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佳作——有所待之逍遙遊

2020-12-23 八方少年

兩千多年前的濮水邊,莊子靜坐垂釣,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浮在水面的魚漂,希望會有一條肥碩的魚來咬鉤。身後站著楚王派來的兩位大夫,他們恭敬地說道:「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終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落日壓下了山頭,許多人不明白莊子為何願意「曳尾於塗中」,但能肯定的是濮水的魚不會比宮廷裡的盛宴美味。

因為,他不想通過世俗的權力來馳騁天下,也不想為自己建立一個烏託邦,雖然他也是有所待者,但他更願意逍遙遊,「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魚上鉤了,還算肥美,今晚不用再餓肚子了。的確,他不會像那些清高者再將魚放回水中,但面對兩位大夫的離去,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出了他滿臉的愜意與坦然。可能有人會問:但他都窮到靠編草鞋、釣小魚過日子了,如何逍遙遊?

拜讀《逍遙遊》,我亦始終不明白在他的世界裡如何逍遙遊,更不明白鯤鵬如何存活,心想這或許只是他許給自己的一個假想,以慰藉自己貧困的處境。但轉而一想, 於當時的境況下,他還能臨風垂釣,遙想天外南冥,這不正是所謂逍遙遊嗎?

據說他做過官,可以想像他如何力壓官場群雄,口若懸河,讓上司大眼瞪小眼。或許當他遞上那封「辭職信」時,他的「老闆」終於落下了心頭石,畢竟那位「老闆」對自己的官職很是在意,身邊有這麼一位「大將」,保不齊哪天被君王撤了職,莊子還會讚嘆一番呢!

他可能就是自己所謂大鵬,因風積不厚而翼無力,飛不上九萬裡的高空,只能伏途空冥。亂世中有宋榮子這樣「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佼佼者,也一樣是「猶有未樹」,傳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在沒有風時也只能「下步量」,就是孫悟空想行十萬八千裡也得指望那個筋鬥,畢竟誰都有自己所依賴的東西,這就是莊子說的「有所待」。於是「有所待」成了逍遙遊的阻礙,大概寫到這裡時,他也猶豫了,但片刻後,他便再蘸了濃墨,一邊感受濮水上的清風,一邊揮筆寫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好個「天地之正」「六氣之辯」.這麼說來,他還在逍遙遊,逍遙自物我合一,逍遙自投身自然。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聖人不是有意識地無為,而是無意識地有為。然而,天天想要在紛雜社會爭得一席之地的人,往往會事與願違。 身有所待,神自逍遙,這便是莊子的有所待之逍遙遊。

相關焦點

  • 《逍遙遊》裡說逍遙
    《莊子》一書中開篇便是《逍遙遊》,借「逍遙」二字來命名一開始便給全書做了個暗示——我莊子就是放浪形骸於天地之間,天高海闊任我逍遙。所以,從某種程度而言莊子和老子何其相似,都是心中包藏萬物,一生探尋宇宙終極之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哲學大師,一來便給人以當頭棒喝,突出一個高雅格調,簡直遠甩當今UC標題黨之流何止十萬八千裡,實令人膜拜。而拍完馬屁之後,也該進入咱們今天的正題了,《逍遙遊》裡說逍遙。
  • 皓然講《莊子.逍遙遊》學員現場感悟大觀!
    感恩皓然老師的逍遙解讀,無盡受益,豁然兮:逍遙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看長河悠悠.悟生之奧妙.感時之易逝.嘆環宇之況,謙敬.尋與行.在路上……感恩老師、感恩同修       有緣聽皓然老師講解《莊子》之逍遙篇,對以前怎麼也讀不懂的天書有了許多感悟,心中豁然開朗,諸多疑惑煙消雲散。
  • 從《逍遙遊》看莊子的人生智慧:真逍遙,順自然,成敗之心莫太重
    讀罷莊子的《逍遙遊》會讓人生出一種:「扶搖而上九萬裡」的豪邁氣勢,從此便想擁有那樣一番灑脫自在的逍遙人生!殊不知,這樣的想法一旦產生就已和「逍遙」二字沾不上邊了。這也正體現了莊子的人生智慧,即真正的逍遙不是我們世俗意義理解的那樣,而是一種內心的逍遙自在,順自然。莊子的逍遙究竟指的是什麼呢?這種狀態具體如何呢?
  • 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論鯤在《逍遙遊》中的意象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這句話出自《莊子 逍遙遊》的句子。前兩年,鯤還曾作為一個網紅爆火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現今仍然能在某些遊戲廣告裡見到它的身影。那麼鯤在《莊子 逍遙遊》中具有怎樣的意象呢?《莊子》是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被收錄進去的文章頗有「恢桅橘怪」的風格,連明末清初的文學家金聖歎都稱讚其為「天下第一奇書」。
  • 莊子:逍遙遊,遊心於無窮
    王先謙《莊子集解》曰:「無所待而遊於無窮,方是《逍遙遊》一篇綱要。」鯤化鵬飛寓言之後,莊子有一段使用了論說方式來申訴《逍遙遊》的主題思想,那就是從「知效一官」到「至人無己」這一段,由有所待寫到無所待而遊於無窮,其思路層層遞進,由有我之境達到無我之境:「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一官」「一鄉」「一君」「一國」都是像學鳩一樣自得於一方的人。
  • 莊子《逍遙遊》的人生智慧啟示
    總的來說,莊子的《逍遙遊》不僅是一篇語言生動、豐富,文風飄逸、雋永和意境深遠的散文文學,同時也是一片充滿思辨的哲學小品文。所以它能夠帶給我們一些人生智慧方面的啟示。我們不妨從《逍遙遊》來感受學習它的智慧人生的啟示!一,什麼是幸福快樂?幸福快樂的內涵絕對是一種自在。莊子的《逍遙遊》,如同它的題目一樣,其所表達的內容表現了一種超然、曠達、自在的境界和狀態。
  • 《逍遙遊》理解性默寫
    1.在《逍遙遊》中描繪鯤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幻莫測的句子是」_________」。(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來也並非逍遙,因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4. 作者舉現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將徙」作類比的句子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莊子《逍遙遊》解讀(二)
    莊子《逍遙遊》的第一部分是從「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始,到「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什麼「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不過是莊子在尋子的路上在漠北苦寒之地看到的冷空氣來襲。然後借用一本叫《齊諧》古書上寫的故事來形象包裝一下。只有親身經歷,才有發言權。傳說中冷空氣是從北方的某個地方來的。
  • 莊子所說的逍遙遊,是怎樣的境界
    逍遙遊是心靈之遊,是虛無之遊,是自然之遊。人,是不自由的。首先,我們擺脫不了束縛我們的這個軀殼。而且,非但擺脫不了,我們還要想方設法,讓這個軀殼保持得更長久一些。於是,便有了煉製長生不老丹藥的古代帝王,也有了抹化妝品、打羊胎素的時尚美人。其次,我們擺脫不了入世生活中的種種欲望。
  • 逍遙遊:坐忘 無待 無己
    現實的苦惱,在老莊思想虛與靜的精神指引下,慢慢化解,消散,莊子的「逍遙遊」成為他們的人生目標和理想狀態。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按照莊子的說法,逍遙遊就是指逍遙於天地而心意自得。如何才能逍遙於天地而心意自得呢?他指出了兩條自修道路。
  • 《人間逍遙遊》:所有的最好,都不如剛好
    作者林帝浣說,新書裡的400多幅漫畫是從近兩年來的約2000幅作品中精選而出,之所以取名《人間逍遙遊》,則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居家隔離,「逍遙遊」是大家內心共同的渴望,同時,它又來自《莊子》,不僅是對天南海北遊山玩水的嚮往,也是內心的一種修煉。
  • 莊子的《逍遙遊》繼承了老子哪些思想
    《逍遙遊》是《莊子》一書中的第一篇,莊子的主要哲學思想都在其中。莊子在《逍遙遊》中,通過幾個故事或例子來說明他的哲學思想。《逍遙遊》中講,北方的海中有一隻大魚叫做鯤,它的身體長達幾千裡。它變化成鳥後叫做鵬。當大風吹動海面的時候,大鵬要飛向南方的大海。當大鵬飛到天上時,它張開的翅膀就像一大片雲。它飛行六個月才能飛到南方的大海。但是,這個巨大的大鵬鳥也必須依靠身下的風託浮它,才能完成遙遠的飛行。
  • 春風薦書1|中華書局執行董事徐俊:《逍遙遊》的遊指什麼
    什麼是「逍遙遊」鵬,源於《莊子》的第一篇文章《逍遙遊》。《逍遙遊》是從鯤化為魚、魚化為鵬開始寫起的,一開篇就創造出一個極其恢宏壯觀的場面。可是莊子的目的卻不是要說什麼大鵬,而是要借大鵬說「逍遙遊」。所以,要理解莊子的大鵬,先得說說什麼是「逍遙遊」。
  • 戰血天道:默蒼離再現塵寰,逍遙遊驚慌而逃
    在道域內亂時化名為雲棋水鏡默龍君,潛於陰陽學宗,為了挫敗墨家九算中的老大忘今焉的陰謀,引發道域內戰,之後更追尋忘今焉去到中原,給道域留下了一地雞毛,使墨家之人在道域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在戰血天道第23集中,欲星移聯合道域四宗為了對抗吸納血神之力後的休琴忘譜逍遙遊,使用七閏傳薪復活了已死去多年的雲棋水鏡默龍君,也就是上任墨家鉅子默蒼離。
  • 鯤鵬展翅《莊子·逍遙遊》
    鯤鵬展翅鵬程萬裡               《莊子·逍遙遊》【原文】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此小大之辯也。【今譯】神話傳說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塊草木不生的極北之地,那裡有個無邊無際的大海,那是天然的大池。那裡中有一種大魚,魚之大,身子寬達幾千裡,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長,它的名字叫鯤。
  • 小虎隊歌曲匯總點評(上) <青蘋果樂園>比<逍遙遊>更好聽嗎?
    這樣集中的好處顯而易見,所有的歌曲風格統一,質量平均,雖然缺少象後來的《愛》、《蝴蝶飛呀》等集大成之作,但每首歌單獨拿出來都是精品。總而言之,《逍遙遊》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整體性,這是之後任何一張專輯都無法相比的。而整體性對於小虎隊這樣的團體偶像來說至關重要。整張專輯在形式上以中快歌為主,只有《你的眼睛下著雨》和《星星寶貝》是抒情慢歌。
  • 讀《莊子》品紅酒,以夢為馬逍遙遊!
    《莊子》的作者主要是莊子及其弟子和後學,當然,最主要的《內篇》就是出自莊子之手。莊子在當時就富有才名,楚威王聽說他很有本事,就派使者帶著金銀珠寶去請他出山做相國,可莊周不為所動,而是露出迷之微笑,悠然自得的說道,「我寧願在不那麼清澈的池塘裡自由快活,也不願被一國之君所約束,我一輩子也不會做官的!」不要高官厚祿,只要自由。
  • 關於莊子「逍遙遊」思想的兩點淺見|讀《微觀國學》有感
    但畢竟「人無完人」,莊子的一生也不是無可挑剔的;尤其是當我們學習莊子的「逍遙遊」思想時,更是要小心對待,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則有可能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團糟。逍遙的人生誰都嚮往,但那是有條件、有代價的。結合莊子的生平和思想,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先有所成,再逍遙遊」。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觀察:1. 莊子「無欲無求」的逍遙遊方式,給他和他的家庭都帶來了嚴重後果。
  • 什麼是「逍遙遊」?北大教授解析啥是至人、真人、神人、聖人
    「自由」概念的啟蒙思想色彩,與《莊子》「遊」的概念和思想,可謂風馬牛不相及,是對莊子思想的一種極大誤解。名人專家分享活動,一向是天府書展的一大亮點。10月16日下午3點,一場名為「章啟群講《莊子》——什麼是逍遙遊」的分享會,在金牛區圖書館進行。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美學教研室主任章啟群教授擔任主講人,為成都的讀者朋友們帶來了一場關於莊子「逍遙遊」的文化盛宴。
  • 莊子在《逍遙遊》和《庖丁解牛》中,分別提出了哪「三個境界」?
    ③「逍遙」境界。「逍遙」境界,是莊子提出來的關於翱翔的最高境界。它的高深莫測在於,人們只能在想像當中去理解這種高度,而這種境界又不僅僅是高度上的特徵,更重要的特徵是「沒有任何阻礙和憑藉」。莊子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來描述概括這種境界,莊子把這種至高境界稱為「逍遙遊」境界,它是人們在想像中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