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日本太太,卻造成周作人後半生的不幸,長壽並非是福

2020-12-12 騰訊網

''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周作人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不曾看見過刀光血影,也不曾經歷過顛沛流離。我們可以坐看夕陽,閒聽落花,就像周作人在散文裡所寫的那樣,安靜祥和的生活。

在民國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黑暗裡人人自危,看不到國家的前景未來。有多少文人志士吶喊,彷徨,苦苦探尋著救國之路,恰如魯迅先生散文裡,對家國民族情懷的呼喚。

魯迅先生是我們的民族脊梁,而他的

弟弟周作人

卻是人人喊打的賣國賊。這是一件多麼可笑荒唐的事。

只是如若周作人生活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他的後半生也許不會那麼不幸。

有才無德,有家無國

在新文化運動時期,

周作人也曾作為先鋒,為新思想的啟蒙搖旗吶喊。

大筆一揮,寫下無數膾炙人口的平民文學,在文學界享極一時的盛譽,聲名遠遠在他的哥哥之上。可是在七七事變之後,

一切都改變了模樣。

在抗日民族戰爭陷入艱難存亡之時,當日本人肆無忌憚的踐踏我們的祖國時,周作人踏上了一條和魯迅相反的道路,他沒有用自己手下的筆,匡扶我們的民族正氣,而是選擇了拋棄自己的民族氣節,依附日本人苟活,淪為了文化漢奸,和自己的哥哥決裂了。

實在是世事無常,

誰能想到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先鋒,在抗戰爆發時,竟然會淪為文化漢奸呢?

娶日本人,賣國行徑

周作人之所以會在抗戰爆發時依附日本人,除了他自己本來就沒有什麼家國情懷這個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為,

他的妻子是一個日本人。

周作人曾經去往日本留學,就是在那裡,他認識了他的

妻子羽太信子

。羽太信子家境貧寒,相貌平平,卻極具有典型的日本女人的特徵,溫柔乖順。

周家一向偏愛長子,身為次子的周作人在家庭中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愛,可能正是因為如此,羽太信子給予了他不曾享受過的溫柔和關懷,促使他娶其為妻。

他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帶娶了這個日本妻子,恰恰成為了他一生悲劇的開始。

都說娶妻娶賢,羽太信子並不是一個好妻子,她隨著周作人來到中國以後,將周家攪得雞飛狗跳,原本緊張的家庭關係,

因為她的到來徹底走向了決裂。

她污衊魯迅偷看自己洗澡,這使得周作人震怒,

從此兄弟鬩牆。

這也導致了後來他在孤立無援的北平沒有人幫襯,為他後來走上了漢奸之路做了鋪墊。

當日本人佔領了北平時,周作人的不少文人朋友都紛紛南下避難。他的妻子羽太信子好不容易盼來了自己的同胞,自然是不肯離開北平,在他妻子的勸說之下,每逢事變把周宅的牌匾換成羽太宅即可。

為了自己的妻子,周作人選擇了向日本人低頭。可是在民族氣節這個問題上,

一次的讓步就是一輩子的退縮。

周作人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之下,

他的民族氣節發生動搖了。

羽太信子是一個極其喜愛奢華的人,她在北平的日子揮金如土,周作人夜以繼日的寫作的稿費都供養不起她,在巨大經濟壓力和妻子的極力勸說之下,周作人最終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日本奴役中國文化建設的講座。

他成了日本人,在文化方面奴化中國人的幫兇,幫助日本人在文化上侵略自己的祖國,曾經助他踏上文學神壇的筆桿,如今成了他助紂為虐的兇器。一念之差之下,周作人變成了一個人人唾棄的文化漢奸。

也許這一切

,自從他娶了羽太信子這個日本妻子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了吧

。那時的他就已經偏向了日本,漸漸地走上了和中國人對立的位置。

壽多則辱,晚景悽涼

周作人的哥哥,魯迅50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舉國上下為他哀悼。直到今天,魯迅的文章依然作為學生的教材,為人們所傳頌。

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魯迅先生這個民族脊梁,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的生命雖然短暫,確實光輝偉岸的。

而周作人則是一個長壽之人,他活到了82歲的高齡,然而長壽與他來說並不是一件有福氣的事,他的晚景卻十分悽涼

1945年的12月,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周作人以漢奸罪的罪名被逮捕入獄。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文人他為人還是很成功的,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他的朋友和學生依然紛紛為他寫信求情。

1949年,原本被判了10年監禁的他,被特赦放出了監獄,重獲自由。

他的文學天賦和才華毋庸置疑,可是他曾經的那樣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使得他並不能入職體制內工作。出獄後,

他只能以寫作翻譯為生,一度陷入經濟窘迫,生活物資匱乏的狀態。

三年困難時期,全國糧食短缺,體制外的周作人,更是陷入了饑荒之中,只能依靠海外的朋友救濟,勉強度日。

1962年,他的日本太太羽太信子病逝,沒有陪他走過最後那一段最艱辛的路程。

在那段特殊時期,曾經當過文化賣國賊的他因這段不光彩的歷史成為了被打擊的典型,他不但被抄了家,還多次被遊街批鬥,甚至被皮鞭抽打。曾經那樣喜歡,安靜祥和生活,

已經步入耋耄之年的周作人,在這樣的侮辱折磨之下,

於1967年逝世。

周作人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文學成就和他的賣國行徑成了兩個極端。假如他沒有去日本留學,沒有認識羽太信子,沒有娶一個日本妻子,那麼他的人生可能是大不相同的吧。

不知道他後半生有沒有後悔過當初輕易向日本侵略者低頭,我們無從得知他的想法,我們只能說,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

我們的民族氣節一定不能丟。

相關焦點

  • 長壽也痛苦!晚年周作人:81歲高齡卻靠臭豆腐和玉米糊艱難度日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文化中,長壽,都是人們所不斷追求的。而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尤為如此,封建時期的帝王,無不醉心於追尋著「長生不老」之道,以確保自己的江山能夠萬世不倒,自己能夠坐擁世界而永世享樂。如今,也有很多人表示:「如果可以,我好想向天再借500年。」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長壽之人,晚年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周作人。他的晚年生活就十分的痛苦,只能依靠著臭豆腐和玉米糊艱難度日。
  • 創業成功娶日本太太 80後蒙古族農村小夥的逆襲
    14年過去了,如今巴達已經是在北京擁有四家日本料理連鎖店和一家西式咖啡廳的老闆,已在北京東三環買房置業,並娶了一位美麗賢惠的日本太太。80後,蒙古族,農村出身,創業成功,靠自己買房,娶日本太太……集這幾個標籤於一身的巴達,無疑可以被譽為當下在北上廣深打拼的年輕人群體中的「勵志哥」。
  • 晚年的朱安明明有許廣平和周作人接濟,為什麼債臺高築拮据生活?
    魯迅去世後,朱安不僅有許廣平的接濟,還有周作人給的零用,為什麼不僅債臺高築,而且生活拮据,最後不得已要出售魯迅遺物呢?1901年,迎上周樹人年末畢業,正好雙喜臨門的婚禮因為周樹人取得日本留學的獎學金而無奈推遲。1906年,周樹人被母親稱病的謊言從日本騙回來,隨即與朱安成婚。從此這個女人開始了她從不解到失望乃至絕望的孤苦生活。在魯迅心中,朱安是母親的太太不是他的太太,他和她之間無感情可言。
  • 日本女人溫柔賢惠,但若真的娶了,很多人會覺得累
    常言道,幸福的生活莫過於僱個中國廚師,請個法國管家,娶個日本老婆。日本老婆真的有那麼好嗎?日本女人一旦成家之後,一般是全職太太,她們確實會把家庭整理得緊緊有條。丈夫工作回家之後,她也都是笑臉相迎,接過丈夫手中的公文包,幫丈夫把衣服掛好,真的完全滿足了一些人的大男子主義思想。
  • 撕裂的家族:魯迅為何和周作人大打出手?其親侄為何飲彈自盡?
    多年後在他的作品《吶喊》中,他寫道:「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魯迅是個文人,但他清醒冷靜,為了救國也多次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 周氏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結局如何?屬他最為可惜
    長大後,大哥周樹人和二哥周作人分別去了日本留學,而周建人基本留在家鄉,一邊侍奉母親一邊就學。三兄弟,三種經歷從此三兄弟的路開始分叉,而各自學識、認識、思想、文風都慢慢地形成了。在日留學期間,相比起大哥魯迅的憂國憂民,周作人倒是過得頗為充實。他在日本攻讀外國語,不僅是學習了日文,還學習希臘文、梵文和俄文,加上在國內時有著深厚英文基礎,可以說,周作人是我國最頂尖的語言學家之一。但比起其他語言,周作人還是偏愛日語和日本。在日期間,他非常深入地研究了日本的經典文學。
  • 周作人兄弟失和成秘案 曾想翻譯色情小說未果
    對於研究20世紀中國的翻譯文學史,研究尤其是古希臘、日本的古典文學作品,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語言的流變,研究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中國現代思想史,周作人的翻譯成就都是繞不過去的珍貴學術材料。」重新評判周作人的翻譯成就據介紹,《周作人譯文全集》全11卷,7000餘頁,彙編了目前所見周作人所有將外文譯為中文的作品。
  • 魯迅極熱,周作人極冷,一母同胞的兄弟為何鬩牆之爭?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回憶起兒時的各種生活細節,也讓讀者知道了他原來還有兩位年幼的弟弟周作人、周建人。對於大眾來說,魯迅的弟弟中較熟悉的是周作人,這位外貌、性格以及為人處世都與魯迅有著天壤之別的弟弟,最終也走出了一條與魯迅截然不同的道路。周氏兄弟出生於紹興一個名門望族,由於祖父和父親的離去,身為長子的魯迅早早地擔當起了家庭的重任。
  • 民國文人為何痴迷於娶日本小妾?
    因此,在民國時期許多進步文人都喜歡和國際接軌,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民國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娶日本女子為小妾。 要說在我國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娶日本小妾也是在民國才興起的。
  • 魯迅與弟弟一向交好,弟弟娶日本妻子後,弟媳一句話令二人反目
    魯迅和周樹人 哥哥魯迅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弟弟周作人在日本政法大學學習,由於距離不遠,他們便和另外兩位朋友在東京一處租了一座宅院共同居住,宅子面積很大,幾個人平時都忙於學習
  • 日本遊泳巨星娶中國太太,卻與陌生女人進酒店
    當遊泳新聞開始變少時,沒想到日本遊泳界的中國女婿瀨戶大也卻曝出了醜聞。據日本《Daily Shincho》網站透露,日本遊泳世界冠軍、中國女婿瀨戶大也的「好男人」形象徹底崩塌,他被發現與一位陌生女子進入酒店
  • 斷交之後,魯迅發表三篇小說向弟弟示好,周作人為什麼不接受?
    後排從左到右:周建人、魯迅、周作人他照顧最多的二弟周作人,受日本妻子羽太信子挑撥,在1923年7月交給他一封絕交信,要他以後不要到後院來,魯迅心底一片哀涼,他帶著母親魯瑞和原配朱安搬離了八道灣,另外租房居住,從此與周作人分道揚鑣
  • 「中日之間」的魯迅、周作人、尾崎秀實 | 訪談學者趙京華
    趙京華:是,魯迅對於日本始終保持著一種謎一般的沉默,很少像周作人等那樣談論日本及其文化。這恐怕與日本的留學經歷有關,所謂「寂寞的仙臺」與「孤獨的東京」,都表明魯迅在日生活並不順暢,明治後期的日本民族主義高漲應該是魯迅感到壓力的原因之一。
  • 八百歲彭祖長壽秘訣:野雞湯,氣功,釆陰補陽……還有什麼?
    幸福長壽為人們所期望,而某些長壽者則成為世俗崇拜的偶像。古代長壽者中,名氣大的應屬彭祖了,過了八百歲。彭祖長壽秘訣,據傳說靠的是自己的拿手好菜野雞湯,還有會「採陰補陽」等,從而獲得長壽。彭祖壽終的原因是敗給了自己的第五十位太太,因為太太的手段比他更高,導致彭祖「敗道而死」。
  • 100 年前,周作人如何看新文學意義和戀愛難題?
    差不多從六朝以來文學上就有一種口語化的傾向,不過這是非意識的,所以發達極緩,到了近幾年裡才是有意識的提倡,主張用現代語寫現代的思想,便造成了這個「文學革命」的新運動。有許多人拿了歐洲的文藝復興來比這個運動,情形頗是相合,因為兩者的動因與成績都是一樣,是解放與表現兩件事。文藝復興的近因是古典文學的輸入,新大陸的發見等。中國的文學革命則以外國思想的輸入為其近因;其結果一樣的是所謂「人的發見」。
  • 福原愛早已嫁給中國臺灣人,抗戰時期有哪些名人娶過日本妻
    不過,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經有一段不友好的時期,中國人全民抵抗日本的入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刀筆吏今天就扒一扒,在抗戰時期小有名氣的幾對中日跨國夫妻。周作人夫婦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弟弟,中國著名的散文家之一。
  • 魯迅和周作人夫婦大打出手,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親侄飲彈自盡
    周作人的妻子和周建人的原配妻子都是日本人,而且兩人是親姐妹。姐妹二人性格強悍,在日本侵華罪行日益昭著的關鍵時節,一家子的矛盾也開始逐步加深。周作人家庭合影,前排右為羽太信子魯迅作為一家之長卻沒有能夠妥善處理好家族內部的關係。
  • 從不計較得失,不在乎吃虧,後半生也註定會福報滿滿的4個生肖
    不計較的人往往是內心寬厚的人,若無論什麼事都與人斤斤計較,定會惹的自己也精神疲憊,不如放寬心,做一個宅心仁厚的人,比如下面這幾個生肖,非常的寬厚,不在乎吃不吃虧,反而修身養性,為自己後半生修來滿滿的福報。
  • 周作人的詩有哪些?周作人的詩詞全集12首
    往昔續六首 其四 徐謂 - 近現代·周作人往昔聽鄉談,吾愛徐文長。其人頗促狹,作劇無報償。市井競傳說,終乃似流氓。單褲買豆腐,畢撥入茶湯。喜與婦人戲,嬉笑輒鬨堂。又復殺和尚,流禍到僧坊。浩浩徐夫子,濁世恣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