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排中間為何有很高的隆起·以大眾奧迪兩大品牌為基礎分析吧

2021-01-19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設計考量概述:

整車平臺同時打造前驅與後驅汽車布局排氣管路加強底盤強度為什麼有些汽車的後排座椅中間位置會有很高的隆起,明明五座設計的車輛卻造成中間位置幾乎無法乘坐?原因就是這三點了。但是第一個因素對於真正的研髮型車企而言已經很少見,因為前置前驅與前置後驅或縱置四驅平臺會做出區分;不過在各大品牌中的奧迪汽車比較另類,其他特殊的簡配方式仍舊是平臺共用。

01底盤設計的影響

一般前驅代步汽車都會採用「橫置發動機」,指曲軸與前橋平行的設計;後驅或優秀的四驅汽車會採用縱置布局,指發動機曲軸飛輪朝向後橋,與前橋為「十字交叉」的設計。動力輸出端指向後橋,變速箱和傳動軸同樣要以垂直於後橋的角度進行設計;而縱置變速箱的體積很大,傳動軸也是碩大的一根,這都是比較佔空間的。

然而大部分代步車型諸如轎車、SUV與MPV的離地間隙都在200mm(毫米)以內,轎車更是低至150mm以內;非常低的間隙決定了變速箱必須佔用前排中控臺與扶手箱下面的空間,傳動軸也不能布局在底盤以下,否則會直接託底,那麼這種驅動系統就得在底盤中間位置設計出凹槽,作為傳動軸的安裝位置以保證行駛安全。

奧迪的四驅汽車正是縱置布局,所以底盤設計出了容納傳動軸的空間;只是底盤從底部的凸起當然會佔用車內的空間,這就是後排中間位置總會有隆起的原因。此類轎車或SUV更適合設計為四座,雖然核載人數是五座,不過從腳步和橫向空間綜合「平均肩寬」標準分析,滿載五人時的體驗都是非常差的。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奧迪使用的【MLB整車平臺】是用於打造四驅的平臺,理論上也是絕對可以實現後輪驅動的;因為不論兩驅還是四驅都是縱置發動機布局,縱置就應該採用後驅。但是奧迪為了縮減製造成本做了一個很「牛」(low)的設計,那就是「縱置前驅」。

發動機仍舊採用縱置,飛輪朝向的是後橋,不過動力卻要「轉個彎」之後再驅動前輪;這種設計可以減少傳動系的成本投入,為大眾奧迪公司節省很多費用。但基於其他車企的縱置布局總會是後輪驅動,所以這套系統也會很有些「IQ鑑定」的味道;尤其是通過錐輪給動力轉彎的過程中還會增加傳動損耗,同時還保留了後驅車的後排凸起,這就有些工業垃圾的味道了。

同時全新的Quattro系統的四驅差速器也進行了降級,老款使用機械式的託森式差速器是很不錯的,按照前後橋滾阻給大阻力的車輪提供更多的動力可提升操控,給滾阻小的車輪分配更少的動力可以防止打滑,車輛的操控感會很好。然而新款四驅系統降級普通的多片式離合器限滑差速器,兩驅為前輪驅動,四驅是「適時」模式,這種奧迪已經「沒有靈魂」了。

02其他因素的影響

如果說奧迪汽車的前驅車中間隆起是簡配,那麼大眾汽車「MQB平臺」打造的汽車絕對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這一整車平臺是轉為前置前驅的代步汽車研發,設計之處就不會有後傳動軸的考量,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還要進行這種設計呢?

理由1:容納排氣管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因為從與發動機連接的排氣歧管到三元催化器的位置,溫度會從900℃(攝氏度)左右開始下降;淨化尾氣的三元催化器啟動溫度就在200℃以上,正常標準在600℃左右,最高也是也達到小800度的哦,如此高溫的排氣管需要怎樣設計呢?

假設底盤設計得非常平整,那麼排氣管就要懸吊在底盤之下;轎車的離地間隙假設為150mm,選調後的排氣管也會基本接地。這種設計不僅會影響車輛的通過性與駕駛安全,同時會有極高的起火概率。

原因當然是排氣管的溫度太高,怠速或將將熄火時停放在任何路面上,高溫都有可能損壞路面;而且如果停車位置有易燃物,車輛起火只是一瞬間。所以這種設計是不允許的,至少在一些國家有明確的禁止;只有部分設計理念相對落後的轎車會有這種設計,不過離地間隙稍微高一些,或者有更合理的設計能降低凸起,並且將車內底盤「襯平」的結構也是存在的,所以中排凸起比較嚴重的大眾汽車並不算先進。

理由2:底盤結構加強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使用鋼材標準比較低的合資汽車,其中大眾汽車的問題更是非常突出。凸起的設計是結構的加強,假設一張長方形的鋼板從兩端往中間摺疊,平整且強度較低的鋼板會比較容易折彎;但是從上下兩端是衝壓出凸起的結構,之後再從兩端摺疊就要費很大的力氣,特殊的幾何結構總是可以起到強度提升的效果。

所以大眾汽車的底盤總會有比較大的凸起,該品牌的汽車從內燃機到變速箱再到平臺,整體水平只符合歐洲的「工匠標準」。(二戰之後的歐洲沒有什麼「工匠」了)

最後說明:想要後排足夠平整的車輛,轎車的可選項真的不多;普通前驅SUV的平整度普遍更好,縱置後驅的中大型選項也會不錯,因為這些車的離地間隙與底盤結構有更充足的設計空間。

MPV車型的底盤基本都是平整的,但主要是車身尺寸≥5米的中大型側滑門選項;這些車不論採用前驅還是後驅,也不論離地間隙是多少,車內底盤的高度都會升高,這就是為什麼MPV總會有上車臺階設計的原因。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大眾轎車為何後排隆起那麼高?老司機說出原因:別再不懂裝懂了!
    大眾轎車為何後排隆起那麼高?老司機說出原因:別再不懂裝懂了!在如今的車市中,大眾汽車憑藉皮實耐造的優勢獲得了不錯的口碑,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而大眾品牌作為第一批進入國內市場的合資車企,地位幾乎已經無法撼動,很多人都將大眾作為首選家庭用車。而在用車的過程中,有車主發現了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在大眾汽車的後排有隆起,這樣既佔用了後排的空間,乘客的駕乘體驗也會受到影響,那為啥大眾轎車後排要有這麼高的凸起呢?
  • 為何大眾後排凸起,而日系車卻沒有?老司機吐真言:說出來別不信
    導讀:為何大眾後排凸起,而日系車卻沒有?老司機吐真言:說出來別不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奧迪tt後排中間那個是什麼東西
    【太平洋汽車網】奧迪tt後排中間那個是扶手箱。奧迪TT是奧迪公司旗下的一款小型跑車,自1998年上市以來,奧迪TT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它有轎跑車和敞篷車兩種款式,而作為小型跑車,它主要是以駕駛樂趣作為賣點。
  • 2021款大眾輝昂亮相!配商務後排,確定不是奧迪A8
    前段時間豐田旗下汽車的動作非常大,車型連續的進行更新改款,並且推出新款的車型,作為豐田在國內市場比較強的競爭對手,大眾近期也進行了車型的頻繁更新,不僅對於大眾寶來大眾朗逸,大眾速騰等家用車型進行了改款,對於大眾輝昂這款中大型的豪華轎車也進行了換代,全新的2021款大眾輝昂已經正式亮相
  • 如果汽車品牌分星座,那麼一汽-大眾奧迪一定能是獅子座
    作為黃道十二宮最具領導力的星座,夏秋之際出生的人大多是天生的領導者,他們自信、慷慨、有氣度。面對人生從不膽怯,常常感覺自己可以發光。事實也的確如此,獅子座的人是自帶光芒的。在中國汽車市場中,一汽-大眾奧迪堪稱最符合獅子座氣質的品牌。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31年來一汽-大眾奧迪始終保持著先行者的擔當。
  • 大眾MQB平臺與MLB平臺有什麼區別?專家:奧迪A3與奧迪Q7的區別
    說起德系車或許大家會想起大眾汽車,大眾汽車隸屬於大眾集團,其實大眾集團旗下的汽車品牌可不僅僅只有大眾,強如奧迪也是大眾旗下的品牌。現在我們說起一款車的好壞,若是普通的人們一般會拿銷量來說說事,但若要專業一點來說,評價一款車的好壞還是要從其造車平臺來看。
  • 大眾汽車品牌重組:蘭博基尼與杜卡迪非賣品,奧迪負責賓利
    大眾汽車集團反悔,不想賣蘭博基尼與杜卡迪。同時,賓利交由奧迪來負責。此前幾個月之中,有傳聞顯示,大眾汽車集團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將出售蘭博基尼與杜卡迪兩個品牌,甚至說賓利品牌也要出售。然而,就在剛剛,大眾汽車集團官宣,一切傳聞都是假的。
  • 讓奧迪Q3都汗顏的DS7,絕對是處女座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兩款車,一款是用料十足,但市場表現平常的DS7;一款是剛剛上市並有很高熱度的奧迪Q3,兩款車的售價區間很貼近,我們來看看兩款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內飾用料對比,DS不僅是奢華 作為20多萬,落地30萬的SUV,無論是奧迪Q3還是DS7,在材料的選擇上都要對得起它的售價,真皮材質、搪塑材質、裝飾件都要符合產品價位的要求。
  • 品牌、產品全速出擊,一汽-大眾奧迪北京車展向未來「亮劍」
    從全新設計的展臺到全新應用的品牌視覺體系,再到7款首發產品,在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現場,一汽-大眾奧迪展臺無疑是較為「吸睛」的那一個。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有目共睹。任何品牌,有雄心更要有創意,才能夠持久地走下去。如何把握產品投放節奏,在細分市場上深耕細作,樹立起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成為汽車品牌角力未來的關鍵。
  • 大眾集團品牌重組,賓利併入奧迪!
    大眾汽車集團於14日(在德國當地時間)舉行了董事會會議,進行品牌的重組。首先,自2021年3月起,賓利將併入奧迪。賓利計劃與奧迪公司旗下的蘭博基尼和杜卡迪等共同構建起奢侈品牌陣營。而大眾董事會預計到2023年固定支出將減少5%,生產成本將減少7%。
  • 三輛豪華品牌入門車,誰的後排更能說服父母?
    而比較關鍵的後排縱向空間倒是很清晰,奔馳A級>奧迪A3>寶馬1系,那是不是說奔馳A級的後排體驗就最好了呢?其實不然,實際體驗和帳面數據還是有一定出入的,下面我們詳細說明:第三名:寶馬1系首先,實誠的寶馬在縱向空間最小的情況下,依然用了一塊很長的坐墊,讓膝部空間只有25cm,不但視覺上顯得侷促,也影響了上下車的便利性;其次,寶馬配備了一個大尺寸的天窗,看似可以提升開揚感,但因為三輛車的頭部空間都沒那麼寬裕,所以你的頭是填進掏空區域的,這樣視野的正上方正好是車頂的最低點,非常壓抑;再有,21款寶馬1系全系取消了後排空調出風口,配置上也不及另外兩輛車。
  • 解讀一汽-大眾奧迪「高光時刻」
    同時,中國一汽攜手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宣布將共同成立一家生產PPE平臺純電動汽車的合資公司,將雙方的合作提升至全新的高度。一個月內,北京車展和中德汽車大會兩項高規格、國際級的盛會接連舉行,中國汽車產業韌性強勁、奮勇向上的姿態分外清晰。這其中,一汽-大眾奧迪品牌的身影格外引人矚目。
  • 奧迪MLB平臺將死 為減支與大眾品牌共用平臺
    蓋世汽車訊 據德國媒體報導,由於大眾集團正在縮減開支,以支付「尾氣門」引發的巨額罰款及賠償,奧迪將不再主導研發發動機,並將基於大眾帕薩特所用的MQB平臺投產新一代車型。
  • 優惠後三十萬出頭,奧迪A6L熱銷的背後除了價格還有什麼
    奧迪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在品質上是無需多言的,奧迪旗下的奧迪A6L在上市以來一直深受著消費者的喜愛,作為一款中大型豪華轎車,奧迪A6L在銷量上一直領先同級競品,奧迪A6L為什麼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呢?
  • 創新營銷 創變新推手 一汽-大眾奧迪品牌年輕化突圍
    說起網紅帶貨,男有李佳琦,女有薇婭。孰不知汽車圈裡也有一位躥紅的帶貨高手——一汽-大眾奧迪。作為豪華汽車品牌BBA中的一員,以往人們對奧迪的印象標籤更多的是「豪華汽車品牌」,對旗下產品的認知不足,今年以來,一汽-大眾奧迪通過一系列營銷創新舉措,引領新營銷風潮,快速地拉近與年輕消費群體的關係,以營銷為抓手,實現了品牌年輕化突圍,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 大眾汽車將重組為四大控股公司
    大眾汽車集團目前旗下共有12個品牌:大眾乘用車、斯柯達、西雅特為普通乘用車品牌;奧迪、保時捷、賓利為豪華/超豪華品牌;蘭博基尼、布加迪為超豪華跑車品牌;大眾商用車、曼恩、斯堪尼亞為商用車品牌;杜卡迪為摩託車品牌。這12個品牌也都將分別屬於四家控股公司所有。
  • 上汽大眾新輝昂,能否扛起品牌旗艦的大旗?
    隨著車市高速增長的紅利逐漸褪去,只有品質、品牌雙佳的產品才能獲得新一代消費者的青睞。由此,也助推主打低端家用車的車企品牌向上,品牌高端化成為吉利、長城、奇瑞等車企的核心目標。實際上,「品牌向上」不限於自主品牌,在國內佔據霸主地位的大眾汽車助推產品升級。
  • ...突然宣布收回奧迪僅剩的0.36%流通股,大眾集團這步背後是一盤大棋
    可能更多的來自於到底那小部分股份是誰持有的,之前在奧迪有什麼權利,比方說投票或者是管理或者是董事會方面的權利等。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那應該沒什麼差異,如果是有的話,可能就是大眾把那部分權利全部收回來了吧。」 某車企上市公司董秘認為,由於不知道細節,目前只能進行大概推測。
  • 無邊框車門的大眾轎跑,7.7秒破百,有顏又有料,銷量卻上不去
    也有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加點錢上低配的奧迪A4L,畢竟是個豪華品牌。但如果你想做一股清流,喜歡一些能見度比較低的車型,也不是不可以的。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款無邊框的大眾轎跑,我們今天的主角2020款大眾—CC,主要介紹的是380TSI奪目版車型。在大家的眼裡,大眾旗下的車型都是比較保守的,款式也偏向於穩重商務。但大眾CC的定位是一輛四門轎跑,曾幾何時,一直是年輕人嚮往的車型。
  • 奧迪變血庫:上輸大眾,下輸上汽
    已經有很多文章分析了上汽奧迪、一汽奧迪、經銷商和奧迪四者在這場大戲殺青後獲利了多少,本文便不做太多陳述。每出戲都會有一些精彩的片段,這也是「戲」有看頭的地方,我先為大家梳理一下具體脈絡,然後我還選擇了一些這場戲較少人關注的點給大家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