急管理局還持續向科技要力量,推動監管能力持續提升。
去年12月完成項目終驗的「東莞市應急管理局智慧安監數據分析與輔助決策系統」,如今正在廣泛應用在東莞市、鎮應急管理部門。通過這個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平臺,不僅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提高執法監管的效率,同時還能對上報的安全監管執法數據進行融合分析與可視化展現,並自動生成相關報表,助力應急管理部門做好安全生產監管,提供決策支持。
此外,今年以來,市應急管理局還加快推進「智慧應急」項目建設,逐步構建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性一體化應急管理信息平臺。
通過落實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 東莞的安全監管能力水平有了較大提升。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市安全生產執法監督檢查各類企業43052家次,查處一般事故隱患58272個,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企業382家,實施行政處罰756次。
常態化推進應急宣教工作
應急管理能力的建設和提升,不能光靠各職能部門履職盡責,更需要持續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市應急管理局組建後,一直著力構建全市應急管理「大宣傳」格局,通過常態化開展應急宣傳培訓教育,向公眾普及安全意識和防災避險知識,讓安全發展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以今年為例。立足於疫情防控的實際,市應急管理局依託於線上平臺,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
1月下旬以來,市應急管理局結開設了「線上安全培訓課堂」,先後開展了復工復產、有限空間、高處作業在線安全培訓活動。目前,全市參與學習和考核測驗活動的人員已超過242萬人次。
同時,市應急管理局還製作了消防安全、建築作業安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燃氣安全、特種設備作業安全、機械作業安全等7個專題的事故警示教育片,目前已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50萬人。
今年「安全生產月」期間,市應急管理局還結合各級各部門的安全生產教育資源,打造上線了安全科普雲品牌——「安全雲平臺」,推出安全知識超市、安全創意短視頻大賽、安全矩陣、安全寶典共四大板塊內容,向廣大市民提供有趣、有料、有用的安全知識。目前,平臺總訪問量已超過163萬人次。
當前,市應急管理局還結合安全宣傳「五進」工作,紮實推進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加強公眾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整體安全水平。
除了開展應急宣傳活動外,東莞還結合舉辦應急救援演練,普及應急救援的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事故應對能力。
比如,今年10月,東莞市在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寮步油庫舉行了2020年東莞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演練。本次演練採用預排和現場結合的方式開展。演練還通過線上直播進行播出,讓公眾在線觀看就能學習安全知識,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築牢全市的安全防線。
文字:伍江
攝像:程永強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