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

2021-01-19 人民網

原標題:「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

  豬灣事件:1961年1月,美國宣布與古巴斷交。3個月後,菲德爾·卡斯楚宣布古巴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次日,也就是1961年4月17日凌晨,由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和武裝的1500名僱傭軍從瓜地馬拉出發,在美國飛機和軍艦的掩護下,登陸古巴南部豬灣,企圖推翻古巴政府,但最終被擊潰。

  1962年1月,在美國推動下,美國國家組織中止古巴的成員國資格;次月,美國對古巴實施全面貿易禁運。

  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10月,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飛彈危機。它由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美國則堅持要求撤除飛彈而引發。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時任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命令海軍對古巴實施封鎖。在外界認為核戰爭一觸即發之際,美蘇達成妥協,蘇聯撤回部署在古巴的飛彈,甘迺迪私下承諾不會入侵古巴。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古巴飛彈危機的背景是什麼?豬灣事件蘇聯為何要插一腳?
    古巴飛彈危機的背景是什麼?豬灣事件蘇聯為何要插一腳?古巴飛彈危機發生在1962年10月15日至28日,引發危機的直接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戰略核飛彈,射程基本覆蓋美國本土,導致美國發出核戰爭警告。最終,蘇聯做出妥協,撤出了在古巴部署的所有核飛彈而告終。
  • 「豬灣事件」:古巴擊退「美軍」入侵
    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閱兵式和民眾遊行,紀念擊退美國僱傭軍入侵——即「豬灣事件」50周年。    1959年1月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楚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裡的古巴將成為前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楚領導的古巴新政權。
  • 「豬灣事件」的背後,美國甘迺迪失敗的戰略,直接把古巴推向蘇聯
    所以說古巴倒向蘇聯對美國而言是最大的威脅,而對蘇聯而言是最大的機會。 豬灣事件後,古巴的快速紅色化,讓美國遭受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豬灣事件爆發後,古巴全國紅色化改革,這也使得美國開始擔驚受怕,畢竟一個紅色國家存在於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終究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 豬灣事件:美國軍事行動的失敗和政治決策上的錯誤
    豬灣事件不僅僅是美國軍事行動上的一次失敗,更是政治決策上一次錯誤的決定。豬灣事件也讓剛上任不久的甘迺迪大失信譽,豬灣事件旨在推翻古巴的新政權卻被卡斯楚打得滿頭包。美國與古巴的關係也開始惡化最終導致古巴飛彈危機,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豬灣事件的過程。
  • 危情13天,看古巴飛彈危機,赫魯雪夫如何「一敗塗地」
    要說古巴飛彈危機究竟有多動魄驚心,一句話就是——差那麼一點點讓人類滅絕。古巴飛彈危機是世界離核戰爭最近的一次,同時也是離世界毀滅最近的一次,可以說是"危情13天"。導火索——"豬灣事件"事情的導火索還要從1961年的"豬灣事件"說起。1959年1月,卡斯楚推翻了長期被美國扶持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古巴新政權。起初,美國和古巴的關係還算不錯,卡斯楚還以總理的身份出訪美國,受到了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的熱烈歡迎。
  •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差點葬送了全人類的生命
    古巴飛彈危機是美國和蘇聯之間長達13天的緊張對抗,起因是美國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核飛彈,蘇聯為了扳回一城,也在古巴部署了核飛彈。由於蘇聯的遠程核飛彈距離佛羅裡達海岸只有90英裡,這場危機突破了核外交的極限,被普遍認為是冷戰升級為全面核戰爭的最接近時刻。
  • 驚心動魄的古巴飛彈危機,到底危險到了什麼程度?
    為何會發生古巴飛彈危機1959年1月8日,古巴首都哈瓦萬人空巷,人們齊聚於城門口,歡迎打敗巴蒂塔斯獨裁政府的遊擊隊入城,而這支遊擊隊的首領,正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菲德爾卡斯楚。古巴革命的勝利和卡斯楚的上臺在美國高層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 古巴飛彈危機——人類最危險的時刻
    1962年的飛彈危機是人類面臨的最危險的一次毀滅危機,美蘇兩國領導人最後都是選擇了克制,並且壓制著軍隊不發射核飛彈。當時雙方的將領哪怕一個人手滑了,我們現在就在上演著真正的廢土生存遊戲了。背景這次危機是在美蘇兩極對峙軍事競賽的背景下出現的。在1959年,美國為了對蘇聯進行戰略性威懾,在土耳其部署了15枚中程飛彈,後來又在義大利部署了30枚飛彈。這兩個地方就相當於蘇聯家門口,部署飛彈能直接威脅蘇聯的政治經濟中心。
  • 再看豬灣事件,美國首次支付戰爭賠款,蘇聯摘桃,古巴反美
    軍事行動,已經箭在弦上古巴和蘇聯的頻繁接觸,讓美國方面大為恐慌,他們不允許這個距離美國海岸線,不足100公裡的國家,成為蘇聯的橋頭堡,一直被美國視為後花園的加勒比海,絕不能出現一個新生的紅色政權。於是,一場招募古巴流亡分子,奪取機場,通過所謂「流亡政府」名義,向美國求援,從而使美軍參戰,徹底顛覆卡斯楚政權的計劃,有了最初的框架,然而由於美國大選的原因,一直等待甘迺迪上臺,中央情報局才得以落實這個事件,但初來乍到的甘迺迪,對於「前白宮」的計劃,並不是很認同,但在情報局屢次勸諫下,最終有些無奈地點了頭。
  • 古巴消滅1200名美軍士兵,引發古巴飛彈危機,險些毀滅世界
    古巴飛彈危機,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核戰爭的一次重大事件,即使從我們現在人來看,當時的古巴飛彈危機,引發的美蘇兩國激烈對抗,仍然讓人捏了一把冷汗,幸好當時美蘇兩國領導人的冷靜沉著,通過尋求對話和外交途徑解決分歧,才使人類避免了一場重大危機和災難。
  • 這是小型豬灣事件?
    所謂豬灣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CIA的策劃和協助下,逃亡美國的上千古巴亡命之徒,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向卡斯楚領導的古巴GM政F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豬灣事件標誌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對美國來說這次失敗的進攻不但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敗。
  • 美宣布制裁古巴,古巴官員:就像「豬灣事件」那樣,將會失敗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4月17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古巴實施新一輪制裁。俄媒當天撰文嘲諷稱,面對美國新一輪制裁,古巴官員甚至都不用為他們自己的回應尋找笑料了。因為就在58年前的同一天,讓美國丟盡顏面的古巴「豬灣事件」(吉隆灘之戰)啟動。
  • 豬灣事件:美國中情局策劃的最蹩腳反攻
    冷戰前期,美洲地區的最大風波就是古巴革命。但若非後來的豬灣事件,那麼小小的古巴將很難引起全世界媒體注意。這場失敗的行動,也是美國CIA早期執行能力低下的集中體現。古巴變天中情局原本計劃在哈瓦那以南的海岸登陸,然後和當地的反卡斯楚武裝聯手進攻。但為了讓B-26轟炸機能在行動中獲得臨時機場,才改到了空間更大的豬灣。這樣的做法也讓原本就不充裕的兵力遭到進一步稀釋。4月15日上午6點,8架由流亡飛行員駕駛的B-26轟炸機首先出動。她們空襲了位於哈瓦那附近的三個機場,從而拉開了豬灣事件的序幕。
  • 美宣布制裁古巴 古巴官員:會像豬灣事件那樣失敗
    來源:環球網4月17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古巴實施新一輪制裁。俄媒當天撰文嘲諷稱,面對美國新一輪制裁,古巴官員甚至都不用為他們自己的回應尋找笑料了。因為就在58年前的同一天,讓美國丟盡顏面的古巴「豬灣事件」(吉隆灘之戰)啟動。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顛覆世界的13天,危險到了何種程度?
    雖然美蘇兩國極力避免發生正面軍事衝突,但事態發展總會失控,1962年,美蘇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古巴飛彈危機在加勒比海地區上演。這場危機總共持續了13天,危險到了什麼程度呢?核戰爭一觸即發,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滅亡的13天,差點毀滅世界。
  • 周杰倫新歌《Mojito》,MV拍攝地古巴,歷史上的古巴飛彈危機
    古巴有兩個特別出名,毫不誇張地說是聞名世界。一個就是古巴雪茄,你在美劇和電影中看到的雪茄,大多數都來自古巴,有數據顯示古巴的雪茄產量佔據了世界的三分之一。而另一個則是曾經的古巴飛彈危機。當時正值美蘇冷戰關鍵期,雙方你來我往,都不服輸,都想把對方拿下,好稱霸世界。
  • 古巴飛彈危機,蘇聯才是真正的贏家,為何世人都以為美國勝了?
    提起古巴飛彈危機,很多人腦海中的印象,都是蘇聯在美國的武力威脅下,灰溜溜地撤走了飛彈,美國取得了完全勝利。然而,掀開歷史的層層迷霧,我們才看清真相,原來蘇聯才是真正的贏家。那麼問題來了,美國既然輸了,為什麼世人都把它當作贏家呢?
  • 古巴飛彈危機,兩個「膽小鬼」的博弈,卻差點毀滅世界
    古巴飛彈危機,應該算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了。雖然其持續時間只有十三天,但卻是人類最接近毀滅邊緣的十三天,一旦開火,後果不堪設想。因為那便是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且是核戰爭。當時的美蘇雙方,各自都擁有著龐大的核武庫,其足以將這個世界徹底毀滅。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到底有多危險?
    1962年,美蘇兩國在冷戰中累積了長達十數年的矛盾迎來了最為激烈的一場爆發,差點將全世界都拖入戰場,這就是令人心驚的古巴飛彈危機。在這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中,美蘇一旦按下核按紐,世界將不復存在,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當時危險到了什麼程度吧?
  • 豬灣事件終於真相大白
    40年前的春天,在美國中情局的直接策劃和指揮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豬灣登陸,突襲古巴,企圖推翻卡斯楚政府。然而,入侵卻以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被俘而告終,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豬灣事件。關於這一事件的很多史實,美國和古巴都沒有完全披露,使豬灣事件更添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