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副部長《經濟日報》撰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0-12-14 澎湃新聞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王志軍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對我國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實現跨越發展至關重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大戰略部署。

「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綠色低碳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技術創新加快,規模不斷擴大,湧現出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企業和產業集群,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時期,要在準確研判世界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潮流和趨勢的基礎上,牢牢掌握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主攻方向,紮實落實好《建議》作出的科學部署,加快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形成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一、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會進入大規模產業化商業化應用階段,成為驅動產業變革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建議》提出「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指明了「十四五」時期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方向和重點領域,既要優化發展已有一定基礎的產業,也要前瞻性謀劃布局一批新產業。

落實《建議》要求,我國將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先進通信、集成電路、超高清顯示等技術創新和應用,全面提升信息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製造、基因技術應用服務等產業化發展,壯大生物產業。加大核能、太陽能、風能、氫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能源產業中的新能源生產比重。發展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新型功能稀土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納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實施材料基因工程,加快建設材料強國。推進重大裝備與系統技術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加快形成分布式、個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新型高端裝備發展模式。加快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進程,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大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節能和環境治理新技術,擴大資源循環利用,壯大節能環保低碳產業。加快航空發動機及機載設備等技術研發,完善衛星及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遙感、通信、導航等衛星應用,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提升大型船舶、海工裝備研發製造能力,發展智能船舶、特種船舶等高技術船舶和各類海洋工程平臺、油氣資源勘探開採儲運等高端設備,構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先進位造業集群。進一步發展虛擬實境/增強現實(VR/AR)、數字文化內容創作等創意產業。

二、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是釋放數位化疊加倍增效應、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構築綜合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戰略,推進數位化轉型行動和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各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鼓勵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數據驅動企業加快向各產業滲透,促進新興產業之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以及技術與社會的跨界融合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資源發展與管理,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同時,發揮軟體作為信息技術關鍵載體和產業融合關鍵紐帶的重要作用,通過實施國家軟體發展戰略,加快基礎軟體、平臺軟體和應用軟體等開發應用,推動軟體對融合發展的有效賦能、賦值、賦智,促進我國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產業集群發展能夠發揮專業化分工、產業關聯和協作效應,降低創新和交易成本,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是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依託我國技術創新的相對優勢,打造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注重把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與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結合起來,依託現有產業園區等平臺,推動企業、科研單位、金融機構等有效集聚、分工合作、協同創新,促進產業鏈、創新鏈、生態鏈融通發展,打造一批先進位造業發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區,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注重把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與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結合起來,積極做強做大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創新能力強的骨幹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培育一批專注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構建完善大中小微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共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注重把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與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結合起來,繼續吸引外資企業加入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推動我國製造業更多融入國際產業鏈,鼓勵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新一輪技術變革帶來的創新驅動和融合發展力量,將不斷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形成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我們要強化市場機製作用,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應用場景為牽引,以市場規模優勢為依託,帶動技術突破和應用迭代發展,大力培育智能化產品、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共享化生產、服務化延伸、數位化管理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

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是利用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資源高效整合與配置利用的新型經濟形態,勢將為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創業創新等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建議》強調「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充分肯定了這些新型經濟形態作為新的生產力組織方式,對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增強發展新動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大對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大膽探索。

平臺和平臺型企業是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的載體和主體。要加強數據中心、雲與智能服務平臺、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能力和平臺設施建設,開發一批適用於各種應用場景的網際網路應用軟體,打造一批資源富集、功能多元、服務精細的電子商務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建平臺」和「用平臺」雙向迭代、互促共進。通過資金、稅收、科研獎勵、金融信貸、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鼓勵平臺企業通過差異化專業化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改善服務質量,努力提供更多更有質量的新產品新服務,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數據是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的關鍵要素。要儘快建立健全數據資源確權、採集、流通、交易、應用開發等制度、規則和標準,出臺保障數據流動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和安全管理,建設政府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暢通政企數據雙向流通機制,促進數據資源合規交易、有序流通、高效利用。共享經濟離不開誠實守信的社會文化氛圍,要加強社會誠信教育,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特別是新業態信用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構建信用監管體系,有效營造和改善共享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

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需要寬鬆有利的監管環境。要堅持鼓勵創新和審慎包容原則,探索和創新適應新業態特點、有利於公平競爭的管理機制和辦法,改革不適應的體制機制,適當放寬和完善市場準入條件,降低企業合規成本,及時制定出臺相關產品和服務標準,形成有利於發展的適應性監管體系。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制定出臺網絡交易監管規定,依法查處網際網路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維護各方市場主體特別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鼓勵企業兼併重組,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

針對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建議》提出「鼓勵企業兼併重組,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的要求,這對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極為重要。

兼併重組是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和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化發展和提升競爭力的有效形式。針對我國部分新興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同質化嚴重,缺少全球領先的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等突出問題,要通過兼併重組的「聚變」效應,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堅持市場化原則,完善制度和配套措施,使企業真正成為兼併重組的主體。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少審批事項,改革涉企稅制,發揮行業準入管理標準倒逼機制,發展中介服務,降低企業兼併重組成本。加強政策引導,鼓勵運用信託計劃、委託貸款、直接融資等方式擴大兼併重組資金來源。減少一些地方政府不當幹預,消除跨地區兼併重組障礙,打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企業惡意破產以逃廢債務等不良現象。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注意吸取傳統產業甚至個別新興產業過於追求速度和規模而出現產能過剩、發展效益差的教訓,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的低水平重複建設。強化統籌規劃,突出區域現實條件和潛在優勢進行錯位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構建完整產業鏈條,實現各環節平衡協調發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發揮監察和社會各界監督作用,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理性投資,糾正一些地方政府不當幹預微觀經濟行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同時,還要強化政策支持。儘快建立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協同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制,完善產業、財稅、金融、土地、投資等政策協同配合。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監管,建立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激勵機制,健全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促進創新成果加快應用。創新金融服務和產品,構建廣覆蓋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引導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共同支持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和吸引力度,形成符合新時代技能與知識結構要求的豐富人力資源供給保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王志軍副部長《經濟日報》撰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對我國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實現跨越發展至關重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大戰略部署。
  • 工信部:三方面助力新興產業發展
    原標題:工信部:三方面助力新興產業發展   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
  • 王志軍出席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並致辭
    2020年11月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市召開。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開幕式,省長馬興瑞出席並致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蔣希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火熱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新增長級投出的信任票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安寧在新發展格局下,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資本市場最火的風口!近年來,在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引領經濟增長、引領供給升級、引領企業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佔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
  • 工信部強調新興產業發展要統籌規劃 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談及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時表示,要強化統籌規劃,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的低水平重複建設,堅持鼓勵創新和審慎包容的原則
  • 戰略性新興產業仍在「百米跨欄」
    新興產業集群逆勢成長 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形成較為穩定的跳增態勢,2019年增加值比2018年增長8.4%。在疫情中逆勢成長的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對衝經濟下行的重要支撐。 臺階式跳增,創新型企業抗「疫」性更強,發展潛力更大。
  • 工信部:「十四五」是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期 加快打造高端裝備...
    ,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打造新型產業鏈,鍛造產業鏈、供應鏈的長板,「十四五」期間在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優勢長板方面有哪些考慮?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新興產業非常重要,是引領未來發展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鏈,對我們國家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至關重要。
  • 「2020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論壇」在深圳召開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學穎作為論壇副主席作主題報告,並為國家信息中心參與撰寫的《2021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揭幕。論壇分為四節,分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艾學峰副市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院士、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黃路明副主任主持。
  • 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合肥舉辦
    12月20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合肥舉辦。會議由安徽省工商聯指導,安徽省新興產業協會主辦,安徽省工商企業合作交流商會協辦。會議邀請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與產業經濟研究處處長王尚改作了以《「十四五」時期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五大機遇和五條基本路徑》為主題的主旨演講,邀請蔚來安徽公司總經理餘東明作了以《蔚來創新之路》為主題的主旨演講。
  •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怎樣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我國5G發展的重點是什麼?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就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以重大技術突破作為主攻方向「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火熱是投資者 對中國經濟新增長級投出的信任票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引領經濟增長、引領供給升級、引領企業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佔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
  • 掌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產業和產業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出現了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在國新辦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介紹了「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在推動新興產業創新  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業鏈。」在國新辦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介紹了「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在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方面的相關規劃。
  • 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穗開幕 李希聶辰席...
    南方日報訊 (記者/謝慶裕 通訊員/符信)11月2日,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開幕。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開幕式並參觀展館,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與會領導共同為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園區揭牌。 馬興瑞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出席大會的各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 新興產業的火熱 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新增長的信任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今日視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火熱是投資者 對中國經濟新增長級投出的信任票安 寧在新發展格局下,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資本市場最火的風口近年來,在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引領經濟增長、引領供給升級、引領企業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佔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
  • 【理響合肥】合肥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打造「產業地標」
    ,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近年來,我市搶抓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國家批覆建設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慧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來,我市把推進集群建設作為頭號工程,舉全市之力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市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抓手、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成為了「產業地標」。
  •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 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在國新辦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介紹了「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在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方面的相關規劃。王志軍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將進入大規模的產業化、商業化應用的階段,成為驅動產業變革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 ...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凌雲:中國聲谷助力合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其中明確指出,「中國聲谷」項目被列入「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個特點」第五點「重大項目激發未來潛力」中的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實施項目類。凌雲市長還總結了近年來實踐的重點相關工作,對人工智慧集群依託「中國聲谷」發展「提升創新能力」表示充分肯定。
  • 平山縣新興產業集群凸顯「森林經濟」效應
    ,3.58億元年產600萬臺電子報警器材的澤宏科技……近日,又一批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強的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平山縣,為紅色老區持續發展聚集了綠色新動能。平山縣是省會水源地和西部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該縣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著力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新興產業集群凸顯「森林經濟」效應。
  • 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復工復產超九成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紅豔)3月1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在國家一系列復工復產政策加快落地的推動下,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生產逐步趨於正常,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復工復產水平率先超過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