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明,一位土生土長的冷坑鎮人,出生於1972年,身體健壯,精力充沛,頭腦聰穎,憑藉著當年在軍隊錘鍊出來的那份拼搏進取精神,在商海馳騁屢嘗甜頭,如今其經營的主業是工程、商超、房地產,副業是農業種植。
不服輸,這種品性在李朝明的身上展現得尤為明顯。200多畝的果蔬種植基地,只是他的一份副業,他並沒有因為多次的失敗而放棄,而是臥薪嘗膽,虛心學習,四處尋覓良策,憑藉精明的商業頭腦,於2009年走上韭菜花規模種植之路。
李朝明如是說:
「冷坑本是個農業大鎮、糧產區,時下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我不忍心看著家鄉的良田丟荒。」
2018年,他牽頭成立了懷集潤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種植的韭菜花基地遍布冷坑鎮的譚廟、和平、團結、桐光、熔爐等村,共計3000多畝。如今,韭菜花種植基地遍布冷坑鎮32個行政村。
冷坑鎮分管農業工作的黨委委員錢洪榮介紹說:
「我們黨委、政府繼續為李朝明擴大種植規模提供幫助,不斷加大土地流轉的力度,有望今年內實現4000畝的韭菜和1000畝的水果蓮藕種植規模。」
李朝明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組織鄉鄰以土地入股或出租等方式,成立了源自然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
土地能得到順利流轉離不開好的經營思路。讓村民主動盤活荒廢已久的土地,首先要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李朝明選擇先讓村民看到合作的紅利。據了解,冷坑鎮和平村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種植韭菜花,每年可以享受600—700元/畝的分紅,村集體每年得到100—200元/畝分紅。鄰村的農民看到和平村嘗到了「合作紅利」的甜頭,四鄰八鄉的村民爭相入股,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合伙人」。
如今,在冷坑鎮無論哪家哪戶想種韭菜花,土地都可以免租一年,同時獲得免費的種苗和免費的技術指導。其中有近100戶開啟自主耕種的模式,種植出來的韭菜花交給合作社銷售。基地每天採摘的韭菜花通過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銷售到北京、天津等我國北方多個大中城市,「冷坑朝明一號、二號」韭菜花這個品牌已經蜚聲在外,深受餐館酒樓和消費者垂青。
團結村的黎藝芳喜上眉梢地說:
「我利用自己的田地種植了3畝多韭菜花,每年的收益都在10萬元以上。真心感謝李朝明這位真心真意帶領農民走向共同致富的好鄉裡。
李朝明經過近年來的悉心經營,每畝年產量超5000斤以上,市場批發價也保持在每市斤4元以上,至2019年共計帶領超過100多戶鄉鄰實現了致富夢,同時也帶領50多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據悉,合作社採取「租金收益+分紅收益+勞務收益」的新型運營模式,種植團隊的管理上也採取了半「軍事化」的形式。每個韭菜花生產小組由5-8人組成,共管理50-80畝地,並設立小組長,根據組內最勤奮組員隨時輪換,小組長每個月還能獲得1200元的補助。除了土地的分紅,若超出畝產5000斤產量,超出的部分還將讓利給村民。李朝明單單是每個月支付給務工人員工資就要100萬以上。據了解,目前種植韭菜花的生產小組已由去年的32個擴張到56個。
「去年,我帶領7名組員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李老闆獎給我一臺價值6萬多元的7座家用車。」
2018年至2019年度在譚廟韭菜花基地任第二小組長的黃維正欣喜地告訴記者說。2019年末,潤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發放32臺7座家用車作為獎勵超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的小組長。