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及經濟、就業形勢的衝擊,2020年行業經濟發展並不景氣。以房地產業為例,「跟風搶房」的現象鳳毛麟角,不少房企為了達成「銷售任務」目標,啟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折價賣房」營銷活動。
然而,對於普通農村老百姓而言,「高房價」真所謂可望而不可即。據了解,如今一個普通的小縣城房價都高達5000~6000元/㎡,而2019年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卻僅有1.6萬元,連「衛生間」都買不起。
在「高房價」的現實背景下,不少專家與學者提出要警惕「房地產泡沫」,就連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也重申要提前做好「破滅」前的準備。所謂「房地產泡沫」,其本質可以理解為:因需求、利益、市場、貪婪、從眾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房屋價格遠超於實際價值的一種泡沫經濟的表現形式。而判斷是否存在房地產泡沫,可以基於如下2點來考察:
①特定時期內,房價是否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局面?比如,A城市的房價從9000元/平方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猛漲至25000元/平方;
②普通民眾是否能夠接受當前的房價?「高房價」是否已經到了瀕臨「崩盤」的狀態?比如,A城市職工的平均薪資為5000元,而其樓市的平均價格為15000元/平方。
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歡「買房」是既定的事實,作為家庭的核心資產,房子的意義重大。然而,就目前可統計的房產總量而言,已經能夠滿足30億人的住房需求。如此來看,商品房的「過量」開發與建設勢必會導致空置房的數量大大增加。有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經突破20%,而依照國際通行的管理,商品房的空置率為5~10%才合理,而一旦超過10%,則屬於「危險區」了。
毋庸置疑,城鎮房價的過快增長除了需求方面的影響之外,很大一部分是炒房客的「功勞」。以臨近北京的涿州這一縣級市為例,自2016年各地陸續採取「限購」措施起,炒房客將目標瞄向了「環京」區域。而恰恰因為炒房客的瘋狂買入,涿州的房價從均價5000/㎡一路飆漲至20000~25000元/㎡,足足翻了4、5倍。
據悉,涿州的房價市場在2017年每月的漲幅就高達2000元/㎡,隨便一套房一轉手就是十幾甚至幾十萬的利潤。在這種背景下,炒房客們瘋狂「買買買」,不少樓盤一經發售就被「一秒而光」,「剛需族」則是有苦說不出。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在涿州「限購、限貸、限售」政策出臺之後,炒房客的財富夢想一夜之間成了「泡影」。
顯然,涿州就是典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現象,時至今日許多炒房客的房子依然沒有找到「接盤人」。據了解,涿州當地的房價也由此前的25000元將至如今的9000元,跌幅高達16000元/㎡。可即便如此,泡沫破滅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不少樓盤即便降價搞促銷,依然無人問津。
事實上,在我國的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房地產泡沫破滅也絕對不僅僅是個例。如果房價不能夠受到很好的管控,則不僅炒房客們資產被「套牢」,那些剛需一族也會因為買不起房而享受不到更好的生活。因此,希望這個案例能夠引起大家的「警覺」,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在需要房地產衝刺GDP的同時,通過政策的管控與調控遏制房價過快增長,守住咱老百姓來之不易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