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科幻論壇:影視製作中的高科技應用

2020-12-23 星球郵報

主持人:陳曦

晨曦影業創始人,知名製片人

陳曦:我是陳曦,我來自晨曦影業。我們下面進行的單元是影視製作中的高科技應用單元,這個單元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一個單元,因為我們這個單元所有的嘉賓都是在一線做實戰的嘉賓,他們的作品也都是大家耳聞能詳的一些影視作品。

咱們長話短說,因為時間的問題,我們現在就有請我們第一位嘉賓王乃鵬先生。王乃鵬先生是盛悅國際、奇門影業的創始人兼CEO,也是美國VES視效協會中國唯一一個物理特效的中國會員。然後現在我們請看一段簡單的視頻。

(視頻)

王乃鵬:這行業我個人幹了27年,然後其實現在是兩家公司,盛悅本身是一家製作公司,一直服務於電影,到現在為止這個電影項目服務了113部,劇服務了40多部,都是一線大劇。奇門影視文化傳媒是15年註冊的公司,主要就是純做投資,我們目標就是投資網絡電影。所以去年在成都大會上的網絡電影第一屆,我們也在那邊去投了一些項目,5年下來投了差不多有50個網絡電影。然後奇門實景娛樂科技是今年4月7日註冊的,相當於我把我們27年積攢下來的所有的物料,轉成線下,包括未來可能我們跟VR的結合,我們現在大概介紹一下。

物理特效裡邊包含的種類太多了,其中最牛的也是我自己最欣慰的,就是我們從工作室10年轉型成公司之後,第一個成立的研發部。我們的研發部在目前國內市場幾乎是引領著國內電影物理特效的一直往前走,是純國內的公司。

10年我們做了培訓,到現在為止也是做了10年的培訓,培養了這個行業將近570人左右,然後也都遍布在影視行業當中。所以說影視,我不敢說它是高科技,其實在我在我個人心目當中,我覺得這是基礎科學。物理特效就是反覆試驗,最後求得一個真知。

27年我什麼都沒幹,一直做電影。然後15年開始投資項目。兩部片子,一個是《飛馳人生》,一個是《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我們去研發如何在 LED屏幕下完成實景拍攝。車的顛簸震動起伏,側傾急剎車的這些,光這一個平臺我們拿的專利就已經拿了有12項專利了。包括《瘋狂的外星人》,怎麼解決物理特效跟CD的結合?

科幻大會這個事我覺得挺好,因為今年下半年我們又投資了兩部科幻網絡電影。對於我來說,從知道基礎科學,同時又從物理特效轉化成投資人的時候,我發現最大的優勢就是我投的這50多部片子沒有一部賠錢,把所有的基礎物料全部做好。比如今年我們10月份開拍的這部科幻題材的網絡電影,在前期我們測外骨骼機甲的時候,克服掉了一堆的問題,8個月的時間研發了6套外骨骼機甲,這可能在在明年的時候跟大家見面。

我認為最簡單的金融的知識,就是我們用最少最可控的成本,最好玩的內容,先贏得市場,然後再一步一步把這個系列做好,所以我認為可能未來科幻這個題材在網絡電影這條賽道上,物理加後期可能能更好地把這些叫故事內容展現出來。所以剛才有老師說的任何的一個技術,最後都是為內容去做服務的。

陳曦:謝謝王總對我們影視行業的一個開場白,本來我是想自己來自告奮勇做開場白,但是後來覺得王總可能幫我做這開場白會更好。因為他在過去的27年裡參與的這些影視作品,都是大家耳聞能詳熟知的影視作品,他也是最有資格來評論一下咱們現在影視和科技相互結合的人。

現在其實我們影視科技在整個電影中還是應用十分廣泛的,甚至包括我有幾個朋友前段時間也投資了一個引擎公司,專門開發獨立的引擎,專門為自己的遊戲,還有自己的電影設計一個獨立引擎,現在在開發過程中也是遇到了很多問題,都是需要我們一些高科技的技術來進行支撐和支持。

不僅我們影視在用這樣的一些高科技的技術,包括一些舞臺劇,比如說《三體》舞臺劇,也都用到了這樣的一些高科技的技術。其實還有剛才我們王總也提到了,我們去年有一部很熱門的科幻大作,叫《流浪地球》,我們今天也很榮幸邀請到了《流浪地球》b組的導演,時光矩陣的聯合創始人鬱剛老師,下面就請鬱老師來分享一下影視方面的一些話題。

鬱剛:非常高興能夠今天在這兒跟大家聊聊影視,也是剛好展示一下最近我們在做的一些東西。去年的年底,大家如果愛好科幻,一定看過迪斯尼出的劇《曼達洛人》對吧?5月份的時候,我們就用他的技術,拍了一條測試的樣片,因為有點長,所以我現在放一個花絮。

(花絮)

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搜一下,這是我們給迪斯尼認證的官方粉絲叫501軍團拍的一個測試的樣片,因為我們當時是在做整個LED屏幕拍攝的技術驗證,所以就是順道拍了。剛才那個片子總共是4分多鐘,其實正式的拍攝8個小時就拍完了。這個片子是張小北老師寫的劇本,然後我跟他一起做。

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我們跟《曼達洛人》其實是一樣,只不過我們比較小,我們是直徑12米的,《曼達洛人》是近22米的 LED屏,因為直接關係到錢,我沒有那麼多錢,所以只能搭一個小的,但是基本測試下來已經效果非常好了。核心在哪裡?

我們一直在說虛擬拍,之前所有的虛擬拍,在《流浪地球》,我見的最多是什麼?是綠布,漫天遍野的綠布。當時拍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是什麼?我們的外骨骼機甲上面有頭盔,頭盔上的反射是我們拍片最可怕的一件事情。我要做燈,1萬平米的棚,要在棚頂上搭滿白布,才可能讓它的反射不是黑色,後期我還要上去擦上面的燈的影子,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曼達洛人》用一個環形的LED解決問題了。所以這個東西如果早出來個兩三年,我們就《流浪地球》就不會拍那麼慘那麼苦。科技的進步才能保證我們拍的更好,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我們實拍的截屏,只是做了一級調色,沒有任何的特效。就這樣的畫質已經足夠支撐劇集的拍攝。我們必須客觀的承認這樣的一個畫面,如果你把它放成4k的高清,你把它放到大屏幕上去,LED屏的顆粒你還是會看到,尤其是我們說了不能給大全景。但是當你有一點點虛焦有一點景深的時候,它的畫質就已經足夠好了。

至少在目前為止,迪斯尼用《曼達洛人》這個技術證明了,我們的科幻的劇集,當然不僅僅是科幻,網劇這個品類,大家在手機上或者在電視機上觀看的畫質,我們現在用這個技術就可以解決了。

它的核心是什麼?是UEC的引擎,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裡邊有很多交界點,就是實景的沙地,然後這一邊是LED屏的沙地。但是大家知道嗎?以前我們也知道怎麼拍,比如說我直接放個背景過去,對不起,如果你機器一運動起來,你透視關係就會發生變化,比如說我拍個升降對吧?那一看就是一個貼的環屏,但是當你加上了跟蹤,加上了我們的update check的跟蹤,把攝像機跟UEC引擎的攝影機聯繫到一起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在攝影機看到的畫面是帶了透視變化的,我可以向前進向後退。你會發現你周圍都在變化,然後你帶上一點點虛焦,帶上一點景深,我們肉眼就會認為這是個真的東西。

這就是這個技術最好的一個地方,而且他最牛的地方是什麼?它解決了一個後期摳像的問題。我們只要有那種半透明玻璃,這個東西我後期摳像其實是很痛苦的。然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光影,正確的光影。大家可以看到身上、頭盔上的反射,這些反射都是從屏幕頂上反射出來的。所以幾乎現場燈光老師看完之後就沒我什麼事,怎麼打燈反正都是一個屏幕,只有一些燈,比如陽光需要打,陽光是直射燈,我沒有辦法用LED來做,因為LED全是散射光。所以只有陽光,我需要真的用一個4k大燈把它打出來,但是其他的燈我幾乎都用LED來解決了。

技術的研發的重心可能就會變得不太一樣,我們需要研究的是LED和其他的燈具如何跟UEC引擎聯動,或者說其他的一些更奇怪的項目。

下面其實我們用的更常見了,我們劇組拍車,比如說大家可以看到,在我們的合理的燈光的配置上,這個場景截圖給別人看,沒有人說這是假的,對吧?

但實際上它是在這樣一個環境當中拍攝的。車放在那我可以軌道,因為拍車戲大家都知道,如果有廣告公司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們如果拍車戲要拍一場對白,這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因為首先我們要解決一個封路的問題,對吧?然後我要在車上架各種各樣的車吸、車掛,然後如果導演希望說這個車是運動起來的話,那就更可怕了,要麼你拿大的板車鋪在上面,要麼你要在上面掛電動的軌道,才能拍。但現在這都是很簡單的一個事情。我們先提前把背景拍了,然後我們直接在棚裡邊實拍就行了,只要你不拍車的輪子,其他的東西都好解決,因為它的反射是非常真實的。

大家看到這是一個上海南京路的城市夜景,我們有一個專門的素材小組,現在已經積累了4000條環拍的素材,全世界各地都有,當年都是為了虛擬拍第在綠屏下面拍的時候用的。但現在忽然發現有了LED技術,我們現在積累就可以繼續用。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優勢了,因為這樣的畫面最麻煩的,比如說像玻璃、上面車頂的反射,這些東西在後期製作的時候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情。但現在你用了這個技術,發現它太簡單了,一點問題都沒有。它麻煩的是前面要去拍很多的素材,但這個成本跟製片人一商量,大家想想在拍素材時,我只是工作人員的錢,在現場拍,我是明星,藝人的錢,比一比完全兩回事情。所以一場車戲,我原來實拍,需要3、4天,我現在在棚裡一天就能拍完,所有的製片人都開心壞了,因為太省錢了。

(PPT)

這是浦東大家都很熟對吧?下面是我們的素材,上面是我們實拍的一個畫面效果,那麼對於電視劇來說這種場景用的太多了。這是一個室內盜墓的場景,UEC的場景。我們大家看其實就這麼小的一塊,但你在這鏡頭裡邊看已經覺得挺好看了。

大家可以看到他是有透視的,實際上這個人已經趴在屏幕前面了,實際上但我們觀眾已經看不太出來,因為有透視。大家看看遠山的透視關係。

這是我們之前為中國美院的青年藝術周做的一個20分鐘的服裝秀,他們希望是一個太空探索場景,然後一開始準備用微縮拍,後來發現根本來不及,最後我們用LED兩周就全部幹完了,包括擦鋼絲擦威亞所有東西合成都在裡邊做完了。

陳曦:謝謝鬱老師的精彩分享。其實我也是看到了很多我比較喜歡的星戰的一些影像,我本身也是個星戰迷,也很榮幸,在咱們這個場景中看到了一些未來可以看到的場景。其實在我們影視作品過程中,除了這樣的一些高科技的場景以外,還有一些比較細膩的場景,比如說我們去年在做《瘋狂外星人》的時候,我們外星人是由我們徐崢老師來進行扮演的,大家現在都已經知道了,但在徐崢老師扮演過程中,我們少不了一個很高科技的技術,就是面部捕捉,其實在我們現在現場也請來了青銅科技的CEO張海威老師,張老師他們企業主要是來做這樣的動作捕捉的,現在請張老師來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張海威:各位朋友,還有現場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謝七貓,還有科學科幻協會給這麼個機會跟大家做個分享。我是來自青銅視覺,說實話前面兩位老師在這邊出場,我這個壓力特別大,前面兩位老師王老師還有鬱老師都是咱們電影界的老江湖了,我們這邊其實是一個新兵,估計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剛才在臺下的時候,陳老師說介紹你的時候有沒有些什麼抬頭,我說沒有,基本一張白紙。

我們主要是做表演捕捉,包括動作捕捉、表情捕捉、手勢捕捉。不過我們比較年輕,所以現在還沒接到科幻的活,這次過來分享我就想退而求其次,分享最近我們的一個作品,《凡人修仙傳》,分享一下在這裡面的一個動捕的技術。說到動捕技術,嚴格是分兩個流程,一個是實時的動捕,一個是離線的動捕。當時我們在拍電影的時候實時和離線都是要用到的。今天分享的主要是實時的動捕。

《凡人修仙傳》是在原力的一個場地拍的,裡面有兩個場地,照片的場地是最主要的一個大的場地,28米×14米,高是8米,現場用的是66個?p41的相機。當然這裡面我也順便打個廣告,我們這邊有一個對標p41的,現場用了66個。我們在這個項目裡面主要是做的動捕的軟體,然後《凡人修仙傳》大概有25集,我們當時拍了40天左右。

在這次其實是這樣,原力他們之前用的是《阿凡達》那套拍攝流程,然後後來也買了update check,但是現在由於某些原因,可能《阿凡達》那邊用不了了。如果說只用update check的話,它其實是有有一些硬傷的。我這裡面叫舊的流程,在這個項目裡是給他完全開發了一套新的流程。舊的流程跟新的流程之間的區別,最核心的就是在於效率兩個字,因為咱們在現場拍攝肯定是希望時間越短越好,這樣成本才會越低。其實動捕本身就是一個提升效率的工具,可以讓動作更逼真更自然,也可以提升效率,就像咱們汽車一樣,有的車可能是跑80碼,有的車可能跑100碼,有車跑200碼,效率它是不一樣的。

不同的效率其實是體現在很多方面的,一方面就是說流程,流程這邊我們給他做了簡化,像motio之前的流程比較簡單,兩條線,上面一條線是離線的motio,先到motion builder在裡面做這個數據清理修復,綁定,然後再到重定向,然後再到瑪雅,這是離線的.實時的,也是要在motion builder裡面重定向,然後再到咱們虛幻引擎。

大家可以看它中間是一個樞紐,是一個motion builder。我們這邊新開發的流程是把這個motion builder給去掉了。我們這個動捕是直接進虛幻,直接進maya,可能咱們看著說去掉motion builder只不過是少一個軟體,但其實這裡面提升或者說改變還是蠻多的。你想咱們多一個motion builder,多一個軟體,你首先得多一臺電腦,得多一個人操作,然後多一套軟體一個人操作,他就要多一份數據,在後期是很麻煩的。

另外就是說我們可能有些東西在motion builder裡面去調,有些東西我們是在虛幻裡去調,還有些東西是在動捕裡,這三者其實要給它統一起來的,這個是個非常麻煩的事情。另外就是說motion builder它保存數據會很慢,我保存一條,我這要一兩分鐘、兩三分鐘,在現場我要不停的開,不停地保存,這個是非常耽誤效率的事情。到後期我們要把這些數據給它對起來,又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包括咱們VCS一些虛擬拍攝的相機,因為虛擬拍攝的相機它有按鍵,這些東西反正就是說會非常麻煩,另外就是說有motion builder以後,它這個軟體它有時候還是挺容易崩潰的,再就是當咱們人數多的時候,它支持就不大好了,所以我們是把motion builder給去掉了。

但motion builder給去掉其實並不容易,我們主要是在兩方面做了替代。一方面就是重定向,我們自己做了一套重定向的算法,但是說我們這個不是簡單的替代,其實在一些重定向下的表現比motion builder好,不過這裡今天就不重點去說了。還有一塊就是離線修數據,當然離線修數據可能今天也不展開了,也是比較大的另外一個話題。

(視頻)

重定向其實是這樣,當我最開始做動捕的時候,以為咱們動捕做好了,直接大家就可以用了,後來發現不是,可以看紅色的人,他是沒有做重定向的,藍色他是有重定向的,看紅色的人腳步像踩棉花一樣。左邊他是沒有重定向的,兩個腳在跳舞的時候他是會交叉的,右邊的是做過重定向的,這是沒做過的。看他跪下來的姿勢是不對的。

我本來也以為就是說我們把人的動作給他1:1的還原出來,可能到虛擬角色上用就可以了。後來才發現其實咱們人跟虛擬角色,因為身材的比例的差異,不能直接的就把我們人的動作原封不動的用到虛擬角色上面,我們必須要做重定向,才會讓它的效果更真實更自然。所以我們在現場拍片的時候,其實都是用了虛幻實時的。導演直接就可以看到成片的80%的效果,包括動捕。

所以重定向就非常必要,如果沒有重定向的話,導演其實不知道我這個演員表演的到底到不到位,我這條要不要重新拍,有了重定向以後,導演在現場就可以看出這個動作的質量。這也是說我們提升效率的一塊,一是做了重定向,第二就是我們的軟體在解算這塊其實是比 motive要做的好,說到計算,最開始我們用的是53個點的解算,後來為了原力我們重新開發了77點的解算,再到後期我們是給它開發了一套自定義的一個貼點,你可以貼任意多的點,這個點數是有增加,但是其實77點我們實際捕捉的時候,我們用的仍然是59個點,也是說其實只比53個點增加了幾個點,但是捕捉質量是增加不少。

但為什麼會有77點跟59點,因為我們77點裡面是有一些骨點,它是用來確定演員的身材比例的,比如說小臂有多長,當我們把這些演員的身材比例確定好之後,把它骨骼的參數優化好之後,它的骨點我們就可以取下去,然後只用59個點我們去做一個實時的捕捉,效果其實是比53點比我們要好很多。當然53點也有優勢,它是自帶骨點的,所以在一些質量要求比較低的場合,我們直接用53點,他這樣流程更快。

(PPT)

這個是沒有做任何的數據修復的。這個是《凡人修仙傳》的,我在網上把他已經拍出來的四集剪輯了其中的一些片段,大家欣賞一下。

陳曦:謝謝張海威老師給我們的分享。其實剛剛張海梅老師上來之後,第一句話就打動了我,他說剛才包括我們王乃鵬老師和鬱剛老師都屬於咱們老江湖,其實我在這個行業裡差不多也10多年了,也算個老江湖。

顧老師給我出了一個很好的主意,他說陳曦你不是很喜歡看《三體》嗎?我說是。所以顧老師給我搭配了最後一位嘉賓,也是咱們《盜墓筆記》和《三體》舞臺劇的導演和視覺特效總監張笑帆老師。下面就請張笑帆老師來給大家做個分享。

張笑帆:大家前面看了很多關於電影的特效的數字,我們是一個對於電影而言非常小眾的一個藝術,我們是舞臺,因為舞臺不管怎麼說,它不管在體量和整體的觀眾的群落來說,它都有一個非常獨特而且比較有意思的觀眾群體。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我們在舞臺上到底能玩出什麼樣的視覺和科技的東西。

(視頻)

這是2013~2015我們做的《盜墓筆記》的舞臺劇的系列。我們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把《盜墓筆記》變成一個可以在舞臺上看的東西。我們在視覺上做了兩件事情,第一個是我們在舞臺上創造了一些視覺奇觀,讓一些好像不太能在舞臺上呈現的那些視覺出現在了舞臺上,把一些在包括大家可以看到的穿過各種各樣的機關,然後被怪獸抓起來,像這些東西我們用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用在各種各樣的秀,像博物館科技館這些沒有出現在舞臺上過的手段放在了舞臺上,讓它變成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場面。

第二個點就是我們讓整個多媒體參與了完整的敘事,我們在這個當中塑造了一些角色,甚至創造了一些演員跟一些媒體角色,可以進行打鬥,可以進行互動,可以進行交互的這樣的一些方法。剛才我說觀眾群落會比較特殊,它相對來說有非常集中的一個觀眾的群落,他就是《盜墓筆記》有非常龐大的一個粉絲群體,舞臺劇先於電影,對於觀眾來說,他可能第一次看到盜墓筆記像這樣的這些形象在舞臺上火起來了。在《三體》的創作過程當中,我們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新的不太一樣的方法和技術,來提升這個舞臺上可能有的這種科技感。

(視頻)

在《三體》包括後來的一些新的舞臺劇的創作的過程當中,我們做了一些比較大膽的嘗試,利用了戲劇當中有一個在能夠跟影視形成非常強大的錯位競爭的一個概念。舞臺劇,它有一個假定性的概念,我在舞臺上呈現的東西,不管是從投資體量和整體的呈現來說,是沒有辦法跟影視的規模和精細度來相比的,那麼能夠唯一能夠獨特的點,就在於舞臺劇中觀眾看到的演員的表演。

它有一種假定的概念,就是我會假定他處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他遭遇的情境,那麼這個假定性我可以用來激發現場所有觀眾坐在臺下,但是讓他感覺到我其實並不在臺下,我在一個宇宙空間裡,我其實可能在船艙的內部,我可能在一些比較獨特的地方。

像《三體》當中,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處理「古箏行動」納米絲來切割船艙內部的時候,我們其實用很長的時間來想,我如何來還原這樣的一個場景,用納米斯來經過船艙,然後把這個船切碎,這個場景可能在影視當中是一個非常大而宏觀而震撼的場景,但是在舞臺上這個場景幾乎不可實現。最後我們想到的一個辦法,我們把整個劇場模擬成了一個船艙的內部,整個的觀眾其實好像就在整個審判日號的內部,然後看到我們用雷射用影像來塑造了一個船被切割的過程,然後觀眾好像就仿佛在船艙內部經歷被切割的感受,感同身受的假定性是舞臺劇相對來說比較獨特的,它能夠給觀眾產生一種好像身臨其境的沉浸在一個空間裡,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越來越把沉浸式這樣的一個概念放在所有的線下的體驗當中來,把它當作一個非常重要的體驗。

剛才說的可能是關於一些影像的特效和這樣的一些技術,我們現在其實還在除了影像之外,在實體的基礎上還做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嘗試。

(視頻)

這是我們今年在杭州宋城做的一個新的恐龍秀,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過程當中創造了大量的恐龍,而且這個恐龍是不帶特效的,必須現場就出現。右邊小一點,是真人演員扮演的恐龍,而剛才大一點的霸王龍是實體靠機械和整個的裝飾來操控的,有兩名演員來扮演,內部有非常複雜的機械的結構。像這條小的迅猛龍,它胸口的點,是演員用來觀看外界的唯一的窗口,整體的身體的狀態都是用來非常複雜的來操控內部的這樣的身體結構,包括它的嘴、他的眼睛,他都能發出叫聲,非常靈活的,包括尾巴和腿都能做各種各樣的靈活的姿態。非常符合在舞臺上能夠呈現出的生物的狀態。

為什麼我依然保留了人類演員的腳在恐龍的外邊,大家覺得好像是不是很穿幫?看看起來好像很假,但是你可以再放一遍這樣的,剛才最後那條白白色的塑膜恐龍的視頻。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在舞臺上黑燈的狀態下,這個演員是穿著一條黑色的褲子,那麼這條黑色的褲子在整個演出的過程當中,我就可以利用現場的假定性,讓觀眾覺得它不存在。因為觀眾只要真實的能夠把焦點聚焦在恐龍身上,其實就能夠為演員來操控一個真實比例的,但是和我們人類的演員的比例相差非常大的這樣一個角色的時候,產生非常多的可能性。

陳曦:謝謝張笑帆老師的熱情的分享。

我們剛才有4位嘉賓,王乃鵬老師、玉剛老師、張海威老師和張曉帆老師對我們影視相關的科技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分享,下面我們把時間留給4位老師和臺下的觀眾。如果觀眾們現在對剛才幾位老師的分享有一些問題的話,現在可以進行咱們一個答疑的時間。

要不溫皓老師,我看您剛才要舉手,我也介紹一下,臺下其實還有一位大咖溫皓老師,他是做特效出身的,做視效總監的,而且他的影視作品也很多。我最喜歡他的一部作品叫做《長江7號》,然後我經常把他的外號叫做七仔之父,他發明了長江7號。

溫皓:我入這行也是機緣巧合,我是美術專業畢業的,然後機緣巧合進了一家電影公司,然後就開始從事視效的工作,做了應該有20多年了,由這個視效再慢慢再過渡到前期中。視效是我們主打的一塊支撐點。其實我們真正成熟的應該是從劉偉強導演的《齊天大聖》,我們從那部戲開始,就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包括後面的《長江7號》,確實像你們網絡上看到的這樣,我們總共畫了有300多個形象,結果全部被導演否定掉,結果他過來自己畫了一個七仔,我們按照他的意圖重新設計過才過來的。這部片子也確實拍得很辛苦,我們從寧波開始,每天白天拍,晚上回來我還要做簡單的視效,確保當天拍東西是ok的,一路反覆,周導演還是很任性,最後刪掉了我們將近20分鐘的戲。

我們去年最辛苦的一部就是《烈火英雄》,黃曉明主演的,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我們是前年進行開始跟拍,拍完了之後去年做,一開始製片方的要求是我們在10月1號上映,但是等到我們4月份的時候突然接到通知,要求一定在8月1日上,所以像各位可能聽起來就短短兩個月,但是短短兩個月導致我們連續24小時,不間斷的奮鬥了三個月,然後新增加了將近90個工作人員進去,才把這個項目完成。

因為今天時間有限,有很多東西沒有辦法一一展開分享,然後各位之後有什麼想問的問題,或者可以在線下再諮詢我。

文字由志願者錄音整理校對

相關焦點

  • 歲月不居 天道酬勤——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榮獲"2020年浦東新區社會組織信息宣傳新秀獎"
    迄今為止本協會已經成功舉辦和參與了多個具有影響力的科幻產業相關活動:    本次論壇由七貓免費閱讀提供獨家贊助,邀請了全國100多位科幻和影視領域的嘉賓參與盛會,論壇共分為六大板塊,基於科幻影視產業發展的不同方向,跨界破圈,以達成在更高層面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探討未來科幻影視產業發展的可能,包括新技術、新思想、新方向、新生態等等,最終形成能夠引領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 中國科幻能拍出下一部《星際穿越》嗎
    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華語科幻星雲獎組委會委員顧備認為,《星際穿越》無論從人文關懷還是科幻美感上講,都是一部符合大眾審美的電影。不少影迷表示,該片在大銀幕上所呈現的視聽享受,對於復業初期的影院觀影需求而言非常解渴。也有人覺得,相比於該片的視覺效果,更吸引自己的是人文溫情,立意高,故事浪漫。
  • 貴陽科幻主題樂園即將試營業 高科技體驗「未來世界」
    中新網貴州新聞4月25日電(李婧 袁超)24日,記者在貴陽舉行的全國首個科幻主題樂園「東方科幻谷」開業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全國首個科幻主題樂園的「東方科幻谷」將於4月29日正式對外試運營,將利用VR、AR等高新科技,結合過山車、軌道車、球幕等遊藝設備,為遊客呈現來自「未來世界」的新鮮體驗。
  • 2020中國科幻十大事件
    雖然作家們早就在科幻小說中寫過無數次全球流行病的爆發,但不得不承認,2020年如此魔幻的現實還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本年依然發生了許多與科幻相關的大事件,有科幻大會、頒獎、論壇這樣高大上的活動,也有爆款產品的破圈和傳播,有作家藝術家們的高光時刻,也有關鍵人物的不幸離世。前幾天,我們組織了一個年度十大事件的投票活動,一共收到超過650份問卷。
  • 懷柔創新協拍服務助力影視製作
    原標題:懷柔創新協拍服務助力影視製作「協拍多跑路、劇組少跑腿。」日前,2020中國影都影視攝製服務論壇在懷柔舉辦,懷柔區相關部門透露,該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的團隊和人員為影視劇組提供協調影棚檔期、招群演、租車輛、推薦外景地等管家式服務,使劇組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創作,免除後顧之憂,吸引更多劇組到懷柔拍攝。網劇《骨語2》劇組就是在協拍服務的幫助下找到了滿意的拍攝基地。「《骨語2》是講述特案組破獲各種離奇兇案的劇集。
  • 科幻電影中有哪些高科技成為現實?
    這次邦德還會拿出哪些高科技產品和武器?你可要留意哦!說不準,電影裡的高科技很快就能實現呢!別不信,下面的內容肯定讓你大吃一驚!原本科幻電影中被認為匪夷所思的場景、技術和產品現在已經成現實啦!對!科學家就是這麼厲害,今天就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吧!《銀河系漫遊指南》通用翻譯機
  • 2020中國科幻大會精彩內容看點曝光
    前沿科技、體驗互動、出版、影視、漫畫、遊戲、衍生品…...科幻元素齊聚石景山。本屆科幻大會將由開幕會,科幻+科技創新論壇、科幻產業發展論壇等7大專題論壇,科幻影視創投會、科幻主題演講等8場涉會活動,平行宇宙等3場展覽展示活動組成。
  • 北京懷柔區創新協拍服務助力影視製作
    日前,2020中國影都影視攝製服務論壇在懷柔舉辦,北京懷柔區相關部門透露,該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的團隊和人員為影視劇組提供協調影棚檔期、招群演、租車輛、推薦外景地等管家式服務,使劇組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創作,免除後顧之憂,吸引更多劇組到懷柔拍攝。網劇《骨語2》劇組就是在協拍服務的幫助下找到了滿意的拍攝基地。
  • 請回答2020:國內三大影視「造血庫」奧利給!
    12月中旬的一次文娛產業論壇上,在臺下無數業內同行的關注目光中,新麗電影CEO李寧聲音有些激動地說到。 對於未來中國影視產業的發展,他顯得頗有信心。這種信心的一部分,便是來自產業上遊影視拍攝基地劇組入駐數量的再創新高。作為影視產業的造血庫,拍攝基地入駐數量對整個行業而言,無疑起到風向標與晴雨表的雙重作用。
  • 打造科幻電影之都 藍星球科幻生態谷將開建
    記者獲悉,我市將從「藍星球」起步,以牛首山為基地搭建國際化科幻影視科技產業平臺「科幻谷」,把南京打造成科幻電影之都、科幻影視科技生態之城。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中國首個科幻電影主題活動平臺,去年11月,首屆「藍星球」在牛首山舉行,吸引了大量科技科幻影視文化愛好者前來交流學習。
  • 第五屆傳媒實踐教學創新國際研討會分論壇「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
    本次研討會的分論壇「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研討會」於11月29日上午召開,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相關院校的負責人圍繞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影視人才培養、影視攝影與製作教育變革、產教融合路徑等問題展開討論,從而為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建設探索適應新時代的路徑。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然而,儘管科幻的市場規模在持續擴大,頭部影視投資公司對科幻類型的投入不斷加碼,為何《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再創造票房奇蹟?目前的中國科幻電影,是否進入了瓶頸期?這是中國科幻界、電影界和文學界近兩年都在探討的議題。12月初,在南京舉辦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數個論壇都提及了中國科幻電影當下面臨的困境。
  • 第一部全部採用國內自主開發的視效技術拍攝製作 科幻電影《重金屬...
    第一部全部採用國內自主開發的視效技術拍攝製作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在蘭殺青殺青儀式現場《重金屬獵人》全部採用國內自主開發的視效技術拍攝每日甘肅網11月3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我省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於11月29日在蘭州殺青。
  • 科幻文學與影視相互賦能
    科幻文學與科幻影視創作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來自科幻出版機構、影視行業,以及編劇行業的從業者認為,科幻文學為科幻影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科幻影視也成為科幻文學的助推器,二者相互賦能。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夏衛國說:「在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6部是科幻片,大量的科幻影視作品都來源於科幻小說。」  中國電影的繁榮,一定是伴隨著文學的繁榮,文學是影視作品的母體。
  • 頂尖科學家論壇之「科學嘉年華」丨科幻電影有多少將成真?這些大師...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開,論壇官方活動上海國際傳媒港首屆「科學嘉年華」也在11月1日如約而至。詳解影視裡的科學。
  • 科幻電影將借勢進發
    當前,中國的科幻片數量較少,製作水準整體偏低,主要源於封建文化的阻滯,科學與理性精神的缺失,是中國科幻文化薄弱的重要原因。其次,在中國電影(600977)發展進程中,非現實主義的電影作品一直被忽視並被邊緣化、低幼化。
  • 完美威秀公布新片計劃 張藝謀《影》已在製作中
    完美威秀公布新片計劃 張藝謀《影》已在製作中 時間:2017.06.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套著科幻外殼製作的龍傲天、女性向動畫 靠譜嗎
    於現場播出的第一集,向觀眾們展現了這部科幻動畫世界觀架構的初步輪廓。考慮到它將以周更形式播出,在後續的播出中能夠以劇情衝突去豐滿人設,同時輔以有效的推廣營銷,將會是這部動畫能夠吸引觀眾的重點。  在真人影視市場裡,受制於劇本、資金、特效技術等問題,科幻題材影視作品的產出極為有限。
  • 首屆「未來影像·冰雪電影展」哈爾濱舉行,科幻融入影像
    他表示,數字工業技術是未來影像的題中之義,也是融創文化發展的重要註腳,「融創文化重點開拓科幻和動畫這兩大對工業技術要求更高的內容品類,也將引入世界級的虛擬拍攝體系」,融創文化旗下影視基地與BASE(特效公司)都為技術參與未來影像敘事提供了積澱。
  • 來首鋼園,進入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大會開幕,三大主題展等你來~
    坐上無人車,觀眾們來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比賽場地——首鋼滑雪大跳臺下,廣場上的7個貨櫃帶領人們進入腦洞大開的"平行宇宙"展,從科幻作家葉永烈1978年在《小靈通漫遊未來》書中想像的場景,再到科幻作品《三體》世界虛擬實境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