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之後,由於有了智慧型手機,並且行動網路在過去的十年裡肆意膨脹,我接觸到了高中不曾認識的新網絡世界。它摧毀了我大學的這幾年——青年人人格健全的關鍵幾年。直至不久之前,才算真正從這信息泥沼中爬出,現在也不敢說以後再不會陷入進去。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自己對新網絡世界的不合理的沉浸。
為什麼說是新網絡世界?因為它不同於我在初高中時對網絡的印象,是一種進化了之後,以更複雜更完善的體系籠罩我們的一個世界。至少在我印象中,之前網際網路的帶毒的香味只對沉迷網路遊戲的青少年有效。而現在,我可以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娛樂裡迷失,小說,貼吧,知乎,B站,微博,抖音快手……
信息傳輸的加速,還有極致的便捷性,讓無數人能為這個龐大的新世界添磚加瓦,什麼樣的人才都有,全民皆兵。今天的網絡世界的精彩程度和行動網路爆發之前的網絡世界相比,大概是首富與地方小老闆的差距。
因此,自制力很差的我就這樣沉浸進去了,這當然怪我自己,不能怪網絡。但我想弄明白我是怎麼被毀了的,如果清楚了,也算是跌倒得明明白白,以後能清楚陷阱在哪裡。倘若有個恰好自制力和我差不多的人能看見這篇「罪己詔」,那更是功德一件了。
首先,它有這麼一個惡性循環,讓我一直沉浸進去。
由於如此之多的網民和網絡工作人員的建設,呈現在我手機裡的世界會非常地有趣,我能看見各種有趣的小說,視頻,彈幕,評論,節目等等等等。得益於現在各個網絡地帶都有的熱度排序機制,能被展現到最前面的,往往是點讚或瀏覽最多的內容,而參與其中的人數又很龐大,最終讓我看到的自然是比普通人能想到的要精彩得多的內容。而我們現實世界中呢,每個人周圍都是以普通人居多,因為空間和經濟因素的限制,自然不可能有這樣全民競爭之後,呈現給我最好看的內容。
那相比之下,現實世界就要無趣得多,根本比不上網絡世界對我的吸引力。自然,我就一直看一直看。但時間是有限的嘛,我現實裡的事情就做不好了,成績啊,運動啊,都不行了,然後給我帶來痛苦。那痛苦的現實和永遠有大數據獻上我愛看的內容的網絡,我自然就選擇繼續沉浸到網絡裡了。
如果我足夠有錢,我不需要為自己的未來考慮,那我沉浸在這種惡性循環裡,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可不可以呢?也不行。因為它還會通過信息超載損毀我們的思維能力和集中能力,對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是有害的。
我親身經歷了這種信息超載的後果。這些年我自然不是一直沉浸,也好多次想開始好好學習,但都以失敗告終。每當我被心中的愧疚與對未來的嚮往喚醒試圖學習的時候,都覺得效率很低下,學不進去。我曾經不是這樣的,我初中高中都一邊玩一邊考上了985,說明我的學習能力應該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我的思維能力和集中能力被極大地破壞了。
我不停地瀏覽手機裡有趣的內容,但是我不會停下給大腦思考的時間,而是看完一個內容就看下一個內容,只是反覆地以內容裡能抓到我的點刺激我的大腦獲取愉悅感。而這些散在的內容,並沒有以分析重組的形式被加工,而是單純一股腦塞進去,久而久之,大腦就習慣了這種碎片化,無邏輯的東西也能堆在一起的思考方式。簡單的說,我變蠢了。這就是思維能力被破壞了。
另外,大腦是本能會去想辦法處理這些內容的,只要我停下這種瘋狂的信息攝入,騰出空間,它就會開始工作。於是,當我好不容易想學習的時候,我一邊看書,腦子裡一邊出現我之前看過的內容,或是幻想,或是分析,精神不能集中,學習進度極其緩慢。這就是所謂集中能力被破壞。
這只是結合了我經歷,帶有我個人偏見的總結,大量的信息也會帶來我沒有細想過的好處,辯證法的批判性嘛。
然後呢,從社交的層面,它也摧毀了我。我曾經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外向活潑的人,我會在食堂排隊的時候和好朋友打鬧的時候,也能認識站在我們後面的人然後成為朋友。但是現在,我像個自閉症一樣。其實我內心也很渴望與人交流,但當我真正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又詞不達意,緊張畏縮,進退失據。我想,大概是因為在網絡上花的時間太多了,沒有時間進行社交活動,並且網絡上的交流又和現實裡的交流大不一樣,以至於我都忘了怎麼在現實裡社交了。
沒有時間很好理解,網絡社交和現實社交差別又在哪呢?在於信息傳遞的準備時間。在網絡上,不管是在微博貼吧與人「對線」,還是在QQ微信與人聊天,我的輸入速度是比不上我思維的速度的,所以我會思維慢下來,一邊打字一邊修整調理自己想說的話;而現實社交就不一樣了,我想到什麼可以同步說出去,我的嘴巴有這個能力。但由於長期和我的手進行配合,我的腦已經配不上我嘴巴的速度了,就相當於換了個工作速度更快的工作搭檔,洋相百出。
當然,之前所說的思維能力被和集中能力被破壞也對社交能力有影響。
總之,我幾乎被摧毀了。但還好,我還年輕,二十來歲,還有救。
我前段時間開始,遠離微博B站貼吧等一切會給我帶來額外信息輸入的媒介,我相信真正的大事不通過這些媒介,我也能從周圍人的口中知道。
這些天我沒有與世隔絕,而是慢慢清理自己腦子裡的東西,實在靜不下來,就寫點什麼出來。慢慢與周圍的人更多地交流,生活中已經很豐富的信息量足夠我充實自己了。若還想獲取一些營養,我還有好多經典電影好多經典書沒有看,真要閒了沒事做,那才是該挖掘的寶藏。花同樣的時間,網上衝浪能獲得的知識與思考,大概不及其百分之一。
我感覺一切都在好起來,雖然已經落後了本來一起的同學不少,但現在開始認真生活,總比繼續在泥沼裡下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