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也痛苦!晚年周作人:81歲高齡卻靠臭豆腐和玉米糊艱難度日

2020-12-26 說文道史

對於老人,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祝您長命百歲!」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文化中,長壽,都是人們所不斷追求的。而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尤為如此,封建時期的帝王,無不醉心於追尋著「長生不老」之道,以確保自己的江山能夠萬世不倒,自己能夠坐擁世界而永世享樂。如今,也有很多人表示:「如果可以,我好想向天再借500年。」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長壽之人,晚年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周作人。他的晚年生活就十分的痛苦,只能依靠著臭豆腐和玉米糊艱難度日。

如果你對周作人不是很了解,那麼你一定知道他的兄長周樹人,也就是為全國人民所熟知的魯迅先生。相較於自己的兄長,周作人的名氣顯然要小很多。作為一名文人,周作人在文學上的造詣確實很高,然而在抗戰期間,他卻當起了漢奸,在汪精衛政權中任職,這也導致了後世對他的文學作品做出不好的評價。從一位留洋歸來的有學之士,到人人唾罵的漢奸,再到晚年的悽慘結局,周作人的一生,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周作人於1885年1月16日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沒落的官員家庭中。他的祖父,曾是晚清的政府官員,後卻因罪下獄,家庭也開始走向衰落。到了周作人這一代,家中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富裕了,但是也不至於貧窮,因為至少還能夠讀得起書。從小,周作人就和哥哥一起在私塾中接受著教育。

但是在這裡,他們接受的是傳統的漢學教育,在新學普及之後,16歲的周作人就進入到了江南水師學堂學習。在這裡,他學習著來自西方的專業技術(輪機專業),甚至這裡的教材,都是用的英文書。對於周作人來說,這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經歷。在畢業之後,周作人與哥哥魯迅一起,去到了日本留學,開始接觸到文學,在學校期間還和魯迅一起翻譯出版了著名的《域外小說集》。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也正是在這一年,周作人回到了中國。回國後的周作人當起了英文老師,4年後,周作人來到了北京大學。而在之後,由於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突出,被聘為北京大學的文學院教授。在此期間,他致力於文學方面的研究,同時也發起了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參加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等等。

1937年,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不久後北平淪陷,北京大學的師生也只得撤離北平,而周作人卻沒有走,他選擇留在了北京大學,成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此後,周作人便留守在北京大學,偶爾也去燕京大學國文系授課,做客座教授。然而,意外發生了。1939年的元旦,一位自稱是周作人學生的人來拜訪他,卻突然掏出手槍將他擊倒,還好只是擊中了周作人身上的銅扣,導致輕傷。

而或許是經歷過此次槍擊事件後,周作人心有餘悸,在面對汪精衛的聘請的時候,周作人答應了任職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職務。在此之後,周作人更是升任為偽政府的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開始在文化上與當時日本合作。抗戰結束後,周作人被以漢奸罪的罪名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所逮捕,判處有有期徒刑14年,後又改判為十年。

在解放前夕,國民政府下令釋放政治犯,而周作人也在其中。出獄之後,他先是在上海的學生家居住,都又到北平定居,此時的北平已經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周作人也搬到了位於北京的老房子中,一心寫作和翻譯,來賺取稿費,維持生計。此時通過自己在多家報社,欄目的稿費,周作人每個月的收入還是十分可觀的。因此在建國之後,周作人的生活還算富裕。

然而到了晚年的時候,從1966年開始,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裡,周作人的生活被徹底打破了。已經81歲高齡的他,被人抄家批判,還受到了鞭打。最後,周作人被關在了棚子裡,過著十分悽慘的生活,每天吃的都是臭豆腐和玉米糊,根本難以維持年邁的身體。加上年老多病,可謂是生不如死。最終,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在下地解手時突然發病去世,享年82歲。

相關焦點

  • 娶了日本太太,卻造成周作人後半生的不幸,長壽並非是福
    在抗日民族戰爭陷入艱難存亡之時,當日本人肆無忌憚的踐踏我們的祖國時,周作人踏上了一條和魯迅相反的道路,他沒有用自己手下的筆,匡扶我們的民族正氣,而是選擇了拋棄自己的民族氣節,依附日本人苟活,淪為了文化漢奸,和自己的哥哥決裂了。
  • 她出生1898年,被吉尼斯認證為最長壽的老人,晚年長壽秘訣是什麼
    長壽一直是所有人最渴求的願望,在過去條件落後的古代,很多人往往活到四五十歲就離開了人世,那個時候人類壽命過了47歲,民間的說法就可以叫做「晚途」,而如今隨著科技條件的發展,醫療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世界上大多數人群也能夠活到70歲以上。 人類壽命的極限究竟在哪裡?
  • 全球最長壽的老人傳授長壽秘訣,其中最長壽的老人高達256歲
    Swami當時從加爾各答飛往倫敦,在阿聯轉機,但這名來自印度的男子差點就錯過了飛機,因為機場人員懷疑她的護照造假,護照上的出生日期為1896年8月8日,言外之意他已經是123歲高齡,安保人員反覆核查老人的護照,始終沒有發現異常,他順利地抵達倫敦,隨後在網上火了起來。
  • 湖南長壽老人田龍玉,現已127歲高齡,共生下13個孩子均夭折
    但是,現實與想像總是有差距的,然而人類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利用健康科學的保養,儘可能地愛惜自己的身體,或許才能活得更久一些,在我國的湖南省,就有一位127歲的老壽星,她曾經生育過13個孩子,但是都很不幸,正值青春年華就去世了,這對於這位老人來說這將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這位湖南長壽老人名叫田龍玉,出生於1893年,她的一生可以說是歷經坎坷。
  • 曾靠植入豬心瓣膜活命!前TVB「反串王」迎來81歲,米雪到場慶生
    王天麗於1971年正式加入TVB發展,她曾連續3年有份在無線經典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中演出,同時她還擔正女主角拍過不少粵語片,又與當年紅極一時的陳寶珠、呂奇、譚炳文雙生雙旦拍檔演出,可見王天麗的熒幕形象非常之深入民心。可惜歲月催人老,生老病死,每人必經。
  • 朱安晚年靠稀飯鹹菜生活,丈夫魯迅家藏頗豐,她分毫未取
    然而魯迅的一生十分複雜,僅僅讀過他的幾篇文章,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他的思想和人生的。如果想要了解魯迅,其實可以從他的原配夫人朱安入手。朱安一生可謂悽涼,但她晚年寧可吃不飽飯,也要堅守丈夫的遺物,這究竟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事情還要從19世紀末期說起,1878年6月,朱安出生於浙江紹興。
  • 81歲!澳發現最長壽熱帶魚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陳宇)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一條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的81歲斑點笛鯛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相關論文發表於新一期德國《珊瑚礁》雜誌上。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說,該機構研究人員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4個地點和印度洋中部的查戈斯群島附近抽樣調查了熱帶魚的生長情況,共發現11條年齡超過60歲的魚。在西澳大利亞州西北部一處名為羅利沙洲的珊瑚礁海域,研究人員發現了這條年齡高達81歲的斑點笛鯛和一條79歲的白斑笛鯛。 魚的耳骨有生長帶,類似於樹木年輪,科學家通過魚類的耳骨可以鑑定其年齡。
  • 大山裡的長壽之星,125歲高齡走山路,砍竹子絲毫不亞於年輕人
    對於我們而言,什麼叫做長壽?毋庸置疑,能夠活到九十多歲、兒孫滿堂便是絕大多數人所奢求的長壽。在社會生活不斷地進步之下,人類日常所需的一切生活物資都變得十分健康,所以相對之下,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民都比古代人壽命長一些。但是真正能夠活到九十多歲的老人卻還是比較少見。意外總是充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 晚年的朱安明明有許廣平和周作人接濟,為什麼債臺高築拮据生活?
    魯迅去世後,朱安不僅有許廣平的接濟,還有周作人給的零用,為什麼不僅債臺高築,而且生活拮据,最後不得已要出售魯迅遺物呢?1899年,二十一歲的朱安與十八歲的周樹人在家人的操持下訂婚。1901年,迎上周樹人年末畢業,正好雙喜臨門的婚禮因為周樹人取得日本留學的獎學金而無奈推遲。1906年,周樹人被母親稱病的謊言從日本騙回來,隨即與朱安成婚。從此這個女人開始了她從不解到失望乃至絕望的孤苦生活。
  • 她是中國最長壽女道士,118歲開始返老還童,科學也無法解釋
    對於現代人來說,活到100歲就是高壽了。而老人李誠玉不僅活到118歲,而且身體越來越年輕化,專家也無法給出準確原因。1885年,李誠玉出生在湖北武當山的一家落魄人家。李誠玉的父親經商失敗,為了貼補家用將6歲的李誠玉許配給當地鄉紳做童養媳。在當時的封建制度下,童養媳的地位如同丫環,經常受到大房太太的欺負,過著沒有希望的苦日子。
  • 周作人的詩有哪些?周作人的詩詞全集12首
    炮局雜詩 其五 - 近現代·周作人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炮局雜詩 - 近現代·周作人布衾米飯粗溫飽,木屋安眠亦快然。紅花 - 近現代·周作人昔日讀紅花,吾懷伽爾洵。自稱為懦夫,慈悲發大心。會值俄土戰,死傷日益深。扼腕救不得,痛苦願平分。有如庫士瑪,投身去從軍。四日臥戰場,祇腳幸尚存。又或如伊凡,怯弱安賤貧。愛彼倚門女,念此多苦辛。徒勞不得意,一身等輕塵。感念人間苦,又或為狂人。瞥見紅色花,認為眾惡因。
  • 澳大利亞81歲的斑點笛鯛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
    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一條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的81歲斑點笛鯛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相關論文發表於新一... 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一條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的81歲斑點笛鯛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
  • 貴州最長壽男性116歲了!最喜歡吃豬腳和五花肉
    116歲了!雖然已百歲高齡,但吳夢麟精神矍鑠。1904年,吳夢麟在上海出生,他跨越了兩個世紀,經歷過晚清、民國。因為父親曾在北洋水師任職,他也經歷過家道中落、戰時的動蕩和炮火。過去100多年的時間,吳夢麟正式過生日的次數並不多。「有一次過生日,甚至聽到了外面拉警報的聲音。」吳夢麟說。
  • 最長壽熱帶魚有81歲!人類與動物的壽命極限怎麼計算?
    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一條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的81歲斑點笛鯛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斑點笛鯛能活到81歲,格陵蘭鯊魚能活到400歲,人的壽命則是短短幾十年。人類與動物的壽命為何不一樣,壽命的極限又是怎麼計算的?
  • 444歲: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人,還有比他更長壽的人嗎?
    「菜籃公」活了444歲「菜籃公」原名陳俊,湯埕人。唐僖宗中和辛丑(881)年生,元泰中元年甲子(1324)年卒,歷經唐、五代、宋、元諸代,享壽44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人。陳俊一生沒有子嗣,生活由鄉人供養,晚年時身體萎縮,成了侏儒(體重只有5公斤左右,差不多一個嬰兒大)。
  • 117歲 世界最長壽老人 田島ナビさん 昨晚駕鶴西去 都千代さん116歲 成為國內最高齡
    其夫於1991年(平成3年)以95歲過世,約2001年(平成13年)進入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喜界園」居住。2011年(平成23年)敬老之日時,田島鍋有子女9人(7男2女)、孫28人、曾孫56人、玄孫35人。在2015年(平成27年)9月時,加上玄孫之子有140人以上的子孫,已「六世同堂」。在七個月前,她成為世界上最高齡的老人。
  • 長壽秘訣?調研100位農村高齡老人,原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愛好
    多少歲算高齡?每個人心中定義不一樣,按照退休新規65歲來算,我們將標準放低到70歲,並統計了全網以及可走訪的百餘位老人,得出一個兩字結論:順心我國長壽代表女性:阿麗米罕·色依提老奶奶是新疆人,至今為止已經134歲,仍然擁有普通人身體所具備的素質,雖然這兩年下農田的次數逐漸變少,但運動仍然是每天的「必修課」,而且活動起來往往是因為自己閒不住
  • 134歲吉尼斯長壽記錄保持者,127歲湖南長壽老人,長壽秘訣是什麼
    134歲的長壽老人新疆疏勒縣原本只是一個普通不出名的小鎮,但是在一位134歲老人的誕生之後,一炮而紅,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都想要詢問這位百歲長壽老人的長壽秘訣。阿麗米罕·色依提出生於1886年,換句話來說,就是光緒12年。
  • 春秋不老,期頤重新丨梁平104歲老人有啥長壽秘訣?
    春秋不老,期頤重新丨梁平104歲老人有啥長壽秘訣?交談中,記者得知,孫鳳玉生有兩兒一女,最大的女兒今年81歲,大兒子77歲,最小的兒子也有70歲了。在她53歲那年,丈夫劉昌輝過世,隨後,她又目睹了兄弟姐妹的先後離世。對於生老病死,老人家一直看得很開,十分豁達。
  • 兩位高齡女兒的傾訴:退休後,面對長壽父母,感恩也心酸
    健康長壽、喜樂平安……這些都是一些非常美好的詞藻,用以形容一個人、一個家庭的話,這種人、這種家庭是非常讓大家羨慕的。但是世間萬物都存在兩面性,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另一面。請聽兩位高齡女兒的傾訴:「退休後,面對長壽父母,感恩也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