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宮是1395年創建的朝鮮王朝的第一法宮(法宮,國王居住的宮殿)。北靠北嶽山,正門光化門前是寬闊的六曹大街(現在的世宗路),這裡曾經是漢陽(首爾)的中心。雖經歷之後的不斷擴建和重建,1592年壬辰倭亂中全被燒毀。之後的270年內,景福宮沒有得到復原,直至1867年由興宣大院君的主導下重建。重建的景福宮由500餘棟建築密集而成,如同一個迷宮,宏偉壯觀。宮殿由國王與大臣處理政務的外殿、官府、王公貴族和伺臣生活的內殿和供休息用的庭院組成。還有王后的中宮、太子的東宮和高宗修建的乾清宮等大小殿閣,是一個結構複雜的宮殿複合體。
圍牆四方開有四個大門,1426年(世宗8)分別命名為建春門(東),迎秋門(西),光化門(南),神武門(北),象徵春夏秋冬和木火金水,以勤政殿為中心行程環繞勢,符合傳統的五行行學說。
《光華門》
《建春門》
《迎秋門》
《神武門》
勤政殿做為景福宮的正殿,有「勤政治理朝政」之意。作為王宮裡最莊嚴的中心建築,象徵王權,是國王登基,朝見文武百官或接見外國使節等舉行國家大典的地方。
勤政殿朝廷大院的粗糙石板是為了防止太陽反光而鋪的。朝廷中間略為凸出的部分是御道。左右兩側分別為文官與武館的道。御道兩側是大臣按地位高低而站的品階石。
思政殿是國王處理朝政的地方。「思政」顧名思義就是深思政務的意思。每天早晨在這裡舉行業務報告和國情調查。思政殿兩側的萬春殿和千秋殿都設有火坑,可四季使用。據說世宗不管國事多繁忙,每天都要參加常參。有一天,右一政柳寬問:「每天參加常參,陛下會很疲乏,隔天舉行一次,如何?」.世宗拒絕並回答:「看來右議政每天入宮很疲乏,如果為了說這番話來此,代請別人稟奏就可」。
國王和王后日常生活的地方稱作寢殿。康寧殿作為國王的寢殿,其名取自五福中的「康寧」。國王在這裡不但讀書,休息,過日常生活還和大臣們商議國家機密。
交泰殿的後面有峨嵋山,是王后的後院。是用四層花階壘成的階梯式花壇。
後苑有方形的蓮池,叫香遠池,蓮池中央有香遠亭。如果慶會樓具有雄偉的男性美,那麼香遠亭散發著寧靜的女性氣息。
景福宮最深處的乾清宮,高宗在1873年,為了擺脫父親的政治幹涉,建立了親政體制,為了政治上的獨立,修建了乾清宮。這裡有事1895年乙未事變時明成皇后被殺之地。
慶會樓是國王與大臣們舉行聖誕大宴會或接待外國使節的地方。補單可以在蓮池划船遊玩,登上樓閣還可以欣賞仁王山和供電的壯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