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3日以來,二級市場教育板塊中,「教育」概念火熱,相關教育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在美國上市的好未來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逼近340億美元。記者2月9日從QuestMobile後臺數據看到,學而思網校的日活躍用戶(DAU)從2019年的日均十幾萬已經攀升至2月4日的接近400萬。
2月3日,在美國上市的好未來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逼近340億美元。
網際網路教育板塊上市公司股價的走勢,與猝不及防的這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息息相關。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全國各地紛紛要求學校開學延期、培訓機構停止線下服務。同時,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停課不停學」的指示,多省市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按學校正常教學計劃提供免費線上課程。
這恰恰為在線教育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契機。有分析師認為,受益於細分賽道包括在線教育課程服務提供商、教育信息化工具供應商等。
記者2月9日從QuestMobile後臺數據看到,自1月29日起,作業幫的日活躍用戶(DAU)從800萬左右攀升至2月4日超過1400萬。同期,小猿搜題的DAU從300萬也漲至500萬。其他在線教育的DAU也迎來一波漲勢。
在線教培及教育信息化提供商受益明顯
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1月26日,好未來率先宣布,為全國範圍內延期開學的中小學生提供校內同步免費直播課程。隨後,各線上教育培訓機構跑步進場,主打線下的教育培訓機構紛紛宣布轉為線上教學。這促使學生和家長快速適應和使用線上教學手段,在線教育整體受益。
受益的在線教育機構大致包括兩類,首先是to C的網際網路教育教學機構,例如跟誰學、新東方在線、好未來等。
從市場表現看,新東方在線僅2月7日一個交易日就漲了15.81%,當前股價37.35港元,達到「史高點」;網易有道更是表現不俗,2月7日單個交易日創造了29.12%的漲幅,股價達21.15美元;同樣2019年在美股上市的跟誰學,從2月3日開盤的33.02美元,漲至2月7日收盤時的39.92美元;美股老牌在線語培機構51Talk則從2月3日開盤的13.3美元漲至2月7日收盤的17.76美元,漲幅超30%。
受益的第二類機構,是to B的教育信息化提供商。華創證券分析師桑梓稱,「本次疫情暴發是教育各細分板塊線上化轉型的機遇,而To B 公司大部分提供的是在線教育的工具或者平臺。」而他們所提供的智慧教育系統、教務SAAS系統、線上直播、在線批改等軟硬體,將成為學校或教育教學機構的重要配置。
記者注意到,這類機構不在少數,包括佳發教育、視源股份、科大訊飛、星立方、三盛教育、威科姆、佳發教育、全通教育等,股價均有不俗表現。
以為湖北等地區提供智慧空中課堂服務的科大訊飛為例,該公司股價從2月3日開盤的31.67元,飆升至2月6日收盤時的39.3元,漲幅24%。
這兩類公司具體在哪些方面「受益」?桑梓分析道,在線教育各機構或將迎來新用戶獲客成本下降、在線續班的轉化率提升,以及間接影響暑期獲客成本下降。
在她看來,本次疫情將加速推動在線教育相關公司發展,催生更好的在線教育產品,提前布局線上的、具備研發資金實力的龍頭企業最為受益,行業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
此外記者注意到,希望教育、宇華教育、睿見教育、中教控股等公司股價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學歷制學校標的基本不受影響。」桑梓表示。
部分線下業務為主上市公司發布風險提示
面對疫情,很多以線下業務為主的培訓機構開始提供線上服務,如立思辰,昂立教育等。這幾家A股上市教育公司的股價波動引起記者注意。
自2月3日起,A股教育公司、以大語文培訓為主業的立思辰從開市當日的每股11.57元暴漲至2月6日收盤時的16.46元,漲幅達42.3%;昂立教育的股價波動路徑幾乎與立思辰如出一轍,從2月3日開市的每股17.18元,暴漲至2月6日收盤時的22.87元,漲幅達33%。
據悉,在疫情期間,立思辰旗下大語文線下課程全部轉為線上直播課,同時為全國中小學生免費提供部編版語文「春季同步學」線上課程。
以立思辰為例,其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大語文直營學習中心數量已增至 133 個;而昂立教育在公告中披露,截至 2019 年末,公司線下課程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 90%以上。
華夏桃李創始合伙人張愛志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按業務邏輯來說,他們目前主要收入還是線下收入為主,疫情對他們短期業績是弊大於利的。」
實際上,立思辰已經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挑戰。2月6日,立思辰發布公告稱,線下恢復上課的時間將根據各城市疫情發展及國家教育部門的通知另行安排,存在不確定性;另外,線下課程轉線上,增加線上課程的學員數量,同時可能導致線上系統升級、維護等成本的增加。
顯然,面對股價暴漲,立思辰對自身業績並沒有十足底氣。立思辰在公告中提示:「本次疫情可能對中文未來(立思辰子公司)2020年業績增加一定的不確定性。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而昂立教育更是在2月5日、6日、8日多次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並坦言「公司在線教育業務以前年度佔比較低。公司目前採取線下課程轉線上授課,是為應對疫情,對現有已售課程所採取的替代授課方式。公司後續在線教育業務的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也未形成較大的規模性收入。
那麼,這類機構的股價為何還會上漲?「A股目前還堅持以教育為核心方向的標的不多了」,華夏桃李創始合伙人張愛志表示,在同樣面臨當前壓力時,剩者為王,上市公司更有實力熬過去,乃至能倒逼轉型為線上線下結合模式。
記者注意到,連漲4個交易日後,2月7日,立思辰和昂立教育股價出現下跌。同日,線下教育機構——兄弟連的創辦人李超在公號「李超兄弟連」發布致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宣布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同時遣散全部員工。李超在信中對華圖、濰坊大地等股東表示了感謝,並且表態將會用「最大的能力安排學員在疫情期間進行線上學習」。
網際網路教育行業分析師古塔認為,網際網路領域用戶大戰背後主要是場景之戰。與餐飲、醫療很難純線上化所不同點在於,教育場景有著純線上化的可能性,本來這個過程可能是緩慢的,但疫情之下,場景強行將用戶從線下拉到線上,好未來、新東方等網際網路傳統線下教育龍頭的線上化進程加速。在這一波「教輔線上化」進程中,幾大巨頭會形成激烈的市場份額搏殺,直至最終走向新的市場平衡。
而受打擊最大的則是純線下教育機構,已實現上市的龍頭教育企業由於自身實力雄厚,只要自身不出低級失誤,會逐漸加劇行業中「強者恆強」態勢,中小型線下教育機構資金流相對差,在這波疫情中很可能倒掉一批,大的教育機構還是會牢牢抓住「後疫情」的線下布局。但是,哪怕是出於風險防範,各大教育機構也會大力發展線上,「只做純線下的教育機構」會逐漸從市場消失。
採寫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