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幸福西寧人」

2020-12-23 中國文明網

  

  12月初,坐落於青藏高原湟水谷地的西寧市,連續降雪數日,天寒地凍。然而這並未消退西寧市成功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後,全體市民的喜悅自豪之情。

  2010年,西寧市踏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徵程,2017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20年再獲殊榮。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貫穿著西寧市始終堅持「建設幸福西寧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城市發展思想、認真回應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執著追求、不斷為城市賦予文明底色的堅實步履。

  聚焦民意讓群眾安心

  「設施老化,垃圾到處亂扔,滿牆都是亂貼的小廣告,小區地面坑坑窪窪,物業也沒有……」住在西寧市城中區禮讓街辦事處解放路社區新華街1號院的居民要秀玉提起小區曾經的狀況,有道不盡的苦水,「總的來說就是『髒亂差』。後來不斷變化,如今小區大變樣,路面整潔了,樓道燈亮了,汙水管道不堵了。」新華街1號院是「高齡小區」。因建造年代久,道路破損、綠化不足、房屋老化、停車位緊缺等問題曾經是居民的「心頭病」。近年來,解放路社區以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契機,全面升級改造老舊小區。「以前小區是土路,現在改成了水泥路,平平整整,還有保潔員打掃衛生,乾淨多了。」82歲的要秀玉在新華街1號院生活了10年,面對煥然一新的小區,要秀玉感觸頗深,「最感動的是給我們房子加裝了保溫層,冬天不冷了!」

  老舊小區是市民的家園,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面子」。近年來,不單是新華街1號院,一項項老舊小區、院落改造工程在西寧全市拉開序幕,一個個三無小區、「高齡小區」完成了華麗蛻變。截至目前,西寧市綜合改造老舊小區1.55萬套。「小區現在既『好看』又『好住』。」正在城西區勝利路街道西交通巷社區北苑小區健身廣場活動筋骨的馬大爺滿意地說,「養老就在這裡了,哪裡都不去。」

  在西寧市,老舊小區改造解民憂,而傾力打造的市民中心則以優質服務暖民心。「真是太高效了!謝謝你們!」11月30日,當記者走進西寧市市民中心,眼見的是寬敞明亮、井然有序,聽到的是熱情和氣、尊重耐心。運營於2019年的西寧市市民中心是集行政審批服務和體育文化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市民綜合服務平臺。34家辦事機構430個辦事窗口實現市民企業少跑腿、快辦事、好辦事,24小時自助服務區、智能無人值守受理站等讓服務「不打烊」。「5分鐘辦完營業執照,還能郵寄到家,估計明後天就能拿到,太方便了!」剛用無人值守受理站機器辦理完業務的市民張女士止不住地誇讚。

  文明實踐讓群眾暖心

  12月1日早上6時50分,55歲的謝豔清已抵達城西區通海路街道光華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天七點準時排練,隊員都不能遲到。」謝豔清揮動手中的粉色扇子,聲音洪亮地對記者說,「雖然天氣冷了,但我們跳舞的熱情不減。我特別喜歡跳舞,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後,有了專門的舞蹈室,還有專業老師定期指導。現在我已經學會了兩支舞蹈,有時候還去學學旗袍走秀,精氣神滿滿。」話音剛落,隨著音樂響起,謝豔清踩著節奏翩翩起舞。

  當謝豔清沉浸在舞蹈的喜悅中時,86歲的趙培貞已經和老姐妹楊秀蘭來到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愛老幸福食堂用餐。

  由於子女忙於工作不能常陪伴在身邊,外加年齡大,做飯成了趙培貞生活中的難事。2019年,西寧市相繼在城中區、城西區多個社區打造了143個愛老幸福食堂,為全市60歲以上老人提供配餐助餐服務。趙培貞和眾多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得以解決。「我支氣管不好,消化功能也差,食堂的飯菜口感綿軟,適合老年人。」

  在西寧市,還有更多「看得見」的暖心舉措讓市民綻放幸福笑容。城西區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持續7年通過拓展訓練、講座、主題繪畫比賽等活動,點亮了未成年人的「心燈」。城中區南川西路街道香格裡拉社區多彩志願服務隊走進社區每個角落傳友愛、送溫暖。公筷公勺、分餐制、半份菜,撬起西寧市第五中學等中小學校的文明新風尚。大通農商銀行文明信用工程讓5.88萬戶農村文明信用戶嘗到了「文明信用」帶來的甜頭……一項項活動、一個個舉措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溫暖新風吹進市民心裡,也收穫了他們的無數點讚。

  「飯量小的同學現在基本可以光碟,這學期浪費現象少了很多。」西寧市第五中學黨辦主任曹建濤說。「來社區就能聽黨課、練書法,平時還能看到喜愛音樂的老人唱歌彈樂器,光是看看聽聽就覺得很開心。」說起現在的生活,城西區通海路街道光華路社區居民李鳳江非常滿足。「現在的日子好啊,學生娃生活得到了改善。家裡除了養牛養豬,還養了15隻公雞。」56歲的大通縣東峽鎮克麻村文明信用戶楊成傑一家四口憑藉「信用」獲得了實惠……

  綠色生態讓群眾舒心

  自城北區北川河濱水綠道落成後,年輕的上班族叢玉就常來這裡快走,有時候還會約上朋友一起跑步。「上班在辦公室坐著,缺乏運動,現在附近建了綠道,每天我來散散步,周邊綠化也搞得好,一邊散步一邊欣賞美景。」叢玉笑著說。

  綠道點綴了叢玉的生活,也彰顯了西寧的生態本色。地處高原的西寧市生態脆弱、資源貧乏,阻礙了城市發展。從2015年開始,西寧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蹚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實現了從「風吹石頭跑」到「綠水青山」的轉變,闊步邁向「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政策制定讓生態文明建設有了「約束」。西寧市成立市委綠色發展委員會,建立綠髮、發改、財政、城管等多部門有機兼容、激勵相容的工作機制,監督激勵推動綠色發展各項工作落實。相繼形成了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鐵規矩」——《西寧市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促進條例》《西寧市南川河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方案》《西寧市森林生態效益分類分檔補償試點方案》等。在城鄉深入實施綠色產業、治理能力、「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綠色人文六大建設行動。

  務實的各項工作讓「生態美」在城鄉永駐。「幸福西寧·花園城市」綠化美化彩化行動、機械化清洗清掃行動提升城市「顏值」。已建成的465公裡綠道、508.7公頃的湟水國家溼地公園等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全市建成區綠地覆蓋率保持在4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5平方米,呈現出了「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美好景象。172支綠色志願服務隊、2.63萬名志願者深入城鄉積極宣傳綠色生活方式。遍布城區的「綠色生活·幸福驛站」引領市民踐行綠色健康生活……一系列紮實的舉措讓西寧收穫了亮眼的成績。西寧市相繼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成為首批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今年11月,西寧獲得「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稱號。

  如今,站在城市最高處俯瞰西寧全景,目光所及之處皆有綠色。優良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每個西寧人的驕傲。綠道、公園、森林等為這座城市繪製了一幅生態宜居美麗畫卷。「現在西寧更美了、更文明了,我們都是幸福西寧人。」市民崔凱自豪地說。(來源:精神文明報)

相關焦點

  • 「我們都是幸福西寧人」——青海省西寧市突出惠民利民唱響創建...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貫穿著西寧市始終堅持「建設幸福西寧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城市發展思想、認真回應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執著追求、不斷為城市賦予文明底色的堅實步履。「每天七點準時排練,隊員都不能遲到。」謝豔清揮動手中的粉色扇子,聲音洪亮地對記者說,「雖然天氣冷了,但我們跳舞的熱情不減。我特別喜歡跳舞,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後,有了專門的舞蹈室,還有專業老師定期指導。現在我已經學會了兩支舞蹈,有時候還去學學旗袍走秀,精氣神滿滿。」話音剛落,隨著音樂響起,謝豔清踩著節奏翩翩起舞。
  • 突兀虎臺下的幸福西寧
    公元397年,河西鮮卑貴族禿髮烏孤稱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後遷樂都(分屬青海),史稱南涼,領有今日甘肅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禿髮利鹿孤登基後,國力強盛,一度雄據西陲,虎臺就是那時所築。夕陽投下了最後一抹色彩,登上虎臺,西寧風光歷歷在目。虎檯曆經1600餘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西寧歷史的興衰變化,是先民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當年,南涼末主禿髮傉檀站在以他的長子禿髮虎臺名字命名的高大臺子上檢閱軍隊,曾是何等的虎虎之威!青青虎臺,是那段短促而激蕩歷史的無聲記錄。
  • 來自大學生的西寧幸福感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遇見幸福,收穫幸福。 西寧榮獲「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無論是生活在這座幸福城市的人,還是曾經在這座城市生活過的人,無一不為之歡呼叫好。在外地上學的西寧學生看來,雖然身處的城市很大,有更多更好更新的事物讓人目不暇接,但淳樸熱情的西寧人,西寧的藍天白雲,西寧的各種小吃……才是家的味道,才是濃濃的幸福感,幸福西寧是他們永遠魂牽夢繞的家…… (記者 張弘靚) 「能來幸福西寧上學是我的幸運」 青海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歷史系19班 陳孜暢 「得知西寧被評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消息後,第一感覺是能來西寧這樣的城市上學
  • 西寧:「老年人之家」向幸福前進
    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到農村老年之家,西寧市正在摸索可推廣、可複製、可持續的經驗模式,滿足絕大多數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區享受養老服務的願望,為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幸福西寧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村裡有個幸福老人農家樂距離西寧市區40公裡左右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甘樹灣村的老年之家裡充滿活力。
  • 來自志願者的西寧幸福感
    孟慶德說,「西寧榮獲『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讓人振奮。這些年西寧百姓的生活是一日比一日好,特別是基層弱勢群體家庭生活更是有了很大改善,這些都讓人欣慰,希望貧困家庭和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關照。」「作為志願者,能被人需要,能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我願繼續為我們的幸福西寧付出!」孟慶德的話樸實又有力量。
  • 青海西寧:幸福食堂裡的年味兒足
    中新網西寧1月24日電 (魯丹陽)24日是農曆臘月三十日,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的廚師們為社區老人做了一頓特殊的團圓飯。圖為西寧市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的廚師起鍋裝盤。魯丹陽 攝早上八點,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的廚師長李廷璽帶領廚師們為社區老人準備備餐,「在平時我們給老人準備的午飯都是兩個葷菜、兩個素菜,外加主食和湯,今天過節我們專門準備了青海傳統的老八盤,有八個涼菜、八個熱菜,希望老人們能過一個溫暖的除夕。」
  • 你知道,西寧人取暖用的是啥能源
    你知道,西寧人取暖用的是啥能源本報訊(記者 小蕊)冬季,採用清潔能源供暖成為西寧的一大亮點。燃氣供暖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華能熱電聯產供熱面積持續增加,全市清潔供暖率穩步提升,讓西寧藍成為新時代幸福西寧的最美底色,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我們小區是採用天然氣供暖的,自從『煤改氣』以後,屋外再也沒有煤煙味了,空氣越來越好了!生活在西寧幸福無比。」說到「煤改氣」,家住互助東路的市民肖大媽滿臉笑容。
  • 來自綠色交通的西寧幸福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西寧市被評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後,這份幸福和喜悅在每一位市民心中持續升溫,歷數這幾年身邊的幸福事兒,西寧人感觸最深的就是腳下的路……門源路大修整治、五四橋拓寬改造項目全面建成通車;海湖新區新建的5條地下通道全部投入使用;最美景觀路時代大道建成通車,打通了南川片區交通大動脈;湟水路高架橋
  • 西寧這個會很關鍵!
    「這個會不但開得及時而且非常重要,只要我們抓好落實,按照會議要求,扎紮實實從五個方面抓起做起,我們一定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全面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的徵程中,把強勁的衝鋒號吹起來,自我超越、比學趕超、爭先進位,創造出不負於偉大時代的新業績。」
  • 來自冰球冰壺館的西寧幸福感
    「冰球館、冰壺館讓西寧市民真正體會到了冰上運動,了解了冰雪運動的魅力,促進了西寧市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冰上運動是幸福西寧的新亮點!」賈冕說,「今年我們承辦了全國最高規格的冰球賽事,U系列U12組全國青少年冰球錦標賽。
  • 青海西寧「幸福食堂」「烹調」愛老「味道」
    圖為西寧市城西區的老人在「幸福食堂」就餐。 張添福 攝中新網西寧11月17日電 題:一元牛肉麵!青海西寧「幸福食堂」「烹調」愛老「味道」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市場價每碗9元的牛肉麵,關愛價僅需1元,高齡價、幸福價分別為3元、5元。這是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本月剛運營的「幸福食堂」「舌尖上的牛肉麵」西山二巷店裡的價格。
  • 今天西寧為啥要試鳴防空警報?這段歷史每個西寧人都應銘記!
    只好在各族群眾的幫助下趕製木排和羊皮筏子,並將一隻能乘坐120人的磨船修好。8月30日五師在火力掩護下,以鍬作槳,冒著彈雨,衝過一個又一個激浪和險灘,努力向對岸划去。    8月31日,二軍又開闢了草灘壩、依麻木莊、察漢大寺三個渡口。9月3日二軍前衛師進駐化隆縣甘都,軍部駐在甘都馬步芳公館。5日五師解放了化隆縣城。
  • 關注丨來自冰球冰壺館的西寧幸福感
    上萬市民享受到來自冰雪的幸福西寧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市民中心項目部部長 賈冕「在西寧上榜『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眾多理由中,冰球館、冰壺館肯定在列。」「冰球館、冰壺館讓西寧市民真正體會到了冰上運動,了解了冰雪運動的魅力,促進了西寧市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冰上運動是幸福西寧的新亮點!」賈冕說,「今年我們承辦了全國最高規格的冰球賽事,U系列U12組全國青少年冰球錦標賽。
  • 林耕是誰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在青海無人不知道唐道,沒人不曉幾何書店。 尤其是幾何書店,是青海這幾年為數不多的網紅之一,也成為了青海人引以為豪的文化創新開拓之作 。全國各地的遊客到了青海到了西寧,都要去感受一下幾何書店別樣的「味道」。 說起幾何書店,青海文化、旅遊、新聞等各界人士表達了從未有過的「異口同聲」:幾何書店是青海這些年來最為成功的經典創新力作。
  • 西寧廣播電視臺搬家了
    期待與不舍交織在  每一個西寧廣電人的心間  因為,我們搬家啦~        近日  西寧廣播電視臺  新辦公大樓投入使用  放眼望去  綠植環繞中這座藍色樓體  現代感十足,讓人眼前一亮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
  • 2020年西寧的房價增長潛力有多大?
    很多人在選擇買房的時候,都會綜合考慮很多因素,而房價的升值則是其中最關心的,那麼,當前西寧的房價增長潛力到底有多大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不妨先看看今年政府在相關方面的回應。
  • 西寧:把綠色發展作為成長坐標
    理念:在綠色發展中深入人心「我們準備用8年時間建設一個巨大的城市『生態綠芯』,這就是總面積32.6萬畝的西寧西堡生態森林公園項目。」西寧市市長張曉容說,這個項目直接體現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西寧的深入人心。
  • 西寧首次!
    「近年來,我市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通過實施『河湖清』建設行動,水環境在不斷改善。土著水生野生動物可以在湟水河水體環境中存活。通過我們積極爭取,多次協商,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省漁業環境監測站、省漁政管理總站、市農業農村局等多部門承辦了此次『綠水青山 幸福西寧 保護水生生物資源 維護生物多樣性』2020年黃河(湟水河)西寧段『全國放魚日』活動,我們期待把這項活動保留下去,每年開展一次。通過這項活動,來倡導市民形成科學放生、文明放生、規範放生的生態環保理念,共同維護湟水河流域的生態安全。」
  • 做大做好這碗飯——聚焦西寧愛老幸福食堂系列報導之八
    77歲的王改英在城中區香格裡拉社區的幸福食堂高興地吃著飯的照片頻繁在各大媒體亮相,成了幸福食堂的「網紅」老人。  雖然是「網紅」,但王改英來這裡吃飯的原因和來就餐老人都一樣:年齡在80歲左右,多是獨居或是身體狀況欠佳,做飯有困難的老人。在王改英看來,幸福食堂的飯菜不僅經濟實惠,而且種類豐富、乾淨衛生,比在家裡吃飯還要好。
  • 西寧兩日
    沿街飯館食肆十之八九是清真的,肉鋪副食攤檔也多為回人所開,掛的都是牛羊肉,和整齊堆放的去毛光雞。最是可愛的是那些買手工酸奶的小店,一碗酸奶三五元不等,可現吃可帶走。現吃則坐在門口小凳上,以小勺挖食,奶味濃鬱,酸甜可口。至於羊肉更是價廉物美。有一晚我路過興海路「馬一刀烤肉店」,裡面座無虛席,門口一長條火爐烤肉香味瀰漫,幾個廚工忙得無暇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