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啟示錄抽絲

2020-12-09 騰訊網

到今年十月,站樁時間將滿2年。隨著時間推移,反而覺得不太會站了。

這種陌生感主要體現在身體的僵硬上。不光體現為肢體,更是各個細小的關節,甚至是經絡條紋。有的時候,還體現為一些可以體察到的臟腑器官。

十指連心是個通俗的說法。個人體悟,許多經絡都和手有關聯。手上的較大經絡共有六條:肺經、大小腸經、心包經、三焦經、心經。其中,肺經在大拇指,大腸經在食指,心包經在中指,三焦經在無名指,心經和小腸經在小指上。

站樁初期,並沒太多關注到僵硬問題。隨著鍛鍊的深入,僵硬,尤其是手指上的僵硬,成為階段性的焦點問題。這種僵硬是不由自主的,即便是有人在邊上提醒,也不解決問題。由於這個現象持續的時間較長,僵硬本身帶來的自然是酸、麻、脹、疼等感覺,成為當下站樁的頑疾。

不過,這種現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改變。這種改變經常會在十指之間產生:一是程度輕重變化,二是麻脹疼等交替,三是偶然會出現瞬間放鬆。

特別期待的就是那種瞬間釋放的感覺。不僅是對於站樁的犒勞,也是對堅持的鼓勵,更是對未來的憧憬。這種輕鬆愉悅的釋放中,是生命自身修復的確認,是生命讚歌的洗禮,更是生命自我認知的提升。

這種瞬間的愉快和肯定,雖然只是一點點,但更像是抽絲式的綿延細長可持續。在一絲絲抽取變動的進程中,本不該屬於你身體中的病疾頑劣將逐步撤離,且不留下任何殘渣餘孽。這大概是讓我堅持站樁的源動力。

特別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不是因為站樁,根本不會發現自身會積累了這麼多細如牛毛的毛病。這些因素囤積在體內,會不斷延展自己的空間和勢力,一旦人體的陽氣和正能量無法抵禦時,他們就會肆無忌憚釋放負能量,侵蝕你的肌體和生命。到那時,去病不僅僅只是抽絲的事,還會搭上寶貴的內力,才能驅除邪惡因子。當然,如果不能實現邪不壓正,那麼,餘生的生活質量不僅大打折扣,甚至還會提早出局生命。

當然,有時免不了會著急。因為一種不愉快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會影響情緒,還會讓自己的成就感大打折扣。往往此時,我會變換一種方式,或者靜坐,或者讀書。無論哪一種方式,只要用心,就會有收穫。儘管這種收穫並不一定會出現在當下,而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在其他的鍛鍊中。大道歸簡,放之四海而皆準!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早晚都要還,那就早點換。早點把自己以前欠下的對身心的傷害找補回來,逐步修復。以期恢復生命本身的狀態,回到生命的原點。

相關焦點

  • 站樁啟示錄(五十四)翻病根
    隨著站樁的深入,這些病灶的重新再現,將是被徹底清理出局的開始,也是身體機能重新再造的階段。經過兩年的站樁,現在正處於這個階段,而且,僅僅是開始。這個時期需要多長時間,尚不得而知。我是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了。因為,不打也得打。來了,一時半會就走不了,去不完,清理不乾淨。從某種意義上說,翻病根屬於站樁階段性業績的體現。
  • 站樁啟示錄生命力
    站樁中,尤其是在腳疼腿麻的時候抗住,忍住。這種充滿生命的韌性和耐力,讓你深刻感知體悟到自身的生命體力量的強大。 正如作家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告知的,想要涅槃重生,就得去痛苦與煎熬中受盡磨難,這也是獲得強大生命力必經之路。將苦難碾磨後享用的百歲作家楊絳,是將人的生命力運用到極致的榜樣。
  • 站樁啟示錄(五十七)站樁的三大好處
    個人體悟,站樁可以修煉身心。堅持站樁不僅利於身體健康,更利於心態平和。 以下為站樁2年多,總結的三大好處。 一是吃得香。 站樁第一個最明顯的現象是胃口大開,不僅飯量明顯增加,且還吃得香。
  • 站樁啟示錄提昇陽氣是王道
    站樁,可以提昇陽氣,提高身體素質。 上周中,一個初秋的中午,過多的暴走讓自己弄得一身溼淋淋的。未經中間地帶的處理,就一頭扎入空調的辦公場所。加上此前飲食過於厚重帶來不爽的內熱,於是乎,感冒了。這可真要了命,感冒,大概是今年最忌諱的現象,尤其是在密閉的辦公場所。於是乎,小心翼翼對鄰座的同事解釋說,受風寒了,不是病毒性的。
  • 站樁啟示錄 (二)入門
    稀裡糊塗上山,跌跌撞撞入門,這是我進入意拳站樁最初的寫照。那麼,先弄清楚什麼是意拳站樁?摘錄百度百科的內容:意拳站樁為中國武術家王薌齋先生所創,是意拳的基本功夫。通過站樁的訓練使人體達到協調統一,肢體間處處連通成為一個整體。在相對靜止中體會「不動之動」的微動,可使精神意志、氣血筋骨都得到鍛鍊。意拳講究神意,神意足具,不太講究形狀。
  • 站樁啟示錄(十二)莫忘己
    上周末上山站樁,在崔師父和龔東老師的指點下,站樁水平往前邁了一步。因為,我突然發現自己不會站了。說起來很慚愧,站了一年多,一直抱著初始的舒服感覺,覺得咋舒服就咋來,很多動作要領是完全放棄的。包括提臀,兩膝上提,頭頂藍天腳踏大地的身姿,尤其是兩手摸板的真實程度,都沒有嚴格要求。
  • 站樁啟示錄 (六)心力
    站樁過程中,基本上能克服疼痛外,主要鍛鍊的是拿捏的心力。隨著時間積累功夫見長,心力必然會隨之提高。無為而為,不爭而爭,就是這個道理。目前,站樁似乎是到了可以拿捏(或通俗而言為感受)整體力量的境地了。從單一的局部到身體越來越多的面積可以納入整體,這種感受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也是不斷墊高變厚的過程。實踐證明,隨著你越發清晰地感受自己的身體,越能理性看待現實。
  • 站樁啟示錄 (三)堅持
    那麼,意拳站樁的精髓是什麼?在崔瑞彬師傅的啟迪下,我逐步認識到,意拳站樁是通過自然呼吸、全身放鬆、凝神定意,調整姿勢的動靜、虛實、鬆緊,及適當的意念活動,達到思想入靜,身體舒適輕靈。站樁強調「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所以各地所傳授的站樁姿勢不盡相同,但「神圓意方,形屈力直」的精神卻始終如一。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 站樁啟示錄(四十)對應
    站樁時,除了專心致志關注與行為動作一致的意念外,還須注意人體部位之間的相互對應的感覺和知覺。包括兩手指間、手和腳、左右腿之間的對應、呼應、照應的意念和感覺,其效果是能很快進入相對較深的境地,身體的整體感增強。換言之,站樁的質量和效益得以明顯提升。對應,就是有問有答,相互照應,協調一致講究的是整體性。
  • 站樁啟示錄 (七)減肥
    方式很多,最適合我的,就是站樁。一是站樁這種方式可以堅持;二是明顯感覺到身體溼氣逐步減少,人更精神;三是站的時間長了,也是比較累的。儘管沒有像跑800米那麼辛苦,但確實不輕鬆;四是站樁效果比較好的情況下,會有出汗等症狀,不亞於其他運動的效果;五是站樁後氣血充盈,對於食慾的控制,更趨於自然而不是刻意。
  • 站樁啟示錄 (二十二)沉覺
    最近這段時間,站樁中伴隨著麻脹疼的感覺,又多出了一個「沉」的感受,即沉覺。體現為沉實、沉重的感覺,尤其是雙腿,如「灌鉛」般。沉覺不僅體現在腿上,也體現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只是,每天反饋的情況完全不同,真是一樁一景、一站一樣,好生奇妙。練習過程中,個人覺得沉覺很爽,相比麻脹疼的不通之感要舒服很多。
  • 站樁啟示錄 (二十三)擇機
    站樁真諦是什麼,就是要用時間去「堆」。時間是守住底線的衡量尺度,只有足夠的時間保障,才能換來喜悅的收穫。哪怕你是天才,也得用功。但是,「堆」是有技巧的,擇機而站收效更佳。 按照中醫的理論,人體氣血運行,在不同的時辰,不同經脈的氣血旺衰是不一樣。因此,嚴格意義上講,任何一種鍛鍊方式,都應該在不同的季節、時辰、方向上有所選擇。站樁也不例外,選擇時機更為重要。
  • 站樁啟示錄 (四十五)鬆緊適度
    於我而言,站樁時保持鬆緊適度,在當下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偽命題。因為,根本松不下來。「緊」,成為目前站樁的最大問題。不僅體現在各個關節和神經末梢的緊張,更表現在身體內部的糾結。有時,甚至緊到懷疑程度——是不是出現方向性的錯誤。為了解決此問題,辦法也想了很多:包括祖師兄善意提醒,想像指尖由細線牽引向無限遠方。
  • 站樁啟示錄 (二十四)舒服
    站樁一年半,每天按照1.5個小時計算,大概站了821個小時,個人覺得至少有1000個小時。有了這些積累,終於,要摸到舒服的邊緣了。站樁舒服,是一種境界,更是身體要素的綜合反饋。表現在:一是不會一想到站樁,覺得是種任務和壓力;二是站的過程中,酸麻疼痛反應固然還是有,但重點不是這些,而是逐步地承接和接受;三是對站樁時間的感覺由慢變快。
  • 站樁啟示錄(四十九)與時間為伴
    距離2年前的十月開始接觸學習站樁,2周年了。2年相對人生旅途,真是瞬間。但這兩年,不僅改變的自己些習性,也改變了心性。悟出來的道理就一個,與時間為伴,將站樁與生命的下半場糅合在一起。以時間為伴,意味著這項鍛鍊方式是合適的。
  • 「纏絲」與「抽絲」,不是一回事!
    太極拳運動中的「纏絲」與「抽絲」,不是一回事!
  • 站樁啟示錄(三十九)時間是把殺豬刀
    站樁需要時間熬製,只有一點一滴打磨,時間的光澤才會不斷地刻錄在身心裡,才能真正不負光陰。站樁急不得,欲速則不達。著急,很容易失去每次練功的機會成本,降低站樁質量,使得本來需要用文火餵出來的成效大打折扣。結果是更慢,更不如意。與此同時,時間絕對不負你所下的功夫,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穫。哪怕是瞬間的一剎那的異樣,在時間的疊加下,也會不斷推出精品。似乎跑題了。
  • 站樁啟示錄 (八)再說減肥
    之所以禮讚站樁,是因為過程中,不僅修身還修心。長時間的修為,可以讓心神穩穩盤坐在自己的身體裡,不會因為外界的風吹草動就麻溜地跑出去。安安靜靜地在自己的房間裡面住著,可以清晰地看見內外的浮雲翻滾,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該吃什麼不應吃什麼,一目了然。要達到上述境地確實很難。
  • 站樁啟示錄 (九)合適是最好的
    我並不反對站樁以外的其他活動。相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到現在,世面上流行的運動方式,我幾乎都涉獵過。只是,沒有一種能夠堅持下來。生命在於運動,只有合適的運動方式才是最好的,也才能堅持下來,並產生效果,帶來可持續的成績單。每一種運動方式都有其特點和適合人群,盲目跟風,很難堅持下來。記得瑜伽剛流行時,沒有現在市面上到處都有的瑜伽墊,只好把棉被放在地上,權當瑜伽墊。
  • 站樁啟示錄(四十八)一切盡在過程中
    隨著站樁2周年的時間逼近,越發覺得自己練的十分慚愧。但凡遇見需要忍耐的時刻,往往會撤單。加上練功的推進使得身體更加敏感,於是乎忙著給自己解釋不是腳疼就是腿在顫抖,吼不住!好像是在給別人站似的。所幸的事,無論站樁的質量效果及時間長短如何,和尚撞鐘沒有一天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