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耕是誰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2020-12-15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林耕是誰?

在青海無人不知道唐道,沒人不曉幾何書店。

尤其是幾何書店,是青海這幾年為數不多的網紅之一,也成為了青海人引以為豪的文化創新開拓之作 。全國各地的遊客到了青海到了西寧,都要去感受一下幾何書店別樣的「味道」。

說起幾何書店,青海文化、旅遊、新聞等各界人士表達了從未有過的「異口同聲」:幾何書店是青海這些年來最為成功的經典創新力作。她給青海西寧人傳遞的信息充滿力量:要敢為人先,外面世界精彩紛呈,等待我們去開拓。

短短幾年,幾何書店不但在青海西寧有了自己穩定的大本營,更鼓舞人心的是,她向全國的四面八方進軍,並已在多個大城市安營紮寨,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追捧,令他們對青海西寧刮目相看:「非比尋常!幾何書店來自三江源,來自青藏高原,來自偏僻的中國西北角,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大美青海綠色幸福西寧獨特的文化、情懷、風採。」幾家當地媒體在報導時,不約而同地用了幾乎一樣的標題:「青海來了,來自西寧的創意」。

不久前,總編安排我去採訪林耕,我這個到幾何書店去了無數次的記者,向總編問了一個該問又不該問的問題——

「林耕是誰?」

真的,很少有人知道林耕是誰?

「他的出現有點突然,有一種橫空出世的感覺,但更有一種厚積薄發的積澱。」朋友們這樣評價他。

而林耕就是幾何書店和唐道·637商業街的創始人!

採訪約在了幾何書店的「時光書館」,灰白色的棉麻休閒裝、燙染過的長髮、圓圓的黑色眼鏡,學美術出生的林耕身上自有一股文藝氣息。

林耕傾力投資、謀劃,全國已有11家幾何書店先後「誕生」,還有27家幾何書店已成功籤約,將在全國遍地開花。記者很興奮:全國各大城市將有青海西寧的文化元素,將展現青海西寧人的創造和氣魄。

曾任微軟(中國)副總裁、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院長王欣說,第一次去西寧,在城市最繁華的地方看到有這樣一個大書店,特別震撼!「後來,在走訪書店以及和林耕交談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這個書店不僅僅是賣書的地方,它是一個集文化、藝術、個人情感需求等等於一體的一個大空間。幾何書店在全國走紅也是必然。」

林耕還有另一重身份。他是青海著名書法家、雜文作家、新聞專家林錫純之子。「開書店也好,將文化注入商業街區也好,父親對我的影響深入骨髓。」

1958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林錫純與中央美術學院朱乃正、中央戲劇學院徐步桓一起來到青海,此後數十年的交往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並稱之為當時的三大才子。

徐步桓去世後,徐夫人拿著他曾用過的書籍和筆墨紙硯來到林耕家,對林錫純說:「老徐走了,如果我也不在了,這些東西就只能當廢品賣了,太可惜!」看著這些寫滿批註和感悟的舊書,林耕陷入了沉思。

「一個人一輩子,所有的思想精華都在這些書裡。父親也已年邁,這些書籍對家族內幾乎無用武之地,但對相關研究人員來說,這也許是一座寶藏。」林耕說。

這是林耕謀劃開幾何書店的初衷。

2018年2月,幾何書店在西寧開始試營業。試營業當晚,僅3個小時就創下了5萬人流量,17萬元營業額的業績。

林耕說,讀者來書店,不單純只是為了買書,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交流和體驗的平臺,我們不能只是為了賣書而賣書,要去發掘讀者的內心需求。

打破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將過去純粹的商業模式轉變成體驗模式進行新型營銷,向具有多種業態的複合文化空間發展,在此理念下探索經營模式的幾何書店一躍成為「網紅」打卡地,並在規模化的口碑式傳播下,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記者注意到,幾何書店最大的設計特色就是洞穴式設計,而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拱門。林耕說,設計非常重要,這樣的設計可以營造一種穿過拱門,書與人交融在一起的意境,這種「交融」不是無原則的混雜,也不是機械的「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和簡單的相互促生,而是書自身的時間性因素最終以空間性因素為歸宿。

幾何書店6大分區——重磅閱讀、雪域淨土、天空之城、時光書館、空間之門、重拾生活,它們被有機分割,又相互連接。在碎片化閱讀時代,書店把閱讀回歸到生活本真,在1萬平米的書店內,總有一片屬於讀者自己的安靜角落。

曾經也有很多人困惑,在零售出版業蕭條的大環境下,日本的蔦屋書店為什麼還能火?蔦屋創始人增田宗昭是這樣說的:「書店的問題就在於它在賣書……如果你要買書,去亞馬遜買一本書就可以了;你要找信息,可以去谷歌找信息。而如何在書中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

林耕說,幾何書店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把文化變得唾手可得,讓人們能夠真切地體驗到文化帶給生活的快樂。「幾何書店有各種展覽、演出、論壇和讀書分享會,我們把這種功能放到商業平臺上,讓大家輕鬆地感受到文化給自身生活帶來的種種愉悅。」

「西寧有啥好玩的地方?」

「唐道·637肯定是必去的!」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魯昕說,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青海!在唐道·637我看到了西寧人的幸福生活,感受到青海的文化氛圍,這裡有高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也有現代文化、時尚文化交相輝映。

「唐道·637已經成為城市會客廳,成為西寧最亮的城市旅遊和商業雙地標。」

何為唐道·637?

「唐道·637,其中『唐道』指古代的唐蕃古道,『637』代表公元637年。」林耕說。

如果要問唐道·637給幸福西寧帶來了什麼?我們很難單純站在一個商業項目的角度來看待。唐道·637作為西北地區最大文化、商業、旅遊綜合體,不僅擁有不可複製的商業模式,還包括獨特的西寧文化,這成為搭建起商業與文化之間、西寧與世界之間的橋梁。

林耕講,在第四紀冰川結束後,中國的氣溫逐漸上升,距今7500年的時候進入了一個相當溫暖的時期,人口第一次出現了快速的增長。這時候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及黃河流域的北部氣候宜人,青海湖的溫度比現在高7-11攝氏度,氣候相當於溫帶和亞熱帶,各種生物資源應有盡有,形成了國家和民族的第二次大遷徙。大量不同的民族和部族,向黃河中上遊及青藏高原東北匯聚,帶來了不同的語言、思想,在這裡傳播交流,最終在這裡形成了共同的語言。

「由此可見,西寧自古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很多人都是祖輩移居過來的,也有像我一樣的青二代青三代。」

文化的碰撞、民族的包容、歷史的傳承、信仰的力量都為幸福西寧的多樣性增光添彩。

如何將本土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這是林耕一直思索的問題。

西寧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

林耕說,幾千年來西寧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唐蕃古道的起點。來來往往的商人串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人們在這裡重新定居,裂變成青二代,青三代。他們當中有漢族,土族,撒拉族,回族,藏族。祖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它是商旅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更是民族融合之路。

記者手記:

從西寧到成都、南昌、上海、武漢、合肥等城市,幾何書店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並成為市民打卡、拍照、休閒的好去處。著名作家馬伯庸說,沒想到幾何書店總店在高原西寧!幾何書店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短短幾個字道破了幾何書店保持獨特個性並脫穎而出的秘密。

1971年出生的林耕,1992年從青海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西寧市群藝館,1995年被生活所迫下海做生意,1997年成立網際網路公司後破產開始另謀出路。半生坎坷,大起大落之間,林耕最終將自己濃縮在了書店和地產裡,人生幾何?

雖然一切才剛剛開始,但幾何書店已確確實實給青海西寧帶來了自信、光榮和美譽。我們堅信,更大的成就還在等幾何書店和林耕!

相關焦點

  • 來自大學生的西寧幸福感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而這其中,就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他們或來自五湖四海,或去了五湖四海,但他們都因為在西寧感受到了溫暖、收穫到了幸福而對這座城市銘記於心…… 在西寧上大學的學生看來,西寧不僅顛覆了對大西北的認識,而且很享受在西寧上學的幸福生活,出臺的一系列助學舉措,讓外地的貧困學生解除了後顧之憂,老師同學和城市的風土人情,讓他們感受到了西寧的幸福溫度。
  • 讓四個扎紮實實落地生根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認真貫徹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始終堅持落實國家治理總體部署與青海地方治理創新相結合,立足青海特殊省情,找準國家治理與地方治理的結合點,在推進地方治理的實踐中為國家治理貢獻青海力量; 這四年,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四個扎紮實實」作為引領未來發展的旗幟,一刻也不放鬆地貫徹落實,以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
  • 38所學校體育場地免費開放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近日,有市民致電晚報《社區周報》欄目,反映快到寒假了,計劃在寒假期間帶孩子到附近的中小學校鍛鍊身體,想了解一下哪些中小學的體育場地設施免費對外開放。記者從市體育局群體中心了解到,我市現有38所中小學室外體育場地設施在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寒暑假向社會定時開放,每天開放時間不少於6小時。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 斑馬線上三輪車竟喧賓奪主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近期,不少市民致電晚報交通熱線,反映柴達木路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門前,道路中央斑馬線上的隔離樁屢屢被人為損壞,兩輪摩託車、三輪車大行其道,交通秩序混亂,存在安全隱患,希望晚報予以關注。 市民反映 市民張先生說,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位於柴達木路北側,集散中心1號大門處有一人行橫道。
  • 竟違停在高速路行車道內 12分沒了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據了解,12月2日16點26分許,王某某駕駛這輛計程車本想沿京藏高速公路向大通方向行駛,當車行駛至京藏高速公路與西寧方向岔路口時,誤入了西寧方向,駕駛人王某某將車違停在行車道內不知所措,後面行駛過來的一輛小車險些與其發生追尾,王某某的交通違法行為被後方車輛的行車記錄儀錄製下來,並向高速交警提供了視頻資料。
  • 海湖新區6條公交線路調整運行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本報訊(記者 一丁)記者12月2日從西寧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悉,受到海湖新區西關大街桃李小學路段車流量增多,公交車在路邊停靠、調頭存在安全隱患因素影響,從即日起海湖新區9路、38路、59路、58路、106路、9001路6條公交線路將調整運行。
  • 物業上調車位月租費業主質疑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近日,城中區海星陽光小區居民致電晚報熱線反映,該小區物業沒有經過居民們的同意就準備上調地下停車場車位月租費,希望記者予以關注。 居民反映 海星陽光小區的王先生說,小區的地下停車場2019年投入運行。當時物業規定地下停車位的月租費為360元/月,居民就感覺月租費過高,經過居民和物業的協商後,月租費降到了180元/月。
  • 自採燃氣鍋爐品質良莠不齊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原來也沒太注意,估摸著還能用上幾年,誰知道開發商配的這爐子,前後只用了差不多六七年就壞了……」 記者走訪發現,對於壁掛爐的使用壽命,各商家給出的口徑大體一致。此外,不論國產還是進口品牌,普遍的質保期只有兩年。「質保期兩年,出問題隨時找我。基本上你用個十年沒問題,當然得看你家具體的使用情況。」有商家如此表示。
  • 設施老化暖氣不熱居民喊冷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近期,南川東路公交小區不少居民致電晚報熱線,反映家中供熱溫度一直不達標,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室內溫度也越來越低,老人孩子都凍得受不了,希望晚報予以關注。
  • 安裝健身器材環境需符合條件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近期,有不少市民致電晚報熱線,詢問如何申請給他們所在的小區安裝健身器材。市民張女士說,她剛搬了新家,小區是新建起來的小區,樓前有個小院子,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美中不足的是院子裡沒有健身器材。她見不少小區裡都有健身器材,很方便居民鍛鍊身體,可是又不知道他們小區是否可以申請安裝健身器材?如果可以的話應該怎樣申請?
  • 公共場所登記的信息去哪了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很多情況下,收集或者知悉用戶個人信息的主體並非唯一,所以即使用戶懷疑某個主體洩露了其個人信息,基於誰主張誰舉證的法律規則,也需要提供確鑿的證據予以證明,但是因多數用戶的取證能力和取證手段有限,通常難以獲得相關證據,這是用戶對於個人信息洩露進行民事維權所面臨的最大困難。」知名IT與智慧財產權律師、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說。
  • 國安亞冠八強戰遇苦主蔚山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 拜登身後是一群怎樣的女人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 -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中國體育彩票「德美山東」文化作品大賽獲獎公告  由山東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大眾日報、大眾網、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山東體育休閒廣播、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山東畫報社、網易山東主辦,齊魯晚報承辦的中國體育彩票「德美山東」文化作品大賽自啟動以來
  • 簡訊 - 簡訊-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蔡雪妮)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當年4月15日,晚報等媒體和市扶貧辦發出倡議,啟動「溫暖午餐」公益行動。至那一年年底,寧波市民捐款320萬元並全部匯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這些捐款讓當地1.5萬名苗鄉侗寨孩子吃上了熱騰騰的午餐。    2010年2月9日,「溫暖午餐」入選央視2009溫情故事,那一年的正月初七晚,白巖松為全國觀眾真情講述發生在甬黔之間延續多年的愛與被愛。
  • 我省彩友攬獲「3D」43萬餘元大獎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在他看來,「3D」雖然只有0到9區區十個數字,卻充滿著千分之一的希望,洋溢著百分之百的快樂。 的確,「單選+倍投」這組「搭檔」可謂是中獎利器,在各種遊戲中都備受青睞。面對變幻莫測的中獎號碼,技術型彩友們往往「因時而動」,每天都會綜合分析和值、冷熱號等精選號碼,當然了,也有不少彩友選擇瞄準一注或幾注號碼,緊咬不放,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收穫豐厚獎金。
  • 民歌唱響沂蒙山 -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