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AR」在日本那麼火,為什麼不引入中國?

2020-12-23 有車以後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把這句話看成真理,並把它代進所有的事物上。在汽車的範疇裡面,就會有朋友覺得自己能買到的車都不好,買不到的或者買不起的才是最香的。真的嗎?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決定開闢一個新的文章系列,主題就是《XXX真的香嗎?》。今天這篇,是系列中的第一篇,目光聚焦在日本本土的K-car上。

什麼是K-car?

所謂的K-car,也就是「輕自動車」,是日本對於汽車的分類之一。而由於「輕自動車」這個詞的日語羅馬拼音是Keijidousha,縮寫就成了Kei car,再慢慢被人簡化成K-car。

黃底黑字是K-car專用車牌的特徵

在日本的法規中,K-car的尺寸受嚴格限制,長、寬、高不能超過3.4米、1.48米和2米。什麼概念?我們熟知的奇瑞QQ,算是比較典型的微型車了,長度也接近3.6米,寬度更是超過1.6米,妥妥地超標。再告訴大家一個可怕的事,路上跑的Smart fortwo,大家都覺得夠小了吧,然而人家的寬度接近1.7米……

對不起,我太大了

為了使內部空間最大化,打造K-car的一般套路是,動力總成體積越小、懸掛結構越簡單越好,四隻車輪都要小且必須分布在四個角,這樣就不會過多侵佔長度和寬度。高度限制比較寬鬆?那就往高了做吧。所以,K-car的畫風,很多時候都是下圖這樣的。

大發Wake

除了三圍,K-car的動力也是受限的,最大排量0.66升,最大功率47千瓦(64馬力)。扭矩雖然沒有嚴格限制,但一般也就60到90牛·米之間。輸出比較激進的,例如本田S660,最大扭矩可以達到104牛·米,但它的百公裡加速用時也要12秒開外。一般的K-car,則需要16秒左右才能完成百公裡加速。再匹配溫柔CVT變速箱,激情?不存在的。

本田S660

為什麼K-car適合日本?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K-car又小、動力又弱,日本人為什麼會買K-car?又或者說,K-car適合日本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最大的原因,是K-car受政策關照。因為日本不少地區規定,買正常尺寸的車之前,必須得有離自己住所兩公裡以內的車位,而車位價格或者租金都不便宜。相反,買K-car不僅不需要車位證明,還有另外的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車檢、保險費、過路費也更加低。看到這裡,有沒有想起國內的新能源車?

另外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理環境。要知道,日本部分城市的人口和建築的密度是數一數二的高,要是開個雅閣這樣的中型車進住宅區,車分分鐘比路還寬,車位也比車大不了哪裡去。這時候,又短又窄的K-car就能發揮自己的體型優勢,穿街過巷毫無壓力。綜合上面兩點可以看出,K-car之所以能在日本國內走紅,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別人家的國情。

為什麼K-car不香?

上面說了些K-car適合日本的原因,接下來就要談談它們不適合國內的原因,揭曉它們的「不香之謎」。

價格!價格!價格!

別看K-car又小又慢,人家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科技含量和配置水平之高,完全值得開個高價。K-car的配置,主要針對兩個方面:一是安全,畢竟車小,前部緩衝區有限,只能通過堆氣囊、增加主動安全系統等手法,去增強整體安全性;二是省油,要知道,K-car的補貼和減稅政策跟油耗直接掛鈎,於是混合動力、自動啟停、能量回收之類的技術都會統統配齊。

如此一來,日本市場上主流的K-car,身價普遍處於140萬到170萬日元之間,折合人民幣大約9-11萬元。而且別忘了,它們可是別人的國產車,假如要進口到中國大陸,加上運費和各種稅,售價分分鐘直逼15萬元。給你選,你會買它,還是正兒八經的轎車、SUV呢?

跑趟高速試試

雖說K-car是在城市裡左穿右插的好手,但它的各種特性,註定它們跟高速公路是八字不合的。首先是上面提到的動力弱,別的車一腳油門下去就能完成的超車、變道,K-car可能得多花一倍時間。其次,K-car的懸掛結構簡單,調校也普遍偏軟,加上又窄又高的車身比例,高速行車穩定性就別期望太高了。且為了輕量化,隔音物料肯定就是能省就省,一上高速,耳朵遭罪。

然而,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城際通勤是常事,買車不跑高速是不可能的。有人可能會問,日本人不跑高速嗎?也跑,但不用K-car,各種MPV、SUV才是首選。不信?下面這張圖是我在富士山的停車場拍的,動動手指頭數一數,有多少人會開K-car出城?

國情,還是國情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在國內主流的觀念裡,汽車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車主的社會地位、家庭的經濟條件等等。簡單地講,買車看的不僅是車,還得照顧面子。所以,多數人買車都會往大了買,要麼買「帶屁股」的三廂車,要麼選個能帶著全家人一起出遊的SUV,才會得到一張顯示自己混得還不錯的名片。

用這種眼光去看,K-car簡直就是負分的例子。不光長得像個「麵包車」一樣,還只能坐四個人,讓村裡的王二蛋買一臺開回去,分分鐘被人笑話。其實,就算是更大一號的微型車和小型車,在國內市場也日漸式微,原因除了轎車和SUV越來越便宜外,這種觀念的存在也是一大緣由。只要這種思潮尚在,就註定著K-car不會是符合主流消費需求的車。

想圓K-car夢,其實不是沒可能

看完上文,不知道大家還會不會覺得K-car香?假如還是覺得香,想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K-car,其實也不是沒有門路。例如,可以找一下這款貴航雲雀的N手車。這款車基於斯巴魯Rex打造,尺寸和動力完全符合K-car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採用前後獨立懸掛,操控底子相當紮實,不少人會拿去改裝、跑賽道。只是它保有量不大,且質量口碑相當一般,要在全國範圍內找一臺成色及格的車,也是一樁苦差事。

往近地找,還可以找老奧拓的N手車。雖然國產的老奧拓,包括長安奧拓、江南奧拓、江北奧拓、秦川奧拓等多種版本,基本都搭載0.8L發動機,排量稍微超標,但起碼尺寸還屬於K-car範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情懷玩家的需要。

最後,昌河鈴木北鬥星也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畢竟保有量比較大,二手車並不難找。價格也大多不高,兩萬塊錢出頭有交易。只是它的車寬超過1.48米,而且排量要麼是1.0L的,要麼就是1.4L的,都遠遠超出K-car標準,顯得不那麼純粹。

相關焦點

  • 在日本超火的K-car,為何國內水土不服?
    在日本超火的K-car具有很多優點,比如外觀造型年輕、更省油、安全性好等,正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中國消費者對其也是垂涎不已,但是具有這麼多優點的K-car車型為什麼不引進國內呢?聽車叔給大家分析。首先,大家得知道什麼是K-car,以及一個K-car都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 在日本非常流行的K-car,為何在中國卻無人問津,看看奇瑞就知道
    現在的汽車企業最關心的是環境保護問題,結果,國家對汽車的排放限制越來越嚴格,國家公布了國家六線、海南的汽油銷售限制時間,或者乙醇汽油的全國推廣和新能源車的持續支持,可以看到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被指責的三缸引擎誕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在我們隔壁的日本,對環境問題也非常重視
  • 豐田推出比k-car更小的微型車,不到2米5長,竟售價10萬
    都說日本年輕人的物質欲望越來越不強烈了,"宅文化"發展甚至已經傳播到國內環境,可見其日本本土汽車市場的消費水平捉襟見肘。而消費者對於汽車的定義也只局限於實用代步,本土品牌也停止了對高性能車的研發和生產。至少對於日本來說,本土已經不是日系品牌的主戰場,紛紛將目光轉向有著更大市場的海外國家,而本土消費者注重的更多是k-car和家用代步車。
  • 鈴木車都叫K-car?他們壓根不知K-car為何物
    日本K-car規則如下,目前執行的是1998年10月1日的規則,長度不得超過3.4米,寬度不得超過1.48米,高度不得超過2米,排量最高0.66L。K-car的流行,主要是政策的傾斜性支持,就像中國大力扶持的「新能源車」,稅低、保險費低、有些地區不用提供車位證明、很多地方還有K-car專用停車位...反正就是各種方便。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便宜!其實也不便宜...
  • 日本K-car房車為啥這麼小?真相原來是這樣的!日本小車真魔性!
    幾天前我發了一組日本房車展會的視頻,介紹了一下日本「K-car」改裝的小房車,很多網友都問,為什麼「小」日本的車這麼小?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日本車「小」的原因。這種小車的名稱叫做——K-car車型,是專門屬於日本的一種汽車分類,是日本運輸省訂下的一種汽車規格,稱其為輕自動車(軽カー,kei-car,「kei」就是輕的意思,簡稱為K-car)。
  • 日本K-car將進入中國,豐田Roomy成首批車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可能與中國的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不同,在歐洲以及部分亞洲發達國家,其實大型車已經走到了末路,最受歡迎的還是以小型車甚至是微型車為主。當然了這也與它們的國土面積有關,畢竟美國市場這種大型車還是十分受歡迎的!比如在日本,所謂的K-car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類車不僅有著堪稱完美的內部空間,造型上也更加的嬌小。有消息稱,日本的K-car有望登陸中國市場,而首批車型就定在了剛剛發布的豐田新款「Roomy」!這款車在日本的影響力還是相當的大的!而首次試水海外市場,也是豐田深思熟慮的結果!那我們就來看看這款車到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 美式肌肉車,歐洲瓦罐車,日本K-car,中國汽車文化是什麼?
    導讀:美式肌肉車,歐洲瓦罐車,日本K-car,中國汽車文化是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日本火爆的小車,排量只有0.6,為何在我國沒有一席之地?
    在日本有一款排量只有0.6的小車,銷量非常不錯,卻不受我們中國消費者歡迎。據了解。這款大家所謂的「k-car」,長在3400毫米以內,寬在1480毫米以內,高在2000毫米以內,馬力不超過64匹,有點像「老頭車」或者「代步車」,在日本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 讓鈴木也始料未及,五菱造出了「中國K-car」
    與此同時,宏光MINI EV本身也是一款正兒八經的新能源車,除了能享受不限行、不限號的政策紅利,還能免購置稅,且用車成本低到驚人。對於那些不想擠公交地鐵的城市上班一族來說,宏光MINI EV堪稱新時代通勤神器。 不難看出,五菱宏光MINI EV從一開始就明確了自己的市場定位,遠低於同級車型的定價,也使它迅速獲得市場關注。
  • 讓鈴木也始料未及,五菱造出了「中國K-car 」
    鈴木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沒有及時推出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儘管後期我們也看到了諸如維特拉、啟悅、驍途等品質不錯的車型,但縱使產品再好,節拍沒踩準最終也無力回天。作為一款純電動微型車,宏光MINI EV在安全規範方面或許沒有傳統乘用車那麼嚴苛,但藉助於上汽通用五菱的技術背書,在用料品質方面也絕非「老頭樂」能夠比擬的。例如在三電技術上,整車配備了13.9kWh的鋰離子電池組,採用籠式框架結構包裹,擁有IP68的防水等級,且具備電池加熱和保暖功能。
  • 歐洲偏愛旅行車,美國獨愛皮卡,日本鍾愛K-Car,為何國人只看SUV
    相信很多車友都知道,歐洲人偏愛旅行車,日本人鍾愛MPV,美國人獨愛皮卡,然而中國人則最愛SUV。而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車型種類也十分齊全,像小型兩廂車、轎車、MPV車型與SUV車型等,那麼為什麼國人只愛SUV呢?是因為SUV車型看上去霸氣、有面子?還是另有原因呢?讓我們來逐步分析一下。
  • 大神說車:歐拉自成體系,中國版的K-car時代要到來
    沒辦法,誰讓中國市場對於這一類型的小車不是那麼感冒呢。不過,雖然從眼目前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微型小車在關注度上還是要遠遠低於SUV,但是從歐拉的這幾款新車上,我卻看到了歐拉品牌正在為中國的微型車市場打開一扇全新的窗口,一扇足以定義一個全新時代的窗口。對於這個時代,我暫時還沒有一個好的名詞去定義它,就姑且先把它稱為中國版的K-car時代吧。
  • 日本將引進K-car進入國內,豐田Roomy來了
    現在道路上的汽車是越來越多,堵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下用車,當然還是小型車比較有優勢,現在歐洲的很多國家都特別歡迎小微車型,這可能與用車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就比如美國,美國的土地比較遼闊,但是他們的人口也比較稀少,所以在美國市場上,大型車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但是在日本卻不一樣了,他們的土地稀少
  • 日本的小車K-Car和電動小車比如何?
    這讓人不禁想到在日本很火的小汽車K-Car,什麼是K-Car?先簡單說下:在日本稱為輕自動車,想要成為K-CAR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1、長寬高分別不超過3400mm、1480mm、2000mm,2、座位不超過4個 3、載重量不超過350kg
  • 日本K-car、歐洲瓦罐、美國皮卡,那中國的汽車文化是什麼?
    但是相比於日本、美國及歐洲等汽車工業起步較早的國家,我們的汽車文化就顯得有點淺薄,甚至有人會問"我們有汽車文化嗎?"像我們的鄰居日本,受到國土面積和資源的限制,於是體積較小、發動機排量也較小的K-car應運而生。因此在日本的大街小巷,走幾步路你就能看到體型較小的小卡車、小客車,十分可愛。
  • 日本銷量第一的MPV將引入,配電滑門+大七座
    同為日系品牌的日產也看中了這一蛋糕,近日傳出消息,明年將會引入Serena ,中文名為賽瑞納,這或將改變國內的MPV市場格局。但如果你去過日本,你一定不會對它陌生,它是日本MPV銷量榜單的常駐冠軍,你隨手拉來一個日本人,就算沒開過但一定有坐過。
  • 日本銷量第一的 MPV 將引入,配電滑門大七座
    同為日系品牌的日產也看中了這一蛋糕,近日傳出消息,明年將會引入 Serena ,中文名為賽瑞納,這或將改變國內的 MPV 市場格局。論背景,日產 Serena 家底更厚誠然,日產在國內的 MPV 市場沒啥存在感,Serena 的名字更是鮮有聽聞。
  • 國內可以買到的正宗K-Car車型?能拉人拉貨,鈴木北鬥星你喜歡嗎
    k - car車型,但一個島國和非常盛行,車身緊湊,寬大空間較大,受消費者歡迎,但今天的這個車說,鈴木是真正的引進,國內的k - car車型的鈴木的排放,文章中對此昌河鈴木生產的19個車型,最低,配4.1999萬,很多國內的微觀面一價格買彼你?讓我們往下看。
  • 歐拉R1暴漲287.5%,K-car的黃金時代要來了?
    今年7月份開始,中國內地的新能源車的產銷量均實現大幅度上漲,傳統車市中的金九銀十也帶動了電動車的消費熱潮,其中長城專為新能源市場打造的歐拉品牌也實現了銷量紀錄的突破,10月銷量達8011輛,同比增長352%,這其中還是以黑貓為主力,10月達到6269臺的單月銷量,同比大漲了287.5%,榮登7
  • 豐田在我國賣得風生水起,日本人都開啥車?車主:日產瞬間不香了
    豐田在我國賣得風生水起,日本人都開啥車?車主:日產瞬間不香了!日本雖然面積較小,但卻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汽車強國,它的發展歷程幾乎可以追趕上德國的腳步,而源於日本的一些品牌也在全球各地的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尤其是在我國豐田、本田日產等,品牌都趨於主流。那麼在國人都熱衷於日系車的時候,日本人自己又在開什麼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