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在人們談到哪些職業是「鐵飯碗」時,恐怕很少有人會提到遊泳救生員和教孩子們遊泳的遊泳社會體育指導員,但實際上目前這兩個職業就是「鐵飯碗」。在近日舉辦的2013年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北京市體育專業人員管理中心主任張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北京市遊泳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遊泳救生員市場仍有很大存量,這些看起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專業人才已經成了稀缺資源。
特殊人才需求量大增
今年5月1日,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其中遊泳、滑雪、攀巖和潛水被列為了第一批高危體育項目。該管理辦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將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行政許可工作。經營場所要想拿到許可證,必須具備相應資質,比如應當保證經營期間具有不低於規定數量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這些人員均要持證上崗,並佩戴能表明其身份的醒目標識。這條管理辦法從5月1日開始實行,這就使得現在各個遊泳場對於遊泳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遊泳救生員的需求量大增。
張軍表示,目前本市經過考核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遊泳救生員有3551人,遊泳社會體育指導員有3026人。而經過初步統計,本市各大遊泳館,包括一些酒店內的遊泳場所共有1000多家,根據泳池面積不同,需要配備的遊泳救生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也不同,一些小型的泳池需要3名救生員,而像水立方這種面積大的就需要七八名救生員。「考慮到現在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流動性以及場所的增加,目前這方面的市場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張軍說。
持證每月多賺1000多元
在體育總局公布管理辦法之前,有很多遊泳救生員都是無證上崗,但是現在持證的人員成了「香餑餑」。張軍說:「現在拿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遊泳救生員的社會認可度很高,以前這些行業炒老闆的很少,但現在如果對待遇不滿意,從業人員就可以炒掉老闆。雖然相比那些沒證的人員,老闆聘請持證人員要多花一些錢,但即便如此,老闆們也願意聘請這些持證的、有水平的人員,畢竟這涉及到顧客的人身安全問題。」
用張軍的話說,現在拿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這些人員都端上了「鐵飯碗」,收入也比持證前提高了很多。他說:「我們初步了解過,原來一些沒證的人員一個月就掙1800多元,但持證人員工資平均都在3000元以上,而且很多場所還包吃包住,給上五險一金,這樣一算一個月就差不多有4000多元的收入了。」
考證人員要嚴進嚴出
其實對於很多有遊泳技能又想找一份工作的人來說,考取遊泳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遊泳救生員證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由於這兩個工作崗位沒有性別和戶籍的要求,只需要初中以上學歷就可以參加培訓考試,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熱情,不過相關部門為了嚴格把關,也採取了嚴進嚴出的策略。
想參加職業技能考試,首先需要參加培訓,北京市在公安大學遊泳館、海澱場館協會、郡王府體育中心、北京水上運動協會和北京水上救生協會等地設有培訓點,學員們在入學的時候要經過嚴格的入門考試,水平不過關的直接就被刷掉了。入學後學員們必須通過40學時的學習,才有資格參加考試。北京市體育專業人員管理中心(職業技能鑑定站)正是負責考核的單位。張軍說:「這兩個工作崗位對於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責任心要求都很高,所以我們絕對要嚴格要求,保證總局公布的標準,這方面沒有任何人情可言,絕對不湊合。畢竟這關係到我們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現險情不能及時正確處理,代價可能就會是一條生命。」
文/本報記者 周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