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新的開始,最近,網友們紛紛曬出兩年間的改變,有人感嘆「禿了、窮了、黑眼圈深了」,也有人說「瘦了、美了、不在意別人看法了」。
時光悄悄溜走,有人變油膩,也有人變美好。
轉眼又到年底,總是讓人忍不住感嘆時光。
有多少人抱怨沒有被生活善待,又有多少人偷偷後悔過往沒有善待自己、善待時光。
楊瀾曾說過:要做自己熱愛並且擅長的事,享受它。
若想世界愛你,就要先愛自己。
此刻,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足以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和對待。
趁著時光正好,不要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隨意。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回饋你。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穿得太隨意
穿著得體,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氣質。
有沒有發現,我們認識一個人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的外貌。
當然,除了長相,更重要的是穿衣打扮。那些打扮乾淨得體的人總會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生活中,有多少人用「窮」和「醜」當藉口,懶得打扮自己。
總是喜歡買便宜的質量一般的衣服,結果發現衣服很多,但能拿得出手的很少;
平日生活中基本不注重著裝打扮,覺得有穿的就好,又總是羨慕那些穿搭達人;
畢業兩三年,品味還是沒變,看著周圍同薪水的人穿著精緻,又不知如何改變自我。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有句臺詞:一個裝飾代表了一個人的形象,展示著你的個性。
不僅是著裝,其實一個小小的佩飾,都代表著一個人的品味和生活態度。
一個不愛打扮的人,大體上對生活也是得過且過的。而一個願意花時間精心打扮自己的人,才是對生活足夠用心的人。
電影中,安德莉婭剛畢業進入一家雜誌社工作,和其他同事相比,她的裝扮略顯隨意。
顏色誇張的毛衣,毫無時尚感的裝扮。面對同事的嫌棄,她卻說她喜歡這樣自然的穿搭,討厭別人刻意的打扮。
一天,在同事的勸說下,她才明白一個人的著裝在職場中更是代表了一個人的氣質。
後來,她也研究穿搭,穿上精緻的服裝,整個人的氣場都跟著改變,工作能力也逐漸提升,漸漸被同事和老闆認可。
可可·香奈兒曾說過:有人認為奢侈是貧窮的對立面。其實不是,奢侈是粗俗的對立面。
精緻這件事與金錢無關,而與一個人的心境有關。
與邋遢、隨意相比,完美的搭配、精緻的妝容,更能讓一個人煥發由內而外的精彩。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太隨意
認真吃飯的人,生活總不會太糟。
蔡瀾曾寫道:「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就這麼簡單和基本,因為簡單和基本最美麗」。
是啊,吃飯大概就是生活中最簡單的事情了。
可是,這麼基礎和簡單的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卻很難。
有多少人,平日工作繁忙,總是外賣加持。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常常是一覺睡到中午,然後又要靠外賣充飢,絲毫沒有生活的參與感,又悲傷地感嘆胃垮了、油膩了。
豆瓣上有個討論:沒有時間做飯怎麼辦?
網友@Wintery_貓妖說:
你不是沒時間做飯,你只是不會思考。
我自己也發現,身邊那些願意做飯的人,即便再忙,他們也可以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這不只是烹飪技巧的掌握,更是生活能力的養成。
最近工作中,我結識了一位小姐姐,第一眼看到,瘦削的身材、恬淡的氣質,給人清爽幹練的感覺。
每天看她個人微博中五顏六色、精心準備的食材,讓人賞心悅目。同樣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卻活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比如,早起,她會給自己做水果沙拉,再配上自製三明治;即便是給自己煮泡麵也不忘放上番茄和綠色菜葉,還要有西蘭花和胡蘿蔔點綴。
每逢周末,她甚至會專門拿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精心挑選食材、製作美食。
有人說:認真做飯的人,一定也認真愛著生活。
不要小看一個對待吃飯超級認真的人。
那些可以認真做飯的人,也一定是善於安排生活的人,也飽含著對生活的敬意。
好好吃飯,就是好好愛自己。希望我們都可以好好吃飯,對得起自己的胃、也對得起自己的身體。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住得太隨意
學會居家和收納,人生才能豁然開朗。
知乎上有個提問:房間亂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個最高贊回答:房間太亂說明一個人的內心狀態也是這個樣子的。
一個人對房間的態度,就是他對生活的態度。屋子凌亂的人,內心大概也是毫無秩序的。
一個雜亂不堪的房間,會讓人沉浸在一種拖拉、懶散的狀態中。而一個乾淨整潔的屋子,自然會帶給人井然有序的生活氣息。
曾流行一句話:你的房間,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一個乾淨整潔的居住空間,就是一個人自身生活層次的體現。
身邊也有很多人覺得房子能住就行。
於是,髒亂的牆面、晦暗的角落、堆積的雜物,都選擇視而不見,想找什麼都找不到,讓人陷入焦灼的生活狀態中。
其實,住得精緻,是一種居住態度,是再辛苦也可以過得體面的生活哲學。
知乎上,一位網友分享自己改造出租屋的經歷:
把髒兮兮的牆面貼上了壁紙,買了很多溫馨的裝飾,還有好多多肉植物。坐在乾淨的地板上,看陽光灑在身上,整個心都變得柔軟起來。
想像一下,忙碌了一天,回到乾淨整潔的屋子,瞬間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外面的嘈雜,工作的煩亂,都會煙消雲散。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書中寫道:
整理物品就是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物品井然有序,一個人的內心也會產生一種秩序感,生活也會變得豁然開朗。
給自己一個整潔乾淨的居住環境,是對自己的寵溺,也是給在外打拼的自己一個舒適愜意的港灣。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隨意
敢於超越自我,生活才能更上一層樓。
《奇葩說》有這樣一個辯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其中,肖驍認為「精緻窮」沒有錯,在他看來,「精緻窮」是為了追求美、享受生活,是一種對「更上一層樓」的嚮往。
對於年輕人來說,「精緻窮」是在有限的經濟和生活空間中,追求更好、更有品質生活的決心和動力。
契訶夫說過:人的一切都應是美的,外貌、衣裳、靈魂、思想。
精緻的生活在外表,更在內心。對於一個真正精緻的人來說,即便生活樸素,內心也可以豐盈。
前段時間,在網絡走紅的李子柒受到人們追捧。
這位90後小姑娘,起初為了照顧家人,被迫從大城市回到農村,可是如今,她開啟了全新的自給自足的生活。
與其他「網紅」的喧囂相比,她的生活恬淡靜謐。
在她手裡,很多簡單的東西搖身一變為時尚前衛的物件。比如用玉米皮、竹子筒製作落地衣架、燈罩、檯燈等等。
每天到田間勞作就是她最好的旅行,做些喜歡的小物件就是她最快樂的事。
一種注重精神追求的人,也能夠勇敢地排除嘈雜的聲音,始終保持一顆安靜的心,看書、旅行、閱人,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在精神世界裡馳騁。
精神層面的追求和內心富足的享受,才是一個人最高境界的精緻。
有人說:年輕是最好的奢侈品,而精緻生活,才是最好的保養品。
真正的體面與金錢無關,是敢于堅持自我的信念,是願意去追尋更好生活、去遇見更好自己的態度。
孟德斯鳩曾說:美必須乾乾淨淨,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內心中更是如此。
美,是一種習慣。精緻,是一種理想。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大抵就是穿著乾淨得體的衣服,吃著健康美味的食物,住著舒適愜意的環境,盡全力成全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在物質層面,更在精神追求。
在最好的年紀,願我們都可以少一些將就,多一些講究。
不焦慮、不隨意,活得熱氣騰騰、精緻豐盈,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就是對生命的最大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