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的蘇聯才是最強大的

2020-12-18 歷史再發現

蘇聯當年重工業非常發達,而且其土地面積也非常廣闊,它的面積是當時世界陸地面積的1/6。由眾多東歐國家組成,如俄羅斯和烏克蘭。雖然有些土地是從中國掠奪的,但土地面積仍然很大,那時,蘇聯的石油產量是美國的八到九倍。這足以表明當時的蘇聯與美國的實力不相上下。

1960年到1970年間,是蘇聯軍事最強大時期,蘇聯正規軍有100萬以上,預備役軍人超過2000萬,而當時的美國只有300萬軍隊。因此,與蘇聯相比,美國似乎有點「悽涼」。但決定戰場結果的不是人數,而是武器裝備的先進性。所以蘇聯之所以當時那麼強盛,也是因為其在武器裝備上的先進,能不斷的更新與研發武器。

蘇聯強盛時期,陸軍擁有數以萬計的重型武器,比如裝甲車和坦克。在海軍中,蘇聯攻擊潛艇和彈道潛艇達到了200多艘。這些強大的潛艇,經常出現在美國一些國家的水域,在一定程度上,給美國和周邊國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在空軍中,蘇聯有數千架新型飛機。這些都曾令北約國家膽戰心驚。

當時蘇聯的軍事行動也令人恐懼。他發動了1,500起戰略轟炸事件。當時蘇聯擁有的核彈數量是各國核彈總數量的三倍還多。從上述數據中,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美國選擇發展經濟,而不是選擇在當時的軍事層面與蘇聯競爭。許多網民對蘇聯曾經的繁榮感到遺憾,也不禁慶幸,它分裂了,要不誰身邊待一隻大棕熊,誰不得寢室難安呀!

所以說蘇聯的解體也是符合民意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中蘇交惡是冷戰時期蘇聯最大的失誤?
    蘇聯在冷戰中輸給了美國,除了很多客觀因素外,自身也犯了很多錯誤。一般認為,蘇聯在冷戰時期犯的錯誤有:1,全面否定史達林,讓蘇聯人的信仰遭受重大打擊。3,錯誤的入侵阿富汗,讓蘇聯陷入戰爭泥潭,國家財政接近崩潰。4,幻想和西方國家和解,投靠西方,結果被西方國家文化入侵,思想崩塌。其實,蘇聯在冷戰時期還有一個戰略失誤經常被人忽略,那就是:過早地和中國交惡。
  • 紅白機上的冷戰史,童年時期FC遊戲上的蘇聯元素
    雖然冷戰最終以蘇聯的解體而告終,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西方抹黑蘇聯的一些遊戲卻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以為我要說不遺餘力抹黑蘇聯的經典RTS遊戲《紅色警戒》系列了,筆者這次其實並不想炒冷飯,今天咱們來說說早期FC平臺上的遊戲,因為當時冷戰還沒有結束,美蘇雙方的對立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這一時期的遊戲特點更加鮮明。
  • 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軍備競賽,真把蘇聯拖垮了而導致蘇聯解體?
    一、西方的圖謀讓蘇聯受益 當年冷戰時期,蘇聯與西方的軍備競賽,是美英兩國制定的一項戰略,目的就是通過軍事裝備競賽,最終拖垮蘇聯。蘇聯軍事裝備也為蘇聯掙外塊,但更多用於與美國在各地區的爭霸,也正是這種爭霸讓蘇聯保持優勢,而引起美國的擔心,美國這才及時調整戰略不再用軍事裝備競賽這一招,而是用和平演變。
  • 君子協定:史達林造就冷戰!有蘇聯世界革命才有鐵幕演說
    而戰爭結束以後的很短的一個時期以內,蘇聯和英國的矛盾是由美國作為調停者去處置和解決的。在最開始,美國也在權衡自己的考量,在戰爭中損失最少,取得的戰果最大,二戰以後,美國又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所以有必要就世界事務擁有更大的發言權。當時的美國還處於勸和狀態,當然也拉偏架。這種狀態不足以造成後來冷戰的全面爆發。
  • 冷戰時期美國唯一的對手,蘇聯解體後留下了多少黑科技?
    而蘇聯可能是整個20世紀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對抗的國家,當初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使得世界針鋒相對了幾十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當年蘇聯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畢竟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蘇聯又如何能在冷戰中與美國抗衡呢?那麼當年的蘇聯到底留下了多少黑科技呢?
  • 蘇聯巔峰時期有多強大?跺一跺腳整個歐洲都會為之顫抖
    蘇聯是從二戰以來唯一一個能和美國爭霸的超級大國,其國力在1980年前後達到頂峰,那個時候的蘇聯在冷戰中處於攻勢,而美國則因為越南戰爭的失敗處於被動的守勢,當時的蘇聯可以說是讓全世界都感到畏懼,尤其是歐洲,比美國都還要畏懼,當時蘇聯要是跺一跺腳,整個歐洲都會為之顫抖。
  • 冷戰時期:破舊寒酸的蘇聯近岸海軍是如何與美國進行海洋爭霸的?
    這一切都要回到1946年,時年三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邱吉爾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令全世界都惶惶不可終日的冷戰時期!
  • 現在的中國與鼎盛時期的蘇聯比較,誰更強大?
    特別是意識形態和軍事方面,西方國家感覺到了來自蘇聯的壓力和威脅。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後,1946年3月,世界正式進入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時期。冷戰時期,基於博弈的需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組建了軍事同盟北約組織,而蘇聯也成立了華沙集團與之相抗衡。在蘇聯組織的華沙集團中,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這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雙方意識形態的博弈。
  • 冷戰時期,到蘇聯門口耀武揚威的美國航母,為什麼現在不敢來了
    和許多人心中想的不同,冷戰時期,蘇聯在海軍方面的投入並不少,甚至有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蘇聯海軍如日中天,不但擁有7艘航空母艦,還有3艘戰列巡洋艦。這些大型水面艦艇火力強勁,尤其是3艘戰列巡洋艦,即便放在21世紀的今天,它瞬間打完21枚飛彈的能力,依舊是獨一份的存在。
  • 美國只畏懼過一個國家——蘇聯!深度分析蘇聯真正的強大之處!
    評價蘇聯,普京有句話:「不懷念蘇聯的人沒有良心,想回到蘇聯的人沒有腦子。」這個問題下面一堆列數據的朋友,根本沒有意識到蘇聯因何而強大。蘇聯的強大,不在於它以萬為單位的坦克和核彈,也不在於它的航空航天技術的發達或者變態的理科教育體系,這些只是蘇聯強大的表像,並不是蘇聯強大的根本。
  • 蘇聯怎樣做才能在冷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蘇聯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它解體之前,世界上幾乎沒人會想到強大的蘇聯就這樣壽終正寢。在它解體之後,人們又覺得蘇聯的解體早就有先兆,它在冷戰中必敗無疑,早就該完蛋了,解體是必然的。我倒是覺得蘇聯的解體並非必然,它的解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蘇聯這樣的國家,是很扛折騰的。清朝這樣的爛攤子,都能有近300年的壽命,在鴉片戰爭後都能堅持60多年,憑什麼強大的蘇聯這麼短命?要不是戈巴契夫等人的「高超」操作,蘇聯再堅持50年跟玩一樣。
  • 現在的中國與鼎盛時期的蘇聯比較,誰更強大?美國人的觀點需警惕
    ,蘇聯是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其軍事實力和美國不相上下,由於對世界霸權的爭奪戰和美國長期冷戰,最後,由於種種原因最終瓦解,這是一個巨大的紅色帝國,但它在文學、藝術、軍事和其他領域留下了巨大的財富。
  • 巔峰時期的蘇聯太強大,連美國都忌憚,只好玩這種「小把戲」洩憤
    那你們想到的有沒有包括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和美國是最主要的兩個國家,戰爭結束後,這兩個國家就變成了超級大國。所以蘇聯其實也屬於強國,但是對於這個稱號,蘇聯是背負著很多爭議的。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蘇聯站在風口浪尖,一直受到大家的過分關注呢?
  • 冷戰蘇聯不敵美國主因是什麼?
    對於冷戰的結果,今天我們似乎每一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好像蘇聯不解體就天理難容,而美國就必然要取得勝利一樣。誠然這樣的結論確有一定的道理,但多少有事後諸葛亮之嫌,如果把時光回溯到蘇聯如日中天之際,美國未必有七成把握獲勝。
  • 永不疲倦的燕子,冷戰時期蘇聯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轟炸機
    眾所周知,空軍雖然是陸海空三軍成立最晚的一支,但其在戰爭中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沒有制空權地面戰場就無法取得勝利。以上的戰略轟炸機基本上都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到現在依舊寶刀未來,服役在美俄戰略空軍當中。其實在冷戰時期蘇聯還研製出來了一款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看下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 冷戰拖垮了蘇聯使其解體,難道就沒有拖壞美國嗎?
    其實說美國沒事也是假的,經歷了九十年代的泡沫式經濟繁榮與「想揍誰就揍誰」的意氣風發之後,美國的問題也已經逐步暴露出來了,而且很大程度上相當多的問題都是冷戰時期就已經初現端倪、但是由於美蘇矛盾而被成功掩蓋掉的問題:境內的種族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已經引得諸如塞繆爾亨廷頓這樣的有識之士發出了「誰是美國人」的呼籲,在某種程度上使得美國國內的小資產階級性質的自由主義即所謂的「白左」越來越嚴重。
  • 上世紀冷戰,以美國扳倒了蘇聯而告終,中國在這背後做出了什麼?
    在二戰結束後,雙方之間的不信任直接升級成了軍事對峙,而當時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雙方都擁有著足以摧毀地球的強大武器。在此後的幾十年中,人們一直生活在隨時可能出現大戰的陰影之下,不過幸好美蘇兩國總是能夠在戰爭爆發之際保持足夠的理智。不過,雖然說真刀真槍的戰爭沒有爆發,但是這兩個國家依然在通過影響他國事務取得自己對抗的優勢。
  • 簡述:冷戰時期美蘇兩超是如何互相傷害的
    你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其實戲才剛剛開始。高壓軍事對抗美蘇冷戰狀態下,不管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沒有安全感怎麼辦,在人類最基本的原始防禦基因的作用下,雙方開展了恐怖的暴兵行動,實踐也證明,往往,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是最有效的,那就是造武器,正所謂燒火棍多了,心就不慌
  • 冷戰後期,蘇聯已經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革,為何美國還要針對它?
    冷戰時期,國際經濟格局經歷了兩次重大變化,即戰後初期到 60 年代,美國一家獨強,稱霸國際經濟領域;20 世紀 70 年代後,國際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全球國際經濟格局在冷戰時期經歷了從一極到多極的演變發展過程。
  • 冷戰時期,共產主義的幽靈在全世界遊蕩
    其中,最重要的是,冷戰讓感到害怕的統治階級做出了讓步。1930年3月6日,當地共產黨組織了100多名黑人和白人示威者的隊伍在白宮外抗議失業。當時抗議活動遍布全國各個城市人們對20世紀中葉這個時代的懷念有很多非理性的理由。但也有很多實際原因;這是一個社會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部分原因是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