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號火星車發射!美國56年來首探火星生命,2020火星三傑齊了

2020-12-14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 | 信儀

智東西7月30日消息,北京時間今日19時50分(美國東部時間7時50分),搭載NASA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的Atlas V-541火箭發射升空!

▲搭載NASA毅力號火星車的Atlas V-541火箭發射升空

在此之前毅力號其實早已「蠢蠢欲動」,但奈何在運載火箭測試環節問題頻出,NASA不得不將毅力號的發射時間三度推遲,導致美國這次沒趕上發射時間上的「第一」,而是壓了個「大軸」。儘管毅力號出發得最晚,但它的技術積累確是最深厚的。

▲Atlas V-541火箭上搭載攝像機視野發射圖像

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5時58分14秒,阿聯希望號火星軌道器發射升空。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阿聯希望號(左1) 中國天問一號(右1)

自此,選擇在今年7~8月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期「扎堆」發射探測器的三個國家的發射任務都圓滿啟動。我們期待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的火星探測器都可以成功抵達火星,在這顆紅色星球周圍「相聚」。

如果美國這次任務順利進行的話,毅力號火星車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發射臺出發,將經歷長達7個多月的旅程,到達火星上的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 Mars)著陸,執行美國的第9次火星著陸任務

這次任務與之前不同,目的是為了精確探索火星生命,這次NASA瞄準了火星上的微生物樣本,準備進行一次火星生命「地毯式搜索」。

▲發射前拍攝的位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發射臺

之所以選擇傑澤羅隕石坑著陸,是因為美國曾通過此前的火星探測器發回的信息顯示,傑澤羅隕石坑大約有45公裡寬,坐落在伊希地平原的西側,那是一個火星赤道以北的巨大盆地,由一次遙遠的隕石撞擊火星表面造就,這裡極有可能存在過火星微生物

美國計劃毅力號執行任務的時間也是至少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毅力號將在白天工作、夜晚休息,這次主要的任務是通過自身攜帶的設備尋找形成於35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如果有可能的話,毅力號還將通過自身攜帶的小火箭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供科學家們將樣本帶回實驗室研究。

▲傑澤羅隕石坑

這張俯視圖由軌道上拍攝的NASA圖片製成,藍色圓圈表示的是火星車將要著陸的區域,圖片中心的弧形山丘高約1600英尺,是傑澤羅隕石坑的邊緣部分。

從1964年至今,美國人探索火星已多達56個年頭,而這次發射的毅力號為了探測火星生命,與先前部署在火星上的8臺火星車有何不同?NASA又是如何通過毅力號搜尋火星歷史上存在微生物痕跡的?我們一起來看。

一、毅力號衝向太空為探測火星生命

火箭發射的威力總是巨大的,Atlas V的DR-180主引擎和4個固體助推器點火產生了1020萬牛頓(230萬磅)的推力,將火箭發射升空。

在起飛後不久,火箭會開始改變行駛角度,以進入正確的飛行路線,同時最大程度減少飛行中的動態阻力。

據悉,有著18年「飛齡」的美國老牌火箭Atlas V-541(阿特拉斯5號)此前曾執行過6次發射任務,其中一次就是在2011年11月26日發射好奇號火星車,此外它還曾發射過3顆美國國家安全衛星、2顆氣象衛星。

這個威力巨大的老牌火箭在起飛後35秒就能達到1馬赫數的音速。

在1分49秒時,系統放棄火箭助推器,接下來2.5分鐘的飛行將持續3分27秒。

在第4分22秒時,助推引擎關閉,這個時候阿特拉斯5號會以每小時13470英裡的速度飛行21600公裡,高度接近156公裡(97英裡),向下距離約為497公裡(309英裡)。

6秒鐘後,阿特拉斯的半人馬系統啟動,釋放助推器,現在這個設備的重量僅為升空時的5%多一點了。10秒後,中心主發動機開始第一次燃燒液氧。

▲火箭&助推器分解結構

在飛行約11.5分鐘時,主引擎MECO-1切斷,這時候進入的區域位於海岸上空,為萬一發生危險後的逃逸行為做準備。

大約8分鐘後,切斷最後的主引擎,為太空飛行器分離做準備。

在飛行了大約57.5分鐘的時候,中心發動機釋放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器將以超過41000公裡/小時(26000英裡/小時)的速度行駛,向火星進發,開始為期7個月的旅途。

而在此期間,所有想要進行著陸探測的火星探測器都將穿過火星大氣層,這一環節需要7分鐘,由於環境等各種困難條件的搭載,這7分鐘也被稱為恐怖7分鐘或黑色7分鐘,一旦火星車安全堅持過這段時間,基本就會安全著陸。

▲火星車著陸路徑圖

這次NASA送上太空的探測車「毅力號」的名字是由一名13歲學生的想法命名的,這個孩子名叫亞歷山大瑪瑟(Alexander Mather),他說:

▲13歲學生亞歷山大瑪瑟(Alexander Mather)

「以往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的名字比如「好奇」「洞察」「勇氣」「機遇」都是人類的品質,而唯獨缺少了以「毅力」這個品質命名的探測器,而毅力才是航天工作最需要且必須具備的品質。」

▲「毅力」一詞的涵義

毅力號的設計基於 NASA 成功的火星科學實驗室任務架構,包括其「好奇號」探測器和成熟的著陸系統,但在此基礎上做了升級。

像2012年登陸的漫遊車「好奇號」一樣,「毅力號」有一個攝像頭桅杆和一個長長的機械臂,上面裝有一系列工具,可以幫助他們追蹤火星上難以捉摸的生命跡象。

▲毅力號火星車

它的任務不僅要尋找火星上遠古宜居條件的跡象,還要尋找過去微生物生命本身的跡象。

二、嘗試在火星上「造氧」,無人機也將在火星表面飛行

為了載荷能力提升,美國可謂是將火星車「越做越大」,最初的1976年到達火星的「海盜1號」與「海盜2號」火星車的質量還僅有91千克,而2012年到達火星的「好奇號」火星車大小已經像一輛「MINI Cooper」了,這次的六輪NASA火星漫遊車「毅力號」足足有一輛SUV大小

NASA給這輛「能裝」的火星車配備了儀器「七件套」,除了火星旅行標配「相機、雷達、雷射」等設備,NASA還讓它帶了個先進的鑽井系統、一個微型直升機,還有一個制氧系統去火星,妥妥把「毅力號」安排成了一個「火星工程師」。

據悉,毅力號此次配備了5種成像工具:首先是桅桿頭上的 SuperCam(位於大的圓形開口中),其次是兩個位於桅杆下方灰框中的 Mastcam-Z 導航攝像頭。

雷射、光譜儀、SuperCam 成像儀將用於檢查火星的巖石和土壤,以尋找與這顆紅色星球的前世有關的有機化合物。

兩臺高解析度的 Mastcam-Z 相機能夠與多光譜立體成像儀器一起工作,以增強毅力號火星車的行駛和巖心採樣能力。

▲毅力號搭載的相機數量

要知道火星大氣中有95%是二氧化碳(CO),只有0.14%的氧氣(O)含量,如果像人類的設想一樣,想把火星作為人類的「第二家園」,靠這0.14%的O含量是遠遠不夠的。

▲火星大氣氣體分布

這次毅力號將一個名為MOXIE的「火星小魔方」送上火星,目的是通過這個儀器嘗試將火星大氣中的CO轉化為O,NASA稱之為「造氧計劃」

▲MOXIE

如果這一試驗成功,將為人類未來探索火星提供強力支柱,是一項技術上的重大飛躍。

除了「造氧小魔方」,毅力號火星車的車底還帶了一架微型直升機「機智號(Ingenuity)」上火星。NASA試圖讓它在稀薄的火星大氣中嘗試飛行。

▲「機智號」直升機工作圖像模擬

▲「機智號」直升機整體構造

「機智號」是一種可以自動駕駛的小型商用旋翼直升機,它固定在火星車的腹部,並且在到達火星後會按計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進行5次短程測試飛行

▲直升機脫離探測器

它重約1.8公斤,在火星上大約有1.5磅,可以在大氣密度不到地球1%的火星大氣中升空,並將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為鋰離子電池充電,可為每次90秒的短程飛行提供足夠的能量。

▲「機智號」直升機技術規格

在「機智號」任務完成後,毅力號將會在接下來的一個火星年不斷在火星表面漫遊,收集樣本,這些樣本可能會含有表明火星古代生命存在的生物特徵。

這次火星探測最重要的任務是收集可供地球上人類研究的樣本,因此它身上最重要的是由Bit Carousel和Adaptive Caching Assembly裝置組成的樣本採集系統,NASA稱,該系統耗時7年打造,是目前進入太空服役的最複雜的機器人系統。它們將用於收集、保護火星上的灰塵和樣本並將其反饋給科學家。

▲毅力號先進的鑽井系統

Bit Carousel 由9個鑽頭組成,火星車將使用它們鑽入地面,拉動樣本並將它們傳遞到火星車內部,以通過自適應緩存裝置進行分析。該系統具有七個電機和總共3000個零件,並負責存儲和評估巖石和灰塵樣品。

▲毅力號取樣

樣本採集系統會將收集到的火星上的部分樣本整合好,裝載在一個小型火箭上,據稱在計劃中,小型火箭會從火星出發,將樣本投送到嚴格控制消毒條件的流動站中,最終將樣本送回地球。

▲小火箭送樣本計劃

此外,NASA還將會把地球上的物質通過毅力號帶往火星,經過10年的沉積,在2031年派出火星車再把這些樣本帶回地球進行研究

如果這些計劃設想都將實現,人類就可以真正通過從火星上採集的樣本分析火星上的環境微生物,而不單單通過圖片,或是傳說中墜落下來的「火星隕石」尋找答案了。

除此之外,毅力號還帶了航天服材料以為未來人類踏足火星做準備,同時它還帶了一塊刻有地球和蛇杖圖案的鋁板,以此來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的敬意。

▲太空衣設計師與Z-2太空衣原型

▲一塊刻有地球和蛇杖圖案的鋁板

三、美國的火星探測史

達文西曾說過:「你只要嘗試過飛行,日後走路時也會仰望天空,因為那是你曾經到過,並渴望回去的地方(When once you have tasted flight, you will forever walk the earth with your eyes turned skyward, for there you have been, and there you will always long to return.)」

火星這個神秘的紅色星球在古羅馬時期就受到人們的嚮往,有傳說寫道「Mars」這個詞也是由古羅馬戰神Mars的名字而來。

而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才真正開始對火星的探索。

1960年和1962年,前蘇聯開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但因為缺乏經驗,兩次發射任務均告失敗,因此1964年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發射成功的火星探測器。

▲NASA的「火星車們」

水手4號於1964年12月28日發射升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到達火星並發回數據的探測器,它向地球發回了 21 張照片,此後又在環繞太陽軌道上花費三年時間對太陽風進行探測。

1969年美國向火星發射了水手6號和水手7號。前者於2月24日發射升空,7月31日抵達火星。後者於3月27日發射升空,8月5日抵達火星。這兩枚探測器攜帶有更先進的儀器和通訊設備,它們成功掠過火星,對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分析,並發回了大量照片。

▲水手6號探測器

1971年5月30日,美國水手9號發射升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水手9號於1971年11月14日到達火星,在火星軌道上工作了將近一年之久,發回了 7329 張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超過 80% 的部分,同時還對火星的兩顆衛星進行了探測。

1975年8月20日美國發射的海盜1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維京號計劃中兩艘飛往火星中的第一艘,它花費10個月飛向火星,軌道太空船在進入火星軌道前五天開始傳回火星全球照片,成為全球首個能成功登陸火星的衛星。

▲「海盜號」火星車

1975年9月9日發射海盜2號,主要研究火星溫度、磁場、風速、風向、X射線光譜,於 1976年8月7日進入火星軌道。1976年9月3日成功著陸於烏託邦平原。

▲以往NASA的火星車

1996年,美國的火星環球偵測者號發射成功,這枚探測器持續工作了10年,直到2006年才失去訊號聯絡,它是最成功的火星探測任務之一。它利用所攜帶的一些專業儀器,進行海拔高度測量,科學家繪製了火星的地形圖。

2001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衛星奧德賽號發射,主要任務是尋找火星上水與火山活動的跡象。

2003 年,美國火星探測漫遊者,這項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將勇氣號和機遇號兩輛火星車送往火星,對火星這顆行星進行實地考察。勇氣號在執行任務期間,曾首次找到火星上曾有水存在的證據,並從火星上拍攝到了地球的照片。而機遇號截至 2018年1月25日,已在火星漫遊14年多,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並於2019年2月13日任務結束。

2005 年,美國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它的任務是將一枚衛星送往火星,以前所未有的照相機解析度對火星這顆紅色行星進行詳細考察,並且為往後的火星地表任務尋找適合的登陸地點。

2007 年,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鳳凰號火星著陸探測器在著陸地點附近挖到的發亮物質是冰凍水,從而證實火星上的確存在水。這也是人類通過探測器在地球以外首次獲得冰凍水樣本。除此之外,「鳳凰」號還首次發現火星降雪,還找到了火星上存在碳酸鈣和粘土的線索。

▲鳳凰號火星探測器

2011年,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發現了拍攝了大量火星日偏食,首次發現不明物似金屬碎片,發現鐵證證明火星上有水,發現火星有機物,測定巖石年齡為 38.6~45.6 億年之間等。就在近幾天,好奇號還捕捉到了從火星上看到的地球畫面,這張驚人的圖片也讓我們不由的感嘆人類的渺小。

▲好奇號火星車從火星的表面捕捉到了地球的第一張照片

▲「好奇號」捕捉到的火星上的大風隕石坑

2018 年,美國洞察號成功著陸,根據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美國航天局開始在網上發布火星每日天氣報告,提供火星氣溫、風速、氣壓等信息。

而這次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升空,為美國的火星探索事業又添加一員大將。

四、2020火星「三傑」各有優勢

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三位「選手」在2020年7~8月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紛紛踏出了第一步,那麼這三個國家這次發射的火星探測系統有何異同?我們通過一個表格來大致看下:

從表格上來看,三國對於這次火星探測的側重點不同,雖然NASA的火星探測器在發射時間上並沒有佔到先機,但是它確實是離探索火星生物、了解火星是否宜居最近的一項挑戰。

結語:火星微生物探測開啟新篇章

從古至今,火星作為離地球最近、大陸面積與地球相似且環境最接近的行星,一直都在被人類嚮往和推測。

火星上曾存在過生物嗎?人類是否是從火星遷徙過來的物種?未來火星能否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飽受爭議的話題。

此前人類也通過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或是天上掉下的類似火星隕石的石頭了解過火星的情況,但由於去往火星技術受限,未曾有過精確細緻的探索。NASA的「毅力號」這次就將帶著了解火星上微生物的目的,獲取樣本,未來可能真的能通過研究精確解答這些問題。

目前23日發射升空的中國「天問一號」已經在28日傳回了第一張「地月」合影,那麼搭載如此多新東西的「毅力號」發射後續如何,我們依舊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美國一天推遲仨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也沒能倖免
    基礎發射價1.45億美元。目前為止這款火箭發射過6次,全部成功發射。這次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屬於541配置火箭第7次發射,同時是阿特拉斯V型系列總計第85次發射。 毅力號火星使命 作為美國新一代火星車,毅力號有多厲害?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在執行主要任務期間,著陸和運行「毅力號」火星車的費用大約是 3 億美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投資了大約 8000 萬美元來建造火星直升機,並投資了大約 500 萬美元來運營這架直升機。
  • 5臺火星車,連續25年探測火星,美國到底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寶貝?
    美國的一系列動作,讓人們懷疑美國到底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寶貝?1996年12月4日,旅居者號探測器在美國發射成功,1997年7月4日,經歷了半年多的飛行,這臺微波爐大小的火星車,成功在火星表面登錄,這也是人類第1臺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旅居者號探測了火星表面的巖石,共向地球傳回了500多張照片,可惜的是,旅居者火星車僅在火星表面工作85天後失聯了。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80 華氏度(27 攝氏度)資金投入數據美國宇航局已經投資了大約 24 億美元來建造和發射火星 2020 毅力號任務。在執行主要任務期間,著陸和運行「毅力號」火星車的費用大約是 3 億美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投資了大約 8000 萬美元來建造火星直升機,並投資了大約 500 萬美元來運營這架直升機。三、任務詳解火星 2020 任務的關鍵階段是發射、巡航、到達(也稱為進入、下降和著陸),以及火星表面操作。
  • 帶11個3D列印零件,NASA「毅力」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美國東部時間2月18日,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成功著陸,將尋找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此次登陸是為2030年後人類探索火星做準備。而值得注意的是,11個3D列印製成的金屬零件將隨著毅力號漫遊車開啟火星漫步,這將是一個3D列印歷史上的裡程碑。l 點擊文中出現的紅色字體打開延伸閱 l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當地時間 2020 年 3 月 5 日,NASA 正式公布,新一代火星車名為 Perseverence(意為「毅力」),這個名字來自維吉尼亞州的一位初一學生 Alexander Mather。不同於只是繞火星軌道巡航的「希望號」和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步的「天問一號」,「壓軸出場」的「毅力號」按計劃將於 2021 年 2 月 18 日以「空中吊車」方式登陸火星,到達位於火星北緯 18 度、西經 77 度區域的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開始尋覓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
  • 歐空局正式宣布:探索火星生命2020任務再度推遲
    從2013年推遲至2016年再到2018年、2020年。起初,這項任務歐空局一度與美國宇航局聯手,但三年後NASA放棄了,直接原因是美國有了自己探火任務: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Mars 2020/剛剛命名為毅力號火星車)。之後歐空局尋求與俄羅斯航天局合作,俄方包攬運載火箭、火星著陸器,歐空局主要負責火星車表面探測。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先行一步的是阿聯的希望號,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 點 58 分,阿聯首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日本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繞:軌道器環繞火星進行探測;落:著陸器軟著陸於火星表面進行固定位置的地面探測、巡:巡視器(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進行不固定位置的巡視探測。它重 240 公斤,為毅力號的四分之一,大小相當於一輛小型高爾夫球車。火星車將攜帶 6 臺科學儀器,其中一臺為探地雷達(GPR),它和「毅力號」上的探地雷達將成為火星上的首批此類設備。
  • 毅力號火星車將登陸耶澤羅古湖泊,搜尋生命痕跡
    毅力號火星車將登陸耶澤羅古湖泊,搜尋生命痕跡 迄今為止,人類太空飛行器已經成功實現7次登陸火星表面,包括4個著陸器(landers)和4輛火星車(rovers) ,除了1996年發射的火星探路者號任務包括一個著陸器和一輛旅居者號火星車,是在同一次任務中登陸火星的之外,其他六次任務都只有單獨的火星車或著陸器
  •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2020年火星地球相遇時間點在10月14日前後,所以今年夏天是火星發射窗口期,世界各國都利用這個時間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阿聯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1 時 58 分(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 時 58 分),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搭載日本 H-2A 火箭 42 號機發射升空。
  • 美國航天局介紹火星車 將於2020年夏天發射
    美國航天局28日介紹了美國下一代火星車——2020火星車的更多技術細節,包括車輪將重新設計,並使用更多的自動化技術。如果一切順利,這輛火星車將於2020年夏天發射,2021年2月抵達火星。火星車自動化技術細節美國航天局當天發表聲明說,下一代火星車大約85%的硬體繼承自2012年登陸火星的「好奇」號火星車,因此兩者看上去大體相似,但它們的科學目標不一樣。「好奇」號旨在回答火星上是否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合適環境,而下一代火星車旨在探索古代生命存在的跡象。
  • 地球即將發送三箭客,火星迎來三國演義
    三大探火任務最新發射窗口刷新,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如下: 阿聯希望號 目前瞄準第一發射時間:阿聯時間2020年7月20日1:58,東京時間7月20日6:58,北京時間7月20日5:58 (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晚發射7天,為什麼會早3個月著陸
    根據專家預測,「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大約210天的火星之旅才能抵達火星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或3月初的時候到達火星相應軌道,並於2021年5月才會降落到火星北半球烏託邦平原上,之後才能進行火星探測之行。就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後的一周左右,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新聞。
  • NASA再次檢查毅力號火星車的成像儀器 有望今夏發射升空
    【來源:cnBeta.COM】儘管受到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但美國宇航局仍計劃在2020年夏天發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隨著發射日期的臨近,這款火星車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火星車,毅力號身上總共安裝了五款成像工具,有助於導航和研究火星景觀。 在發射升空之前,NASA需要再次檢查毅力號身上的每一個組件。有趣的是,在最新一篇博客文章中,該機構詳細介紹了如何對這臺火星車的攝像頭展開測試。 如上圖所示,毅力號不僅配備了一兩個、而是總共物種成像儀器。
  • NASA公布毅力號火星旅途中的實況錄音
    「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器為NASA公布的新一代火星車,由美國的初一學生亞歷山大·馬瑟命名 [1-2] ,用於搜尋火星上過去生命存在的證據。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我國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5月實施著陸,而美國毅力號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實施著陸,要知道我國天問一號還比美國毅力號要早好幾天發射,飛行速度達到29.93千米/秒,難道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飛行速度要快,然後在中途反超了天問一號?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科學界一般認為,從人類未來星際移民前景來看,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顆行星。國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發射升空。昨天(20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任務各系統進行了聯調聯試,做好發射前的各項準備。起飛!目的地:火星!
  • 火星,中國來了!我們為何要探索火星?上面出現過生命嗎?(高清大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火星,中國來了!剛剛,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白楊)、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等但駕長徵御天問,夢啟九州探穹宇!名為「天問」的中國火星探測之旅開啟了。
  • NASA:關於「毅力號」火星車,你需要知道的7件事
    隨著「毅力號」整裝待發,本輪火星秀即將結束。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史以來最大、最重、最複雜的火星車。NASA行星科學主任曾表示,有了「毅力號」,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解開一些古老的謎題,包括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NASA整理過的一份小檔案,能幫我們迅速「攻略」毅力號。
  • 2020年,人類將發射這3款火星車
    在 2010 年代,火星迎來了來自地球的 「好奇號(Curiosity)」 火星車:2012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好奇號」 火星車登陸火星。2019 年 2 月,在登陸火星 14 年後,「機遇號 (Opportunity)」 火星車宣結束服役,正式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