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聞草木,雪裡見江山。
庚子年十月廿三,2020年12月7日04:39:38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說:「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這裡十一月是指農曆,此時天地之氣閉藏,陰寒最盛。古云:「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水和地都結成了冰,人就更不可以隨便發洩陽氣了。
雨露雹霧,雖都是水的不同形式,但自天而降者,當屬雪為最妙。白羽倦飛、瓊芳飛墜;雪鬃漫天、落地盈尺,這是隆冬極寒的大雪時節才有的浪漫。
【大雪三候】
一候鶡鴠(hé dàn)不鳴
「夜之漫漫,鶡鴠不鳴」 鶡鴠,寒號鳥,這是陽鳥,大雪時感至陰而不鳴。
二候虎使交
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
三候荔挺出
荔挺」有說是蘭草的一種,有說就是苕帚苗,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習俗】
醃肉
有句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如果說火鍋是冬天最美好的期待,臘肉則是冬天最溫情的記憶。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喝紅薯粥
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大雪養生】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冬季養生圍繞「暖」與「藏」兩字進行,從動靜、藥物、食物、睡眠四個方面著手。
養宜適度,勿過偏
調養要適中,避免把「補」當作養,過於強調營養,強調安逸。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保暖護陽氣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溼度很低,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千萬別「要風度不要溫度」。夜晚睡眠也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起居宜早臥遲起
起居調養宜早臥遲起,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謹防中風和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注意頭與腳的保暖
冬季應注意頭與腳的保暖。這兩個部位保暖好了,身體才能真正暖和,少生疾病。
冬天,是收斂、儲藏的季節
看似天寒地凍,草木枯萎
實則正孕育著來年的勃勃生機
這個冬天,願我們平心靜氣
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