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是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於1968年導演的一部科幻巨作,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座豐碑,堪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電影改編自亞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由亞瑟克拉克和庫布裡克共同編劇。然而這部電影相當的晦澀難懂,亞瑟克拉克在一次採訪中就說「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遊》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裡克弄錯了。」
先不說電影的劇情,當你看了這一部電影時,你肯定會第一時間驚呼,這怎麼可能會是1968年拍攝的電影。電影裡面的視覺效果和對太空的描述,即使放到五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秒殺絕大多數的科幻電影。設想一下,當時人類還沒有登上月球,對太空的認知還是知之甚少,而影片中對於太空的描述和對未來科技成果的描述,都在後來的科技發現中一一應驗。
更有甚者,甚至有人懷疑美國登月就是一個騙局,是讓庫布裡克拍攝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即使現在科幻電影中最常提及的對於人工智慧的擔憂,在1968年庫布裡克就在影片中描述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即使現在的科幻電影的製作,亦沒有跳出《2001太空漫遊》所畫出的範圍,《2001太空漫遊》堪稱科幻電影的聖經。而電影的偉大之處,還在於它對於人類起源及人類進步推動力的探索。
影片分為了四個篇章:人類的黎明,月球之旅,木星任務,木星及無限蒼穹。
人類的黎明
影片一開始是三分鐘的黑幕,這時你會懷疑是不是你的電腦壞了。然後伴隨著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樂曲,太陽照耀星球,片名緩緩展開。
接下來就進入二十多分鐘的動物世界時間,廣袤的大地上有成群的黑猩猩,他們分為很多種群,相互爭奪食物和水源。直到有一天,一群黑猩猩發現了一塊神秘的黑石,然後他們學會了使用骨頭作為工具,然後再往後的爭鬥中,他們無往不利。在一次戰鬥勝利後,一個黑猩猩開心的將手中的骨頭拋向天空,於是影片第二篇章開始……
月球之旅
扔向太空的骨頭變成了一艘宇宙飛船,這堪稱神來之筆,絕對影史上最偉大的鏡頭。後來被無數電影模仿致敬。
飛船上的裝飾頗具現代感。幾位科學家在談論博士去月球的任務,博士避而不談,這裡還出現了太空可視電話。到達月球,博士和一群科學家在研究他們發現的一塊神秘黑石,這塊黑石和黑猩猩看見的黑石一模一樣。博士和周圍的科學家一起圍著黑石合影,然後影片中又出現了無線電的噪音。接下來影片第三篇章開始。
木星任務
這次的時間已經是十八個月後,發現號飛船載著五個船員去執行木星任務,飛船是有一個叫做哈爾9000的機器人在操縱。五個船員中的三個船員處於休眠狀態,清醒這的鮑曼和普爾協助哈爾9000駕駛飛船。
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發現哈爾9000是具有人類情感和思考的。突然哈爾9000報告了一個零件錯誤,但是當鮑曼和普爾取回零件時,卻發現零件沒有錯誤。於是他倆和哈爾9000爭論,哈爾9000卻一直反覆強調一句話,我是永遠不會出錯的,即使出錯,也是你們人類犯了錯誤。
二人知道多說無益,就私下商議把哈爾9000報告錯誤的零件換回去,如果一切正常,就說明哈爾9000出了錯誤,他們就關掉哈爾9000。雖然他倆做了完美的防護措施,但萬沒有想到哈爾9000居然會讀唇。得知他倆意圖後,哈爾9000動手了,他殺死了出倉換零件的普爾。鮑曼為了找回同伴遺體,駕駛小飛艇出艙,這時哈爾9000又殺死了休眠狀態中的三個科學家。當鮑曼取回同伴遺體準備進入飛船時,哈爾9000拒絕打開艙門,並告訴鮑曼,不允許他們破壞自己的任務。至此,人類製造的人工智慧徹底的反叛人類,那個哈爾9000的小紅點成了邪惡的象徵。
鮑曼冒著生命危險返回了飛船內部,第一時間去關掉哈爾9000,這時哈爾9000更表現出了人類的情緒,苦苦哀求鮑曼,但鮑曼無動於衷。當把哈爾9000關掉之後,鮑曼才收到一段錄像,告知了他此行的目的。於是影片進入第四篇章。
木星及無限蒼穹
這是影片最晦澀難懂的部分,整個篇章也沒有一句臺詞。當鮑曼駕駛飛船接近木星的時候,他又發現了神秘黑石,飛船被吸進了黑石。於是影史上最光怪陸離,最晦澀難懂的十分鐘出現了。
一路過來就是各種奇怪的色彩,就像一個時空隧道,各種的光怪陸離。最後鮑曼落到了一個房間裡,然後接著看見另一個更老的自己,視角切換到更老的自己,又發現一個更更老的自己,視角切換四次後,最老的自己看見了黑石,幻化成了一個被胚胎包裹著的星孩,最後星孩來到地球上方,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樂曲響起,星孩凝視著地球,影片至此結束。
作為最偉大的科幻片,在震撼於它的哲理性和前瞻性的同時,確實好多問題都很疑惑。比如黑石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有那光怪陸離的十分鐘?最終的星孩凝視地球又代表著什麼?當然這都有很多解讀,但誰又能說自己的解讀是正確的呢?也許這正如宇宙一樣,正是存在著很多的未知性,才散發出無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