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好玩的中國(外國)人(品牌)的英文(中文)名

2020-12-11 同傳記

今天立夏,因為我英文名叫「Summer」, 就想起了關於這個名字的一些趣事,然後順便跟大家聊下那些好玩的中國人的英文名,外國人的中文名,還有品牌的中英文。

Summer

我曾在一家被外企收購的國企做過外方總經理助理,大家都習慣喊我英文名。

到了單位不久,發現亞太總部的HR部長也叫Summer,但她年齡比我大一些,我們又經常一起開會,於是大家就喊她大Summer,喊我小Summer。其實我那時候研究生畢業,已經26歲了,一點也不小了,但是聽到大家這麼喊我,我還挺開心的,感覺自己年輕好多歲。後來我們聊天,她問我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我說感覺這個名字很好記,外國人應該很容易記住。她一臉失望的表情,「這樣啊?我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很喜歡莎士比亞的那首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聽她這麼一說,突然覺得這個名字很浪漫了。

我那時候剛到公司,還認不得所有同事。有一次早上,買了煎餅果子,急急忙忙跳上公交車,看到一個人邊喊邊朝我跑過來,但是喊的並不是我的名字,我就繼續往車上走,正要坐下,那個人衝上了公交車,朝我大喊:「夏天,走,坐我的車。」我愕然,爾後馬上反應過來,原來他一直在喊夏天,是在喊我呀,反應過來,我偷偷笑了很久。

其實很多人有這個習慣,看過《歡樂頌》的朋友們應該記得有一集,追求關關的那個學長,喊Andy為安總,當時小蚯蚓也笑得樂不可支。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中方客戶會直接喊外國人的英文發音的第一個字母,後邊加上總。比如,Mike,麥總;Tom,湯總。其實外國人跟中國人對於領導的稱呼不太一樣,一般直接喊他的外文名就行了。或者不太熟的話,加上Mr.即可。

我的名字還有一件趣事,後來我去了外企,大家都有自己的英文名,但我的名字很有特點,大家就開玩笑,因為我是Summer,他們就總喊其它幾個姑娘Spring,Winter等。很是好玩。

好了,說了這麼多,今天就是要跟大家聊聊人名和品牌名字的翻譯。

外國人如何取中文名

其實所有的名稱翻譯通常遵循音譯原則。人名也是如此。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名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中文名,經常跟中國人打交道的外國人也有自己的名字。那麼什麼樣的翻譯才是好的名字翻譯呢?我認為首先名字要像是名字的樣子,不要一看就是外國人的中文名。

比如,我那時候剛進入某家公司,入職前培訓的時候,給我們介紹公司的高管團隊,有一位中文名叫「何馬騰」,一位叫「郝漢龍」。這名字一出來,我腦子裡馬上是萬馬奔騰,龍騰虎躍的情形,雖然氣場很大,但一看就不是中國人會取的名字,這就不是成功的取名。但是戴姆勒集團的CEO Zetsche,他的中文名是蔡澈,這個名字大家都覺得很好聽,首先發音跟他的德語名字發音很像,然後這個名字感覺很有文化,聽起來也很像地道的中文名,這就是一個成功的取名。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是需要耗費時間的,既要諧音、又要有內涵、又要地道。但是名字每天都會用到,花費心思和精力在上面是值得的。

中國人如何取外文名

其實現在由於外國人跟中國打交道越來越多,很多外國人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會傾向於直接喊中文名(如果中文名的發音它們可以做到的話)。很多漢字它們可以發出準確的發音,Fei, Tao, Hua……,這些沒必要取英文名,直接告訴外國人自己的中文名即可。

如果自己的名字不好發音,比如我的名字外國人很難發音,那就需要取個適合發音的英文名,方便他們記憶。我記得讀本科的時候,大家取英文名五花八門,什麼June, July, May, 五月,六月,七月都有了,這種名字在外國人眼裡就跟「何馬騰「和」郝漢龍「在我們眼裡一樣詭異。大家取英文名,可以從自己喜歡看的外國電影或影視劇中選擇一個,不要隨意,因為名字是別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當然,能找到諧音的最佳。

品牌/商標翻譯

品牌翻譯要考慮的因素更多一些,比如避繁就簡,朗朗上口;要讓客戶與產品特性聯繫起來,產生購買慾;最好與品牌原名諧音;此外還要考慮譯入語國家的文化因素,避免文化禁忌。好的翻譯能夠助力品牌進軍新市場,更快為大眾熟知,所以對於品牌翻譯再重視都不為過。很多品牌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都會登報懸賞取名。像Coca Cola (可口可樂)和狗不理包子(Go Believe)都是登報懸賞最終找到滿意的名字。

之前我們公司要給新產品取名,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大家會利用午餐會或其它空餘時間頭腦風暴,最後列出十幾個名字,把這十幾個名字的中英文涵義,以及為什麼選擇這個名字背後的想法詳細列入表格,讓老闆最後拍板。背後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確實是很可觀的。

跟大家分享兩個我很喜歡的品牌翻譯:

BMW:我們中學都背過一首詩《青玉案·元夕》,裡邊有一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所以提到寶馬,我們的第一感知就是富貴、高端和豪華。而且這首詩的意境也非常歡樂、美好。寶馬的發音跟BMW的前兩個字母也很類似,所以就達到了諧音、文化、產品特性、便於記憶的高度融合。

Revlon:露華濃是有名的國際彩妝品牌,受眾多為愛美女性。其品牌翻譯也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詩詞「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首詩本來就是描寫美人風採。值得稱道的是「露華濃」這三個字也與Revlon諧音,也實現了文化、諧音和產品特性的完美匹配。這個名字的記憶點很高,想來看到這個名字的女孩子們都會忍不住去專櫃體驗下。

也有翻譯的不那麼成功的例子。Airbnb是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預定平臺,原文是AirBed andBreakfast的縮寫,之前一直沒有中文名,17年取名為「愛彼迎「,這個諧音和寓意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剛剛推出中文名的時候,也遭到不少吐槽,我剛看到這個中文名的時候,也是覺得很拗口,不太好記。缺乏廣泛流傳的便於記憶的特點。

當然,只有在客戶要求譯員進行創意翻譯的情況下,我們才會耗費大量腦細胞進行頭腦風暴,找到最契合的名字。如果日常翻譯的文本中出現外國公司/中國公司名稱需要翻譯,一般遵循音譯的原則即可。創意翻譯收費很高的,跟普通按字收費的文本翻譯不可同日而語。

相關焦點

  • OPPO和vivo有中文名,為何堅持用英文?看到中文名後,網友:懂了
    OPPO和vivo有中文名,為何堅持用英文?看到中文名後,網友:懂了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幹什麼,我們總是會習慣性地拿上手機,對於很多人來說,離開了手機就很沒安全感。也是在生活當中,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手機廠商逐漸崛起。
  • 外國商品的某些品牌名字 翻譯成中文名字真的好尷尬
    後來,那家來自美國的飲料公司,公開登報,以350英鎊的獎金懸賞,徵求飲料的中文翻譯。最後,有一個來自中國的畫家擊敗了其他對手,獲得了獎勵。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許多外國品牌進入了中國市場,怎樣給產品起一個對的中文名字,相當重要。大家知道在八十年代初那會兒,奔馳車(Benz)的中文名叫什麼嗎?奔斯,賣不動啊,一琢磨才反應過來,原來奔斯的諧音就是"奔死",誰願意花大把銀子給自己買一輛奔向死亡的汽車呀!所以後來才改名為"奔馳"。
  • 那些跟英文名有關的搞笑事
    Peter Pan:我一個同學的同事姓潘,進入外企工作後,給自己取英文名為Peter,跟童話故事小飛俠彼得潘同名,大家也沒在意。那天剛好是周末加班,公司裡沒人除了我們部門,我們隔著毛玻璃看他在那頭抓耳撓腮,上躥下跳,同事們捧腹大笑就是沒人給他想招兒。最後是我好心地給人事打電話要房間鑰匙,人事讓我找前臺問鑰匙,打電話給前臺,前臺讓我找IT。我又打電話給IT,IT說沒有那個房間鑰匙,所以一直是開著門的。
  • 入籍外國改成英文名 如何證明「我是我」成難題
    圖片來源:美國世界華人網海外網11月27日電 入籍外國改成英文名 如何證明「我是我」成難題。出國在外,入鄉隨俗地起個外國名字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如果在入籍外國時把本名完全改成了外國名字,這樣看似「潮流」的做法有可能會帶來很多麻煩。Alexander原名楊斌,幾年前入籍美國的時候把自己的中文名字改成了Alexander填寫入籍,這個舉動卻在最近為他惹上了麻煩。據美國世界華人網報導,楊斌在國內的母親年初過世了,有個姐姐嫁到外地,不方便時時回家照顧父親。於是,年邁的父親想賣掉房子入住養老院安享晚年。
  • 中國麻將在歐洲火了,老外胡牌咋說?外國麻友:好玩就是太費腦子
    麻將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當然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打麻將,但是大家應該都對麻將有所了解,而且經常會聽到關於麻將的各種趣事,而麻將其實不僅僅在中國很火,如今也已經火到了國外,很多國家都開始玩麻將,而且玩的很還敬業。
  • 阿里格力是本土造,海歸創了美團,這些洋品牌中文名字很有中國味
    文|龍溪來源|商業傳奇有沒有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中國,有很多乍一聽名字以為是外國來的品牌,是本土造;而海歸創辦的企業和品牌,則相當有中國味;更讓人吃驚的是,很多洋品牌的中文名字,起得讓人叫絕。1、純本土造的洋名字一些企業打眼看名字,還以為是外國品牌,其實是地道的中國貨。現在大家對阿里巴巴已經很熟悉了,如果不熟悉,很多人可能就會認為是洋品牌。
  • 聚名網:蒸蒸日上的中文在線,品牌相關域名卻在中國聯通手中?
    2000年,中文在線集團成立,它是中國數字出版的開創者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出版機構之一。經過多年發展,中文集團於2015年1月21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364。2019年中文在線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擬變更英文名稱及英文簡稱的議案》,同意將公司英文名稱由「ChineseAll Digital Publishing Group Co.,Ltd.」變更為「COLDigital Publishing Group Co.,Ltd.」;英文簡稱由「ChineseAll」變更為「COL」。
  • 衛生巾包裝袋上的英文標記與外國材質,凸顯了國人的文化不自信
    今天仔細看了一眼,才發現上面竟然幾乎全是英文,只是後面附上了中文翻譯,而且英文都是在先。產品首先標註芯層源自美國南部天然松木,純淨安全。然後寫到了這個衛生巾有七層,七層分別指代一星期的七天,彩虹的七種顏色,地球上的七大洲,人的七種情緒等等,七個音符。這不是外國產的,只是本土的著名品牌。有的人說這是為了外國人使用方便,但是在中國的外國女人肯定是極少數的。
  • 外國品牌,來中國撈錢麻煩上點心
    這裡是細雨和鋒旗下的那些年系列,每周不定期更新。 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年經歷過的故事。 歡迎大家多多關注,點讚,轉發。 說到外國品牌中國風,你能想到什麼?嘿嘿,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外國品牌的「奇葩」中國風產品吧。
  • 為什麼那些國產品牌喜歡用英文名?
    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很多品牌LOGO都是英文字母,有個別的會在英文下面加幾個小小的中文漢字。這些英文logo的品牌並不是國外的,基本都是國產品牌。這些國產品牌做著國內市場,為什麼要用英文字母做品牌名來設計logo呢?大部分國人的英語並不好,我就是其中的一個,那些英文品牌名超過三個字母的,我都記不住,也叫不上口。
  • 汽車是否按「英文」來保存面子?王傳福BYD與中文:中國的區域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人使用英語,雖然我們不能在自己的國家使用情況下,但是當我們旅行時,我們發現英語仍然非常重要。對於很多車主來說,看到英文最多的是汽車車身部件和按鈕基本上都帶有英文標誌,這讓很多人認為一些東西或帶有英文標誌的材料是高端的。
  • 外籍學生外國遊客日漸增 可否增設"英文路標"?
    10人中有4人回答是「找路」。近年來,隨著武漢的快速發展,外籍學生和外籍遊客逐年增加,有關設置英文路標的話題不斷被提起。  連日來,本報記者多方採訪發現,採用「中文+拼音+英文」標註路標的建議,得到眾多外國在漢朋友及本地一些專家學者的廣泛贊同。
  • 從中國喬丹和Jordan的糾紛,細數那些中國和外國相似的品牌logo
    今天藉助中國喬丹體育敗訴的消息來說一下國產品牌,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中國喬丹體育和Jordan長達八年的商標之爭,從2012年開始Jordan就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中心提出撤銷中國喬丹體育相關的多個商標,在經歷了多次敗訴後2020年這件事迎來了轉機,終審做出中國喬丹體育敗訴,被收回相關商標和圖形,中國喬丹體育多年的上市計劃又一次被擱置。
  • 【國際生活】為啥中國人寧願用英文名 也不用中文原名
    作為出國主力,不少中國留學生在外使用英文名代替中文名,那更是家常便飯的事。  據調查,在今年,大概有15萬中國學生來英國留學,其中10萬來自於中國大陸,5萬來自香港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其中只有部分人選擇在英國使用自己的中文名,而大部分留學生都換上了英文名。
  • 朱虹:我吃虧在英文比中文好
    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此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從事英美文學研究。1992年以來一直擔任美國波士頓大外國語言文學客座教授。歷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及外文所工作人員、英美文學研究室主任及學術委員、外國文學系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外文所研究員。國際筆會中心會員。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
  • 當外國明星得知自己中文外號的反應,小賤賤懵逼 甜茶開心郭達搞笑
    中國粉絲給自己喜歡的外國明星起外號簡直是一絕,雖然可能是一些梗只有追星的同學懂,但是現在很多暱稱已經不只是粉絲的自娛自樂了,還被明星本人自己認證過了。,特別符合甜茶給人的感覺。一次活動,本來甜茶本人已經走過去了,但是聽到有人用中文喊「甜茶」,他本人又轉頭回來籤名合影了。挺好玩的是,粉絲之前喊的是「茶哥」,看來甜茶本人只聽得懂「甜茶」二字,加個哥就聽不懂啦。
  • 那些讓歪果仁偷笑的英文名都是咋來滴?
    而我們呢,直接用拼音吧,那些名字裡帶 「R,X, Z…」的朋友心裡那叫一個苦。那大家英文名都是怎麼取的呢?@我是Clay不是土 Clay:美劇《十三個原因》男主的名字。[doge][喵喵]後來叫Oliver,外國朋友們有時候稱呼我Oli的時候還挺可愛的。現在優先告訴自己的中文名了,儘量說自己的中文名。
  • 外國學生談說中文:最難的發音是「ZHU」
    外國學生談說中文:最難的發音是「ZHU」 2014-05-15 13:19:17來源:呼和浩特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或許,只有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自己最有發言權。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美國賽區預賽中,參賽的幾名外國學生一致感慨,說好中文最難的不是傳說中的語法,不是前鼻音後鼻音,而是聲調。  今年21歲的邁克·斯班瑟來自夏威夷大學,頭髮捲曲,皮膚白淨。學習4年中文的他起了個很地道的中文名字「史建國」。由於同學中不少來自中國,經常私下操練的他如今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 展覽英文縮寫名不代表國際化
    說起縮寫,日前友人告訴筆者一個「巧記」中國各大銀行英文縮寫的方式,甚是有趣:中國銀行(BC)——不存;中國農業銀行(ABC)——俺不存;中國工商銀行(ICBC)——愛存不存;中國建設銀行(CCB)——存存吧……「巧記」是「巧記」了,但由於平日這種英文縮寫表達方式用得確實不多,聽完反倒更像是逗人一樂的段子。
  • 潮英語:《琅琊榜》的英文名兒是啥?那些大熱劇的英文名
    只是不知外國觀眾會否覺得有些不知所云呢?  由《琅琊榜》說起:那些年熱門電視劇的英文名兒  甄嬛傳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點評:這個英文是美國版的片名,用empresses一詞統指了宮裡的所有妃嬪,沒有像中文片名那樣專門把主角甄嬛給拉出來。典型的美劇起名方式。大概,美國人不太喜歡個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