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在不同的場合,觀賞石會起到不同的作用!觀賞石是大自然賜給人們的珍貴藝術品,藉以寄予情懷,感悟人生,因此陳列裝飾及保值收藏的藏苑珍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隨著石文化的發展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了解、進入這一領域。從今天開始,中國觀賞石電視頻道將推出「小白進階」系列,循序漸進,為初踏入賞石界的朋友們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敬請關注。
什麼是觀賞石?
2007年9月,國土資源部頒布實施《觀賞石鑑評標準》。鑑評標準,不同於寶石珠寶玉石命名或者鑑定的標準,而是提高了層次,在鑑賞同時還要評價。
觀賞石定義:在自然界形成且可以採集的,具有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石質藝術品。
這四個價值缺一不可。觀賞石蘊含了自然奧秘和人文積澱,並以天然的美觀性、其特性和稀有性為特點。
觀賞石概述
中國觀賞石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文化末期就出現了賞石,兩漢兩晉、南北朝時,玩石之風日漸盛行。唐朝玩石之風盛於朝野。宋代玩石之風更勝,觀賞石藝術也被推上高峰,到了元明清,繼承了宋代賞石遺風,玩石賞石熱潮不減。
近年來,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升,觀賞石事業也得到了空前發展,在人們生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觀賞石有生石、熟石、老石之分。
生石是近期出土或者未經過一段時間賞玩的石頭,缺乏人文氣息,粗樸原始,表面光澤也一般。
熟石是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賞玩,因長期與人接觸,表面形成緻密薄膜,給人以溫潤細膩質感
老石則是清代以前歷代遺存的觀賞石。古樸自然,包漿雅亮,老氣橫秋,靈氣十足。少數還留著古代文人的題字留款。
觀賞石雅稱
觀賞石古代有供石、異石等諸多名稱。指能陳列於案頭几上,體量稍大的美石。蘇東坡賞石名篇《怪石供》、《後怪石供》,曾首次提出了以石為供的概念。
在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觀賞石叫做雅石。而在日本、韓國則叫天然石、水石和壽石。在東南亞等地的華人聚居地,這些地方所看到的觀賞石,也跟國內所看到的觀賞石大同小異,非常近似。
觀賞石的範疇非常廣泛,又有自身特點,但並不是所有石頭是可以稱為觀賞石,有哪些石頭不屬於觀賞石呢?下期我們將作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