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甘汊河鎮連墩村劉興芝:外出打工學習技能,返鄉創業

2020-12-23 胡窗

43歲的劉興芝家住安徽省舒城縣Gan汊河鎮連墩村新塘村帶著丈夫許來傲和他們的農民工學習服裝加工管理經驗,他們回家後創辦了一家服裝加工廠,帶領30多名留守婦女在家打工掙錢,10多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鍛鍊和學習好。劉興芝和徐來傲經人介紹結婚,並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婚後,夫妻倆到杭州市打工,到一家服裝廠打工,由於劉興芝在工作期間認真負責,工作半年後才被提升為服裝加工車間主任。她在杭州市服裝廠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返鄉創業回饋鄉親。雖然劉興芝在外面做管理工作,但他的薪水相對豐厚。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認為她出生後婆婆會照顧她的兒子,孩子漸漸地長大,她的父母又老又弱,她越來越關心留在家鄉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以及村民們的笑臉。從飲用水的源頭想一想,當你發財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的鄰居。在2012中,她看到浙江等國外許多服裝加工廠招工困難,於是她決定儘量回老家開一家服裝加工廠,接受國外服裝廠的訂單,把國外廠家裁好的布料原材料拿到。她開辦工廠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於是她回到家鄉,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加工廠。

帶動一方增收脫貧。一開始一切都很困難,剛開始回家那幾年物流也不是很發達,無論是來料加工還是成品加工,物流的運輸都沒有送到農村,於是劉興芝夫婦倆開著20分鐘車來提貨,把貨物送到縣城。她的丈夫和妻子聯繫並接受了常熟市一家大型服裝廠的材料加工,加工所需的布料也由巴士或物流從舒城運送到常熟。為了保證貨物運輸安全,夫妻倆早起晚起,吃苦耐勞,爭先恐後地收發貨物。在夫妻倆的苦心經營下,這家服裝加工廠逐漸成為一家大型企業。她的服裝廠促進了20多名當地留守婦女就業,她在集鎮甘汊河鎮新街開設了第二家服裝加工廠。截至之前,她創辦的兩家服裝加工廠已帶動30多名留守婦女就業,人均月收入近3000元,並帶動10名貧困工人就近打工,年收入近2萬元。同年,杜琴,陳,汪秀蘭,許照被趕出貧困。

她總是關心幫助貧困家庭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連墩村貧困戶陳因身體殘疾,同年妻子長期患有慢性病,生活十分困難。得知情況後,劉興芝主動找家人,同年安排陳到服裝加工廠打工,增加家庭收入,幫助他們脫貧。連墩村草塘村組的貧困戶杜琴為了照顧孩子上學,不能到附近的加工廠打工掙錢,她一脫貧,就面臨著返貧的危險,得知情況後,劉興芝主動教她如何加工衣服,並安排她把加工機器和布料帶回家打工。如今連墩村有近10名因各種原因不能進廠的留守婦女,和杜琴一樣,他們由劉興芝安排,用於家庭就業和創收,他們加工的材料和產品由劉興芝自行車運輸。

相關焦點

  • 打工返鄉又外出,臨近年底為啥還有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聽他們咋說
    導語:打工返鄉又外出,臨近年底為啥還有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聽他們咋說。 時下已經進入到了2021年,正處在三九嚴寒的時間階段,並且距離農曆春節也僅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按照往年的慣例,這時候外出打工的農民就會陸陸續續的返鄉了,畢竟不少地方天寒地凍的也沒法再進行室外作業了。
  • 安徽東至:優化供電服務 助力返鄉創業夢
    1月12日,池州東至縣龍泉鎮安徽樂正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江海峰感嘆道。龍泉鎮位於東至縣最南部,素有安徽南大門之稱,是安徽省十三個重點邊貿市場之一,同時也是安徽省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及省重點中心鎮。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返鄉創業成為新熱潮。江海峰是龍泉鎮鐵爐村人,早年外出在浙江打出一片天地,2020年與當地政府招商對接後毅然決定返鄉創建紡織廠。
  • 返鄉入鄉創業的新實踐——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撰文談「返鄉入...
    返鄉主要是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打工磨鍊、積累的農民工等各類創業人才,回到家鄉配置創業資源,惠及鄉鄰鄉親;入鄉主要是城市裡有經濟能力、有創業意願的科技、管理人才和企業家等,看準鄉村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稟賦,進入鄉村創業創新,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入鄉逐漸增多。將分散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產生新效益的活動都可稱為創新。
  • 回鄉創業去!新農人跳回「農門」,返鄉青年帶來了什麼?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李振編   輯丨李博2018年8月,返鄉創業的鄭玲娟第一次打開快手,上傳了自己的第一個作品。沒想到兩個星期後,自己在山上撿雞蛋的視頻竟然超過了80萬點擊量。
  • 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現實嗎?
    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他們願意嗎?回去幹啥?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人,我們知道現在大多數農村只剩下一些老幼婦孺,甚至一些村莊出現了空心村的現狀,那麼未來鄉村要想振興,一定要吸引更多的人才進村,要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工返鄉,這部分是助推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 220名留守婦女就業創業
    12月4日,胡家街道馬家村首期保健按摩師職業技能培訓班圓滿結束,17名學員通過線上線下學習和培訓考試獲得《山東省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這次學習讓我了解了保健按摩的基本理論,以及按摩的基本手法和穴位,又掌握了一門技能,讓我創業、就業更有底氣了。」馬家村留守婦女周立華說。
  • 「安慶好人」返鄉創業促振興
    「安慶好人」返鄉創業促振興 2020-12-09 21:41:51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山東諸城桃園:青年返鄉創業 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積極搭建創業平臺,讓返鄉青年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助力,積極招引青年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位於諸城市桃園區東紅社區鄭家溝村的返鄉青年創業產業茶園,面積將近1000畝,由7名返鄉青年創辦,帶著知識、技術和資金回到家鄉,發展茶葉種植,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鄭家溝村地處偏僻,山嶺薄地居多。
  • @德宏外出務工鄉親 非必要別返鄉,原地過年!
    春節將至,外出務工的鄉親們有的已經或即將踏上返鄉的旅程,有的仍然堅守崗位、辛勤工作;但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疫情也時有散發,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為保護您和公眾健康,真誠向您提示: 一、堅持生命至上、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返鄉路途遙遠,所接觸的人群也較為複雜,易發生新冠病毒交叉感染。
  • 「我的脫貧故事」南皋鄉太平村致富帶頭人莫小富:大學返鄉創業...
    莫小富蛋雞養殖基地一角我叫莫小富,是南皋鄉太平村的一個返鄉創業大學生。2009年大學畢業後,因家庭貧困我選擇了外出打工。在打工過程中,了解到了蛋雞養殖的廣闊市場前景,於是便辭職返鄉開辦起自己的蛋雞養殖場。回到農村,是夢想的追尋,也是創業嘗試。
  • 正安人在遵義丨他叫田維興,打工19年,返鄉辦工廠......
    30年前,在「三百娘子軍」的號召下,正安外出務工潮流,成為了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廣州、深圳、東莞、溫州、上海、北京等發達城市,到處都是正安人的創業身影返鄉創業就業,已經是貴州的高頻詞彙。在返鄉浪潮的助推下,越來越多正安人,在遵義、正安、貴陽等地形成聚點。正安人在遵義,將關注那些創業成功、正在創業路上的正安人。今天,我們將會走進返鄉創人物田維興、駱樂森等人,聽聽他們的創業故事。 田維興,正安縣中觀鎮晏溪村人,今年42歲。2014年放棄外省機會,和同鄉好友駱樂森,在遵義國際商貿城創辦了森興公司。
  • 溫州泰順外出創業黨員投資50億元反哺家鄉
    15個項目中包括王永生、夏克春、曾家權、胡夏平等外出黨員回鄉投資的項目。這是該縣外出黨員回鄉投資創業的一個縮影。  溫州泰順目前共有外出務工經商的流動黨員有740多名,他們走南闖北,搏擊商海,在創造驕人業績的同時,始終不忘鄉情故土,熱心家鄉公益事業,踴躍回鄉投資創業。據統計,目前外出黨員返鄉投資總額已超過50億元,對泰商回歸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
  • 外出農民工能返鄉過年嗎?
    當前適逢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對於留在當地和企業過年、生活的農民工。我省相關部門加強省際勞務協作,主動與浙江、廣東、江蘇、福建、北京、上海等重點勞務輸入省份對接,幫助在省外的豫籍農民工落實好加班工資發放、假期加班調休等方面問題,保障員工合法權益,妥善安排好工作、生活,儘可能留在當地、留在企業,在務工地過年生活。
  • 返鄉創業報桑梓
    返鄉創業報桑梓 2020-09-28 09:22:40   來源:滁州網
  • 松江區加大築巢引鳳 大學生紛紛返鄉創業
    東方網記者袁家福11月2日報導:這是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紛紛選擇了返鄉創業,並帶領眾多同伴,將學到知識和本領反哺社會,助力鄉村振新幫助農民致富。在松江這塊歷史悠久的肥沃土地上大顯身手。由此返鄉創業的念頭便萌生了。「創業之初只有我一個人,現在我們的團隊已經有十幾位大學生了,一起創辦鄉村民宿、土家美食、助力農村旅遊業發展。朱燕將自家230平方米的農宅改造成民宿,客房、餐廳、活動室等,在鄉村美景映襯下,老宅重新煥發了活力。藉助線下民宿體驗,致力於松江大米銷售,打造了自己的大米品牌「八十八畝田」,慢慢地在客戶中贏得了口碑。
  • 封城,提倡就地過年,農民工返鄉或受限?做好3點助你成功返鄉
    努力了一年,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新冠最近這段時間又有點猖狂的意思,目前石家莊已經封城,全市所有車輛和人員均不能外出,高風險區域人員不得離開本區,中風險區域人員嚴格管理。目前我國共有1個高風險區域(石家莊藁城)和62個中風險區域(北京7個,瀋陽15個,大連16個,黑龍江7個,河北17個)。
  • 藍彩青:返鄉創業做「文創」 帶動搬遷戶增收
    這家名叫「五彩瑤藝」工作坊的主人叫藍彩青,是一個致力於傳承民族文化、返鄉創業的90後瑤族女孩。藍彩青是大化縣江南鄉嘗梅村人,2016年大學畢業後,和夥伴一起在南寧開始創業,主要業務是服裝定製與表演服裝出租(主要是民族服裝)。創業之初,她們接手了一家表演服裝租賃公司。
  • 資陽開展專項服務,讓返鄉農民工溫暖過年!
    日,記者跟隨雁江區豐裕鎮返鄉返崗聯絡員呂新春一行來到二郎村,對剛從外地返鄉的農民工做登記。在二郎村二組,呂新春一邊為返鄉農民工劉林做登記,一邊與他聊起家常。做完登記後,呂新春給劉林發了由雁江區人社局印發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冊和由雁江區農民工服務中心印發的《雁江區農民工服務保障政策》《致農民工的一封信》宣傳單,再三囑咐他疫情期間要做好自身防護。
  • 餘德明:打工仔返鄉創業種平菇闖出新天地
    種植效益不斷增長    今年37歲的餘德明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在外漂泊了16年。2012年,他毅然回到家鄉興龍鎮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打工如同挑水喝,創業就好比是自己挖井喝水,我一直都在努力挖自己的那口井。」餘德明在分享自己創業經歷的同時,臉上泛起幾絲愉悅。
  • 新沂開展返鄉人員創業培訓 70餘位返鄉創業者參加首期培訓
    為切實幫助返鄉人員進一步提升創業能力、鞏固創業成果,近日,由新沂市人社局創業服務指導中心、新沂市華冠職業培訓學校承辦的2020年返鄉創業培訓(SYB)第一期培訓班在阿湖鎮嶺東村舉行,來自阿湖、高流等鎮的70餘位返鄉創業者參加了集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