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翻譯過來的外國電影名,讓人越讀越尷尬

2021-01-08 娛樂扒卦室

中文是戲精。這是我看完《尋夢環遊記》之後,腦子裡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

更確切一點,應該說是我們的中文電影翻譯是戲精,太愛加戲了。

你看,英文原版的片名叫 Coco,這個名字多好啊,直截了當又完美點題。電影裡的老祖母 Coco 是片子裡那條隱藏故事線的主角,也是全片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只有她記得父親,也只有她願意記得父親,她是連接亡靈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紐帶,是維繫劇情邏輯最關鍵的一環。

影片後半部,埃克託對米格說,這首歌我不是寫給全世界的,我是寫給 Coco 的。聽到這句臺詞的時候,我的心裡有個什麼地方 click 了一下。一直不理解為什麼片名要叫 Coco,到這一刻恍然大悟,終於理解了用意和妙處所在。

再到片尾,米格對著 Coco 彈唱「Remember me」,重新喚醒了她幾乎已經衰退的記憶,而在世界的另一面,父親因為被生者記起而重新獲得了存活的意義和力量,再也不會如煙一樣消逝無蹤。這動情的一幕讓很多人感動不已,在拭淚之餘再次想起 Coco 這個平淡但雋永的片名,不禁再次感嘆也感謝導演編劇的良苦用心。

看電影其實是編導和觀眾穿越時空交流的一個過程。你坐在電影院裡,逐一撿起導演和編劇埋下的伏線,有時是解出智力遊戲的滿足,有時是靈魂相通的欣慰。隔空擊掌,會心一笑,這是聰明的好電影帶給我們的獨特快感。

Coco 這個片名,無疑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設計。

再回過頭看中文片名,《尋夢環遊記》到底是什麼鬼?如果說看電影之前,這個片名還只是讓我們感到不知所云的平庸,那看完電影之後,我就有點忍不住痛恨這種平庸之惡了。因為這種自說自話的強行加戲,容易讓我們錯過一部好電影不說,也破壞了觀影的意境和樂趣。

不過後來我看到 Coco 的港臺譯名,對大陸片名的抱怨就消去了大半。香港人把片名翻譯成《玩轉極樂園》,輕浮惡俗,不知所云。

臺灣版更離譜,竟然叫《可可夜總會》,海報上還寫了「越夜越美麗」——「夜總會」是臺灣人對墳頭墓地的稱呼,不是我們在大陸所稱呼的那種聲色場所,所以這個片名大致可以理解為「可可墓園」,平白無故多出不少驚悚的意味。最重要的是,所謂的夜總會,根本和 Coco 沒有任何關係啊?

說到翻譯給自己加戲,港臺才是鼻祖。《尋夢環遊記》這個俗麗的片名很明顯是受了港臺的影響,因為這是他們一貫的命名套路:

1、愛用拔高主題虛張聲勢的大詞,比如「尋夢」。但問題是總結出來的關鍵詞常常有點偏差,抓不到點子上。像 Coco 裡尋夢雖然也是主題的一部分,但很明顯這部片子著重講的是親情。

2、愛偷懶用固定結構,比如「XX記」,聽起來好像鏗鏘有力,但其實透著陳腐的味道。同樣的例子還有「XX總動員」,類似的片名可能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3、愛搭其他熱門IP的順風車,一部片子火了,其他片子也非得往上蹭。比如《尋夢環遊記》很明顯就是想搭《飛屋環遊記》的車。

用這樣的套路造出來的中文譯名千篇一律,每一部看上去都有點相似,完全沒有自身特點可言。說到底,是因為翻譯的人偷懶不用心,敷衍了事,每一部電影都想用固定的模式去套,但求萬能。

這種套路譯名還不是最可怕的,因為他們至多是平庸俗套而已。怕就怕翻譯不甘平庸,要變著法子加戲。

以前大陸翻譯的國外電影片名很多都是直譯的,我記得臺灣網絡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帖子,嘲笑大陸的直譯片名太土太中二。並且這個帖子在多年的傳播中不斷翻新,增加了很多新的例子,甚至臺灣媒體還當成新聞報導過。

但很多臺灣人香港人奉為至寶的花樣翻譯,在我們看來可能是太可怕了,相反倒是大陸的直譯,直白是直白,但至少保留了原作的韻味。

最著名的一個例子是Shawshank's Redemption,大陸直譯成《肖申克的救贖》就很好,只要耐心看完電影,自然能夠領會其中妙處。反觀香港的翻譯,《月黑高飛》,完全不知所云,沒有任何吸引力。

臺灣的翻譯《刺激1995》更是經典的翻譯車禍現場。據說用這個片名的原因是因為臺灣的引進方認為這部片子講的是一個騙局,而之前另外有一部同樣講騙局的奧斯卡電影「Sting」在臺灣叫「刺激」,所以乾脆就揩一下刺激的油,加個年份可以讓人以為是續集。

最搞笑的是這部片子本來是1994年首映的,叫1995純粹是因為在臺灣推遲到了第二年上映。這麼一部經典的片子被侮辱至此,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再比如皮特和朱莉合演的那部Mr. & Mrs. Smith,大陸直譯成《史密斯夫婦》也很好,可是香港卻翻譯成「史密夫決戰史密妻」,故作聰明,但卻一點也不聰明。

還有去年那部《釜山行》,臺灣翻譯成「屍速列車」,香港翻譯成「屍殺列車」,都是畫蛇添足導致貽笑大方的例子。

不過,那些大陸直譯的片名,大多數都是那些沒有正式引進的片子,是民間流傳的翻譯。一旦一部片子正式引進要考慮票房,引進方就不敢用直譯了。大概是因為引進片方對觀眾的智力和審美沒有信心,生怕平淡真切的片名吸引不了觀眾,所以要拼命塗脂抹粉,做出許多額外的演繹。殊不知正是這樣,反而讓氣質美人變成了庸脂俗粉。

另一個原因,我想是中文本身就有一種「不誠懇」的傳統,這個大概和我們的文化、乃至和我們的民族性有關。我們似乎很難接受平白、平淡、不加修飾的東西,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要美化、要修飾、要粉飾,這種加戲的衝動在我們的DNA裡,很難根除。你想想就在100年前,中國人說話要用白話文,寫文章要用文言文,說的是一套,寫的是一套,因為覺得白話文沒有經過粉飾,所以不能用來做文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蜘蛛俠」,「鋼鐵俠」,以及各種俠,其實英文原文都特別簡單,直譯過來就是「蜘蛛人」,「鋼鐵人」。但這樣的直譯,顯然就少了很多味道,而變成俠,一下子就有了想像的空間。所以這種對美化和拔高的需求,是我們的文化習慣。

相比之下,絕大多數英文電影的命名都特別直接,特別平淡,特別簡單,特別簡潔,能用一個單詞命名的就絕不用兩個詞,就像 Coco 這樣。大概這也和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有關,畢竟英文裡面,類似「環遊記」,「總動員」這類純粹用來烘託氣氛耀武揚威的詞是不存在的。

當然這種加戲,也不一定都不好。畢竟我們也有很多經典的片名翻譯,讓人拍案叫絕,回味無窮。

比如《廊橋遺夢》,肯定比直譯「麥迪遜的橋」要吸引人;《魂斷藍橋》相比直譯「滑鐵盧橋」要好得多了;把應該直譯成「矩陣」或「母體」的「Matrix」翻譯成《黑客帝國》,也還能夠接受;「洛麗塔」翻譯成《一樹梨花壓海棠》,更是驚豔。

強行直譯有時候也是行不通的,比如《神奇動物在哪裡》在臺灣被強行直譯成「怪獸與它們的產地」,彆扭拗口,完全不符合中文的習慣。還有《阿甘正傳》,也是加戲加得恰到好處的例子,真要直譯成福雷斯特·甘普就太倒胃口了。

只是大多數情況下,我還是希望片名能直譯就直譯,如果直譯出來實在不妥再考慮做一些小小的修飾。我們看一部電影,還是希望能最直接地感受到它本來的意味。翻譯電影片名的同志們,請你們加戲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畢竟像梅爾·吉勃遜那部經典的 Brave Heart,我還是更希望看到它叫《勇敢的心》,而不是香港人翻譯的「驚世未了緣」,或者臺灣人翻譯的「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而韓國的《熔爐》,我也並不想看到它被香港人叫成《無聲吶喊》。

相關焦點

  • 鬼鬼撩外國帥哥,聽不懂英文好尷尬,於文文翻譯後,禾浩辰扎心了
    鬼鬼撩外國帥哥,聽不懂英文好尷尬,於文文翻譯後,禾浩辰扎心了——雖然大家並不是真正的老友鬼鬼,資深閨蜜,但在一起享受美好的旅行,彼此越來越了解對方,也加速友誼的升溫,想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所以,最新一期的綜藝節目《閨蜜的完美旅行》也著實有了更美妙的顏色。
  • 國產電影為何難「出海」?不重視翻譯是一大因素
    但是對於客戶而言,找一個每千字報酬低於150元,一天生產8000字的翻譯,質量能好到哪兒去?中國的翻譯費是全世界有名的低。整個中國翻譯市場的混亂和低價競爭導致人們認為電影翻譯也應當廉價——拍電影原本就是很燒錢的事情。請一個演員要多少錢,一個特效團隊要多少錢,電影的宣發要多少錢?和這些成本相比,翻譯團隊拿到的錢是最少的。
  • 外國電影名翻譯成中文,都是因為漢字的神秘才有了意境!
    外國電影在引進中國的時候都會進行翻譯,在國內上映的時候都會用中文,而很多電影大片因為名字翻譯成了中文而意境上升。1、leonleon的中文名是《這個殺手不太冷》,七個字就把內容寫了出來,還有「矛盾」點。
  • 《誤殺》《流浪地球》資深譯者:國產電影走向海外怎樣選好翻譯
    但是對於客戶而言,找一個每千字報酬低於150元,一天生產8000字的翻譯,質量能好到哪兒去?中國的翻譯費是全世界有名的低。整個中國翻譯市場的混亂和低價競爭導致人們認為電影翻譯也應當廉價——拍電影原本就是很燒錢的事情。請一個演員要多少錢,一個特效團隊要多少錢,電影的宣發要多少錢?和這些成本相比,翻譯團隊拿到的錢是最少的。
  • 談談外國地名的翻譯
    例如Kenge應譯為「肯蓋」,不能讀為「康熱」。Lububu應譯為「盧布布」,不能譯為「呂比比」。K ahinga應譯為「卡欣加」,不能譯為「卡安加」。翻譯外國地名的傳統方法是音譯;專名通名的翻譯,一般採取專名音譯,通名意譯的方法。首先看外國居民點。居民點名稱,原則上都應採取音譯,不採取意譯。如美國居民點Snow Hill音譯為「斯諾希爾」,不意譯為「雪丘」。
  • 食物越「硬」越減肥,電影越「虐」越好看?丨神經周周發
    電影院重開,觀影愛好者紛紛回到影院,可觀影行為和電影情節中又關聯著哪些心理學知識呢?杭州殺妻案在過去的兩周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背後又有著哪些可以了解的心理學理論呢?「想要減肥」是很多人的心聲、「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是耳熟能詳的俗語,這兩者分別在科學界有著哪些相對應的研究?
  • 越優秀的人,越讓人舒適
    讓人感到舒適,是一個人的最高級情商。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與不一樣的人打交道。有的人短時間相處就想徹底遠離,有的人交往時間越久就越讓人感到舒適。其實,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的處世待人方式不一樣。02有一句話說:「越是優秀的人,對待他人只會讓人感到舒適。」在網上看過一段分享,覺得甚是暖心。有位老闆開了一家酒店,自己平時不怎麼去。一次朋友和他說,說他們在酒店的包廂裡,讓他過來聚一聚。
  • 日本《枕草子》:寫盡美好事物,卻越讀越傷春悲秋
    而這些,我們都可以隱隱約約看到背後大唐的影子。為什麼是《枕草子》?《枕草子》這個名字,看起來確實風雅的很,好像人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想起了一個盛夏,躺在草蓆上閒適的翻閱一本書的感覺。其實這意思大概也就到了,「枕」可以解釋成枕頭,也可以作為動詞,而草子,很多人猜測,大概是從「冊子」的漢字諧音變化過來。而清少納言也在文中,自己解釋了自己寫枕草子的因果。一次有人向定子皇后進獻了一批上好的白紙,定子皇后就問清少納言,這紙用來寫些什麼好?
  • 那些好玩的中國(外國)人(品牌)的英文(中文)名
    有一次早上,買了煎餅果子,急急忙忙跳上公交車,看到一個人邊喊邊朝我跑過來,但是喊的並不是我的名字,我就繼續往車上走,正要坐下,那個人衝上了公交車,朝我大喊:「夏天,走,坐我的車。」我愕然,爾後馬上反應過來,原來他一直在喊夏天,是在喊我呀,反應過來,我偷偷笑了很久。
  • 這些神奇寶貝越進化越尷尬,每一隻的最終形態都看哭了
    神奇寶貝中最神奇的就是神奇寶貝的進化鏈,說了這麼多神奇這個詞感覺真的好神奇……神奇寶貝的外形也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事情,畢竟每個訓練家都希望自己的神奇寶貝不僅實力變強,形態最好也跟著一起變好看,上次盛夏和大家一起回憶了幾隻越進化越女神的神奇寶貝
  • 經典反思:遠古心法,越讀越優秀!
    原汁原味的華夏遠古典籍,越讀越通透。一、專心悟道,不偏不倚。《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單純從本心來判斷,很多人的心是十分危險易變的。《尚書》: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能夠虛心向人學習,自己找到好老師會變得強大,成為王者。以為別人不如自己,瞧不起別人,會走向失敗滅亡。
  • 電影《我的父親母親》,越是樸素的情感越能打動人,越平凡越不凡
    有時候也經常在想,為什麼一部21年前的電影,可以一次次打動自己?很少看到能夠超越它的國產愛情電影?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越是樸素的情感,越能打動人。越平凡,越不凡。至純至美電影的主題,就是一種不摻雜任何東西的愛情,兩個人在鄉村相遇,平凡的人,平凡的感情,卻是那樣的純粹,那樣的唯美。最簡單的愛情,最簡單的幸福,就是想看見你,聽聽你的讀書聲,遠遠望著你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樣子,這些就已經足夠。
  • 越優秀的人,越讓人舒服
    有一回朋友給他打電話,說他們在飯店的包間裡,讓他過來一起聚聚。那位朋友只說了包間的位置,卻沒有說包間號。他走進了一間包間,剛把門打開就發現走錯了。裡面的客人已經結帳走了,有個服務員正在吃客人剩下的飯菜。
  •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這種人很可怕!
    越愚蠢的人,就越自負,越自信滿滿!1、越沒能力,越容易高估自己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越是聰明的人,越能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和不足之處。越愚蠢,能力越低的人,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的高估自己。《宋人軼事彙編》裡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宋朝有一個叫鍾弱翁的龍圖閣直學士,寫得一手爛書法,卻自認為很好。
  • 電影|張譯吳京致敬志願軍戰士!《金剛川》越到後面越震撼
    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看完之後感觸很大今天給你們推薦一下!連三個主演都是從《八佰》過來的而且這次還攜來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以及《繡春刀》的導演路陽參與製作看到這裡大概get到了吧圖片沒錯!這場面真是看了多少次都不能釋懷太揪心了到了最後張飛即使身旁的戰友大多已戰死沙場他也已經身負重傷被炸斷了一條胳膊和腿依舊堅持著完成自己的任務劇情越往後發展給人帶來的震撼感越強
  • 李連杰洪金寶越老面相越「兇」,這些「惡人」卻越老越面善?
    導演在選擇演員的時候都會根據他們的面相和氣質來分配適合他們的角色,比如一些人天生就想著一張正氣凜然的臉,所以在演藝生涯裡出演的大都是正面人物的角色,比如陸毅,而有的人則是天生面帶兇相,所以只能出演一些反派,比如杜玉明。而也有一些演員隨著年齡的增長,面相居然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 曾國藩一生智謀:聰明的人有三不說,其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人際交際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尷尬,就是不會說話。與人交談的過程中,不該說的、說多了、說錯了等問題,都會令你的形象大打折扣。要知道,會說話,能夠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往往能夠使我們處事事半功倍。曾國藩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 英文電影名翻譯各種翻車,這是往0票房上造啊!
    由此可見,英語也是動態發展的,翻譯也要與時俱進。但是某些外國電影到了中國,名稱翻譯直接翻車,這是直接往0票房上造嗎?01,肖申克的救贖VS刺激1995。電影海報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很經典,內地譯成「肖申克的救贖」算是中規中矩,香港譯成「月黑高飛」,還挺文藝。但是咱們灣灣省的「刺激1995」是什麼鬼,怎麼還刺激上了?
  • 酒越久越醇 人越久越真 印小天涅磐重生終於翻身了
    酒越久越醇人越久越真,印小天涅磐重生終於翻身了 。 印小天憑藉《烈火英雄》中飾演的魏雷一角獲得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雖然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已成為過去,但是熱度一直未減。或許別人覺得很尷尬,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這也流露出了他的真性情,實在!曾經的印小天與黃曉明、佟大為、聶遠並列為內地新四小生,紅極一時印小天在2012年遭遇女演員邊瀟瀟誣陷,而他的兄弟杜淳第一個站出來指責他,遇到「插刀門」事件,印小天名聲受損,一落千丈,事業上遭遇阻礙,演藝事業跌入谷底。
  • 越看越驚豔的個性男孩名,高級有質感
    我們的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生存的象徵,而且還有著獨特的意義,其代表了自己的氣質和修養,所以,一個好聽驚豔的名字,總是可以引人注目,容易成為眾人目光的聚焦點,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好聽的名字再加上自身的魅力,可以讓人喜歡和親近你,也願意與你溝通交往,特別是對於男孩來說,故而,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越看越驚豔的個性男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