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近年來,我市搶抓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國家批覆建設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慧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來,我市把推進集群建設作為頭號工程,舉全市之力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市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抓手、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成為了「產業地標」。
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戰新產業增加值增長15.2%,佔規上工業比重52.6%,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8%。自復工復產以來,全市戰新產業率先實現企穩反彈,4月全市戰新產業產值增長26.4%,環比增長16.3%,趨勢持續向好。
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朱勝利:
總的看來,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五個特點。一是產業能級實現趕超跨越,3個集群全產業鏈產值超2100億元。二是龍頭企業引領行業潮頭。三是創新能力佔據產業高端,3個集群擁有省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141家。四是產業裂變帶動經濟質變,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54%,創歷史新高。五是重大項目支撐產業發展,3個集群累計實施項目超420個,總投資超4400億元。
在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程中,我市著力加強組織保障、構建產業生態、提升創新能力、優化投融資環境、加大人才支撐。出臺「高質量發展30條」政策,每年拿出100多億元支持產業發展;依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與20家高校院所共建26個協同創新平臺;構建了政策資金、專項資金、產業基金及金融產品靈活運用、相互結合的資金支持體系,2019年投入政策資金超100億元;出臺人才工作系列政策,與海外創業機構開展國際孵化合作,引進60多個海外人才團隊來肥創業。
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朱勝利:
全面貫徹落實「五高地一示範」工作的整體要求,以打造一批產業地標為總目標,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重點,做強龍頭,完善配套、建立生態,逐步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全國重要的先進位造業高地
今年,我市將在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搶抓機遇,拉升標杆,聚焦新興產業、形成「龍頭+配套」的發展格局,聚焦未來產業、形成「智能+製造」的發展模式,聚焦傳統產業、形成「承接+轉型」的發展路徑,做大做強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產業,推動合肥發展邁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來源:理響合肥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理響合肥】合肥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打造「產業地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