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雄心勃勃回到法國,卻在滑鐵盧慘遭兵敗,雄心壯志都成空

2020-12-23 歷史皇太后

如果提起滑鐵盧,很多人都會把失敗與滑鐵盧聯繫在一起,比如說某人失敗時,就會說誰遭遇了一次滑鐵盧。而滑鐵盧本身也是戰爭史上一次決定了歐洲命運的戰爭,在這次戰爭裡雄心勃勃復位登基的拿破崙,親率大軍和英軍展開血戰,但最終卻因為棋差一招而兵敗如山倒,他本人的政治命運也因這次失敗而徹底終結。

一、第七次反法同盟

拿破崙可謂是歐洲最享譽盛名的傳奇將領,其一生可以說是同時代法國歷史的縮影,以一己之力攪動了整個歐洲局勢,但也是歐洲各國國王和貴族的眼中釘、肉中刺。突然崛起的崛起的拿破崙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困擾,拼盡一切也要將拿破崙擊敗。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勝利讓他們成功的將拿破崙囚禁在厄爾巴島上,似乎一切都已經風平浪靜。奈何沒多久,拿破崙就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厄爾巴島,並在3月1日回到法國,無能路易十八沒多久就被倉皇出逃,法國又一次落入了拿破崙之手,歐洲各國國王也被嚇得魂不附體,急忙組建同盟圍攻法國。

為什麼這些國王這麼怕拿破崙呢?歐洲的王室貴族其實大多都有血緣關係,不是親戚就是姻親,雖然說平時也有因利益衝突而爆發戰爭,但總體上還維持著一種貴族式體面。可法國大革命裡砍了國王的腦袋,這就讓歐洲王室貴族們膽寒,所以組織了反法同盟來扼殺法國大革命。而落魄貴族拿破崙加冕稱帝那就更是讓他們驚恐不已,如果拿破崙成功加冕稱帝,那麼各國內部是不是也要有這樣的人呢?再加上拿破崙致力於一統歐洲,各國國王肯定是將拿破崙視為仇敵,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現在各國組織起第七次反法同盟,目的就是為了擊敗拿破崙,永遠將其囚禁起來而組建的,他們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拿破崙。

這場戰爭在某個意義時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拿破崙低下他高傲的頭顱,選擇和那些歐洲王室談判求和,那麼憑藉著他自身強大的實力,在某個角度上是完全可以避免戰爭,並且在法國當他的國王。但是高傲的拿破崙不願意對那些畏懼他的歐洲貴族們卑躬屈膝,寧願選擇以一己之力對抗強大的反法同盟。可以說,法國的安危和拿破崙本人的政治前途,都決定於這一場大戰了。

二、戰役前奏

英國名將惠靈頓在整個反法聯軍作為主帥之一,他一開始的戰略部署只是想阻止拿破崙禁軍,因為他實在害怕拿破崙包圍了聯軍主力。惠靈頓這個人精於防禦戰,戰術就是以攻代守,在當時的英國也被人稱為「可戰勝拿破崙的人」。1815年惠靈頓在查勒洛瓦到布魯塞爾這段地方形成了鐵桶陣一般的防禦工事,他希望能憑藉預設陣地和防守反擊擊敗拿破崙,從而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現在看來他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情況果然惡化至此了,他必須在滑鐵盧迎擊拿破崙的大軍。

情況是這樣的,戰爭一開始,拿破崙就覺得憑藉自己高超的軍事素養和強大的法軍,擊敗聯軍主力並非是不可能的。樂觀的拿破崙認為,這次他大概率會像之前幾次對抗反法同盟一樣取得勝利,於是他決定主動出擊攻打比利時的聯軍主力。拿破崙的思維別說敵軍了,就連他手下的將領都不一定能琢磨透徹,所以聯軍對於拿破崙如何出牌是一無所知,尤其是自大的布呂歇爾和普魯士軍隊,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更是渾然不覺。

還不等布呂歇爾反應過來,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就已經直奔他而來。此時布呂歇爾還想和友軍匯合,卻不料拿破崙已經殺到眼前來了,無奈只能揮師迎戰拿破崙。但布呂歇爾本人志大才疏,普魯士軍隊又不是法軍的對手,很快就在林尼戰役中被打得一敗塗地,整個普魯士軍隊玩起了「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開始雪崩式的潰退。他這一退不要緊,整個聯軍的戰略都有崩潰的危險,唯一能挽回局面的就只有惠靈頓和他的英軍了。

三、滑鐵盧戰役

反法同盟是個聯軍,各國軍隊只能在戰略上達成有限的配合,精密的戰術配合那是很難的,至多能在戰役上進行配合。現在普魯士人慘敗逃遁,英軍直接就成了拿破崙的下一個打擊目標。之前惠靈頓成功的率領英軍避免了被法軍殲滅於曠野之上,總算是保住了自己的英軍主力。但此刻形勢危急之下,惠靈頓是不認為自己能夠和拿破崙決戰於曠野,索性選擇在滑鐵盧排兵布陣,依託預設陣地迎擊拿破崙。惠靈頓唯一的希望就是普魯士軍隊能夠擺脫追擊,及時趕來增援於他,否則他必然失敗。

而拿破崙這邊也是自信過頭,自認法軍天下無敵,遂分兵三萬追殺普魯士軍隊的同時,自率大軍在6月18日趕來和惠靈頓決戰。此時英軍已經擺開陣勢,失去了先手機會的拿破崙決定派兵佯攻英軍右翼,待惠靈頓調來英軍的預備隊增援右翼後,再重點攻擊英軍的中央戰線。但因為拿破崙用人不明,他的弟弟熱羅姆·波拿巴打的實在不怎麼樣,佯攻愣是達成了添油戰術,只能不斷的投入部隊去進攻。因此英軍右翼始終穩如泰山,法軍佯攻部隊反倒是損失慘重,拿破崙未能如願調來惠靈頓的預備隊。

側翼佯攻失敗給後續作戰帶來了陰影,拿破崙只能抽調兵力猛攻英軍中央戰線,但英軍都躲在小山包後面,加之地面都因為之前的降雨變成爛泥地,所以炮火未能殺傷多少英軍。拿破崙派去進攻英軍的是內伊,此人勇猛有餘但指揮能力不足,打仗全靠一腔熱血。在他的率領下法軍總隊一次次衝擊英軍的步兵方陣,但卻都被英軍的槍林彈雨擊退,部隊亦是損失慘重,根本無力突破英軍戰線。而此時的驚天噩耗是,法軍騎兵巡邏隊抓獲了一名細作,此人身上的信件表明布呂歇爾已經率領普魯士軍隊擺脫了追擊,全力趕往滑鐵盧,即將和惠靈頓會師。

此時拿破崙決心孤注一擲,試圖集中力量先攻破惠靈頓,然後再回軍幹掉布呂歇爾,為此他集中了大部分兵力給內伊用來攻擊惠靈頓,僅僅調了部分部隊防範普魯士軍隊來攻。而內伊率領法軍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擊英軍陣地,這種進攻效果極差不說,還把自己的騎兵送到了英軍的炮火之下。可以說內伊用了除去自殺之外的所有辦法來進攻,但惠靈頓的戰線就是屹立不倒。戰至下午7點,內伊在得到了最後的騎兵預備隊之後才取得了有限的戰果,可普魯士軍隊也已經殺到,戰場上滿是法軍和英軍的屍體,而普魯士軍隊正從側翼切入法軍戰線。此刻,拿破崙已經沒有了任何希望,因為就連他的近衛軍也已經失敗了。

結語

至此,滑鐵盧戰役的結局已定,拿破崙沒有了任何希望科研,他所有的預備隊都已經打空了。英軍趁勢發起了反擊,普魯士軍隊也在側翼遙相呼應。法軍就算再驍勇善戰也無濟於事,只能在聯軍衝擊下四散奔逃,大軍未能逃出生天者,若非被俘便已戰死。拿破崙本人的政治命運和一切雄心壯志,都隨著這場失敗而宣告結束了。

參考文獻:《法國通史》

相關焦點

  •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無數的英雄豪傑異軍突起,而在這期間,最受法國人擁戴的,恐怕就屬拿破崙了,當時的法國剛剛經歷了法國大革命,成立了新的政權,但是這個政權非常的脆弱,歐洲各國不願意看到法國大革命的成功
  • 滑鐵盧兵敗後,拿破崙為何會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原因很簡單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遭到慘痛失敗後,他倉皇回到巴黎宣布退位。而後續結果是拿破崙被流放到了南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為什麼拿破崙要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呢?這其中的因素很簡單。
  • 英雄遲暮,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究竟輸在哪裡?
    英雄遲暮,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究竟輸在哪裡?拿破崙是法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創建了法蘭西第一帝國。他的傳奇,至今為我們所津津樂道。他幾乎徵服了整個歐洲,但是,面對反法聯軍的強大兵力,被迫退位,被流放島嶼。當他再次從島嶼回到法蘭西土地時,人們敬仰這位法國皇帝的歸來,紛紛投靠他。
  •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在中國,「滑鐵盧」已經成了失敗的代名詞,好多人也都知道,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著名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法國皇帝拿破崙被反法聯軍擊敗。法國歷史,歐洲歷史,乃至整個世界的歷史從此被改寫。但是,你知道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嗎?
  • 拿破崙與滑鐵盧戰役
    在父親卡洛·波拿巴拿破崙·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崙10歲時就到法國布裡埃納軍校接受教育。拿破崙本人精通數學,同時還十分喜愛文學和宗教,受啟蒙運動的影響非常大,他在數學方面上曾經創造過一個「拿破崙定理」。17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送到法國皇家陸軍學院,專攻炮兵學。在隨部隊駐防各地期間,他閱讀了許多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盧梭的思想對他影響非常大。
  • 拿破崙為什麼會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
    拿破崙在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倫那島。1840年,他的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拿破崙當政期間,是法蘭西唯一稱雄歐洲的時候 ,至今為法國人民所敬仰。
  • 為何說滑鐵盧之戰拿破崙各方面都不佔優勢,失敗後必然一蹶不振?
    雙方在滑鐵盧展開了激烈交戰,滑鐵盧戰役最後以法軍的失敗而告終,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也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聖赫倫那島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現在普遍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滑鐵盧戰役拿破崙會失敗,他手下的元帥格魯希要負主要責任!
  • 如果拿破崙帶此人去滑鐵盧,估計就沒有滑鐵盧什麼事
    在19世紀的法國出了位聞名世界的傳奇人物——拿破崙。這個出生在科西嘉普通人家的英雄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幾乎打敗了整個歐洲,建立的法蘭西帝國曾經輝煌一時。可是再厲害的英雄也難免會出現失誤,項羽一生英雄結果垓下一戰失敗後烏江自刎;拿破崙也不例外,滑鐵盧的失敗成為其完美一生的微瑕。
  • 拿破崙為何會在滑鐵盧之戰中失敗?只因他犯下了這兩個錯誤
    那拿破崙堪稱是凱撒般的人物,在他的領導下法蘭西兵鋒所指處,歐洲各國不是兵敗投降,就是主動投降,就差滅掉俄羅斯,然後再回頭幹掉英國,如此全歐洲便都落入拿破崙手中了。但可惜拿破崙卻兵敗俄羅斯,隨後被英、俄、普(德國前身)、奧等國組成的「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自然被迫退位,並被流放到厄爾巴島。
  • 拿破崙退位的主要原因是兵敗萊比錫?
    拿破崙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作為歐洲四大名將之一,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很少遭遇敗績。然而有一場關鍵性戰役的戰敗,卻最終決定了拿破崙的命運。看到這裡,如果大家沒有看到我的標題,或許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是拿破崙在1815年,二次登基後所發動的滑鐵盧戰役。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一生最後一戰,不論英雄論成敗
    都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是在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科西嘉怪物"就被迫的詮釋了不論英雄論成敗這句話。什麼?你不知道科西嘉怪物是誰嗎?他可是法國史上著名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鑄造者——自號: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看起來順風順水的一代英雄怎麼就失敗了呢?原因都怪死對頭威靈頓,想我拿破崙一世英名都結束在他手上了啊。論名氣論英雄我拿破崙哪點不如惠靈頓了,真真是可惜呀!
  • 法軍延誤戰機,等不到援軍,拿破崙最終在滑鐵盧敗北
    如果說北義大利作戰的成功讓法國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見證了一顆新星的冉冉升起,法國第一代帝王的初露鋒芒,那麼滑鐵盧之戰的失敗就是讓法國人民鬆了口氣,讓世界人民惋惜一個時代的英雄的墜落。拿破崙是一個值得歐洲的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的軍事天才,所以這次的戰爭也同之前的一樣,法國軍隊面臨的是聯合起來的各國軍隊。
  • 西方戰神拿破崙生涯的最後一戰,探究其慘敗於滑鐵盧戰役的根源
    拿破崙出生的前一年,科西嘉島被法國人從義大利人手中搶佔,這個從此由法國管轄。出生在科西嘉島的拿破崙一直認為法國是侵略者,是強盜!他在早年是強烈的科西嘉民族主義者,對於法國人恨之入骨!1779年,父親夏爾·波拿巴將年僅只有10歲的小拿破崙送到了法國布裡埃納軍事學校讀書,這開啟了拿破崙從小軍人夢想。
  • 孫夏賦 | 拿破崙滑鐵盧戰敗給審計的警示(上)
    拿破崙滑鐵盧戰敗與審計,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如何扯得上關係,還能提供什麼警示?可能有些牽強。但審計與打仗一樣,都是團隊行為。從這個維度,二者有可類比之處。本文意在作個嘗試,從拿破崙及法軍幾位主要參戰將帥角色及作為,看戰敗原因,談對審計的警示,目的是為了不打審計敗仗,哪怕是一次審計失敗也不要發生。拿破崙滑鐵盧戰敗,發生在歐洲,已經過去 200 多年。
  • 法蘭西極簡史:為何法國會有五個共和國,兩個拿破崙帝國?
    拿破崙頒布了保障人民的生活和資產權利的《拿破崙法典》,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地位,想必這也是拿破崙雖然廢除了共和制,重新豎起皇帝的旗幟卻依然得到群眾和資產階級支持的原因之所在。然而,由於雄心勃勃的拿破崙在擊敗歐洲各國成為和凱撒齊名的皇帝以後,卻錯誤地發動進攻俄國的戰爭,導致法國軍隊損失慘重。
  • 再談滑鐵盧之戰:拿破崙又一次崛起的破滅
    滑鐵盧之戰讓我們將歷史的頁面翻回到1815年,此時的拿破崙是法國人心中的英雄、救世主,同時也是歐洲各國人民眼中的魔鬼。拿破崙戰敗之後,法蘭西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與榮譽,從歐洲第一強國變成了受人欺辱的弱者,因此法國人心中都希望拿破崙能儘快回歸,他們相信只有他能帶領法蘭西再次強盛。歐洲各大強國尚未在慶祝萊比錫戰役擊敗拿破崙的喜悅中恢復過來,就發現這個魔鬼竟然從厄爾巴島逃了出來,又兵不血刃的回到了巴黎繼續稱帝。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不會失敗!
    遊戲類型:策略  發售日期:2001第一季  系統要求:Win 95/98/2000/ME、64MB RAM、4x CD-ROM  史上的著名的「滑鐵盧之役」重現眼前!想扮演拿破崙親身扭轉這位一代名將的命運嗎?還是要做擊倒「不敗巨人」的威靈頓將軍?《Waterloo》會讓各位歷史重演!
  • 從經濟,和軍事的角度來看,為什麼拿破崙輸掉了滑鐵盧戰役
    而拿破崙最後的失敗就是滑鐵盧之戰,這場戰役終結了他的政治生涯以及軍事生涯,他也被囚禁在了聖赫勒那島,一輩子都沒有出來。那麼本身就衰落著大軍,並且有著豐富指揮經驗的拿破崙為什麼還是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了呢?這裡面到底這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因素呢?
  • 決定拿破崙失敗命運的三大戰役,滑鐵盧戰役不算其中之一
    提到拿破崙的失敗,許多人都會想到滑鐵盧戰役。人們總是認為滑鐵盧是拿破崙失敗的最關鍵戰役。後來,人們常常用「滑鐵盧」一詞來代表某人的事業從巔峰跌入深谷。滑鐵盧戰役是拿破崙最後的一次戰役,此後拿破崙就被流放到了聖赫倫那島,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結束。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到底輸給了誰?答案也許是「錢」
    滑鐵盧鎮距離布魯塞爾僅二十公裡,因滑鐵盧戰役而舉世聞名。1815年,拿破崙的法軍與英國和普魯士聯軍在這裡展開大戰,最終法軍慘敗,這也是拿破崙一生中的最後一戰。這場戰役影響極其深遠,它結束了英法爭霸的亂局,英國迎來自己的頂峰,在19世紀主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