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將借勢進發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科技與藝術結合,被提升到了從未有過的戰略高度

  科幻十條首先在定位上進一步提升了科幻電影的戰略高度,十條強調,「把握科技前沿、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中國科幻電影。」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確應該與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緊密聯繫,科幻與科技發展互相影響,科技史上的許多重大發明與科幻文藝創作密不可分,科幻帶動科技創作的實例不勝枚舉,許多科學家直言是看了科幻文學後才走上了科技之路,如「手機之父」馬丁·庫帕在看了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中的通信裝置後開始手機的研發;現代直升機的發明者埃格·西科斯基在讀過科幻小說《徵服者羅比爾》後,發明了直升機……而當下中美科技貿易戰使得中國推進科學技術創新的驅動更為緊迫,一個民族持續的科技創新源於全民的科技文化的興盛,而科幻電影則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的科幻片數量較少,製作水準整體偏低,主要源於封建文化的阻滯,科學與理性精神的缺失,是中國科幻文化薄弱的重要原因。其次,在中國電影(600977)發展進程中,非現實主義的電影作品一直被忽視並被邊緣化、低幼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幻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倡導科幻電影,不應僅只把它放在文藝界的現實主義和非現實主義的理論討論層面上去理解,而應把科幻片創作放在國家科技強國、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上去理解。正因如此,科幻十條提出,要建立促進科幻電影發展聯繫機制,由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牽頭,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等單位有關部門參加,在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設立長期緊密聯繫科技界與電影界的日常辦事機構,並建立科幻電影科學顧問庫,為科幻電影提供專業諮詢、技術支持等科學顧問服務。

  扶持與投入並舉加速著優秀科幻題材的孵化

  十九大以來,國家再次把推動科學技術創新,作為民族復興的重要手段,因此也為科幻電影的劇本創作提供了宏大的創作語境,如弘揚科學技術,推崇科學家的價值觀;民營企業推動科技創新和應用作為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使得行動支付,網絡購物、共享單車等科技應用無不環繞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工智慧、5G網絡、虛擬實境等高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近兩年由政府主辦的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科幻作家等及全球科幻機構踴躍參與……

  科幻十條中要求,「加大對科幻電影劇本的培育力度,鼓勵扶持原創,促進科幻文學、動漫、遊戲等資源轉化,豐富科幻電影內容創新源頭,推動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可持續的科幻電影劇本供給體系。支持在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徵集、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電影劇本孵化計劃等工作中設立科幻類別」。如此優渥的科技環境推動科幻文藝創作高潮的再次興起,一批科幻作者佳作迭出,獲得國內外科幻創作大獎,如劉慈欣、郝景芳的科幻小說獲得雨果獎後,引發閱讀熱潮,獲獎作品成為電影投資人和電影創作者的追逐目標。就2019年而言,已上報立項的科幻題材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已有280部之多,科幻十條對科幻劇本創作的鼓勵政策,也將為科幻電影的產業繁榮提供更加豐富的創作資源。

  此外,科幻十條還要求堅持科幻電影發展的正確方向,彰顯中國價值、傳承中華美學,植根當代中國創新創造。從當前國產科幻片創作的實績來看,《流浪地球》之所以受到廣泛歡迎,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其以中華美學、中國價值為主導,在世界科幻電影史上是首次以中國為拯救地球的主體講述故事,呈現了中國人歷久彌新的家園情感、本土思念與不屈意志,顯示了集體主義的中國文化理念。雖然這個級別的科幻電影在中國科幻片集群中僅此一例,但是它代表著植根於中國文化體系的科幻電影工業持續發展的續航能力,是中國精神在科幻片中的弘揚,極大地激起青年觀眾的觀看興趣。

  創造與創新為培育和開拓市場注入了活力

  由於中國電影數字特效技術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發展遲緩,限制了中國科幻片產業的發展。因此科幻十條對中國科幻電影的技術水準提升也給予了很大的關注,要求以科幻電影特效技術發展引領帶動電影特效水平整體提升,如鼓勵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影特效底層核心技術和平臺工具,支持電影數字內容加工處理和數字版權保護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等。之所以如此重視技術,是因為中國電影市場和電影觀眾長期在引進大片的薰陶下,形成了對科幻電影工業製作水準的高要求,儘管在《流浪地球》前的數十年,我國已有數十部科幻電影,可相當一批科幻片觀眾仍將《流浪地球》稱之為中國科幻片元年,是由於該片的工業製作水準,達到了國際水平。因此,為了讓中國科幻電影的整體製作真正贏得中國電影市場並走向世界,科幻十條將提升中國科幻電影工業的製作技術水準視為極其重要的環節。

  科幻十條還鼓勵有關電影節設立科幻電影單元等,肯定科幻創作的價值追求。世界上許多國家為科幻創作設立大獎,諸如「雨果獎」「世界幻想獎」等,美國的主流電影獎奧斯卡金像獎就曾頒獎給《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黑客帝國》等許多科幻影片。但中國的科幻電影由於數量少,質量不如人意,很少在華表獎、金雞獎這些國家主流電影獎的評選中獲得榮譽。2019年金雞獎首次把大獎頒給科幻片《流浪地球》,代表著中國電影界主流視野對科幻片的高度關注。因此,科幻十條中強調的在電影節設立科幻電影單元,將激發中國電影人從事科幻電影創作的更大熱情。

  此外,科幻十條還提出,要積極向中小學生推薦優秀科幻科普電影,利用科幻科普電影開展科學教育,鼓勵組建全國科幻科普電影放映聯盟,推進資源共享,豐富片源供給。由此看出,科幻十條把科幻電影看作對下一代進行科技教育的重要手段,看作激發下一代科技想像力,培養科技人才的長遠戰略措施。科幻十條同時也要求,要為中國科幻電影創作人才的培養,提供各種有利條件,推動高校影視專業、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等,向科幻電影人才的培養傾斜。

  除了以上激勵措施外,科幻十條還在產業政策、財稅減免、金融貸款、產權保護等方面給科幻電影產業提供各種支持,所有這些措施和政策將推動中國科幻電影產業的長足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

相關焦點

  • 打造科幻電影之都 藍星球科幻生態谷將開建
    記者獲悉,我市將從「藍星球」起步,以牛首山為基地搭建國際化科幻影視科技產業平臺「科幻谷」,把南京打造成科幻電影之都、科幻影視科技生態之城。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中國首個科幻電影主題活動平臺,去年11月,首屆「藍星球」在牛首山舉行,吸引了大量科技科幻影視文化愛好者前來交流學習。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開幕 中國科幻電影將進入怎樣的發展新階段?
    一系列促進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相關舉措也陸續發布。在這些措施的支持下,中國科幻電影將進入怎樣的發展新階段?&nbsp&nbsp&nbsp&nbsp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時代。它打破了以往好萊塢科幻電影在中國科幻電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在此之後,《上海堡壘》《瘋狂的外星人》等陸續上映,中國科幻電影在不同類型上都做了積極嘗試。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現如今,電影業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科幻電影,特效華麗逼真,讓人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各勢力之間爭奪資源,不亦樂乎。
  • 被重啟的歐美科幻電影
    如果說今年的電影市場中,讓人最感到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作品非諾蘭的《信條》莫屬,這個被譽為瘋子的人,用一部讓眾人驚呼燒腦的作品,完成了從《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再到《信條》的科幻三部曲,也打破了以往漫威式科幻電影帶給我們的衝擊感和畫面感,將故事情節這個電影中最重要的元素,重新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一切技術手段和畫面特效均為了故事而服務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在《飛向太空》面前,一切科幻灰飛煙滅提到科幻,腦子立馬出現了兩部電影,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的《飛向太空》,都是大師之作,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想到這兩部,一美一蘇,相似而又不同。
  • 國產科幻電影市場潛力大,今年有10部科幻類電影上映
    2012年-2017年,北美TOP10電影中科幻題材數量穩定在3-5部,票房佔比約40%左右。隨著《流浪地球》獲得成功,國產科幻電影有望迎來「元年」。引發科幻電影熱儘管上映首日該片票房成績平平,但在口碑的影響下實現逆襲。
  • 劉慈欣小說又將拍電影 科幻迷心中打問號
    劉慈欣小說又將拍電影 科幻迷心中打問號日前,國家電影局公布2020年5月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曝光,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全頻帶阻塞幹擾》赫然在列。 據了解,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已通過電影局備案,即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成電影,易常春擔任編劇。不過,在大部分科幻迷看來,這部電影能否像《流浪地球》那樣成功,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 不得不看的科幻電影丨電影推薦:五部科幻佳片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頭號玩家(動作 / 科幻 / 冒險)虛擬VR的另類玩法,是一部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作品,也許以後的科幻電影,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玩的。個人覺得:「你猜猜有多少個彩蛋?遊戲男孩千萬別錯過。」她(劇情 / 愛情 / 科幻)想試試和人工智慧戀愛?影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現愛情,如果沒有性,愛情還可以算是愛情嗎。
  • 2020中國科幻大會聚焦科幻電影發展
    11月1日,北京石景山首鋼園,平行宇宙科幻主題展區,觀眾正在參觀德羅寧DMC-12跑車科幻炫酷裝備。11月1日,北京石景山首鋼園三號高爐前,一位年輕人裝扮成科幻電影《星球大戰》裡的機器人模樣準備和觀眾互動。
  • 電影推薦:10部科幻怪獸電影
    我們經常在大電影中看到很多富有想像力的故事。人類做科學實驗,結果一堆怪物;外星人入侵地球,差點把人類滅絕;今天,電影姐將給大家盤點10部科幻怪酷電影,傳奇怪都在一張網上!1外星人(8.1)——科幻怪物外星人,可以說是很多人童年的影子。這個外太空的怪物不僅僅是科幻恐怖。《異形》是一部怪獸電影,但它包含了恐怖、動作、宗教和道德。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
    但自《流浪地球》後,科幻電影並無新的佳作。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科幻十條」,大力助推科幻電影發展。「科幻熱」的背後,是市場的供需矛盾,也是專業人才的極度緊缺。面對科幻片,華語電影人應該如何努力呢?王紅衛資深電影監製、編劇、策劃。1991年至1995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
  • 科幻電影推薦前十名,人生必看的十大科幻電影
    所以小編就整理了一下科幻片,那麼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科幻電影推薦前十名,也是人生必看的十大科幻電影。第一部《盜夢空間》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這部科幻電影,小編看的時候表示太贊了。一層又一層的夢境層層遞進,說實在的小編有時候都沒有反應過來,這個編劇腦洞確實是很大。
  • 科幻電影《緝魂》即將上映
    電影宣傳海報。受訪者供圖改編自科幻作品的電影《緝魂》,將於15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院線。7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映場上,電影得到了原著作者的肯定。「如果滿分10分,我會給電影打9.5分。」科幻小說家江波說。科幻作家江波(右二)與《緝魂》幾位主演出席1月7日晚在北京舉行的電影首映場。受訪者供圖電影由臺灣導演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等人主演,改編自江波的短篇小說《移魂有術》,講述一宗蹊蹺謀殺案及背後暗藏的「移魂」技術。電影與原著有「很大的差異」,加入了對生物技術的倫理探討。
  •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綜合各方面影響力,舉以下十大經典科幻電影為例!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2【終結者2】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3【黑客帝國系列】
  • 國家電影局推出「科幻十條」!鼓勵科幻電影發展​!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 電影史上十大高分科幻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十部高分科幻電影,感興趣的可以去看喲~1.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場景宏偉大氣,劇情嚴謹驚險,情節非常感人。電影中有很多經典場景,就比如飛船和空間站對接的情節,真的是非常震撼了~喜歡看科幻電影的小夥伴一定要去看這部片子!
  • 太原天龍山為何在科幻電影周上成熱點?——從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看...
    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舉辦,太原天龍山正式成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飛行基地,組織方專門召開了「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天龍山,和它的數字復原項目,在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掀起別致的「天龍山之風」,成為電影周的一大熱點。
  • 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巨作,科幻電影的聖經!
    《2001太空漫遊》是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於1968年導演的一部科幻巨作,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座豐碑,堪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電影改編自亞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由亞瑟克拉克和庫布裡克共同編劇。然而這部電影相當的晦澀難懂,亞瑟克拉克在一次採訪中就說「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遊》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裡克弄錯了。」
  •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為卡梅隆正名 科幻電影絕不是兒戲
    《復仇者聯盟》系列沒有偏見,但他為科幻題材被這類超級英雄電影佔據太久而感到憂慮。  在開場白中,詹姆斯·卡梅隆直抒胸臆:各式各樣的科幻電影一直是我的心頭好,我喜歡那些想法帶來的力量,喜歡那些宏大的問題:「宇宙中有什麼?」「世界將會如何終結?」「科技會毀滅我們嗎?」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從這些精彩的故事中學到什麼……」這說出了每一個科幻迷的心裡話。  在卡梅隆看來,科幻電影絕對不是兒戲,也不是簡單的「爆米花」。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2019年初,在看到《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大爆之後,性格沉穩的劉慈欣果斷叫停了自己名下所有小說版權的影視化授權,因為他預見到,隨著這兩部電影的火爆,影視圈對他的神化和對他作品的追逐,將會進入到可怕的泡沫狀態,只要他願意賣,他所有的小說都能高價賣出,而且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但問題來了,影視圈有幾個人會像郭帆一樣,把幾年的青春都傾注到作品的改編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