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以品行為基礎的卓越人才培養理念

2021-01-18 新華網

上海交通大學招辦常務副主任王琳媛做客新華網解讀招生政策。新華網 夏添 攝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1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日前,上海交通大學招辦常務副主任王琳媛做客新華網,向即將要參加高考的考生們介紹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和人才培養特色。

  以培養「第一等人才」為教育目標

  上海交通大學從建校之初就非常關心人才培養的質量,老校長、工科先驅、國學大師唐文治先生曾說:「須知吾人慾成學問,當為第一等學問;欲成事業,當為第一等事業;欲成人才,當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學問、事業、人才,必先砥礪第一等品行。」上海交通大學一直秉持著這樣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地傳承發展。

  王琳媛說:「上海交通大學追求以品行為基礎的卓越人才培養的理念,傳承『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優秀教學傳統,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人才培養理念不斷演進和發展,形成了現在的以『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致力於培養有遠大志向和學術志趣的學生。

  令學生受益的育人環境

  王琳媛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整體的育人環境,我想可以這樣來概括:把一群極具創新思維的老師和一群極具創新潛力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進行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逐漸形成終身受益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王琳媛分別從五個方面概括了上海交通大學的育人環境。

  第一,活躍的科技活動。上海交通大學擁有完善的科研培訓的體系,每年有一千多名學生獲得國內外科技競賽的大獎,2016年,1400多位學生在國際和國內重大賽事上獲獎。

  第二,濃鬱的學術氛圍。上海交通大學幾乎每周都有高水平講座,定期邀請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國際政要、社會名流、企業家來校講座。

  第三,多彩的文化生活。上海交通大學是文化的熱土,是國內唯一連續5年獲得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項目特等獎的高校。

  第四,豐富的圖書與信息資源,讓學生盡情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目前上海交通大學紙質文獻總量達到331萬冊,電子期刊5.56萬種,電子資源數居全國高校前列,圖書館開放時間和開放天數也位列全國高校圖書館首位。

  第五,攀登科學高峰的精神。上海交通大學在徐匯和閔行兩大校區分別建有錢學森和李政道館書館,激勵引導學生勇於攀登科學高峰,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衷和嚮往。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來了!
    11月25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並見證籤署多項校地合作協議,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會見來賓並出席籤約儀式。範銳平一行參觀了上海交大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並與學校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籤署了《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天府科技園合作協議》《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合作協議》《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成都先進推進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協議》
  • 抓住關鍵環節 培養卓越法律人才
    二、整合優化教育資源是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基礎  「計劃」的主要措施是構建教育與法律實務部門協同合作、國內高校與境外高校聯合培養的機制,打破高校封閉式教育,整合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從而為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奠定基礎。做到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教育資源的「跨界整合」。
  • 985大學系列: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校徽上海交通大學各類學術和學科建設都全面躍升,全球學術影響力顯著增強。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中國」C9「成員。」天鯨號「絞吸式挖泥船上海交通大學推出了「強基計劃」,肩負著為國家的戰略需求,選拔培養基礎學科人才的重任,上海交大作為試點,對標世界前沿,以「致遠學院」支撐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
  • 構建高校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
    本屆論壇以「融合與創新:構建高校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為主題,介紹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邀請了校內外嘉賓參會,共同討論卓越公益人才的培養模式。上海市民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馬伊裡,上海市民政局職業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處處長張靜,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孫真榮,校長助理、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斯陽、同濟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張輪、復旦大學對外聯絡與發展處副處長、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陸穎豐、上海交通大學發展聯絡處副處長于洋、各共建社會組織和機構代表及上百名教師學生參加活動。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琳主持了上午的主論壇。此次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上海交通大學推出「2+6+7+X」特色招生培養新模式
    新華網北京7月23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英才輩出的百年學府,伴隨著時代發展,交大一直致力於打造「不出國門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以一系列舉措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躍升。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琳媛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說,為讓更多優秀學生圓夢交大,今年學校的本科招生總數繼續增加。
  • 發力世界一流 培養卓越人才
    這意味著華工深入推進「新工科」人才培養有了全新載體,更標誌著該校朝著「在地國際化」辦學又邁出了堅實一步。2019年以來,華工啟動「新工科F計劃」,率先在廣州國際校區試點。通過這項計劃,華工瞄準國際經濟技術發展前沿,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通過主動布局一批「新工科」專業,大力推進傳統工科專業轉型升級,建設一批「未來創新實驗室」和「微專業」,培養適應新經濟、新產業需求的卓越工科人才。
  • 關注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西北政法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學教育研究》編輯部承辦的以「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法學教育研究》第三屆專題研討會在西安召開。「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全體研究生等百餘人,圍繞「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核心議題,交流法學實踐教學模式、課程與教學法、法治理念與法律職業倫理、域外法學教育等方面論題。
  • 上海大學MBA教育管理中心培養複合型卓越金融人才:金融產業方向...
    巫景飛老師介紹了產業方向背景:該方向課程以培養有道德、懂法律、懂金融、懂科技、懂產業的跨界複合型金融人才為根本目標,以創新和實戰為基本理念導向,充分依託上海金融中心的人才資源優勢,廣泛邀請金融業界實踐者與同學們分享交流。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同學們了解最新金融產業發展動態和實踐創新,將課堂所學的金融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深刻理解金融產業的本質和新技術帶來的創新機遇。
  • 「卓越」人才培養背後的育人邏輯
    新的歷史時期,學院進一步提出「大思政」建設要求,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為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知識精湛且富有奉獻敬業精神的「卓越」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將價值培養「融進」課堂,確保範圍與狀態相統一,學院在全面提升教師德育責任和育德能力的基礎上,明確要求教師做到身先示範,呈現出「課課育人、師師育人」的生動場景。為了將思政教育「扎進」頭腦,確保作用與效果相統一,學院定期組織學習研討,深刻理解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辯證法和方法論,切實做到鑄卓越靈魂、育卓越人才。
  •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試驗班:培養有社會責任感、高端複合型法律人才
    在法學試驗班的基礎上,凱原法學院同時推出法學+經濟學雙學士項目。進入凱原法學院的本科生在修讀法學主修專業的同時,可以選擇加入法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項目,同時修讀第二主修專業經濟學專業。該項目是為契合國家和區域發展的戰略需求,培養既有紮實的法學基礎、又有敏銳的經濟學思維的拔尖後備人才,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複合型法律人才。
  •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專訪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MEM中心主任張文光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2020-09-21 19:38 播放次數:3513 學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從1998年開始,立足為國家汽車製造
  • 匯跑體育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建體育人才培養基地
    8月1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與無錫匯跑體育有限公司合作籤約暨體育專業碩士協同培養育人基地揭牌儀式在無錫未來媒體中心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書記馮大鵬,副主任劉長江,教授劉志強,匯跑賽事總經理李長徵,商務總監李雷等出席儀式。
  • 大連交通大學ACCA創新實驗班-大連交通大學ACCA國際化財經人才培養...
    為深化本科教學改革,緊跟經濟發展和時代需求,大連交通大學於2019年5月與上海高頓教育集團共建「國際化財經人才培養基地」,創建ACCA創新實驗班暨ACCA項目合作籤約。ACCA創新實驗   班將在2020 級本科新生中進行校內選拔,經預報名,擇優錄取。
  •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
    原標題: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關鍵在於人才培養的社會面向性,即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直接服務社會發展。在這一要求的驅使下,人才培養效果要實現一種轉換:書齋型學生向社會實踐者的轉換。
  • 上海一中院公布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名單
    3月13日下午,上海一中院召開領軍人才培養工作動員會。院黨組成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3家高校的「學術導師」,上海一中院「實務導師」,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7位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出席會議。會議由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湯黎明主持。
  • 林忠欽校長調研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6月19日下午13時,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蒞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調研,並為附中全校師生作了題為《學在交大,矢志一流——上海交通大學卓越創新人才培養》的講座。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琳媛隨行調研。
  • 同濟大學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
    12月17日至18日,由同濟大學主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上海舉辦。會議以「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為主題,聚焦培養創新型、複合型、國際化的智能建造專業卓越後備人才。在為期兩天的會議裡,來自國內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300餘名代表現場參會,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過1萬。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
    5月17日電 5月16日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在交大紫竹國際教育園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副校長陳紅專,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張偉民,海派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教授詹仁左,中國書法文化國際傳播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教授周斌,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舒靜,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李贛等領導與嘉賓參加儀式。
  • 上海交通大學:紮根中國大地 打造一流師資「天團」
    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人力資源處(黨委教師工作部)始終將「人才強校」作為發展主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新發展理念,將「破五唯」專項行動與學校發展內在需要相結合,以「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高校教師首要職責,以師德師風、學術誠信作為教師評價首要標準。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第十屆「卓越法律人夏令營」舉行
    2020年7月10日至7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第十屆「卓越法律人夏令營」舉行。受疫情影響,本次夏令營雖然採用線上舉辦的方式,來自全國各知名高校的百餘位同學相會在雲端,在三天的時間裡,共擔挑戰,共享喜悅,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