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9月8日,武漢大學舉行本科生開學典禮。一名未被選中作為新生代表發言的學生自行上臺希望展示自己準備好的演講,工作人員及時對該生進行了勸離。當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聲明中表示:「敢於展現自我體現了武大青年可貴的勇氣,但再強烈的個人意願也不應隨意打破公共秩序的邊界。」此事引起不少網友的質疑:「機會不是這樣爭取的,還是要遵守規則」;「金子總會發光,急於表現自己反而讓人討厭」。也有網友表示可以理解,「該同學有勇氣打破常規是難能可貴的,校方應該讓他發言」。武大校刊也開闢專欄對此事進行討論。
對以上事件,你怎麼看?請結合材料內容,以武大新生的身份,向武大校刊「爭鳴」專欄投稿,表明你的態度,體現你的思考與認識,並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江西省臨川一中202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調研考試,
命題方向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
學會學習:勤於反思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武大開學典禮時,未被選中發言的學生自行上臺要求演講被勸離。武大官方微博肯定了他敢於展現自我的勇氣,但同時否定了他隨意打破公共秩序邊界的做法。一部分網友否定他打破規則的行為,另一部分網友則肯定他的勇氣。這是題目提供的真實情境,是考生聯想思考的基點。面對一名未被選中發言而自行上臺要求演講的學生、面對或質疑或理解的網友觀點,考生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2.典型任務的限制。「對以上事件,你怎麼看?」要求考生針對材料所討論的個人意願與公共秩序之間關係的問題發表見解;寫作身份限制為「武大新生」,「向武大校刊『爭鳴』專欄投稿」,暗示寫作對象為武大全體師生,考生要有對象意識和交流意識;「表明你的態度,體現你的思考與認識」,文體限制為議論文;「並提出希望與建議」,這裡對內容做了進一步的要求。
3.價值判斷的限制。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聲明中表示:「敢於展現自我體現了武大青年可貴的勇氣,但再強烈的個人意願也不應隨意打破公共秩序的邊界。」這句是材料的重點,也明確了題目的價值取向。材料的內容要求考生去關注、去認識、去思考,能夠意識到個人意願與公共秩序之間的關係。「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考生進一步思考怎樣才可以在展示自我和遵守公共秩序之間取得平衡。
開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針對不同側重點,考生可以對該生渴望自我展示、渴望獲得機會的心情表示理解;可以從該生沒有大局意識、不遵守公共秩序入手;還可以綜合立意,談這件事給予武大學子的啟示,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學子應理性思考展示自我和遵守公共秩序之間的關係。
2.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究竟該如何處理個人意願與公共秩序之間的關係,是當代青年學子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考生可以依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思考,對確定的立意進行分析論證。可以例舉因不遵守公共秩序而造成的後果甚至慘劇;也可以由名人身體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事例入手;更可以談作為青年學子,面對「個人意願」與「公共秩序」的矛盾,理性思考,勤於反思,加強自我管理的自覺。
解題
在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本題旨在引發青年學子對「展示自我和遵守公共秩序」之間的關係進行理性思考,考查考生的價值觀,也引導考生關注熱點、關注自我成長和自我管理問題,使其勇於探究、勤於反思。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獲得展示才華的機會;但需要以遵守公共秩序為前提。考生一定要樹立文本意識,必須在材料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思考,要扣住其中的關鍵字詞進行思考,「展示自我」「公共秩序」,涉及個人與大局關係的討論。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勇氣規則應兼顧,意氣風度攜手行。
2.展示自我也應顧全大局。
3.勇氣誠可貴,規則價更高。
4.先尊重公共秩序,再談展示自我。
5.打破常規不是破壞秩序。
6.對於打破常規,需要正確解讀。
……
偏題立意:
1.青年應當有個性。(未準確抓取核心信息)
2.言論自由。(脫離材料提供的寫作情境)
3.多點理解,多點關懷。(泛泛而談,沒有具體指向,不扣寫作任務)
……
下水文
勇氣秩序該兼顧,小我大局應平衡
近日,一則我校大一新生在本科生開學典禮上請求自行上臺演講未果的新聞引起了廣泛討論。同樣作為武漢大學的新生,我對這位同學急於嶄露頭角、獲得認可的心情表示理解,對這份勇氣表示欽佩;但對這種因個人意願而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表示不認同。
贏得關注,不急於一時。
未被選為發言的新生代表,完全可以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進取,用自己的勤奮努力贏得關注,又何必急於開學典禮這一時?如果沒有積極進取、刻苦勤奮的精神,即使贏得一次關注又有何意義?你無法乞求別人關注你,但你可以默默地耕耘。有人問科比為什麼這麼成功,科比說:「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點洛杉磯的樣子。」真正厲害的人,是在別人看不見的黑夜裡默默努力。憶往昔,于敏淡泊明志,彌補原子彈領域空白;林俊德隱姓埋名,52年堅守羅布泊;看今朝,屠呦呦堅守60年,方摘取諾獎桂冠。希望這位同學暫收鋒芒,發展自身,相信憑藉不懈努力,最終可以守得雲開見月明!
贏得關注,不能以破壞公共秩序為代價。
有網友認為,「該同學有勇氣打破常規是難能可貴的,校方應該讓他發言」。但我更贊同另一部分網友的觀點:「機會不是這樣爭取的,還是要遵守規則」。眾所周知,我校對於大型活動一直是高度關注的,特別是對本科生開學典禮這樣人數眾多的大型集會,更是慎之又慎。我們可以想像對於一場盛大的開學典禮,維持現場秩序是多麼不容易。令人遺憾的是,妄圖擅自上臺的同學並沒有考慮這些,只是被一時的自我展現衝昏頭腦而枉顧秩序。這樣的行為,對自身、對集體都是極不負責任的。也許當時這位同學並未想到這些,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對這件事保持正確的認知。
與其因急於展現自我而破壞公共秩序,不如嘗試在二者間探求合理的平衡。
縱然憑一時意氣、一腔勇氣獲得了被關注的機會,又豈能贏得全校師生的接納和認同?破壞公共秩序會給社會各界做出不好的示範。倘若諸如此類活動任由憑藉勇氣之名者蜂擁而上,那麼規則何在?秩序何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希望我們武大學子可以做到:熟悉並嚴格遵守秩序,理性展現自我。同為武大人,願你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皆能勇氣秩序兼顧,小我大局平衡,心手相牽,理想夢圓!
(來源:新課標大語文。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