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把一些拼多多員工的淘寶帳號給封了,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對此,阿里巴巴聚划算做出回應稱,發現有些「用戶」存在違規手段,所以做出了相關限制。比如,大量不明身份、註冊顯示為某地區的「用戶」,持續試圖運用各種手段爬取平臺信息,套取優惠補貼,甚至將商品、店鋪「竊取搬運」到其他平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這批評的就是拼多多。
類似阿里巴巴和拼多多這樣的互掐事件,在運營商之間也時有發生。在3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的加快5G發展專題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堅決不打價格戰。對此,很多自媒體結合三大運營商幾乎一致的5G套餐進行了解讀,認為「不打價格戰」已成為通信行業的共識。但事實上,高層的表態未必能在基層真正落實。面對業績壓力,中國電信部分地區基層的操作遠比拼多多要出格的多。
攜號轉網全國推行之後,中國電信被認為是最大的受益者,轉入的用戶比轉出的要多,實現了正增長。有人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電信網絡好,資費低,而且寬帶捆綁使得手機用戶穩固。這也許是原因之一。在我看,更關鍵的原因在於對待攜號轉網的態度。三大運營商裡,大概只有電信指望著靠攜號轉網從對手嘴裡搶用戶。相比移動和聯通,電信在攜號轉網拉客上顯得更加咄咄逼人。我曾聽在移動基層營業廳的朋友說,當地電信拉客都拉倒他們店門口了。
今天,我又有了新發現:電信在搶奪寬帶用戶上同樣富有進攻性。3月30日人民郵電報網站刊發了一篇報導,《深圳電信向全市提供「免費檢測提網速,學習進步不止步」服務 》。文章中說,深圳電信在各大媒體進行「寬帶免費檢測」推廣活動,提升疫情期間客戶網絡服務,並宣稱活動受到深圳市民歡迎和好評,首日就衝上了微博本地熱門話題榜第一。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檢測對象並不局限於電信客戶。電信的工程師進入市民家中,為移動、聯通的寬帶做速度檢查,這能測出什麼好結果!手機行業口水仗打得死去活來,也還沒有發生過小米官方組織做華為手機拆機直播的荒唐事。想像一下,電信的工程師會怎樣向市民解讀移動、聯通寬帶的檢測結果,無非是或明或暗地引導換電信寬帶罷了。
深圳電信官方微博於3月8日9:15發布了免費檢測活動消息,看內容平平無奇,不像是能衝上微博本地熱門話題榜第一的模樣。帶話題標籤的微博不少,但一般只有一兩句話,「明天會更好加油哈」「這個行為我非常的支持!安全第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很無釐頭是不是?更離奇的是,不少帳號的定位都在外地,朔州、北京、煙臺等,全國人民都關注著深圳電信的活動呢,還是有水軍刷存在?
上其他運營商廳門口拉客,上人家客戶家裡「檢測寬帶」,這些操作,比拼多多註冊淘寶帳號爬取平臺信息要惡劣得多吧?這樣的事還正不斷發生著,運營商之間如何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