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書(ID: youshucc)
相信每個人都曾幻想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
但現實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天上掉下的餡餅,很可能是陷阱。」
這便是社會學中的「餡餅定律」。
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巨大的利益誘惑,他們就像從天而降的「餡餅」,讓人垂涎三尺、難以抗拒。
然而,這些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
貪小便宜吃大虧
曾讀過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個愛佔小便宜的人到集市上去買鞋,想買好鞋又不捨得花錢。
正巧,有一個攤販跟他講:「我這裡的鞋隨便穿,一分錢都不收你的,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三天內不許說話。」
他心想:這有什麼難的,真是白撿了個大便宜。於是他挑了一雙500個銅錢的鞋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妻子問他:「這雙鞋花了多少錢?」他默不作聲。此後,無論妻子跟他講什麼,他都一言不發。
全家人都急壞了,就連大夫也無法診斷出原因,認為這可能是某種怪病,無藥可醫了。
三天過後,那個攤販來到他們家,與他妻子說了幾句話,然後又悄悄對他說:「期限已到,你可以說話了。」說完便離開了。
他跑到妻子身邊,興致勃勃地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沒成想,妻子瞪大了眼睛說:「可是,剛剛那個攤販跟我講,他可以醫好你的病,只是要收取1000個銅錢……」
白巖松曾在一檔節目裡說過:「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就算是掉,那也一定是塊鐵餅。」如果某件事讓你覺得佔了大便宜,不妨靜下心來想想這背後的利益邏輯。
生活中,一定要警惕那些不對等的給予,模糊不清的利益關係。
《菜根譚》有云:「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不去享受自己不應得的福氣,更不能整天妄想著不勞而獲。人生處處有因果,萬萬不可因小失大,讓自己身陷囹圄。
天上掉的不是「餡餅」就是「陷阱」
《東周列國志》中有句話:「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天降的「幸運」,其實往往是別人精心設計的圈套。
生活中常見類似案例。江蘇一名男子偶然收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信息,稱其被某熱門節目選中,獲得了二等獎18萬元和筆記本電腦一臺。
他欣喜若狂,不假思索就點進了下方的連結,並根據提示填寫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第二天接到了該陌生號碼的來電,聲稱領獎之前要先繳納押金還有部分稅款。
這名男子立即通過支付寶轉給對方500元,此後又依對方要求陸續轉了5000元。然而卻遲遲沒有等來獎品,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老子曾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你所以為的好事,其實未必真的是好事。很多騙局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貪婪,在不知不覺中擊退你的意志力。
利字邊上一把刀,苛求不切實際的利益,最終只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保持清醒,看淡得失,才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美味的「餡餅」靠自己烹飪
俞敏洪曾說過:「天上不一定掉餡餅,但地上常常有陷阱。只有腳踏實地了,即使沒有餡餅掉下來,至少不會掉到陷阱中。」
正如所有的騙局,無一不是為了「利益」二字。凡事多想一步,只要涉及到利益二字,都要擦亮雙眼,提高警覺性。
利益面前守住心,不貪心,就不會被蠱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那些逆襲成功的普通人,背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努力。
與其苦苦等待「天上掉餡餅」,不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擁有比其他人更廣闊的眼界和格局,這樣才會抓住老天賦予你的機遇。
想要的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任何輕易得來的東西,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償還,甚至是付出代價。
願我們都能守住初心,腳踏實地,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味」人生。
主播:小鐵
媒體人,用聲音陪伴那些孤獨
深夜難以入睡的人,我用聲音溫暖你
文章來源:有書(ID: youshucc)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