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豬灣事件,美國首次支付戰爭賠款,蘇聯摘桃,古巴反美

2020-12-26 大俠不會武功

在人們的印象中,古巴的紅色政權似乎一直都是美國在加勒比海的一個心病,但實際上,在1959年建國後,卡斯楚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就是美利堅,但在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眼中,這位大鬍子,軍大衣的「領袖」,似乎比遠在莫斯科的赫魯雪夫更加危險,於是,吃閉門羹,被無數次敷衍,成了卡斯楚美國之行的最大特色。

被潑了冷水的年輕領袖,在其弟勞爾的建議下,快速走上共產主義的道路,一系列的改革在1960年開始了,一頓「打土豪,國有化」的操作後,古巴幾乎徹底於根深蒂固的美國資本家們決裂了,這種速度讓赫魯雪夫都大驚失色,想入夥的心也太急了,但反過來說,卡斯楚能不著急向蘇聯靠攏嗎,當時的古巴經濟高度依賴美國,古巴糖的最大進口國是美國,石油更是全部來自美國,快速倒向蘇聯,是當時內困外交的古巴,唯一的出路。

軍事行動,已經箭在弦上

古巴和蘇聯的頻繁接觸,讓美國方面大為恐慌,他們不允許這個距離美國海岸線,不足100公裡的國家,成為蘇聯的橋頭堡,一直被美國視為後花園的加勒比海,絕不能出現一個新生的紅色政權。

於是,一場招募古巴流亡分子,奪取機場,通過所謂「流亡政府」名義,向美國求援,從而使美軍參戰,徹底顛覆卡斯楚政權的計劃,有了最初的框架,然而由於美國大選的原因,一直等待甘迺迪上臺,中央情報局才得以落實這個事件,但初來乍到的甘迺迪,對於「前白宮」的計劃,並不是很認同,但在情報局屢次勸諫下,最終有些無奈地點了頭。

大海不會因為一杯水而沸騰,卡斯楚成功粉碎了入侵計劃

1961年4月15日,在事先選定的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偽裝成古巴反政府武裝的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陸艦艇,和一千餘人的僱傭軍,開始了入侵計劃,從地理位置上說,人煙稀少,長期存在流亡反政府人員的豬灣,實在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登陸地點,但顯然,美國中央情報局,錯誤的估計了古巴的國內形勢,長期作為美國資本拓展市場的古巴,人民生活水平停滯不前,他們顯然更加認同卡斯楚的改革,內部的高度穩定讓古巴人民的力量宛如加勒比海一樣開闊,絕對不是一支小小的僱傭軍能撼動的。

顯然,這支僱傭軍的素質實在是不敢恭維,沒有組織,沒有歸宿他們,早在美國本土,就多次洩露過偷襲計劃,面對古巴人民武裝,他們在激戰三天後,幾乎全部被俘,這些最後的「倔強分子」,被卡斯楚當作人質,向甘迺迪換取了大批的藥品以及食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美國建國之後,第一次支付戰爭賠款。

甘迺迪和中央情報局,誰才是真正的負責人

顯然,從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角度來說,去指望這一千人的僱傭軍,就能顛覆古巴,這顯然是天方夜譚,然而他們堅持行動的唯一原因就是,一旦計劃開始,甘迺迪一定會在緊要關頭,命令美軍登陸,但顯然,甘迺迪發現了卡斯楚深受古巴人民的支持後,為了避免重現韓戰的教訓,他堅決的終止了計劃。

所以,豬灣事件失敗的真正原因是,西方政客們,錯誤的估計了共產主義改革對於古巴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推動意義,加上甘迺迪的及時止損,最終組合成了這場鬧劇,從此,蘇聯在加勒比海這場話劇中,正式登場,並且在兩年後,爆發了古巴飛彈危機。

相關焦點

  • 「豬灣事件」的背後,美國甘迺迪失敗的戰略,直接把古巴推向蘇聯
    ,並且甘迺迪政府示意讓中情局介入訓練這些古巴人,甘迺迪政府想法很巧妙:通過扶持他們,讓這些古巴人回到家鄉去顛覆卡斯楚政府,然後,美國再扶植一個親美政府。 豬灣登陸失敗,美國丟盡臉面 但是很快這群古巴人就顯露出自己的馬腳,他們奇怪的手勢和動作,讓一些古巴平民起了疑心,於是古巴平民報告了政府;隨後古巴警察就趕到了現場對他們進行調查,而這些美國扶持的「隊友」沒有什麼腦子,他們一看事情暴露直接拔槍和警察開幹,而槍聲很快吸引了駐防在城外的軍隊,於是軍隊迅速把街區給圍了起來。
  • 「豬灣事件」:古巴擊退「美軍」入侵
    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閱兵式和民眾遊行,紀念擊退美國僱傭軍入侵——即「豬灣事件」50周年。    1959年1月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楚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裡的古巴將成為前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楚領導的古巴新政權。
  • 古巴飛彈危機的背景是什麼?豬灣事件蘇聯為何要插一腳?
    古巴飛彈危機的背景是什麼?豬灣事件蘇聯為何要插一腳?古巴飛彈危機發生在1962年10月15日至28日,引發危機的直接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戰略核飛彈,射程基本覆蓋美國本土,導致美國發出核戰爭警告。最終,蘇聯做出妥協,撤出了在古巴部署的所有核飛彈而告終。
  • 豬灣事件:美國軍事行動的失敗和政治決策上的錯誤
    豬灣事件不僅僅是美國軍事行動上的一次失敗,更是政治決策上一次錯誤的決定。豬灣事件也讓剛上任不久的甘迺迪大失信譽,豬灣事件旨在推翻古巴的新政權卻被卡斯楚打得滿頭包。美國與古巴的關係也開始惡化最終導致古巴飛彈危機,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豬灣事件的過程。
  • 豬灣事件終於真相大白
    40年前的春天,在美國中情局的直接策劃和指揮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豬灣登陸,突襲古巴,企圖推翻卡斯楚政府。然而,入侵卻以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被俘而告終,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豬灣事件。關於這一事件的很多史實,美國和古巴都沒有完全披露,使豬灣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 「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
    原標題:「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  豬灣事件:1961年1月,美國宣布與古巴斷交。3個月後,菲德爾·卡斯楚宣布古巴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次日,也就是1961年4月17日凌晨,由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和武裝的1500名僱傭軍從瓜地馬拉出發,在美國飛機和軍艦的掩護下,登陸古巴南部豬灣,企圖推翻古巴政府,但最終被擊潰。
  • 豬灣事件:美國中情局策劃的最蹩腳反攻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卡斯楚與豬灣事件冷戰前期,美洲地區的最大風波就是古巴革命。但若非後來的豬灣事件,那麼小小的古巴將很難引起全世界媒體注意。這場失敗的行動,也是美國CIA早期執行能力低下的集中體現。古巴變天
  • 豬灣事件:卡斯楚打贏美國僱傭軍 令美方難堪
    從那之後,卡斯楚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裡的古巴將成為前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楚領導的古巴新政權。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和多米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準備登陸古巴,推翻卡斯楚政權革命政權的計劃。
  • 去古巴旅遊前必讀:古巴人為什麼仇視美國人
    豬灣事件,或稱吉隆灘之戰,是 1961年 4 月 17 日,在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向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豬灣事件標誌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
  • 古巴和美國有什麼恩怨?本想親近美國,如今卻變成「反美釘子」!
    而美國也一直視古巴為自己的後花園。說起古巴的歷史,還要追溯到1492年,哥倫布沒有到達印度,但是卻發現了古巴島。於是古巴一直被西班牙殖民統治。1762年英國佔領了古巴,次年西班牙用佛羅裡達的大部分領土換回了古巴。足可見古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到了19世紀古巴先後爆發了兩次獨立戰爭,而美國也在贏得了對西班牙的戰爭後佔領了古巴。
  • 美宣布制裁古巴,古巴官員:就像「豬灣事件」那樣,將會失敗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4月17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古巴實施新一輪制裁。俄媒當天撰文嘲諷稱,面對美國新一輪制裁,古巴官員甚至都不用為他們自己的回應尋找笑料了。因為就在58年前的同一天,讓美國丟盡顏面的古巴「豬灣事件」(吉隆灘之戰)啟動。
  • 美宣布制裁古巴 古巴官員:會像豬灣事件那樣失敗
    來源:環球網4月17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古巴實施新一輪制裁。俄媒當天撰文嘲諷稱,面對美國新一輪制裁,古巴官員甚至都不用為他們自己的回應尋找笑料了。因為就在58年前的同一天,讓美國丟盡顏面的古巴「豬灣事件」(吉隆灘之戰)啟動。
  • 豬灣戰爭慘敗,讓人費解的是甘迺迪的支持率卻一路飆升
    剛剛上任90天的美國總統甘迺迪發動了豬灣戰爭,希望能一舉顛覆掉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政權,徹底把自家的「後花園」給打掃乾淨了。豬灣事件又稱豬玀灣戰爭、吉隆灘之戰,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由逃亡美國的古巴人組織而成的部隊,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登陸,向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豬灣事件標誌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這次軍事行動很失敗,對美國來說這次進攻不但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誤。
  • 美國後花園,古巴為何反美?
    但由於美國的觀望和一系列陰差陽錯,古巴居然投身遙遠的蘇聯懷抱,成為美國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的一顆釘子,甚至高潮時期還險些引起美蘇之間的世界大戰。那麼古巴這樣一個緊鄰美國的小國,是如何走上反美之路的呢?
  • 美國發動支持的豬灣入侵,為何被卡斯楚輕鬆粉碎?
    被惹惱的美國對古巴實行經濟封鎖,讓古巴臨時革命政府面臨極大危機。 出於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要,蘇聯急於在拉丁美洲找一個立足點。本著「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這一國際鬥爭基本原則,古巴和蘇聯很快結成盟友。卡斯楚在聯合國大會上對美國人慷慨激昂地說:我們的新朋友就是蘇聯和社會主義世界,這是你們美國人教我們這樣做的。
  • 豬灣事件再次上演?美前特種兵登陸委內瑞拉,多名僱傭兵橫屍港口
    近日,一批僱傭兵秘密登陸委內瑞拉,之後雙方在拉瓜伊拉港口展開火拼,現場屍體滿地,媒體稱這是又一次「豬灣事件」。然而,這組數字只是來源於官方報導,據了解,當日火拼之後的現場一片狼藉,不少屍體橫屍港口,可見真實的死亡人數遠遠要高於通報的8人,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為了不引起當地居民恐慌,造成不利影響,這讓很多人想起上世紀美國發起的「豬灣事件」。
  • 川普向豬灣事件老兵致敬,宣布對古巴祭出新制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月23日宣布對古巴實施新制裁,美國旅客將不準把古巴雪茄菸和朗姆酒帶回國,亦不準入住政府擁有的酒店。川普於白宮出席儀式,向20名豬灣事件老兵致敬,並抨擊前總統歐巴馬的政策軟弱。
  • 這是小型豬灣事件?
    所謂豬灣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CIA的策劃和協助下,逃亡美國的上千古巴亡命之徒,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向卡斯楚領導的古巴GM政F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豬灣事件標誌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對美國來說這次失敗的進攻不但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敗。
  • 菲德爾·卡斯楚逝世 追憶系列之豬灣往事
    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25日晚逝世,享年90歲。不少人回憶起半個多世紀前,史稱「豬灣事件」的美國反古巴行動第一個高峰,仍不免驚嘆卡斯楚率領古巴民眾挫敗這次入侵的速度之快。
  • 古巴:被美國奪走的60年
    看似有理有據的戰爭,實際卻是美國設下的局,緬因號上的266人只是犧牲品...完成對墨西哥的吞併後,美國需要一個海上的戰略掌控權,扼守墨西哥灣的古巴是重中之重。古巴有「墨西哥灣的鑰匙」之稱,是加勒比海的主體部分,也是從大西洋進入墨西哥灣和進入美國的必經之路。誰佔領了這裡,就相當於掌控了美國南方,古巴就是美國的後花園,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看著擊敗西班牙的美國,古巴人笑了,終於擺脫了殖民統治,美國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